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培养过程对基因工程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志伟  郭勇  张晨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2):86-89
重组质粒不稳定性是基因工程菌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从培养过程的角度综述了选择压力、操作方式、培养基组成、溶氧、培养温度、pH等因素对质粒稳定性的影响,为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表达重组人组织因子基因工程菌的自身特点,在30L发酵罐上,通过控制发酵pH、葡萄糖浓度、诱导物磷酸浓度、搅拌速度及采用分批补料等方法,对重组人组织因子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和高效表达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诱导物终浓度低于0.1mmol/L,菌体密度OD60014,发酵周期10.5h,基因工程菌批发酵平均产量为37.41g/L,重组人组织因子表达量为6.56 mg/L。关键词: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组织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因工程菌稳定性的若干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粒的稳定性问题是基因工程技术工业化的瓶颈,该文介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培养基的选择、周期培养、固定化培养、高密度培养等方面对基因工程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涛 《生物技术世界》2014,(1):60-61,63
本文从发酵罐的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两个角度,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公布的《食品工业用不锈钢薄壁容器》(QB/T 2681-2004)即发酵罐行业标准及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特点,对福生公司植酸酶发酵罐做了详细的设计,同时基因工程的发酵生产也代表了发酵行业的一重大方向,如何设计出满足基因工程菌生长、生产的发酵罐成为基因工程菌能否高表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重组菌构建、培养条件、生长抑制因子以及它们的控制技术。通过高密度发酵可以提高细胞生长密度、目的蛋白的表达含量。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抑制代谢副产物,但通过分批补料可以降低影响。  相似文献   

6.
代谢工程改造运动发酵单胞菌用于提高乙醇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可以在运动发酵单胞菌中表达的操纵子构建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用于提高该细菌对高温高糖的耐受性和提高乙醇产量.方法:用外来的YfdZ、MetB和Hsp构建的多顺反子质粒,转化运动发酵单胞菌而使其获得新的代谢途径.在玉米水解液中,验证了该多顺反子质粒对运动发酵单胞菌产生乙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菌相比,在37℃和糖浓度为28%的培养条件下,该基因工程菌的乙醇产量提高到183.2%.在37℃,糖浓度为28%并添加氮源的条件下,该基因工程菌的乙醇产量提高到148.0%.结论:YfdZ、MetB及Hsp三种基因的共同作用能显著提高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产量和发酵温度.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发酵因其节约、高效等诸多优点而成为近年来发酵工业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要实现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不仅要考虑工程菌自身的表达性能,还必须兼顾能促进基因工程菌生长和产物表达的最适培养条件,包括较佳的培养基组成、适宜的补料策略、培养温度、pH值、溶解氧等。该文就影响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的影响因子、工艺条件等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的工艺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coli-p ET21a高密度培养生产L-抗坏血酸-2-葡糖苷酶产量,采用摇瓶培养的方法,通过考察培养液菌体量和酶产量,筛选适用于E.coli-p ET21a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50 L发酵罐采用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搅拌、供氧、p H控制和过程补料方式,进行液体深层发酵放大培养,大幅度提高酶产量。通过优化发酵过程控制p H和诱导温度,发酵液酶活提高至88 U/m L,达到摇瓶培养的10.1倍。研究结果对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高效表达生物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工程菌的生长特点,对其高密度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改进,采用“平衡DO-State”控制策略进行分批补料培养中的葡萄糖流加,有效地控制了培养过程中代谢副产物-乙酸的产生及其对工程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发酵终了时乙酸浓度由15.6g/L下降为2.6g/L,而菌体密度则由15.2gDCW/L提高到30.2gDCW/L。  相似文献   

10.
重组大肠杆菌的分批补料培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菌体的高浓度与外源蛋白的高表达这一矛盾,使得重组菌的比生长速率通常远远低于宿主菌,限制了基因工程菌由实验室规模向工业化规模的转变。要实现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批补料流加培养。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工程菌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肠杆菌表达的rh-bFGF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发酵条件对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量及细菌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影响发酵的各种条件,如培养基配方,pH值,补料,诱导表达时机等,形成了一套工程菌发酵表达外源蛋白成熟工艺,并从工业化角度对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毕赤酵母已成为一种优越的异源蛋白表达系统。而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高密度发酵已成为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我们从毕赤酵母工程菌的选择、培养基的优化设计,以及发酵工程过程控制等方面简要阐述毕赤酵母的高密度发酵,并提出了工程菌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是提高基因工程产品产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是现代发酵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高密度发酵中影响重组大肠杆菌发酵产率的几个因素,包括宿主菌、培养基、培养条件、补料方法以及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加以讨论,着重探讨了高密度下大肠杆菌产生的有害代谢副产物———乙酸的产生机制、抑制作用机理,以及控制乙酸积累的技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4.
Several issues of butyric acid production with bacteria through ferment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The current progress including the utilization of butyric acid, the production strains, the metabolic pathway, and regul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Process operation modes such as batch, fed-batch, and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are being discussed.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for microbial strain improvement are also being discussed and fermentation systems have been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5.
L-蛋氨酸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L-氨基酰化酶基因工程菌1016的生物量及酶产量,优化了发酵工艺,确定了较佳的培养基成分,并初步考察了该酶的底物特异性。优化后工程菌摇瓶产酶稳定在980U/mL发酵液,发酵周期17 h,生物量A_(420)穗定在0.7。产酶量为原来的2倍以上。乙酰化的脂肪族氨基酸Met是该酶的最适底物。  相似文献   

16.
发酵生物制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近年来发酵生物制氢领域的研究进展?在菌种方面,除了对现有产氢菌种的深入研究外,还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手段建立产氢菌种库;在氢酶的研究方面,已逐步从基因确定、功能研究拓展到基因工程构建高效产氢菌研究:而在与废弃生物质处理相结合的反应过程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不同种类的废弃物的产氢和高效产氢反应器上。此外,还初步总结了目前对发酵制氢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评价,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牛肠激酶催化亚基工程菌高效表达的培养条件。方法:牛肠激酶催化亚基基因的初步表达,筛选构建工程菌,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培养条件:培养基的组成、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培养基的PH、种龄、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并且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SDS-PAGE等鉴定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从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通过鉴定实验结果,从不同种平行培养条件中选择产量最高的培养条件,作为最优培养条件。结论:成功地探索并鉴定了工程菌的适宜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is mainly used in food fermentation. In addition, LAB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food additives, nutrients, or enzymes used in food processing. In the field of red biotechnology, LAB is approved and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a safe organism and is considered safe for biotherapeutic treatments. Recent clinical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the medicinal value of therapeutic recombinant LAB and the suitability of innate mechanisms of secretion and anchoring fo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such as antibody or vaccine production. However, the gram‐positive phenotypic trait of LAB creates challenges for genetic modifications when compared to other conventional workhorse bacteria, resulting in exclusive developments of genetic tools for engineering LAB. In this review, several distinct approaches in gene expression for engineering LAB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牛肠激酶催化亚基工程菌高效表达的培养条件。方法:牛肠激酶催化亚基基因的初步表达,筛选构建工程菌,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培养条件:培养基的组成、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培养基的PH、种龄、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并且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SDS-PAGE等鉴定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从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通过鉴定实验结果,从不同种平行培养条件中选择产量最高的培养条件,作为最优培养条件。结论:成功地探索并鉴定了工程菌的适宜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0.
阿维拉霉素是由绿色产色链霉菌生产的寡糖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具有极强抗性,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鸡、仔猪等畜禽养殖中。以阿维拉霉素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基础,综述了阿维拉霉素的抑菌机制、结构改造、菌种选育及发酵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阿维拉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合成途径及生物合成转录调控机制,探讨了提高阿维拉霉素产量的基因工程改造策略,为阿维拉霉素高效合成及工业化高产工程菌株构建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