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福建柏后期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柏幼胚于7月中旬进入多细胞的幼胚阶段,其外形呈圆柱状。8月初,根原始细胞开始分化;9月底胚基本成熟。后期胚发育主要是胚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分化:首先是胚游离端及其相对部分的形成;其次是在离游离端约10个细胞的深处,出现弧形排列的细胞,弧底正中出现几个根原始细胞,然后再由这些根原始细胞相继向上分化原形成层和皮层,向下分化根冠组织。最后是子叶原基及苗端的分化。成熟胚的下胚轴及子叶发达,约各占胚全长的40%。根冠较不发达,只占10%,其余部分是退化的胚柄。本文并就福建柏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淀粉动态,作了扼要报道。  相似文献   

2.
沒有分化出子叶的銀杏幼胚进行离体无菌培养,在含有无机盐,蔗糖,四种維生素及甘氨酸(在試驗5中并加入銀杏雌配子体提取液及0.1ppm IAA)的琼脂培养基中,不能进行正常分化。接种时已分化子叶的幼胚,在培养基上可以繼續生长或者引起愈伤組織似的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蜂皇浆时,一部分未分化的幼胚可以得到正常分化发育,但小于1毫米的幼胚,仍不能生长,經过三个星期培养后即先后死亡。比較合适的蜂皇浆浓度是400ppm左右。看来蜂皇浆中含有某些营养及刺激生长的物质,这些物质对于銀杏幼胚的器官分化和正常发育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以兎为实驗对象,在結扎胰导管后1—60日等不同日期,进行急性实驗,电刺激腹、背侧膈下迷走神經外周端,观察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和胰腺組織学及組織化学的变化。結果如下: 刺激未結扎胰导管兎的膈下迷走神經外周端,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表現为升高反应。結扎胰导管后不同日期刺激迷走神經,則反应形式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結扎的初期(1、2日),除升高反应外,有的还表現有降低反应;随着結扎日期的延长(3—21日),仅偶尔出現升高反应,而多数則表現为波动及降低反应;在結扎胰导管3周后(23—60日),全部表現为降低反应。 組織学和組織化学檢查显示:結扎胰导管后,胰腺腺泡細胞逐漸破坏,至3周左右,一般都已消失,代之以增生的結締組織。腺泡細胞內脂肪酶于結扎后1、2日內仍呈阳性反应,而于3日后郎呈阴性反应。导管系統在結扎后卽行扩張,小导管壁硷性磷酸酶在結扎后60日內均呈阳性反应。胰島細胞在結扎胰导管2月內仍正常。根据以上結果,似可推想,兴奋迷走神經有使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升高和降低的两种作用。在不結扎胰导管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經所引起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升高反应,可能是由于升高作用占优势;結扎胰导管后,在胰腺腺泡細胞逐漸萎縮的情况下,升高作用逐渐消失,从而使降低作用占优势。但有关的詳細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稻胚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胚的分化发育而增高,至成熟期趋于稳定。酶活性反应初期出现在幼胚表皮层及胚柄,以后又出现在胚芽、胚根及盾片的维管束原,根冠外缘与各器官原基表皮层的细胞外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随胚发育期而变化,前期在靠阳极端有两条明显快带,至后期逐渐消失,但出现3~4条近阴极端的明显慢带。不同发育期的幼胚在离体强制萌发后则近阳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大体相同,只是较成熟胚近阴端的慢带增多。这些现象说明: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出现与胚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稻胚发育过程中有遗传信息的顺序表达,而且它们表达的规律是与胚和它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稻胚发育的三维形态研究兼论胚各部分的形态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及塑料半薄切片技术,从水稻(OryzasativaL.)授粉后2d开始至种子成熟,追踪观察了稻胚的三维形态发育,根据结果,对胚各部分的形态本质提出一些新的见解。(1)授粉后2d的胚由胚柄、胚基和胚体组成。胚基为胚柄和胚体之间的过渡区,呈喇叭状,胚基与胚柄不能等同。2d的胚未出现器官分化,属原胚;但胚背腹分化明显,即存在背腹极性。(2)授粉后第3至第5天幼胚的形态变化及器官分化至关重要。盾片和胚芽鞘在授粉后3d的幼胚上同时出现,两者均直接由原胚分化,并非胚芽鞘从盾片发生。胚芽鞘原基经历这3d的特殊形态演变,形成空心倒锥状的胚芽鞘,展现了禾本科特有的胚芽鞘的形态形成机理。3d幼胚胚根的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及根冠分化;4d幼胚小丘状生长锥形成,胚根的原表皮分化,茎根轴形成;5d幼胚胚芽、胚轴与胚根初步形成。(3)稻胚具有二型子叶,胚套是胚的外围子叶,盾片是此子叶的一个主要部分(侧生子叶),胚芽鞘是顶生子叶。  相似文献   

6.
在杉木胚胎分化期至成熟期,每个雌配子体总核酸和DNA,RNA含量在初期增加,后期则随着胚的分化发育逐渐下降,而蛋白质和类脂则一直上升。每胚总核酸、DNA,RNA则相应增加,而蛋白质、类脂的含量和干重亦逐渐增加。在胚分化早期RNA的迅速合成与细胞的分化及器官形成有关。但以胚干重为单位的DNA、RNA含量却随着胚的发育而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先增加,至成熟后才下降。授粉前的胚珠,以及雌配子体、胚中都发现有凝集素存在。  相似文献   

7.
发育成胚状体的水稻愈伤组织表面胚性细胞,在继代过程中被非胚性细所包围,渐渐形成内部胚性细胞。共形态结构与表面胚性细胞相同,但周围缺乏表面细胞下面的一层至几层含丰富的淀粉粒的细胞,内部胚性细胞形成团后行然以外形成突起,产生根冠原,逐渐形成根而突出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可向四周同时但不同步形成根冠原,未见芽或胚状体从内部胚性细胞产生,推测胚性愈伤组织失支胚胎发生能力及分化能力可能部分与胚性细胞部分裂或分裂不旺盛、,而非胚性细胞分旺盛从而使胚性细胞被包围,。稀释有关。  相似文献   

8.
水稻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的形成及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育成胚状体的水稻愈伤组织表面胚性细胞, 在继代过程中被非胚性细胞旺盛的分裂所包围, 渐渐形成内部胚性细胞。其形态结构与表面胚性细胞相同, 但周围缺乏表面细胞下面的一层至几层含丰富的淀粉粒的细胞。内部胚性细胞形成团后先在以处形成突起, 产生根冠原, 逐渐形成根而突出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可向四周同时但不同步形成根冠原。未见芽或胚状体从内部胚性细胞产生。推测胚性愈伤组织失支胚胎发生能力及分化能力可能部分地与胚性细胞部分裂或分裂不旺盛、而非胚性细胞分裂旺盛从而使胚性细胞被包围、稀释有关。  相似文献   

9.
芡个体发育早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玫  王臣  刘鸣远 《植物研究》2001,21(1):97-99
本文研究了芡个体发育的早期, 即心形胚至种苗。心形胚至成熟胚表现为:苗端先发育, 根端弱育;胚芽叶节上的节生根原基先发育, 根端无明显分化。种子胚至种苗表现为:种子萌发时, 下胚轴末端产生多细胞分枝下胚轴毛;种苗形成中, 节生根先发育, 胚根后发育, 且长达1mm左右即停止生长。这些器官发育顺序上的特点在被子植物中是很特殊的, 应该是系统发生上的原始性状。下胚轴毛是水生或湿生被子植物比较普遍的性状, 是区分下胚轴与胚根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10.
一九四四年,西南聯合大學生物學系陳楨教授,在應用酸醋胭脂紅研究昆明產一種蚱蜢的精巢塗抺玻片時,發現此種蚱蜢的精細胞核,在形成精子頭部的過程中,有染成深一節淺一節很有规則的分節现象,而為前人所未經報告者。清華大學復員以後,筆者在陳教授指導之下,用本地產之蚱蜢多數,續作鑽研,而得到下列幾點的扼耍結論:(一)本地產之若干種蚱蜢中,若採用陳教授的同樣方法及蚱蜢同樣部份的材料,亦可發現相同的現象。(二)用一般標準固定液及染色素去觀察此種蚱蜢的精巢塗抹及石蠟切片時,在精子的任何發生時期,都看不到有分節的跡象。用此法去觀察由精細胞核形成精子頭部的過程中,主要的事實是:一方面是細胞核内染色質的逐漸凝聚,同時是細胞核的逐漸伸長,第一版的圖畫,主要就是表示這些經過的情形。(三)用一切通用的醋酸染料去觀察  相似文献   

11.
五、摘要本文对500伦X射綫照射后初期蚕豆根端細胞有絲分裂各期比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所得結果总結如下: 1.照射后30分钟內有絲分裂指数(分裂細胞占全部細胞的9%)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別。自照射后1小时分裂指数开始表現出下降的趋势,照射后3小时下降才很明显,降为对照組的66%。 2.照射后3分钟看到前期占分裂細胞的比例減少,而中期比例增加。前期比例的减少可能是由于射綫的作用使間期末細胞不能进入前期,而一部分晚前期細胞轉入中期的結果。中期比例的增加是由于一方面有前期细胞进入中期,另方面中期过程受到阻抑。虽然中期过程受阻,但后、末期細胞占分裂細胞的比例并未減少,因此說明几乎沒有末期細胞轉入間期。 3.照射后3分钟看到中期比例增加,30分钟看到早后期比例增加,照射后30分钟至3小时带桥的后、末期細胞数不断增加。这一系列变化是由于輻射对染色体作用的“生理学”效应,即由于射綫作用使染色体表面的粘着性升高,从而中期和早后期过程变慢,并产生染色体桥。 4.照射后30分钟看到中期比例比照射后3分钟減少,而后期比例增加。这說明前期細胞未进入中期,而一部分中期細胞已轉入后期,另外后期过程遭到了阻抑。这时看到末期比例比照射后3分钟減少,可能有一小部分末期細胞完成分裂过程轉入了間期。 5.照射后1小时后期比例比照射后30分钟减少很多,說明在照射后30分钟至1小时期間已有一部分后期細胞进入末期。虽然如此,末期比例并未增加。因此,說明末期細胞也有一部分进入了間期。 6.照射后3小时前期占全部細胞的%与照射后1小时并无差別,但占分裂細胞的%大大增加。中期比例略有減少,而后期和末期減少甚多,并且这时看到的后、末期細胞大多具染色体桥。說明这时后、末期細胞大多数已进入間期,而那些不正常的剩下未动。前期过程遭受阻抑而未进入中期,中期細胞只有一部分进入了后期。过去有些作者对照射后2、3小时前期比例增加現象的原因提出过各种推测意見,本文对这些意見进行了分析討論。  相似文献   

12.
稻胚凝集素(RGL)对稻胚、稻苗叶、根细胞,以及稻幼胚胚芽、胚根愈伤组织悬浮细胞都有凝集作用,RGL对元麦及烟草叶原生质体也能凝集。N-L酰葡萄糖胺(GlcNAc)有抑制RGL对细胞的凝集作用,但对胚根愈伤组织细胞的抑制效应不明显。水稻等细胞表面具有能与RGL专一结合的位点,只是胚根和胚芽愈伤组织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分子有一定差异。RGL对水稻、元麦及烟草的细胞或原生质体的凝集效应不存在种间的专一性。RGL含量随胚的分化发育而不断增加,成熟中后期胚内RGL含量达到成熟时程度;胚芽鞘细胞中RGL分布广泛,胚芽、胚根的外层细胞显色深于内层,早期的胚乳细胞、子房内层、珠被、珠心细胞中均有RGL显色反应,但它的糖结合专一性与成熟胚RGL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百合幼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胚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百合种胚萌发、继代、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百合离体胚萌发及生长的培养基为MS+BA0.1mg/L+NAA 0.01mg/L;最适合增殖的继代培养基为MS+NAA0.01mg/L+BA0.25mg/L;在培养基1/2MS+NAA0.05mg/L中,绝大部分的幼苗均可正常生根,对移栽后的成活株数进行了调查,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白皮松后期胚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皮松成熟胚的显著特点是苗端发达,胚苗端的H/D(高度与直径)比率平均为0.83, 有时达0.96,为松柏类植物所罕见。它的苗端可分为四个细胞区:顶端原始细胞、中央母细 胞、周缘组织和肋状分生组织区。在肋状分生组织与下胚轴的髓之间,有一过渡组织区。 从成熟胚的结构来看,松科成熟胚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1.子叶特别发达,但下胚轴短; 2.下胚轴与根冠近等长; 3.下胚轴比较发达,白皮松就是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不少研究证明:鸡胚原结及原条前端,在离体的整胚胚盘上,具有诱导原条期胚盘形成第二胚胎和诱导外胚层形成神  相似文献   

16.
小麦类根瘤胞间根瘤菌对分生细胞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小麦类根瘤中,分生细胞核很大,而且较圆整,一般为一个核仁,有的核仁还有核仁泡,但通常一个核仁只有一个核仁泡,染色质较少,呈团块状分布。若胞间根瘤菌离分生细胞核较远,分生细胞核变化不大,只是染色质开始由团块状变为长条形,但仍有核仁。当胞间根瘤菌靠近分生细胞核时,细胞核变小,染色质密度增加并形成网状,而且无核仁出现。在上述这些无核仁的分生细胞核内有一种特殊的管状内含体,它们位于网状染色质附近的核基质中。本文还讨论了分生细胞核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胞间根瘤菌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向阳  卫志明 《植物生理学报》2000,26(6):525-531,T003
花生幼胚在含2,4-D的诱导培养基上,形成近球状的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杆状两极结构及子叶期体胚。继代培养也有体胚发生。光照明显抑制体胚发生类似于自然栽培的情况。成熟培养基中诱导体胚根、芽两极发育完全。光下,具有根、芽的体胚于再生培养基中长成小植株后移载于盛沙土的盆中正常生长、结实。在较好的影响因素(光照、幼胚长度、激素、切分方式、接种密度)组合下,体胚发生频率达75%以上,每子叶形成体胚3个以上。  相似文献   

18.
巴戟天离体苗不定根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戟天幼嫩种子中的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继而诱导分化出芽,长成小苗。将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从茎基部诱导出不定根,再生植株。对离体苗的不定根发育进行结构观察,发现巴戟天组培苗的不定根是由形成层细胞先分裂分化形成根原基后发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食用稗成熟胚培养因素的结果表明,愈伤诱导最适培养基为N6+3.0mg·L^-12,4-D。N6基本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B5+3.0mg·L^-12,4-D+1.0mg·L^-16-BA的愈伤组织也具有较高的分化率。分化培养基N6+2.0mg·L^-16-BA+0.5mg·L^-1NAA利于绿芽分化;。茎尖部位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比根的高。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1.0g·L^-1AC。解剖和塑料半薄切片技术观察食用稗外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变化显示,胚根和胚轴主要形成非胚性愈伤组织,茎尖部位形成胚性愈伤组织。食用稗的器官建成途径倾向于以不定芽途径再生植株。芽原基为外起源,而根原基为内外起源兼有。  相似文献   

20.
影响小麦成熟胚培养及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3个不同栽培品种小麦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东农7742的苗分化率明显高于龙麦9814和龙麦26;高浓度的玉米素可明显提高芽的分化率;附加低浓度NAA的1/2 MS培养基可有效促进生根。可见,基因型对小麦愈伤组织的分化有很大的影响,附加一定的外源激素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再生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