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杀菌剂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的毒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研究比较了11种农药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简称SL细胞)的毒杀活性基础上,选择毒杀活性最高的杀菌剂丙环唑,对其毒理学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丙环唑的细胞毒力最高,在100 μg/mL浓度下处理后48 h,SL细胞的死亡率为98.08%。处理后36 h,丙环唑对SL细胞的LC50值为20.31 μg/mL。丙环唑能明显降低SL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以0.5 μg/头的丙环唑注射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后72 h,试虫血淋巴总含量及血细胞数分别下降了26.80%和25.26%;在1.0 μg/头的剂量下,则分别下降了37.67%和36.32%。以0.5 μg/头和1.0 μg/头的丙环唑注射处理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此外,丙环唑能降低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含糖量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在注射处理后96 h和120 h,丙环唑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59 μg/头和0.45 μg/头。丙环唑对SL细胞和斜纹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显示出丙环唑类似物控制害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腈菌唑导致的细胞膜穿孔对离体培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SL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腈菌唑可使不能穿过SL细胞膜的大分子物质荧光染料PI大量穿过细胞膜进入胞内,20和40 μg/mL腈菌唑处理后12 h,SL细胞荧光强度增加率分别为11.95%和25.80%;处理后24 h,SL细胞荧光强度增加率分别为27.77%和57.49%。腈菌唑也可明显提高SL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乳酸脱氢酶的漏出率,20和40 μg/mL腈菌唑处理SL细胞24 h后,胞内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分别为30.66%和43.93%;处理后48 h,漏出率分别为41.22%和57.91%。腈菌唑可以明显提高SL细胞胞内钙离子含量,20和40 μg/mL腈菌唑处理SL细胞24和48 h,胞内钙荧光强度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后24 h,腈菌唑对SL细胞的LC50值为35.84 μg/mL,明显高于典型细胞毒剂鱼藤酮的活性。当质量比为1∶1和2∶1时,腈菌唑与鱼藤酮联用对SL细胞处理后24 h的LC50值为43.92和26.09 μg/mL,共毒系数分别为137.60和188.49,增效作用显著,随着腈菌唑的含量增加,增效作用增加。腈菌唑对SL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打通限制物质穿透的细胞膜屏障,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黄素青  徐汉虹  童松  张志祥 《昆虫学报》2010,53(10):1104-1110
为了研究Interruptin B的杀虫活性, 初步探讨其杀虫作用机理, 本研究采用叶碟法和叶片浸渍法测定了Interruptin B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和毒杀活性; 采用注射法和血球计数法研究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血细胞数的影响;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 5-dimethylthiazole-2-yl)-2, 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法测定对斜纹夜蛾卵巢细胞(S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对SL细胞形态、密度和贴壁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后48 h, Interruptin B对亚洲玉米螟和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08.56 和143.88 μg/mL, 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46.23和194.32 g/mL; 处理后24 h和48 h, 对SL细胞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13.51和4.11 g/mL。Interruptin B处理SL细胞后12-48 h, 细胞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处理后3, 6, 12, 24和48 h, SL细胞变形率分别为28.18%, 83.90%, 85.18%, 93.93%和100%, 细胞贴壁率分别为96.59%, 89.90%, 83.18%, 5.06%和1.09% , 处理后6-48 h, SL细胞变形率和贴壁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Interruptin B对小菜蛾和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和毒杀活性, 能显著降低斜纹蛾幼虫血细胞数量, 对SL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抑制作用, 可显著降低SL细胞生长密度, 改变细胞形态, 降低贴壁率, 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影响昆虫细胞活力毒杀活体昆虫。  相似文献   

4.
程东美  张志祥  胡美英 《昆虫学报》2007,50(10):1022-1026
研究了闹羊花素Ⅲ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培养细胞(SL细胞)的活性,并测定了对SL细胞Na+、K+和葡萄糖吸收以及对4龄幼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00 µg/mL 和200µg/mL闹羊花素Ⅲ处理SL细胞,24 h后细胞的相对死亡率为79.00% 和56.69%,处理后8 h,16 h,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240.09 µg/mL,173.45 µg/mL,113.56 µg/mL和73.40 µg/mL;闹羊花素Ⅲ处理SL细胞后10 min,细胞对离子的吸收迅速增加,30 min后吸收作用逐渐减弱;处理后3天内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迅速增加,4~5 天后,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基本停止。以叶碟法和注射法处理4龄幼虫,8 h后幼虫血细胞数量显著降低,随处理时间增加,幼虫血细胞数量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闹羊花素 Ⅲ对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 ,闹羊花素 Ⅲ对斜纹夜蛾 5龄幼虫处理后 2 4h、48h和 72h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 16 93μg·ml-1、19 31μg·ml-1和 16 96 μg·ml-1,10 0 μg·ml-1浓度的闹羊花素 Ⅲ处理斜纹夜蛾幼虫 ,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 2 2 .36d ,存活率为39 72 % ,化蛹率为 33 95 % ,处理后 72h的雌蛹重为 0 .2 96 g/头 ,均明显低于对照。以 5 0 0 μg·ml-1浓度的闹羊花素 Ⅲ处理小菜蛾幼虫 ,1d后的拒食率为 70 43% ,处理后 5d的化蛹率为 16 6 7% ,羽化率为 6 6 6 7% ,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布拉它辛的杀虫活性和探索杀虫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该化合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的生物活性,采用MTT检测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该化合物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卵巢细胞(SL细胞)的细胞毒力和致细胞凋亡作用,以及对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布拉它辛不仅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对2龄和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60.25 μg/mL和86.73 μg/mL,还对幼虫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布拉它辛处理SL细胞后24 h和48 h,IC50值分别为22.32 μg/mL和10.03 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布拉它辛对SL细胞具有明显的致凋亡作用,可导致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布拉它辛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与生长抑制作用, 并且该化合物能明显抑制SL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因此,布拉他辛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血啉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HMME)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SL)细胞的增殖抑制率IC50、处理后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生成量、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和细胞器超微结构的变化,明确血啉甲醚对SL细胞的氧化损伤,并探讨将血啉甲醚及其衍生物拓展应用到农业害虫防治领域的可行性。用MTT法测定血啉甲醚光照处理下对SL细胞24 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8.35 μg/mL和7.66 μg/mL。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表明,血啉甲醚光活化后能导致胞内MDA含量明显升高,且MDA的生成量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当血啉甲醚浓度为50.000 μg/mL,光照处理48 h时,细胞内MDA生成量达到173.08±3.51 nmol/L。5,5′-二硫代双 (2-硝基)苯甲酸(DTNB)法对处理后细胞内GSH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光活化后的血啉甲醚处理SL细胞能导致细胞内还原型GSH相对含量随血啉甲醚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当血啉甲醚浓度为50.000 μg/mL,处理48 h时,光照处理组细胞内GSH相对含量较之同浓度黑暗处理下降了39.59%。扫描电镜观察显示,6.250 μg/mL的HMME处理细胞并光照后,细胞膜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孔洞,有的细胞出现了花样皱褶和内陷。这些结果表明在血啉甲醚的试验剂量下,SL细胞受到了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刘欢  朱春亚  张茂新  凌冰 《昆虫知识》2014,51(1):212-220
【目的】为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叶正丁醇萃取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na furnacalis(Güenée)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苦瓜叶正丁醇萃取物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用0.025%、0.1%和0.2%浓度的苦瓜叶正丁醇萃取物混合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3 d后,幼虫存活率明显降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7.43%、39.23%和54.93%,且发育历期明显延长,雌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12.63%、22.74%和37.27%。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叶正丁醇萃取物对斜纹夜蛾卵巢细胞(SL)的形态、增殖和生长密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后的SL细胞皱缩变圆,细胞核偏移甚至消失,胞质外泄。处理24、48和72 h后,对SL细胞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80.96、158.54和122.87μg/mL;处理6~72 h后,SL细胞相对生长密度随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用125μg/mL浓度处理SL细胞2、3、4和5 d后,SL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抑制率分别为7.66%、13.97%、19.45%和27.30%。【结论】苦瓜叶正丁醇萃取物对SL细胞表现出的较强毒杀作用可能是其导致亚洲玉米螟生殖能力降低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宋妍  刘志翔  谭安江  盛晟 《昆虫学报》2022,65(12):1658-1667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昆虫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核受体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响应虫螨腈和辛硫磷胁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斜纹夜蛾FTZ-F1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将LC30浓度辛硫磷和虫螨腈浸叶处理的桑叶分别喂食斜纹夜蛾3龄幼虫,并分别收集取食药叶后1, 12, 24, 36和48 h时存活的幼虫,使用qRT-PCR技术检测幼虫体内SlFTZ-F1的表达水平;使用RNAi技术沉默SlFTZ-F1基因,并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注射dsRNA后SlFTZ-F1的表达水平;将LC30浓度虫螨腈和辛硫磷浸叶处理的桑叶分别喂食沉默了SlFTZ-F1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喂食后24和48 h统计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选取8个斜纹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SlGST)基因,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沉默了SlFTZ-F1基因的斜纹夜蛾幼虫这些SlGS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斜纹夜蛾SlFTZ-F1开放阅读框长1 665 bp,编码55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39,理论分子量61.77 kD,SlFTZ-F1具有DNA结合域、FTZ-F1 box及配体结合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lFTZ-F1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SfFTZ-F1聚为一个亚分支。与ddH2O处理的对照相比,LC30浓度虫螨腈处理后1, 24和36 h以及LC30浓度辛硫磷处理后24和36 h,斜纹夜蛾3龄幼虫SlFTZ-F1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与注射dsGFP的对照组相比,斜纹夜蛾幼虫在注射dsSlFTZ-F1后48 h SlFTZ-F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将LC30浓度虫螨腈和辛硫磷处理的桑叶喂食沉默了SlFTZ-F1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分别显著升高22%和28%;沉默SlFTZ-F1的斜纹夜蛾幼虫8个SlGST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论】虫螨腈及辛硫磷显著诱导斜纹夜蛾幼虫SlFTZ-F1基因表达,沉默SlFTZ-F1后斜纹夜蛾幼虫对虫螨腈和辛硫磷的敏感性显著升高,解毒酶SlGST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响应常用杀虫剂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黄皮Clausena lansium种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的拒食活性,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测定其拒食活性、生长发育抑制活性及细胞毒性,为筛选斜纹夜蛾生态防治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叶蝶法测定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溶剂萃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活性;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拒食活性成分分离;用核磁共振谱(NMR)进行拒食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用MTT法测定拒食活性成分对SL细胞毒性。【结果】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中;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10个馏分,以黄色晶体馏分2的拒食活性最强;经分离纯化及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鉴定,黄皮新肉桂酰胺B(lansiumamide B)为主要的拒食活性成分,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48 h拒食中浓度为214.95μg/m L,同时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对SL细胞48 h抑制中浓度为10.09μg/m L。【结论】黄皮种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及细胞毒性,黄皮新肉桂酰胺B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作为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天然产物尤其是植物中寻找杀虫活性物质是杀虫剂创制的重要途径。【方法】采用生物活性追踪、分离等方法,研究了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l.) Hutch对6种鳞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结果】昆明山海棠根皮石油醚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均具有拒食活性,24 h的拒食毒力AFC50值分别为1 165.7 μg/mL、104.3 μg/mL和 47.3 μg/mL。昆明山海棠根皮甲醇提取物对粘虫4龄幼虫具有触杀活性,其LD50值为100.4 μg/头。从昆明山海棠根皮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雷公藤春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榕碱 4个杀虫活性化合物,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吉碱对粘虫具有胃毒麻醉活性,对粘虫3龄幼虫8 h的麻醉中量(ND50)分别是18.1 μg/头和7.4 μg/头。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榕碱对粘虫具有触杀麻醉活性,对粘虫4龄幼虫24 h的ND50分别是0.33 μg/头和0.06 μg/头;对3龄小地老虎具有胃毒麻醉活性,24 h的麻醉中量ND50分别是5.62 μg/头和1.24 μg/头。【结论】昆明山海棠对所测试的6种鳞翅目昆虫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为雷公藤春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榕碱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岩木瓜化学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岩木瓜Ficus tsiangii Merr. ex Corner的杀虫活性成分及杀虫活性,利用活性跟踪分离技术,通过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及葡聚糖凝胶等手段对岩木瓜茎和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岩木瓜中分离得到4个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柯依利素及齐墩果酸.利用胃毒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500μg/g糖)对家蝇Musca domestica成虫的生物活性,其中蒲公英赛酮处理试虫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3.33%,表现出较强杀虫活性,并进一步测定了其对试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蒲公英赛酮处理家蝇成虫48 h后表现出较强毒力,其LC50值为89.82μg/g糖,略低于对照药剂鱼藤酮毒力(LC50值为67.58μg/g糖).因此,蒲公英赛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虫剂选育对家蝇抗药性水平及kdr基因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杀虫剂(溴氰菊酯和甲基嘧啶磷)筛选及不接触药物自然衰退的方法,研究了家蝇Musca domestica氯氟氰菊酯高抗品系(Cyh-R)对杀虫剂的抗性变化,探讨蝇类抗药性治理的方法。用点滴法测定氯氟氰菊酯对不同家蝇品系的毒力,比较抗药性的变化,结合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扩增(PASA)技术检测了不同家蝇品系的kdr基因频率,探讨kdr基因频率与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甲基嘧啶磷筛选后,氯氟氰菊酯对第2~8代Cyh-R品系的LD50呈递减趋势,从F0的2.8434 μg/蝇降为F8的0.4404 μg/蝇,但第8~18代Cyh-R品系的LD50呈逐代递增趋势;溴氰菊酯筛选后,氯氟氰菊酯对Cyh-R品系第2~16代的LD50呈上升趋势,从F0的2.8434 μg/蝇升至F16的24.3249 μg/蝇;表明了施用有机磷杀虫剂可降低其对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而施用拟除虫菊酯药剂则有助于其对氯氟氰菊酯抗药性的增长;不使用任何杀虫剂也能降低其对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但下降速率低于甲基嘧啶磷。PASA技术检测表明Cyh-R品系的kdr抗性基因频率为88.8%,不经过任何药剂筛选其kdr抗性基因频率下降程度最大,达到69.7%;甲基嘧啶磷筛选后其结果降为78.8%,而经溴氰菊酯筛选后kdr抗性基因频率则明显升高,达到98.9%。通过对kdr抗性基因频率和抗性水平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kdr抗性基因频率与家蝇对氯氟氰菊酯的LD50呈对数关系,即LD50值高的品系其kdr抗性基因频率相应的也较高。建议在家蝇防治中考虑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药膜法测试了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初孵若虫的触杀活性,并测定了其对成虫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初孵若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在接触时间24、48、72和96 h 的LC50分别为26.26、4.68、1.51和0.62 μg/cm2;其对AChE没有明显影响; 对Na+ -K+ -ATPase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 效应关系,IC50为44.9 μmol/L; 对Ca2+-Mg2+-ATPase表现出低剂量激活,高剂量抑制的现象。结果提示美洲大蠊的AChE不是脱氧鬼臼毒素靶标,而ATPase可能是脱氧鬼臼毒素的重要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