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171个中国蒿属植物样品的精油化学成分,鉴定出305个化合物。这些样品代表64个种,其中蒿亚属47种,龙蒿亚属17种。 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两亚属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蒿亚属精油中主要含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而在龙蒿亚屑精油中主要含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这种分布与中国蒿属植物从较原始到进化划分为7个组的系统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蒿亚属:莳萝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组(单萜类化合物)→腺毛蒿组(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白苞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龙蒿亚属:龙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牡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分析了牛尾蒿原变种Artemisia dubia var. dubia及无毛变种B A. dubia var. subdigitata精油化学成分,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其中萜类50种,芳香类12种,脂肪族类20种。经比较研究表明,这两变种的精油中有39种化合物(27 种萜类,5种芳香类和7种脂肪族类化合物)相同,而它们的差别在于牛尾蒿无毛变种中二环、三环倍半萜、芳香类及脂肪族类化合物的类型比原变种多。从精油的萜类化学组成特点来看,这两个变种的萜类化合物环化程度比蒿亚属植物高,而与龙蒿亚属植物相近。因此,这两个变种归属于龙蒿亚属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蒿属与邻近属的谱系分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林  林有润 《植物研究》1992,12(4):399-406
本文首次报道“蒿属与邻近属的谱系分支分析”,结果如下:在蒿自然群中,蒿属和绢蒿属及线叶菊属和栉叶蒿属各为一对姐妹群,后一对姐妹群还与毛蒿自然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紊蒿属和百花蒿属在进化过程中,作为两个独立的属,很早就与蒿自然群其它属分化出。在蒿属各组中,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为一对姐妹群,并与艾组构成姐妹关系;龙蒿亚属三个组(龙蒿组、牡蒿组和球蒿组)的亲缘关系很接近,且与友蒿组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研究的结果支持林有润的蒿属与蒿自然群的演化假说和紊蒿作为一个独立的属的观点以及将中国蒿属分为蒿亚属和龙蒿亚属以及七个组的观点。根据谱系分支分析的结果以及形态上的特征,建议在蒿属下建立一新亚属,灰蒿亚属。  相似文献   

4.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共有26种8变种,为亚洲特有植物。前主产我国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后主产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少数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也有分布。除泰国艾A.boreali-siamensis外,其余国内均产。它们在蒿属蒿亚属中进化程度较高,且与其它组有明显的区别。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艾组为外类群。在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形态演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大量性状  相似文献   

5.
从化学成分探讨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白豆杉属Pseudotaxus隶属红豆杉科Taxaceae。该属仅一种,即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之一。关于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通过对白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红豆杉科各属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萜类、黄酮,木脂素、葸醌、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精油及其它类成分对照分析,发现除一些基本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等有些相似外,其他成分的差别很大,白豆杉属植物中未发现在红豆杉属各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紫杉烷和双共酮类化合物。又结合国外学者在植物的花粉形态、种子蛋白和针叶过氧化酶谱,以及一些特征成分,如双黄酮化合物在各属代表种中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观点,对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将其从红豆杉族中分出,单独成立白豆杉族Pseudotaxeae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蜡梅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药用植物,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精油是蜡梅属植物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包括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止咳平喘等药理活性,对血管性痴呆、急性肺损伤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对蜡梅属植物精油中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整理,对相关的生物活性作简要概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蜡梅属植物资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共有26种8变种,为亚洲特有植物。前者主产我国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后者主产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少数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也有分布。除泰国艾 A.boreali-siamensis外,其余国内均产。它们在蒿属蒿亚属中进化程度较高,且与其它组有明显的区别。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艾组为外类群。在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形态演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大量性状进行分析,包括茎,叶、花序、雌花、两性花和瘦果等性状,加之花粉形态、化学成分等,构成由55个性状演化系列组成数据矩阵,使用程序Hennig 86,version 1.5在微机上运算,得到最简约的分支图。结论如下:(1)分支图表明;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各为一单系类群,且互为姐妹关系。(2)经谱系分支分析,获得该类群修正的分类系统。分析结果支持林有润(1992,1991,1982)将中国腺毛蒿组分为腺毛蒿系、二郎山蒿系、多花蒿系及白苞蒿组分为白苞蒿系、垂叶蒿系和奇蒿系的观点,但少数种的位置有所变化,如白苞蒿组侧蒿 A.deversa、腺毛蒿组吉塘蒿A.gyitangensis、泰国艾A. boreali-siamensis、察隅蒿A.zayuensis和亚东蒿A.yadongensis。另建议将甘青蒿A.tangutica从腺毛蒿系分出,独立为甘青蒿系Ser.Tanguticae。(3)我国西南地区是该类群植物的“次生的起源中心”和现代分布区的”第二个密集中心”。(4)产于泰国北部的A.boreali-siamensis在分类学及生物地理学上颇为独特,它与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地区的腺毛蒿系亲缘关系密切,而与分布区稍广(我国西南及南亚、东南亚)的多花蒿系种类的亲缘关系甚远。  相似文献   

8.
黄樟化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en (Jack) Nees)种内叶精油主成分不同,在黄樟的一个野生种群中发现7个不同的化学型:其中主含单萜、倍半萜和芳香族化合物的3个化学型为首次在黄樟中发现,而主含倍半萜的化学型的3个单株样品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4个化学型均主含单萜化合物。并运用萜类生源学对黄樟化学多样性以及各化学型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地区蒿属(Artemisia)植物,莳萝蒿组(A.sect.Absinthium DC),艾蒿组(Sect.Abrotanum Bess),艾组(Sect.Artemisia),龙蒿组(Sect.Dracumculus Bess),牡蒿组(Sect.latiobus Y.R.Ling)36种成熟代表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形状不等。  相似文献   

10.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231-232
该文描述了自青海南部发现的罂粟科绿绒蒿属一新种,短丝绿绒蒿。此种可能隶属琴叶绿绒蒿亚属,滇西绿绒蒿组,滇西绿绒蒿系,与此系其它种的区别在于此种的披针状条形花瓣,较少、较短的雄蕊(花丝长1~5 mm),无花柱的雌蕊,和被具短毛的硬毛的子房。  相似文献   

11.
铜山阿魏和草甸阿魏根的化学成分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铜山阿魏(FerulalicentianaHand.Mazz.var.tunshanicaShanetQ.X.Liu)和草甸阿魏(F.kingdonwardiWolf)的根的乙醚提取物中共提取分离得10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9为一新化合物:1(7,8二甲氧基5,6甲二氧基苯)丙基(Z)2甲基1丁烯酸酯。阿魏属的这两种植物分布于该属现代分布区的边缘,但都未检出本属植物的特征成分之一7氧倍半萜类香豆素,且两种植物所含成分较相似且较简单。作者推测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即:和伞形科其他某些属植物一样,阿魏属也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学研究Ⅱ.叶表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地区蒿属(Artemisia)植物,莳萝蒿组(A.sect.Absinthium DC),艾蒿组(Sect.Abrotanum Bess),艾组(Sect.Artemisia),龙蒿组(Sect.Dracumculus Bess),牡蒿组(Sect.latiobus Y.R.Ling)36种成熟代表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形状不等。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的形状大多数为园形、卵园形或椭圆形。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型、不等细胞型、辐射细胞型等。大多数植物叶表皮具有表皮细胞毛。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组间存在着某种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气相色谱对在温室栽培的Hymenaea courbaril和Copaifera officinalis及C. pubiflora幼树叶内倍半萜类化合物昼夜和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Hymenaea和Copaifera这二个属植物叶内具有基本相同的一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对认为具有生态意义的它的主要成分:石竹烯(caryophyllene),α,β-瑟林烯(selinene)和树脂含量进行了分析统计。在三个季节和昼夜的资料中,这二个属植物的石竹烯、α,β-瑟林烯和树脂含量昼夜变化是很小的,而在植株间(遗传型)和不同的季节里它们有明显而有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植物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 var.formosana)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百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多结构新颖、具有较强生理活性,主要有倍半萜类、双萜类、木酚素类、固醇类以及其它化合物。本文综述了从该植物中得到的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和^13C NMR谱图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石荠苧属Mosla 5种植物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这5个种在精油成分的组成上基本可分为两个类型:一个类型含有大量的香荆芥酚和其他单萜类化合物,倍半萜成分很少,酚酯类化合物几乎没有;另一个类型则在精油中含有大量的倍半萜和酚酯类化合物。笔者在化学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它们的种间亲缘关系和可能的演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角蒿属(紫葳科)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角蒿属(Incarvillea Juss.)14个种(4变种,2居群)的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角蒿属花粉形态较为相似,为单粒花粉,花粉粒扁球形至近球形,外壁表面同时具有近刺状和穴状两种纹饰。大小在28~51μm之间,萌发孔为多沟型,6~10沟,沟长度不等,沿赤道分布,一些种类中沟多少弯曲使萌发孔成螺旋状,沟末端在极面上多少连接形成合沟。角蒿属内种间花粉形态上的相似性说明了角蒿属应为一单系类群,而对于角蒿属下单元划分及种间的系统有着有限的意义,波罗花亚属花粉明显大于其它两个属,花粉形态特征也显示了它与角蒿亚属关系较近。同时,研究结果不支持将角蒿属放在硬骨凌霄族(Tecomeae)。  相似文献   

17.
经查阅文献、植物标本、植物图片库,结合野外调研,认为中国不产毛盘绿绒蒿(Meconopsis discigera Prain)。《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记载的毛盘绿绒蒿均为错误鉴定。中国绿绒蒿属具盘绿绒蒿亚属(M. subgen.Discogyne G. Taylor)有4种,分别是毛瓣绿绒蒿(M.torquata Prain)、吉隆绿绒蒿(M.pinnatifolia C. Y. Wu&H. Chuang ex L. H. Zhou)、康顺绿绒蒿(M.tibetica Grey-Wilson)和不丹绿绒蒿(M.bhutanica Tosh. Yoshida&Grey-Wilson),其中不丹绿绒蒿是中国西藏新记录种。本文对国产4种具盘绿绒蒿亚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形态学特征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8.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 Pall)为内蒙古草原同域分布、生活时间重叠、但食性不同的两种蝗虫, 亚洲小车蝗为禾草专食者, 鼓翅皱膝蝗为蒿草专食者.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蝗虫的雌雄个体对37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反应, 结果发现, 这两种蝗虫的雌雄个体对绿叶挥发化合物的EAG反应要高于对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 其中6个碳原子的醇(1-己醇、反-2-己烯-1-醇、顺-2-己烯-1-醇、顺-3-己烯-1-醇)、醛(顺-2-己烯-1-醛)、酯(反-3-己烯基乙酸酯), 以及7个碳原子的1-庚醇引起的EAG反应最强; 对具有醇、醛功能团的单萜类化合物的反应高于其他单萜类化合物, 倍半萜类化合物引起的嗅觉反应较低; 在所实验的芳香族化合物中, 苯甲醛引起的反应最强. 对绿叶挥发化合物的反应, 亚洲小车蝗高于鼓翅皱膝蝗, 亚洲小车蝗雄虫的反应高于其雌虫, 鼓翅皱膝蝗无性别差异. 测定两种蝗虫的雌虫对6种化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 两种蝗虫对所测化合物的EAG反应浓度为10−3~10−2 mol/L, 只有鼓翅皱膝蝗对松油醇的反应阈浓度为10−2 mol/L. 对苯甲醛与正己醛的反应随浓度增加EAG反应增强. 比较触角不同部分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发现, 触角电位反应主要由触角远端的感器产生, 而非近触角基部的7节.  相似文献   

19.
华南五种木兰科植物精油成分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毛桃木莲(Manglietia moto)、乳源木莲(M.yuyanensis)、乐昌含笑(M.chapensis)、金叶含笑(M.foveolata)和深山含笑(M.maudiae)5种木兰科芳香植物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对比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化学成分鉴定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同时结合了保留指数比较法;精油抗氧化活性采用β-胡萝卜素漂白试验法。深山含笑芳香精油的主体成分以单萜烯为主,另外4种木兰科芳香精油所含成分均以倍半萜类为主。毛桃木莲和乳源木莲精油在成分构成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而且在主要成分上具有相似性,这可能表明它们具有非常近的植物亲缘关系。4种精油的抗脂质氧化半抑制浓度分别为6.6g/L(毛桃木莲精油)、9.8g/L(乳源木莲精油)、11.3g/L)金叶含笑精油)和12.2g/L(乐昌含笑精油),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能测出深山含笑的半抑制浓度。  相似文献   

20.
药用女贞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约50种女贞属植物中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有15种,从该类植物中提取分析出一百多种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主要有单萜类,三萜类,环烯醚萜类,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乙醇类,挥发油和其它化合物,本文综述了从该属植物中得到的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和^13C-NMR谱图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