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品种纯度和亲缘关系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二者的分布和比例决定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有很多,着重对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C1R)、鼠灰信号蛋白基因(Agouti)、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TYRP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leptin基因在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在常年发情的湖羊和季节性发情的阿勒泰羊群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对筛查到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型与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湖羊相比,阿勒泰羊leptin基因第1内含子上有3个连续碱基TTG的插入和C/T碱基突变;第3外显子3上发生G/T碱基突变,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成亮氨酸。Leptin外显子2扩增片段上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BB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对两个群体进行基因型频率独立性χ2检验,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BB基因型是影响季节性发情的有利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绵羊品种中Leptin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可能是造成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常年发情绵羊品种选育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3.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其组分高甘氨酸-酪氨酸蛋白(HGTP)家族成员KAP6、KAP7和KAP8基因表达对羊毛细度和弯曲等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羊毛的组成、角蛋白的生物学特征以及HGTP基因定位和表达对细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毛发育调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共54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基因表达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日龄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FAS基因mRNA水平在哈萨克羊肌肉中初生时最高(P<0.05),然后随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新疆细毛羊肌肉中,FAS mRNA水平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发育模式,其中6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其余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HSL基因在2品种绵羊肌肉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类似,在哈萨克羊肌肉中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初生时的水平显著高于60~90日龄(P<0.05);在新疆细毛羊中30日龄时达到最高(P<0.01),到60日龄时下降到最低(P<0.05),随后保持这种低表达水平。3)FAS和HSL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与哈萨克羊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85(P=0.02),r=-0.423(P=0.05);在哈萨克羊中两基因表达量水平比值(FAS:HSL)与IMF呈极显著负相关r=-0.552(P=0.01)。在新疆细毛羊中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比值均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复制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神经学评分、脑梗塞体积、脑组织内水分含量、脑组织内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表达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的作用,结果表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病学症状,缩小脑梗塞体积,减轻脑水肿,调节CaMKⅡ的表达水平。说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在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绵羊18号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性与后臀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绵羊1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及相关报道, 选择了可能与Callipyge基因连锁和有关的10个高度多态微卫星基因座(ILSTS54、TGLA337、 HH47、TGLA122、BP33、OB2、BM3413、MCM38、MCMA26和CSSM18), 分别对Dorset和Suffolk两个肉羊群体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同一微卫星基因座在Suffolk与Dorset群体间的群体遗传参数以及对同一性状的影响情况明显不同。Dorset群体中, 等位基因个数为8~16个, 杂合度为0.8370~0.9252, 多态信息含量为0.8221~0.9167; 而在Suffolk群体中相应参数分别为5~10, 0.7603~0.8913与0.7176~0.8809。对1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臀宽的最小二乘分析, 结果表明: 在Dorset群体中, 微卫星基因座BM3413、MCMA26和CSSM18对臀宽有显著影响(P<0.05), 其余7个微卫星对后臀宽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Suffolk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TGLA122、BM3413、MCM38和CSSM18对绵羊臀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0.01), 其余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臀宽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 导致新疆肉羊群体后臀肌过度发育可能是其他基因或QTL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肉羊18号染色体与后臀肌发育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试图找到与新疆肉羊后臀肌性状发达相关基因,为肉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线索。运用PCR-SSCP、PCR-RFLP方法,对陶赛特和萨福克两个肉羊品种群体及其与本地细毛羊杂交1代和2代群体Callipyge(CLPG)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位于18号染色体内的DLK1和GTL2间的103849 bp处没有发现PCR-RFLP多态性,表明新疆肉羊后臀肌过度发育与CLPG基因无关。随后,实验进一步对18号染色体Meg3.9位点158520处进行PCR-SSCP分析,发现扩增片段存在着多态性;Meg3.9扩增片段多态性位点在肉羊群体中的基因型有AA、AB和AC,以AA型为主。其中AA、AB基因型与新疆肉羊后臀肌肉发达的表型无关(P>0.05),AC基因型与新疆肉羊后臀肌肉发达的表型相关(P<0.05)。在陶赛特与本地细毛羊杂交1代群体中,AC基因型的屠体重和屠宰率与AA、AB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但三种基因型的各月龄体重没有差异(P>0.0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断,引起新疆肉用绵羊后臀肌过度发育的性状不是CLPG基因内9571-268.3位点突变导致,可能还存在其他基因或与其连锁的多个QTL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组织特异RNAi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i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基因沉默的新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疾病的治疗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制等领域.本研究通过原核显微注射干扰载体的方法制备转基因小鼠.选用皮肤组织特异表达的人源角蛋白14(K14)基因启动子(2000bp)作为表达载体启动子,成功地驱动融合表达载体EGFP-shRNA进行干扰片段前体的转录,进而生成成熟的干扰片段,靶向小鼠BMP4基因使其发生沉默.所得到的转基因小鼠及其杂交后代经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准确无误地整合到小鼠基因组.Northern杂交结果证明,小干扰RNA在皮肤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在肺和肠组织中有较低水平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olⅡ型(K14)启动子驱动shRNA融合转录本的表达,在特定组织高表达siRNA,从而达到抑制特定组织目的基因表达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同时为利用K14启动子进行毛囊相关基因干扰研究积累了基础数据,为制备组织特异抑制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大家畜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实验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为诱导剂,探讨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ADP静脉注射致小鼠肺栓塞方法以及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对经口给药的对羟基苯甲醛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半数抑制率(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mmol/L,对PAF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能明显降低小鼠肺栓塞死亡率,并显著对抗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说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经口给药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为1.23 g/kg。  相似文献   
10.
以探究克班宁的镇痛作用部位并初步明确其镇痛机制为目的。采用小鼠足趾注射甲醛法、热板法及腹腔注射醋酸(扭体法)所致疼痛模型,探讨克班宁的镇痛作用;以小鼠输精管经壁电刺激法,了解克班宁对吗啡受体的影响。结果发现克班宁在3.2 mg/kg时对三种疼痛模型均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小鼠输精管经壁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且该收缩不能被纳络酮所拮抗。因此,克班宁可能具有中枢样镇痛作用,但作用机制与吗啡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