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对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采集标本的鉴定和分类,初步确定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有2亚目6科21属30种, 其中7种是江苏省新纪录.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区有8种,占总数的26.67%;古北区有2种,占总数的6.67%;东洋区-古北区有11种,占总数的36.67%;广布种有9种,占总数的30.00%.通过对春、夏、秋三季蜻蜓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春、夏、秋三季蜻蜓的种类数量为夏季>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浓度Cr^3+胁迫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rts(Lour.)Hara]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r^3+浓度的提高(0.5-15.0mg·L^-1),苦草叶片中O2^-·和MDA含量、SOD和POD及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10.0和15.0mg·L^-1 Cr^3+胁迫条件下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1.0mg·L^-1Cr^3+胁迫条件下,O2^-·的含量达到最高(0.96 OD·g^-2);在2.0mg·L^-1Cr^3+胁迫条件下,MDA含量和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Cr^3+胁迫浓度的提高,苦草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受损程度逐渐加深,导致核仁和高尔基体消失;线粒体脊突膨胀,线粒体膜受损并出现囊泡状结构;叶绿体变形、类囊体膨胀受损并最终导致叶绿体破损。表明高浓度Cr^3+胁迫对苦草叶片细胞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黑脉蛱蝶Hestina assimilis(L.)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境状况。该蝶幼虫以榆科朴属(Celtis spp.)植物为食,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3代,10月下旬以4龄或5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的落叶中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幼虫眠起活动。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第1代7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第2代9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d,幼虫期为28~42d,蛹期为7~8d。  相似文献   
4.
高校《普通动物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现代社会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所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课堂教学模式下,让学生走自主学习之路是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作者对本校《普通动物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实施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改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结果证明学生在自主式教学模式下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贯叶金丝桃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甘肃天水贯叶金丝桃的幼根、幼茎、幼叶为外植体.在1/2MS培养基上附加各类激素,进行贯叶金丝桃的组培实验。研究发现各外植体的增殖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幼茎、幼根、幼叶,且得到贯叶金丝桃组培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成分。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1/2MS 1.3~1.6mg/L BA 0.2mg/L NAA;培养基1/2MS 1.3~1.6mg/L BA 0.15mg/L NAA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诱导不定根的培养基为l/2MS IBA0.5~O.8mg/L 蔗糖2.0%。向1/2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生长素(IAA,IBA,NAA,2.4-D).在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贯叶金丝桃的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IAA,IBA既可诱导愈伤组织,又可以诱导不定根的产生。生长素NAA,2,4-D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对不定根的诱导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6.
南京紫金山地区鳞翅目蝶类种类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94-04-2000-07对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钟山紫金山地区蝴蝶种类、分布及季节性变化进行了调查。首次报道了紫金山地区内鳞翅目蝶类本底调查结果,共8科,41属,76种。其中6种为南京新记录,10仆种属珍稀观赏蝶类。研究表明在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类型及季节性变化是决定该地区蝴蝶各类组成与分布的关键因素。人为活动是当地蝴蝶种群消长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记述猫蛱蝶Timelaea maculate(Bremer et Gray)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生境状况。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出现在7月到8月中旬,第2代成虫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以3龄幼虫越冬,越冬代翌年5月下旬羽化。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5~6d,幼虫共5龄,幼虫期为17~29d,蛹期约为5~6d。寄主植物包括朴树(Celtis sinensis)等榆科朴属植物。成虫主要的访花蜜源植物有:野蔷薇(Rosamultiflora varpraegeri),茅莓(Rubus parvifoliu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等。在进行生境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南京地区猫蛱蝶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以野外观察、实验地饲养等方法, 详细记述了中华麝凤蝶 Byasa confusa (Rothschild)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 年发生2 代, 幼虫5 龄, 以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为食, 卵期8-10 d, 幼虫期23-29 d。老熟幼虫在枝条上化蛹。该蝶以蛹滞育越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4 月中旬至5月中旬; 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7 月下旬到9 月上旬, 存在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