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选取林业入侵植物假苍耳(Iva xanthifolia)叶片匀浆体(LSI)和茎匀浆体(SSI)作为生物吸附材料, 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Cu 2+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吸附pH值为6.0-7.0, 吸附平衡时间为30分钟, 处理水体中的Cu 2+浓度应不超过800 mg.L-1。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进行线性拟合, 推算出LSI和SSI的饱和吸附率分别为28.68 mg.g-1和13.06 mg.g-1。通过对吸附Cu2+前后的LSI和SSI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 假苍耳参与Cu2+吸附的主要物质是纤维素类和糖类, 并且可能是由它们具有的-OH、-CONH2及-C=O等官能团提供结合位点。研究结果显示假苍耳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重金属生物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球衣菌FQ32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Cu^2+的耐受能力,并以连江某工厂含Cu^2+废水为样液,对其进行吸附条件试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球衣菌FQ32对Cu^2+的耐受能力大于150mg/L。在工业废水中Cu^2+的浓度为23.1mg/L,吸附剂用量为0.2g/L,30℃,pH值6.0,吸附时间10min的条件下,该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率达到85.2%,吸附量达91.21mg/g。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存在对Cu^2+与δ-MnO2间吸附平衡性质的影响,旨在增进人们对Cu^2+环境化学行为的认识。结果表明:BSA存在下,Cu^2+在δ-MnO2表面的吸附率-pH曲线呈典型的“S”形,加入BSA使Cu^2+的吸附突跃向高pH方向移动,影响程度与BSA的加入方式有关,其次序为Ⅳ(先加BSA后加Cu^2+)〉Ⅲ(Cu^2+和BSA同时加)≈Ⅱ((先加Cu^2+后加BSA);BSA存在下,Cu^2+的等温吸附线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Cu^2+的饱和吸附量随BS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随BSA的加入方式而改变,其次序为I(不加BSA)〉Ⅱ≈Ⅲ〉Ⅳ;Cu^2+在δ-MnO2上的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pH=3.0条件下,Cu^2+在δ-MnO2上的吸附是完全可逆的,但pH=5.0的条件下,吸附是不可逆的,BSA对Cu^2+的吸附可逆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Cr^3+胁迫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rts(Lour.)Hara]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r^3+浓度的提高(0.5-15.0mg·L^-1),苦草叶片中O2^-·和MDA含量、SOD和POD及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10.0和15.0mg·L^-1 Cr^3+胁迫条件下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1.0mg·L^-1Cr^3+胁迫条件下,O2^-·的含量达到最高(0.96 OD·g^-2);在2.0mg·L^-1Cr^3+胁迫条件下,MDA含量和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Cr^3+胁迫浓度的提高,苦草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受损程度逐渐加深,导致核仁和高尔基体消失;线粒体脊突膨胀,线粒体膜受损并出现囊泡状结构;叶绿体变形、类囊体膨胀受损并最终导致叶绿体破损。表明高浓度Cr^3+胁迫对苦草叶片细胞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拟南芥原生质体为实验体系,研究不同浓度的3种重金属离子对拟南芥原生质体的毒性和DNA损伤的差异。结果表明,用1-5mmol·L^-1的Zn^2+、Cd^2+和Cu^2+分别处理的拟南芥原生质体,2小时内活力逐渐下降,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相同浓度的Cd^2+和Cu^2+相比,Zn^2+对拟南芥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程度较小,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发现,用0.1-0.8mmol·L^-1的Zn^2+、Cd^2+和Cu^2+分别处理拟南芥原生质体30分钟,以OTM值表示的原生质体DNA损伤量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递增:相同浓度(0.5mmol·L^-1)的3种重金属离子相比,Zn^2+对原生质体的遗传毒性明显低于Cu^2+和Cd^2+。综合原生质体活力和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发现ZnO^2+对拟南芥原生质体的遗传毒性较低,而CdO^2+和Cu^2+的遗传毒性较高。本研究建立的拟南芥原生质体实验体系,结合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重金属对植物细胞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红螺菌对Cu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4株红螺菌(R-01,R-02,R-03,R-04)对Cu^2 的生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3株红螺菌(R-01,R-02,R-04)对20mg/L的Cu^2 有较高的吸附率,其中R-04达99.1%。进一步研究了R-04菌体的最佳吸附条件,在pH2、浓度为80mg/L Cu^2 、35℃、微光厌氧下吸附45min,吸附率、吸附量分别达94%,48.08mg/g。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红螺菌对Cu^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但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的程度更优。  相似文献   

7.
1 植物名称 秀丽野海棠(Bredia amoena Diels)。 2 材料类别 叶片。 3 培养条件 MS为基本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MS+6-BA0.5mg·L^-1(单位下同)+2,4.D0.5;(2)MS+6-BA1.0+2,4-D0.5。芽增殖壮苗培养基:(3)MS+6-BA1.0+IBA1.0;(4)MS+6-BA1.0+mA0.5。生根培养基:(5)MS+IBA0.5。以上培养基均含30g·L^-1蔗糖和5.8g·L^-1琼脂,pH5.8。  相似文献   

8.
1 植物名称 离子草[Chorispora tenella(Pall.)DC.]。 2 材料类别 无菌苗茎段。 3 培养条件 (1)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1.0+NAA0.5:(3)生根培养基:1/2MS+IBA0.5。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和0.7%琼脂,pH5.8~6.0。培养温度为23~26℃,光照时间为16h·d~,光照强度约34μmol·m^-2·s^-1。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豫北地区没有鱼腥草栽培,缺乏耐低温能越冬材料的需求,本实验以鱼腥草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的组织培养诱导侧芽发生,优化了鱼腥草侧芽组织培养体系;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侧芽,诱导耐低温突变体,通过测定诱变材料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鉴定材料耐寒性。结果表明茎段侧芽诱导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培养基MS+6-BA2.0mg·L-1+NAA0.2mg·L-1;诱变处理的最佳组合为0.4%EMS处理6h,获得8株耐低温突变体;侧芽生根的最佳浓度组合为1/2MS+NAA0.8mg·L-1。  相似文献   

10.
中麻黄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2材料类别幼茎。3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继代培养基:(1)MS+KT0.05mg·L-1+2.4D1.1mg·L-1(单位下同);(2)芽分化培养基:MS+BA3+IAA0.2;(3)生根培养基:MS+BA0.06+2,4-D1.1。以上培养基均加30g·L-1蔗糖,9g·L-1琼脂,pH值5.8左右,高压灭菌。培养温度(25±)℃,光照12h·d-1,光照度2000lx.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无菌操作下,切取中麻黄幼苗节间幼茎5mm大小,置培养基(1)上。15d后,淡黄绿色愈伤组织开始生长,愈伤组织疏松易碎。再过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及筛选降解海水养殖区甲胺磷的降解菌,并确定最适的降解条件。方法从被有机磷污染的海水样中分离,以有机磷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M-1,并对其降解能力和所需条件进行测试。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结果初步鉴定菌株M-1属于腊样芽胞杆菌。菌株M-1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8.0。Zn^2+(200mg/L)、Cd^2+(50mg/L)与Pb^2+(200mg/L)不影响菌株M-1对甲胺磷的降解作用,但Cu^2+(50mg/L)、Cr^2+(50mg/L)对菌株M-1有毒性作用。SDS-PAGE测得降解菌的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分子质量约为45kD。结论海洋微生物在甲胺磷污染的海水养殖区自净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六价铬对水绵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六价铬(Cr^6+)对水绵(Spirogyrasp.)的毒性效应和水绵对六价铬的毒性响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4、6、8、10和12mg/L)和1个对照组。结果表明:96h后各暴露组对水绵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铬浓度越高,藻细胞叶绿素a越低,显示出较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六价铬对水绵的96h的Ec。值为7.25mg/L。细胞浸出液电导率在低浓度(4~6mg/L)组上升较缓慢,在高浓度组(8~12mg/L)上升显著;丙二醛(MDA)累积含量在Cr6+≥4mg/L时,累计含量上升较高(P〈0.01),当Cr^6+≥8mg/L时,累积含量上升较少。水绵细胞浸出液电导率与MDA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r=0.891)。水绵细胞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六价铬浓度分别存在显著(P〈0.05,r=0.951)和极显著(P〈0.01,r=0.977)的非线性的毒性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CMC碱性平板筛选方法,从造纸厂碱性淤泥中获得产中性纤维素酶的耐碱枯草芽孢杆菌C3004。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C3004。液体摇瓶培养24 h产生CMC酶活力达46.6 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CMC酶反应的pH值以7.0左右为适;在弱酸和碱性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酶活和一定的稳定性;反应温度以50℃左右为宜;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Mn~(2+)与Fe~(3+)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Cu~(2+)、Mg~(2+)和Zn~(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该菌可在碱性(pH 8.5~10)条件下培养,具有不易被杂菌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u^2+和SDS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存活率的影响,了解裸项栉鰕虎鱼的毒性敏感性。方法实验选取了五个不同日龄的仔鱼,设置了8个不同Cu^2+浓度水平和7个SDS浓度水平,实验时间为96 h。结果日龄、Cu^2+浓度和SDS浓度均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的存活率产生影响,随日龄的增加,各处理组仔鱼存活率均升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用于生物毒性检测,具有比同类生物更宽的适用范围、更适宜的毒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以文心兰切花品种‘南茜’原球茎(PLB)及试管苗为材料,在培养基MS+6-BA 2 mg/L+Ad 1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基础上,利用增殖系数及不同形态指标加权分析研究马铃薯、芋头、南瓜、香蕉及活性炭(AC)5种培养基添加物及其组合对‘南茜’PLB增殖及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文心兰PLB增殖培养的添加物为马铃薯泥50 g/L,培养45 d后,PLB增殖系数是对照的3.64倍;适宜无菌小苗(约1.5 cm)增殖及生长的添加物为香蕉泥50 g/L+AC 1 g/L,加权总分是对照的1.53 倍;适宜无菌中苗(约2.5 cm)增殖及生长的添加物为马铃薯泥25 g/L+香蕉泥25 g/L,加权总分是对照的1.55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钝齿棒杆菌(G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是筛选得到的高产精氨酸突变菌株,其中argB基因编码的乙酰谷氨酸激酶(NAGK)是精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进一步研究该酶的相关特性,以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其arB基因,成功构建了pET-28a-argB重组质粒,并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后高效表达。利用载体pET-28a上的His6·Tag标记选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具有活性的NAGK,纯化后酶的比活力达到7.28 U/mg,纯化倍数达66.18。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9.0;酶学动力学参数以N-乙酰谷氨酸为底物的Km为3.35mmol/L;金属离子Cu~(2+)、Mn~(2+)、螯合剂对乙酰谷氨酸激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锌(Zn2+)和镉(Cd2+)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结果显示,Cu2+对唐鱼胚胎12、24h LC50分别为2.4092mg/L和0.4039mg/L;Zn2+和Cd2+对唐鱼胚胎24h LC50分别为372.9mg/L和50.0mg/L。Cu2+对唐鱼初孵仔鱼12、24和48h LC50都是0.3228mg/L,其安全浓度为0.0986mg/L;Zn2+对唐鱼初孵仔鱼24、48h LC50分别为72.44mg/L和25.17mg/L,其安全浓度为0.9116mg/L;Cd2+对唐鱼初孵仔鱼24、48h LC50分别为36.5mg/L和20.59mg/L,其安全浓度为1.9654mg/L。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对唐鱼胚胎和初孵仔鱼毒性依次为Cu2+〉Cd2+〉Zn2+。  相似文献   

18.
以报道的黑曲霉耐酸性α-淀粉酶基因(ANasamy)为基础设计两条引物,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了一段全长为1975 bp的ANasamy基因,构建了关于ANasamy的表达质粒pPTH-ANasamy,并在黑曲霉菌株中获得表达。分离、纯化重组耐酸性α-淀粉酶并对该酶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研究,该酶蛋白质分子量约为70 kDa,在65℃及pH 4.5条件下催化活力最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低pH耐受性。Cu~(2+)和Fe~(3+)对该淀粉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