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其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功能,探讨单核细胞TLR4 在 PE 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 例子痫前期患者(PE 组)和23 例正常孕妇(HP 组)作为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后抽取4 mL 静脉血,肝素钠抗凝。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单核细胞TLR4表达;脂多糖(LPS)刺激单核细胞18 小时,Luminex 液相芯片检测培 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白细胞介素(IL)-6、IL-12P70 和IL-10 浓度;并分析PE 患者单核细胞TLR4 阳性频率与外周 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HP 组相比,PE 组单核细胞TLR4 阳性细胞频率(TLR4+:23.2 (18.4-44.3) % vs59.7 (19.8-79.7) %)和平均荧光强度(MFI:32.3(27.6-49.2)vs48.6 (32.4- 93.2)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经50 ng/mL LPS 刺激培养18 小时,PE 组上清液TNF-alpha(243.5± 15.2 pg/mLvs123± 81.3 pg/mL)、IL-6(3122.7 ± 534.2 pg/mLvs1380.4± 332 pg/mL)浓度明显高于HP 组,IL-10(84.2 ± 24.9 pg/mL vs164.5 ± 47.1 pg/mL)低于H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 患 者单核细胞阳性频率与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TNF-alpha、IL-6 具有相关性(r=0.634、r=0.528,P<0.05)。结论:PE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TLR4表达明显增加,并处于活化状态,分泌较多的促炎细胞因子IL-6 和TNF-alpha,参与子痫前期的疾病过程。因此,抑制单核细胞 TLR4表达可能是治疗子痫前期的新途经。  相似文献   
3.
异源多角体蛋白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方法从AcMNPV基因组DNA中分离出多角体蛋白基因 ,将该扩增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8中 ,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OAc。将该质粒DNA与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传染BmN细胞 ,得到了能形成多角体且不产生蓝色空斑的重组病毒hp BmNPV。纯化该重组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并对多角体蛋白、病毒核酸及多角体病毒颗粒进行分析 ,发现AcMNPV的多角体蛋白能在家蚕细胞中大量表达且能在细胞内识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并组装成多角体颗粒 ;病毒基因组DNA因部分交换 ,其酶切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电镜观察发现经AcMNPV多角体蛋白包装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大小为1 2 μm~ 2 9μm ,明显小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CTRP4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为脂肪细胞因子CTRP4的体内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人CTRP4的转基因小鼠线性化表达载体,再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载体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从而构建人CTRP4的首建鼠( Founder )并与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得到F1代阳性小鼠,再通过近亲繁殖与测交的方法,得到CTRP4转基因纯合子小鼠,并通过PCR和western blot 的方法对纯合子小鼠进行鉴定。结果得到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两个品系,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脑,肾脏等多种组织中均呈现CTRP4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  相似文献   
5.
文冉  杜以晴  菅彤彤  容蓉  吕青涛  张国英 《菌物学报》2021,40(11):3023-3033
建立九州虫草-半枝莲双向固体发酵产物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与其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采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备九州虫草-半枝莲发酵产物;溶剂萃取法获得发酵产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并运用HPLC法建立不同极性部位的特征图谱;MTT法考察不同极性部位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不同极性部位HPLC色谱峰与其抗增殖作用的相关性。抗增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极性部位对A549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标示的9个共有色谱峰与抗增殖活性均呈正相关,其中色谱峰8、4、1、2、9分别为木犀草素、黄芩苷、对香豆酸、野黄芩苷、黄芩素。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极性部位中以二氯甲烷部位对A549细胞的体外抗增殖作用最佳,并借助谱效相关初步探究了发酵产物抗A549细胞增殖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应用于菌种与传统中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50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7种常见病毒[流感病毒A、B型(IVA、IVB),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检测,了解本地区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50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进行7种常见病毒的检测。结果 503例患儿中有55例检出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10.93%,均为单一病毒感染。7种常见病毒中,RSV的感染率最高,为76.36%。在各年龄组中,〈1岁组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为29.41%,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降低。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季的感染率最高,为23.08%,其次为冬季,感染率10.13%。结论 RSV是2013年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1岁组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最高,春季为感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时期C-MET在胰腺的组织细胞学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E18.5 C-METmRNA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蛋白在P14,P21高表达,并存在两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190KD和170KD.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C-MET在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都有表达.结论:C-MET在大鼠胚胎发育后期及生后出现高表达,并表达于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胰岛形成、结构重塑和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8.
自从廿世纪初期在喜马拉雅山脉开展登山运动以来,随着人们对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及其周围环境、地貌、气象、动植物等情况的不断深入考察,外国报刊曾报道珠穆朗玛峰一带有“雪人”,消息传开,轰动一时。这些神秘莫测的“雪人”,使不少人着迷,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提供使科学家满意的实物或证据。 1980年夏至1981年秋,我们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少数民族的情况时,经常穿过数日不见人烟的原始森林。同志们从东至西足迹所到的察隅、珞瑜、门隅以及珠穆朗玛峰周围的定结县、定日县、樟木口岸一带,虽未碰见过“雪人”,但却了解到“野人”的一些情况。所谓“雪人”,虽然于高山雪域发现他们的踪迹,但他们并不经常生活在雪域中。喜马拉雅山脉雪线以上终年冰天雪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67例ICU危重感染患者同时送检的微生物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的关系。将微生物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单一标本阳性组、两种标本阳性组和三种及以上标本阳性组,进一步比较四组间PCT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后患者体内PCT的水平。结果 167例危重感染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102例,阳性率为61.1%。PCT检测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1.7%。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79.6%。102例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中,PCT为0.57(0.10~131.50)μg/L,高于培养阴性患者[PCT为0.33(0.10~21.85)μg/L,U=8.52,P0.05]。培养阳性患者中,单一标本阳性的PCT水平相对较低,两种及以上标本阳性的PCT水平相对较高。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0.0%、64.7%和66.7%,混合感染组最高,为87.5%。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预测。加强微生物培养和PCT的联合检测,可促进危重患者感染后的精准诊治。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豆科植物中豆类胰岛素基因的结构特征与进化关系,在已获得大豆豆类胰岛素基因的基础上,以蚕豆种子胚根mRNA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蚕豆豆类胰岛素基因的cDNA序列,编码的前体多肽包括信号肽、成熟型豆类胰岛素及另一多肽的45个氨基酸残基。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与大豆和豌豆的同源性分别为62.5%和58.7%。在氨基酸水平上分别具有44.2%和43.6%的同源性,其中存在着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它们在维持豆类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与生理功能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leginsulin gene in legume plants and their phylogenetic significance,we have cloned the cDNA sequence of leginsulin gene from radicles of broad bean (Vicia faba) via RT-PCR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leginsulin gene sequence we previously obtained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The cloned cDNA encoded for a precursor protein consisting of the signal peptide,mature leginsulin and an additional 45 amino acids of another polypeptide.A sequence search for homology comparison revealed the cloned leginsulin cDNA fragment shares 62.5% and 58.7% similarity to soybean and pea,respectively.The results also shown that leginsulin cDNA from broad bean presents 44.2% and 43.6% amino acid sequence homology with soybean and pea (Pisum sativum),respectively,and that there exists highly conserved cysteine sites among the leginsulin cDNAs,which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leginsul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