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8年至2009年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南京地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9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 9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384例,总阳性率为39.2%。其中〈3岁、35岁、〉5岁各年龄组患儿中MP阳性率分别是36.9%,38.5%和43.3%;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春季(13月)45.7%,夏季(46月)24.8%,秋季(79月)20.4%,冬季(1012月)50.3%,其中冬、春两季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季(P〈0.01)。结论 MP为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各年龄儿童普遍易感;冬、春两季高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同时用目前常用的几种诊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方法检测MP,相互比较,得出适于常规诊断MP感染的方法或组合。方法搜集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以呼吸道感染入院儿童病例75例,采集其咽拭子和双份血清标本,以多种方法检测有无MP感染:培养法、EIA法测抗原、PCR法测MP-DNA,ELISA法测MP特异性IgG、IgA型抗体以及捕获法ELISA测MP特异性IgM型抗体。结果上述75例儿童中,共计有12例感染MP。以此为基础,上述各方法的敏感度分别是:培养法(25%)、EIA法测抗原(8.3%)、PCR法测MP-DNA(75.0%)、ELISA法测MP特异性IgA型抗体(单份血清为0,双份血清为33.3%)、捕获法ELISA测MP特异性IgM型抗体(单份血清为66.7%,双份血清为100%)。特异度分别是:100%、96.8%、93.7%(93.7%)、98.4%(98.4%)。PCR法和捕获法ELISA测MP特异性IgM型抗体结合后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100%和95.2%。结论PCR法测MP-DNA和捕获法ELISA测MP特异性IgM型抗体的组合可高效地诊断MP感染,因而可作为临床诊断MP感染的一个常规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6年10月~2008年2月因ALRTI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呼吸道标本中MP和CT的DNA,并分析2种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312份深部鼻咽分泌物标本中,MP和CT检出率分别为7.85%(103/1312)和2.97%(39/1312)。MP在5岁以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33.33%(30/90),而CT在3个月以内患儿中的检出率为6.28%(31/494)。MP感染后易出现40℃以上高热,较少发生发绀与重症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无明显升高,但C反应蛋白升高较多见。CT感染后40℃以上高热和重症呼吸道感染少见,C反应蛋白升高也较少见。结果提示,在5岁以上儿童的社区获得性ALRTI中,MP是重要的病原体;而在3个月以内儿童中,CT为常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为儿童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11788例14岁以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的血清MP抗体,并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和不同季节对MP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788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中,MP阳性3081例,阳性率为26.14%,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M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结论MP在呼吸道感染中发病率较高,春冬季节、女性儿童和学龄期儿童易感。  相似文献   

5.
杭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杭州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防止其爆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在本院就诊并有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用FQ-PCR测定标本中MPDNA含量,若结果〉125拷贝为阳性,〈25拷贝为阴性。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分析MP感染和各调查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50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共检出391例MP阳性,阳性率占26.0%(391/1502)。感染机会、性别差异无显著性。7~15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感染率占48.0%-62.1%。一年之中以夏秋季感染率最高,其中7月份高达37.3%。结论杭州地区MP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点和南方其他地区的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特点,辅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方法测定我院一年来2013例儿科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20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769例,占38.2%,769例阳性分别表现为肺炎369例(48%),支气管炎238例(31%),咽炎92例(12%),哮喘70例(9%)。其中,肺炎组与各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P 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P感染是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缓解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血清中MP特异性IgM(MP-IgM)和咽拭子MP-DNA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P-IgM和MP-DNA阳性率以及MP-DNA拷贝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密切关系,MP-IgM和MP-DNA检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溶性PD-1(soluble PD-1,s PD-1)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Treg)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哮喘模型小鼠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n=5),其中2组建立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哮喘模型,将MP菌液滴入其中1组OVA小鼠和1组对照小鼠,形成OVA致敏并MP感染组,OVA致敏组,MP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s PD-1的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中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VA致敏并感染MP组、单纯OVA致敏组和单纯MP感染组小鼠血清s PD-1的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的s PD-1的浓度亦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VA致敏并感染MP组、单纯OVA致敏组小鼠的脾脏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而单纯MP感染组Treg细胞的比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 PD-1和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哮喘小鼠感染MP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受检人数2825例,MP抗体阳性率为40.2%.阳性率的多少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明显区别.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9.5%;1~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4%;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4%;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48.3%.0~1岁组MP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523,P<0.01).男、女性肺炎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6%、4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891,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结论:MP肺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和年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96例,其中48例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合并MP组,48例未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HSP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呼吸道菌群多样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M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hannon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HS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IgM水平显著下降;HSP组患儿血清IgA、Ig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E、IgM水平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而3组对象血清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和HSP组患儿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MP组患儿血清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合并MP组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与Simpson指数呈负相关,与Shannon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HSP合并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IgM、IgE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培养 增强套式多聚酶链反应 (C ENPCR)检测 4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咽拭子标本。在检测的 44份咽拭子标本中 ,肺炎支原体的检测阳性率为 38.6 3%。结果显示 ,C ENPCR检测MP感染敏感性较高 ,可用于MP感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合并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将79例2-14岁急性哮喘发作的患儿依据病史分做两组:第一次哮喘发作的35人(始发哮喘组),已经有哮喘病史的44人(复发哮喘组)。采用被动冷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始发哮喘组和复发哮喘组分别有16例(45.7%)和10例(22.7%)患儿MP-IgM阳性(P0.05)。始发哮喘组与复发哮喘组MP-IgM阳性的患儿发热和肺部啰音发生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患儿(P0.05),血清IgE水平也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患儿(P0.05)。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热或肺部啰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  相似文献   

13.
唐平乐 《蛇志》2012,24(3):295-296
肺炎支原体(mycoplusnm pneunxniae,MP)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近年来,MP肺炎患儿临床病例逐渐增多,且已出现流行趋势,每隔数年出现一次大流行。由于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飞沫传播,可引起心、肝、肾、脑及皮肤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 94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I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type B,I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8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2 944例患儿中血清IgM抗体阳性共1 280例,总阳性率为43.48%(1 280/2 944),主要为IFB和MP感染:IFB阳性率最高,为16.68%(491/2 944);其次为MP,阳性率为14.44%(425/2 944)。ADV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5930.05),其余各种病原体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IFB、MP在3~6岁组中检出率最高;RSV在0~1岁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MP男女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1,P=0.006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B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检出率高于其他季度,MP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IFA、LP、CP也同样是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PIV和ADV各季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第一季度检出率略高于其他季度。结论大连地区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IFB和MP,针对不同年龄组、不同季度的感染情况,应做好重点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 感染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探讨MP感染与HSP的体液免疫学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5例HSP患儿,检测MP-IgM抗体,分为MP-IgM阳性组20例、MP-IgM阴性组35例,并以2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及补体C3、C4。结果 HSP患儿MP感染阳性率达36.36%,合并MP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更严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IgM阴性组IgA、IgE明显增高(P<0.01),C3水平降低(P<0.05),同时IgE明显高于MP-IgM阳性组(P<0.01),IgG、IgM、C4无明显变化。MP-IgM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增高,IgM、C3、C4水平降低,且其中IgM、C3低于MP-Ig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E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HSP儿童中有较高MP感染率,所有HSP患儿存在血清IgA增高及C3水平降低,说明体液免疫参与HSP的发病。伴MP感染的HS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更加紊乱,表现在C4水平下降,IgM、C3明显低于MP-IgM阴性组,IgE增高仅见于MP-IgM阴性组,提示MP感染的HSP患儿可能更多伴有低补体血症的自身免疫紊乱参与,说明MP感染引起的免疫紊乱可能在HS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闽南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病原特点进行分析,为CAP早期预警、预防和早期经验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5 869例CAP患儿静脉血、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标本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病毒检测以及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 5 869例CAP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4 931例,其中单纯细菌感染3 054例,单纯病毒感染966例,单纯MP感染620例,混合感染291例,未检出病原体938例。细菌性病原主要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为主,在各季节检出率不同且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在低龄儿童中检出。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于低龄儿童,夏季检出率最高,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占68.22%。该类患者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感染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分布于大龄儿童,冬季检出率最高。结论本地区CAP患儿病原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细菌、病毒和MP。细菌和MP检出率在患儿中具有性别差异,各种病原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及季节中检出率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儿童的病原谱信息,为本地呼吸道疾病预防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共472份急性呼吸道症状血清样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检测9项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包括常见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 INFB)、腺病毒(adenovirus, AD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s)、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NFA)、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n)、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egionella pneumophila serogroup 1, LP1)和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 COX)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472份样本中,病原体阳性样本309例,阳性率65.47%。MP感染153例,阳性率49.51%,COX未检出。1种病原体感染218例,阳性率70.55%;混合感染2种及其以上91例,阳性率29.45%;2种病原体感染中,MP合并其他占比最高。西峰区阳性样本最多,有62例,阳性率为20.06%;正宁县最少,有14例,阳性率是4.53%。MP阳性率最高样本中,环县MP阳性率9.71%最高,正宁县仅为1.29%。一年四季均有急性上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冬季感染阳性样本最多,有132例,阳性率42.72%;MP阳性率高达24.60%;夏季急性上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较其他季节低,仅13.92%,但PIVs阳性率较高,比其他季节PIVs阳性率要高,为4.53%;阳性率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1,P0.05)。幼托儿童人群阳性率最高,占74.11%;初中生最低为0.97%;不同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50,P0.05)。不同年龄组分布以0~6月龄组阳性率最高,为35.60%;3~14岁组较低,仅占9.39%;4个年龄组中,MP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34,P0.05)。结论庆阳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MP、INFB、ADV病原体为主,混合感染又以MP混合其他病原体为主,不同区县病原体阳性率差异很大,冬季病原体阳性率最高,0~6月龄儿童和幼托儿童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菌群检查,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全面评估女性阴道混合感染的微生态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适宜的依据.方法 2011年1月至201 1年8月,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85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后油镜下观察阴道菌群,采用生化快速检测技术进行阴道微生态功能测定,同时进行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 在385例患者中,单一感染90例(23.4%),混合感染154例(40.0%),菌群失调141例(36.6%).其中需氧菌阴道炎(AV)20例(5.2%)、细菌性阴道病( BV)27例(7.0%)、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18例(4.7%)、生殖道支原体感染(MP) 25例(6.5%)、AV+BV+ VVC 18例(4.7%)、AV+ BV+ MP 72例(18.7%)、AV+ MP 18例(4.7%)、VVC+ MP 9例(2.3%)、AV+ TV 1例(0.25%).结论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和微生态失衡为其主要原因.客观评价阴道感染,及时、全面、有效的诊治是治疗阴道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婴幼儿可导致手足口病,偶尔伴随有严重的并发症。建立EV71的小鼠模型是深入研究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进行疫苗和药物评价的基础。方法将EV71的临床分离株在小鼠骨骼肌中进行系列传代,得到了小鼠的肌肉适应株MP10。使用MP10经腹腔注射感染10日龄ICR小鼠,对感染小鼠的症状、病毒复制和病理进行了监测。结果与临床分离株相比,MP10对人横纹肌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cell,RD细胞)的感染力提高,并且对小鼠的毒力增强,MP10感染10日龄小鼠可导致其瘫痪和死亡。病毒主要在骨骼肌中复制,并引发大面积的坏死性肌炎,同时神经组织未观察到病变。病理分析发现:感染小鼠体内与呼吸运动相关的肌肉均发生严重的坏死性肌炎,推测此类肌肉的坏死会影响小鼠的呼吸功能,从而成为导致小鼠死亡的因素之一。结论建立了C4亚型EV71毒株感染10日龄ICR小鼠的模型,该模型可作为研究EV71感染的致病机制、以及疫苗和药物评价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新型隐球菌感染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本文探讨以Cp G为佐剂开发抗新型隐球菌疫苗的可行性。将经新型隐球菌甘露糖蛋白(mannoprotein,MP)或/和Cp G-ODN刺激过的DCs经气管接种于实验鼠,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的产生。将新型隐球菌接种于实验鼠气管内,取气管旁淋巴结细胞与经新型隐球菌MP(mannoprotein)或/和Cp G-ODN预处理过的DCs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产生。结果显示,经MP刺激过的DCs共培养可诱导淋巴细胞产生IFN-γ。以MP为抗原,Cp G-ODN为佐剂的疫苗可以保护小鼠抵御新型隐球菌感染。本研究证实了隐球菌甘露糖蛋白MP通过DCs诱导了Th1型反应,并提示了以Cp G-ODN为佐剂基于MP制备新型隐球菌疫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