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脂尾(臀)性状是绵羊逆境生存的必要性状, 其脂肪在尾臀部大量沉积的遗传特性与分子机制仍不明晰。为此, 文章以筛选的X染色体59383635位点SNP为候选分子标记,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位点在我国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小尾寒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引入品种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 并采用模型分析其与尾(臀)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X染色体59383635位点T等位基因高频出现在表型分值较高的阿勒泰群体中, 而C等位基因则在瘦尾型绵羊品种中高频出现; 等位基因频率T/C的比值与尾臀表型分值相关性模型表明T/C比值随着尾臀表型分值增加呈指数倍增长。以上结果提示, 绵羊X染色体59383635位点多态性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该SNP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但其生物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绵羊X染色体上两处SNP(59571364和59912586)与绵羊尾脂沉积性状的关系, 继而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培育低脂绵羊品种提供依据, 文章以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 利用PCR-RFLP检测两位点在群体中的多态性, 并分析了两个SNP位点在阿勒泰羊群体中的单倍型。结果表明:59571364位点的TT基因型和59912586位点的GG基因型在瘦尾中国美利奴与萨福克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 而两种基因型在脂尾(臀)阿勒泰羊与湖羊群体中比率均不足2%; 两位点在阿勒泰羊群体中的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 CA单倍型为主单倍型, 比率高达55%, CA与TA两单倍型约占88.33%。以上结果提示, 绵羊X染色体59571364与59912586位点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可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小麦耐低磷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挖掘与小麦耐低磷性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及候选基因,为小麦耐低磷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以198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低磷和正常磷营养液水培试验,利用小麦35K芯片对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11896个SNP,采用Q+K关联模型对小麦耐低磷性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耐低磷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15.65%~26.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为0.095~0.500。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试验所用自然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GWAS共检测到67个与小麦耐低磷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P≤0.001),这些位点分布在除3A、3B和3D以外的18条染色体上,单个SNP位点可解释5.826%~9.552%的表型变异。在这些显著位点中有4个SNP位点同时关联到了2个不同的耐低磷性状。对67个SNP位点进行发掘,筛选到7个可能与小麦耐低磷性有关的候选基因。TraesCS6A02G001000和TraesCS6A02G001100在锌指合成中有重要作用;TraesCS6A02G118100可能为低磷胁迫诱导基因;TraesCS5D02G536400、TraesCS1B02G154200和TraesCS5D02G536500与低磷胁迫相关酶类基因家族有关;TraesCS1D02G231200与植物DUF 538结构域蛋白有关,是植物胁迫相关调控蛋白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leptin基因在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在常年发情的湖羊和季节性发情的阿勒泰羊群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对筛查到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型与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湖羊相比,阿勒泰羊leptin基因第1内含子上有3个连续碱基TTG的插入和C/T碱基突变;第3外显子3上发生G/T碱基突变,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成亮氨酸。Leptin外显子2扩增片段上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BB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对两个群体进行基因型频率独立性χ2检验,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BB基因型是影响季节性发情的有利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绵羊品种中Leptin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可能是造成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常年发情绵羊品种选育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5.
三角帆蚌GPX基因结构特征及抗性相关SNP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西雷  汪桂玲  李家乐 《遗传》2012,(11):1472-1480
根据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序列,通过PCR和基因组步移法,从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GPX基因全长及其5′调控区。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6 708 bp,含有2个外显子,1个内含子。5′调控区为992 bp,含有启动子的核心序列TATA盒以及其他一些转录调控元件,如AP1、C/EBP、CdxA。2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273 bp和991 bp,内含子长度为4 491 bp。通过直接测序法在三角帆蚌抗性群体和易感群体中筛选GPX基因的SNPs,并研究这些多态性位点与抗逆性状的相关性。共获得了16个SNP位点,其中启动子区的A-99G位点、A-86C位点、A-49C位点,内含子区的A2841T位点、C2847T位点、G3146C位点、A3150G位点以及G4645T位点共8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抗性和易感群体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GPX基因A-86C位点、A-49C位点、C2847T位点、A3150G位点与G4645T位点之间,以及A2841T位点与G3146C位点之间均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同时单倍型分析发现,在抗性群体中单倍型分别为ACTGT和TG的个体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易感群体中出现的频率。这些结果表明,GPX基因的部分SNPs可作为三角帆蚌抗病辅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验证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染色体DNA非编码区与抗白垩病相关的SNP。【方法】本研究将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孢子接种于人工饲养的意大利蜜蜂3日龄幼虫,根据是否存在白垩病症状进而筛选出抗病个体和易感个体。基于前期重测序结果中意大利蜜蜂第2和11号染色体DNA非编区与抗白垩病相关的SNP信息,利用PCR测序的方法筛选并验证意大利蜜蜂幼虫第2和11号染色体DNA非编码区与幼虫抗白垩病相关的55个SNP。【结果】发现位于意大利蜜蜂第11号染色体LOC100578413基因5′端的非编码区的SNP(T14570310C)在抗病个体中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且抗病个体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易感幼虫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表明该SNP位点与抗白垩病相关。该分子标记对抗性个体和易感个体的判断结果与前期筛选的编码区SNP(C2587245T)分子标记的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并验证意大利蜜蜂第11号染色体DNA非编码区的SNP(T14570310C)与抗白垩病相关。该位点为抗白垩病分子辅助选育提供新的分子标记,在意大利蜜蜂白垩病早期检测和培育白垩病抗性的蜂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鸡Apo-AI基因g.-163 A>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鸡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相关. 生物信息分析显示,该SNP位于鸡Apo AI基因转录起始位点,提示它可能是一个功能性SNP. 为确定该SNP的功能性, 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含该SNP位点A和T等位基因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分别在DF1细胞和HepG2细胞中比较这2个等位基因对鸡Apo AI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T等位基因的启动子报告基因活性及报告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等位基因(P<0.05),表明该SNP影响基因表达,是1个功能性SNP. 本研究结果提示,鸡Apo-AI基因g.-163 A>T有望作为优质鸡育种的功能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肉羊18号染色体与后臀肌发育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试图找到与新疆肉羊后臀肌性状发达相关基因,为肉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线索。运用PCR-SSCP、PCR-RFLP方法,对陶赛特和萨福克两个肉羊品种群体及其与本地细毛羊杂交1代和2代群体Callipyge(CLPG)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位于18号染色体内的DLK1和GTL2间的103849 bp处没有发现PCR-RFLP多态性,表明新疆肉羊后臀肌过度发育与CLPG基因无关。随后,实验进一步对18号染色体Meg3.9位点158520处进行PCR-SSCP分析,发现扩增片段存在着多态性;Meg3.9扩增片段多态性位点在肉羊群体中的基因型有AA、AB和AC,以AA型为主。其中AA、AB基因型与新疆肉羊后臀肌肉发达的表型无关(P>0.05),AC基因型与新疆肉羊后臀肌肉发达的表型相关(P<0.05)。在陶赛特与本地细毛羊杂交1代群体中,AC基因型的屠体重和屠宰率与AA、AB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但三种基因型的各月龄体重没有差异(P>0.0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断,引起新疆肉用绵羊后臀肌过度发育的性状不是CLPG基因内9571-268.3位点突变导致,可能还存在其他基因或与其连锁的多个QTL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为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新疆北疆地区8个品种、1个杂交一代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采用邻结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同时根据等位基因频率,利用PHYLIP(3.6)分析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白举检验估计系统树中结点的白引导值,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在9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I824、MAF65为低、中度多态外,其余8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所有绵羊群体的平均PIC(0.5631)、h(0.5721)和E(2.9)均低于国外其他品种的绵羊,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新疆本地土种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和巴什拜羊与国外引进绵羊品种及混有外血的本地培育品种遗传距离较远,他们聚为不同的两类,各绵羊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生长性状是绵羊育种中关注的重要性状.GH和IGF-1基因已被证明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因此,了解中国本土绵羊GH和IGF-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将为提高本土绵羊的生产效率、制定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措施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本土绵羊品种呼伦贝尔羊、藏羊、湖羊、阿勒泰羊、小尾寒羊和滩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澳白羊为参考,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340只绵羊GH和IGF-1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发现,GH和IGF-1基因外显子区分别检测到11个和3个SNPs,呈品种特异性分布,在群体中处于低度至中度多态.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GH基因的SNP1、SNP3、SNP6、SNP7和SNP8呈强连锁不平衡,构建的7种单倍型中,CGACAG是优势单倍型(52.6%),而IGF-1基因的3个SNPs之间连锁关系很弱.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检测到的14个SNPs中GH的SNP2、SNP4、SNP8和IGF-1的SNP1、SNP3为新发现的多态位点,其中SNP4和SNP9为错义突变,可能会导致编码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本土品种和澳白羊相比,湖羊的GH和IGF-1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已有研究证实GH的SNP6和SNP9以及IGF-1的SNP2不同基因型与绵羊的生长和胴体性状相关联,且在本土品种中均有多态,推测GH基因的SNP6、SNP9和IGF-1基因的SNP2可作为本土绵羊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SNPs.  相似文献   

11.
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易于分型、稳定性强等优点,很适合于用做分子标记.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是根据SNP位点设计3'末端与SNP位点碱基互补或错配的特异PCR引物,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有或无,从而检测基因型中SNP的一种技术.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基于SNP的等位基因特异PCR标记已逐渐成为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可靠、高通量的检测基因型SNP的方法.本文应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根据小麦TaDREB1基因在旱选10和鲁麦14的120(C→A)SNP成功地开发了一个SNP分子标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Wu B  Han ZM  Li ZX  Xing YZ 《遗传》2012,34(2):215-222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是重要的遗传资源,发掘其优良等位基因将对水稻遗传改良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以珍汕97为轮回亲本,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BC2F1群体中选择一个与珍汕97表型明显不同的单株BC2F1-15,经过连续自交获得回交重组自交系BC2F5群体。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26个多态性SSR(Simplesequence repeats)标记基因型分析,发现BC2F1-15单株在30%的标记位点为杂合基因型;利用该群体共检测到4个抽穗期、3个株高、4个每穗颖花数、2个千粒重和1个单株产量QTL。在第7染色体RM481-RM2区间,检测到抽穗期、每穗颖花数和产量QTL,野生稻等位基因表现增效作用;其他3个每穗颖花数QTL位点,野生稻等位基因也均具有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野生稻携带有增产相关的等位基因,这些有利等位基因无疑是水稻遗传改良可资利用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湖羊、同羊、小尾寒羊、滩羊和洼地绵羊为研究对象,检测位于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 就本研究涉及的微卫星标记而言,湖羊处于Hardy-Weinberg极不平衡状态 (P < 0.01),而其余群体包括同羊、小尾寒羊、滩羊和洼地绵羊却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 (P < 0.05).2) 就本研究涉及的微卫星标记而言,平均杂合度、多型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三个遗传变异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群体间杂合度、多型信息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变异指标在、滩羊、湖羊、同羊和洼地羊相互之间以及洼地羊与小尾寒羊之间亦差异不显著(P > 0.05),但是有效等位基因数在前3个群体与后2个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0.01 < P < 0.05).5个绵羊群体的变异水平以小尾寒羊最高,其次为洼地绵羊、同羊和滩羊,最低的是湖羊.3) 本研究涉及的我国蒙古羊系统内5个绵羊群体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不满足距离隔离模式,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分布并未表现出紧密的线性相关.这与5个绵羊起源于不同时期的蒙古羊始祖群体,同时在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并在各自特有的生态环境中经历不同程度的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品种培育史实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FTH1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本研究以具有详细产羔记录的湖羊(n=424)和小尾寒羊(n=432)为研究对象,采用DNA-pooling结合PCR-RFLP的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扫描,同时分析SNP位点与绵羊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FTH1基因第一内含子上发现一个g.1635GA的SNP位点,并在小尾寒羊和湖羊群体中均有AA、AG和GG三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0.45、0.47和0.10、0.43、0.47,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05、0.695和0.315、0.685,表明GG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湖羊群体的基因He、Ho、Ne和PIC分别为0.431、0.569、1.759和0.338;在小尾寒羊中则分别为0.424、0.576、1.737和0.334。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在此位点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发现,在湖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29),而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各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FTH1基因可以作为提高湖羊产羔数的分子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15.
含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易被病原菌克服,因此为进一步发掘新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利用水稻多样性群体Ⅱ(RDP-Ⅱ)中的470份种质资源,在湖南省桃江县稻瘟病高发区的自然病圃中进行水稻苗期的抗病性鉴定,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稻瘟病的抗性相关位点,最终鉴定出25份苗期抗性较好的品种,可作为抗性育种材料。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对700 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和苗期的稻瘟病表型数据进行GWAS研究,在水稻基因组中鉴定了24个抗性关联位点,除4号和7号染色体外,在其余10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在这些关联位点中,5个位点包含已克隆或定位的6个稻瘟病基因,其余19个位点是新的抗性位点。此外,通过对水稻亚群抗性规律分析发现,热带粳稻亚群的平均抗性水平最高,温带粳稻亚群的平均抗性水平最低。这些研究结果为分子辅助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了分子标记,也为后续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提供了基因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6.
检测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钟发刚  王新华  刘守仁  朱滨  邢军芬  孙悦 《遗传》2007,29(8):957-962
FecB基因是控制中国美利奴羊排卵率和产羔数的主效基因,由于A746G的点突变而导致绵羊表型的变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FecB基因的多态性,制备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绵羊Fec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设计六条特异性的探针,用基因芯片点样仪将探针点样到醛基修饰的载玻片上,采集绵羊的血液样本,在芯片反应舱中,检测FecB基因A746G点突变,设计对应的软件进行判读,分析检测结果,与PCR-RFLP检测结果完全符合,证明制备的寡核苷酸芯片可以并行、准确而高效地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能够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多胎绵羊的一种合适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家蚕Bombyx mori非滞育红卵突变体Re-nd是唯一在非滞育状态下卵色呈现鲜红色的突变品种。本研究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和定位克隆的方法确定Re-nd的突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及紧密连锁位置,为后续Re-nd的功能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家蚕卵色突变体Re-nd和野生型大造进行杂交,配制基因连锁分析群体材料和定位克隆群体材料;针对家蚕全染色体进行SNP标记开发,利用BC1代群体材料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确定Re-nd的突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针对定位的Re nd的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进行SNP标记开发,利用BC1群体材料对Re-nd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克隆。【结果】基因连锁分析结果显示Re-nd的突变表型与第6号染色体上的SNP标记完全连锁;初步定位克隆结果显示Re-nd的突变基因位于SNP标记SNP7和SNP17之间,物理距离4.04 Mb;以SNP7和SNP17之间筛选出的6个SNP标记和25个重组个体进行精细定位克隆,结果显示Re-nd的突变基因所在的区域位于SNP10和SNP12两个SNP标记之间的nscaf2853上,物理距离949.3 kb左右。【结论】将Re-nd的突变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2个SNP标记SNP10和SNP12之间,物理距离约949.3 kb。本研究为后续Re-nd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功能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稻分蘖角度的QTL定位和主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RIL)群体71个株系和相应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CSSL)群体65个株系,在2种环境下对分蘖角度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上位性效应的遗传分析。在两种群体中都出现了分蘖角度的超亲分离。在RIL群体中发现了5个主效QTLs和3对上位性双位点互作标记基因座,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其中在第9染色体上位于XNpb108~C506RFLP分子标记区间的qTA-9基因座在2种环境中同时出现,其贡献率平均为28·6%,增加分蘖角度的等位基因来自籼稻品种IR24。利用CSSL群体图示基因型分析,证实在第9染色体上含有RFLP标记C609和C506约15cM的染色体区段,存在增加分蘖角度的基因,来源于染色体片段供体亲本IR24,在Asominori的遗传背景中能增加分蘖角度约15°,该基因的位置与RIL群体在第9染色体上定位的QTL相同,证实了qTA-9的存在。F1表型测定及F2代遗传分析表明,来自IR24的等位基因是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除一对上位性位点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外,未发现其他位点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不同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双位点的上位性效应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造成水稻分蘖角度超亲分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江西地区畲族人群pcsk9基因SNP位点的变异,为开展冠心病风险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 通过SNaPshot法对84例畲族人外周血DNA pcsk9基因外显子7个SNP位点进行分型,ABI 3730XL扫描分型结果.结果 7个SNP位点中,仅rs505151A/G位点检测到基因变异,其G基因的频率为0.036.结论 江西地区畲族人群pcsk9基因7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国内外其他民族间均存在一定差异,提示畲族人群可能具有独特的冠心病风险标记位点及变异特征.本研究为开展畲族人群pcsk9基因的冠心病风险关联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巩元芳  李祥龙  刘铮铸  李金泉 《遗传》2002,24(4):423-426
对蒙古羊、湖羊、滩羊、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藏绵羊、阿勒泰羊7个地方绵羊品种和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萨福克羊3个引入品种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RAP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的分析。(2)在所使用的43种随机引物中,有35种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多态频率为66.24%,说明RAPD技术用于研究绵羊核DNA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3)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9139,说明绵羊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我国地方绵羊品种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考古学结果,以及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基本,引入品种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也与其育成史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