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粉丝厂的酸浆中分离到一株有强大的凝集淀粉能力的纯培养菌,初步定名为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eus lactis)。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证明凝集淀粉因子位于细胞壁的外侧。同样可以用离体细胞壁观寮到淀粉凝集活性。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细胞可使凝集淀粉能力丧失,证明这种凝集因子是位于壁上的一种功能蛋白。用溶菌酶处理菌体,用90,000倍相对离心力所得的上清液也有凝集淀粉活性,从而证明这种蛋白能溶于水中,它很可能是一种外源凝集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在恒定不同pH的发酵条件下,乳酸链球菌SM526的菌体生长、底物消耗、乳酸及N isin产生的动力学模型。菌体生长、乳酸及N isin产生用逻辑方程描述,而底物消耗是菌体生长和乳酸产生速率的函数。模型表明,乳酸链球菌SM526菌体生长和乳酸产生的最佳pH为7.0,而N isin产生的最佳pH却为6.5。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在恒定不同pH的发酵条件下,乳酸链球菌SM526的菌体生长、底物消耗、乳酸及Nisin产生的动力学模型。菌体生长、乳酸及Nisin产生用逻辑方程描述,而底物消耗是菌体生长和乳酸产生速率的函数。模型表明,乳酸链球菌SM526菌体生长和乳酸产生的最佳pH为7.0,而Nisin产生的最佳pH却为6.5。  相似文献   

4.
淀粉降解代谢与种子萌发、叶片光合作用、块根贮藏及肉质果实的发育密切相关. 体外酶学实验普遍认为, β-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的重要酶之一, 然而由于其在生活细胞中经常定位于叶绿体或质体之外, 与淀粉基质在亚细胞水平上相互隔离, 所以该酶在植物活体内的生理功能至今尚不清楚. 用苹果果实进行的实验表明,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 β-淀粉酶活性由低到高, 与淀粉含量大致呈现互为消长的变化. 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明,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 β-淀粉酶的表观数量也是由少到多, 与活性的变化一致. 利用胶体金免疫电子显微镜定位技术证明, 果实内β-淀粉酶主要定位于质体内, 围绕淀粉粒分布较多, 其他亚细胞区域内β-淀粉酶分布很少, 说明该酶主要分布于其功能区域, 这种亚细胞分布特点在果实整个生长发育期没有变化. 在亚细胞水平上明确地展示出植物生活细胞中β-淀粉酶与其淀粉基质居于同一亚细胞区域内. 质体内胶体金分布密度随着果实发育的推进增加显著, 发育后期的质体内或淀粉粒上存在高密度的胶体金颗粒, 这个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实验相互印证. 可以认为, β-淀粉酶参与了果实细胞质体中淀粉的水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海藻糖对乳酸菌的抗逆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冷冻干燥、高温及冻融等胁迫条件下,海藻糖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 mophill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冷冻干燥过程 中,海藻糖保护的细胞存活率分别达75%和33%,而对照分别为19%和l%;用90℃高温处理干燥 状态和溶液状态的嗜热链球菌,证明海藻糖能明显提高细胞的耐热性;用冻融法反复处理嗜热链球 菌4次和8次,加海藻糖保护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这  相似文献   

6.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色氨酸残基的修饰与酶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几种蛋白质侧链修饰剂对锈色红曲霉(Monacus rubiginosus Sato)的葡萄糖淀粉酶(EC3.2.1.3)的影响,发现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选择性氧化能使酶失活,预先加入酶的底物可溶性淀粉或麦芽糖对酶有保护作用,表明色氨酸残基对于该酶的活性是重要的,可能位于酶的结合部位或其附近。  相似文献   

7.
利用脉冲计数器积分碱泵动作时间,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以计算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机酸浓度。这种在线估计方法运用于只生成乳酸的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以及能生成丙酸、醋酸和CO2的谢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的培养获得了成功。实验表明它是监控生成有机酸的微生物培养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凝  徐元喜  王慧  卢雪梅 《微生物学报》2012,52(8):1027-1032
[目的]探索哈氏噬纤维菌(Cytophaga hutchinsonii)吸附纤维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因素对哈氏噬纤维菌吸附纤维素的影响,包括:菌龄、pH、温度、表面电荷、细胞活力、细胞表面蛋白、细胞表面多糖以及纤维素类似物等,寻找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成分.[结果]菌体经蛋白酶及热处理,对纤维素的吸附能力完全丧失;叠氮化钠、甲醛和戊二醛处理对菌体吸附能力影响不明显;菌体经刚果红和高碘酸钠处理,吸附能力变化不大;菌体对纤维素底物的吸附具有特异性,吸附作用不受纤维二糖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抑制.[结论]实验表明,哈氏噬纤维菌吸附纤维素的能力与菌体表面蛋白密切相关,而受细胞的代谢活性和胞外多糖影响较小,推测细胞表面可能存在特异性的纤维素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某些化学试剂对产气气杆菌 Aerobacter aerogenes 的茁霉多糖酶 (Pullulanase EC3.2.1.41)活力的影响。Hg2+,Cu2+,Al3+,Fe3+等金属离子对酶活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Ca2+,Mg2+有激活作用。1×10-3M的β-环状糊精完全抑制酶的活力,是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Ki为0.55×10-5M。8M尿素,1.0M的盐酸胍,0.5%的SDS等蛋白质变性剂导致酶活力的完全丧失,在反应体系中有5×10-4M的Ca2+时,对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色氨酸残基的专一性修饰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简称NBS)在1×10-4M的浓度下使酶活力完全丧失,甚至在1×10-5M的浓度下,只保留9%的活力,酶液在用NBS处理前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对活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明色氨酸残基对于茁霉多糖酶的活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控制基因ALK的图位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糊化温度是仅次于直链淀粉含量的评价水稻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指标. 许多文献报道, 糊化温度受一主效基因控制. 采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了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 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可溶性淀粉合酶Ⅱ. 进一步比较不同品种间该基因DNA序列与碱消法分析结果, 推测出ALK基因编码区内的碱基替换可能引起了支链淀粉晶体层结构的改变, 从而导致糊化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蚕豆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蚕豆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变化如下:1.发育早期,整个胚珠中未见淀粉粒。其后首先在合点区出现淀粉,而后从合点向珠孔逐渐扩大分布范围。2.珠心和内、外珠被中均含有淀粉粒,尤以内珠被的淀粉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受精后,内珠被解体,淀粉出现在外珠被细胞中,推测营养物质可通过整个胚囊表面进入其中。3.合点与胚囊之间的珠心细胞特化或长形。可能有助于营养物质进入胚囊。4.功能大孢子中贮存丰富的淀粉粒,它和珠心细胞一起是胚囊发育时的营养来源。5.卵细胞受精后,所含淀粉粒的数量和大小明显增长,随着合子和胚细胞的分裂,其中贮存的淀粉逐渐被消耗,到多细胞球形胚时完全消失。6.胚乳核周围始终未出现淀粉粒。7.胚器官分化之后,子叶和胚轴等处逐渐出现淀粉粒,其中生长活跃的结构如生长点、维管束等不贮存淀粉。8.子叶中的淀粉粒含量迅速增加,颗粒特大,是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最终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12.
灰色链霉菌RX-17溶菌酶R1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CM-Sephadex C50、CM-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RX17的发酵上清液中得到了电泳纯的溶菌酶R1,回收率6.89%。测得该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6.8kD和9.10,作用于变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Ingbritt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70℃和6.6。R1酶在50℃以下及pH6~9的范围内保持稳定,60℃保温1h,残存酶活20.3%。Mg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Zn2+、Cu2+、Fe2+、Cd2+、Pb2+则使酶完全丧失活性,螯合剂、盐酸羟胺、碘乙酸抑制酶活,β-巯基乙醇及表面活性剂则对溶菌有部分促进作用。R1酶溶菌谱广泛,对多种卵清溶菌酶不能作用的G+、G细菌均有溶解能力,对变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乳杆菌(Lactobacillus)等则呈现高活性。  相似文献   

13.
实验确定了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 lactisBME5-18M接种的最佳种龄为24h。以氨水取代传统的中和剂碳酸钙中和发酵生成的乳酸、调控发酵液的pH ,考察了不同pH值对菌体生长和产酸的影响 ,确定了菌种生长和产酸的较适pH值为 6.5。考察了底物流加速度对菌种生长和产酸的影响 ,对间歇和流加发酵时菌体的生长量和产酸量进行了动力学关联。在较适pH值 6.5和较佳流加速度 25mL/h条件下 ,乳酸的产量可达到 136.8g/L ,产率为1.  相似文献   

14.
神经tau聚集物诱导乳酸脱氢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37℃,pH 7.2条件下,人类神经tau经过保温形成自聚集物,从而丧失对微管蛋白组装的功能.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天然tau具有促进乳酸脱氢酶活性的作用,而tau聚集物却诱导乳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从大豆中分离鉴定了一个单拷贝的cDNA克隆,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富含脯氨酸,命名为SbPRP .序列分析表明它具有完整的编码框,编码一个具12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含有一个由2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蛋白SbPRP具有典型的双模块结构,包括富含脯氨酸结构域(17个氨基酸)和一个长的疏水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84个氨基酸). SbPRP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器官特异性,即叶中大量表达而根中不表达.Northern杂交进一步表明,SbPRP不仅对水杨酸处理作出迅速应答,而且也可对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a株系作出应答,同时还对其他非生物胁迫如盐和干旱也有明显的应答作用,因此SbPRP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防卫基因.  相似文献   

16.
啤酒酿造用凝集性酵母融合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红霉素抗性突变和小菌落呼吸缺陷突变,标记一株非凝集性啤酒酿造用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B8然后与凝集性酵母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A43进行电诱导融合,获得五株稳定的凝集性酵母融合株。其中,F6、F7具有与亲株A43同等强的凝集特性,同时还保留了另一亲株B8的发酵力强,酿造风味好等生产性状。经测定细胞的DNA含量,五株融合株分别属于二、三、四倍体。用Octyl-sepharose CL-4B疏水柱层析法测定细晶表面的疏水性表明,A43和全部融合株的细胞表面疏水性能都比非凝集性亲株B8强,并与细胞的凝集性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人们认为,细胞表面含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可能在细胞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脊椎动物中分离出凝集因子以后(Teichberg et al., 1975;Nowak et al., 1977),许多研究表明这类凝集因子是与膜相结合的。这些发现支持了人们原先的设想。Beyer等人(1979;1980)从成体鸡肠中分离出一种结合乳糖的凝集因子,这种凝集因子似乎存在于粘液分泌小粒之中。1980年Pitts和Yang又从鸡胚肾脏中分离出一种结合乳糖的凝集因子,它可能是一种外周蛋白质。尽管他们的实验证明了成体鸡肾和肠这两种器官,同视网膜、肝脏、肌肉、心脏、脑和脊髓一样,存在着结合乳糖的凝集因子。但凝集因子在这两  相似文献   

18.
在透射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土壤来源的94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菌体、鞭毛、芽孢及伴孢晶体的形态。以快速SDS—PAGE法分析了全部菌株δ-内毒素的蛋白质成分。用鳞翅目、鞘翅且及双翅目的9种昆虫进行了毒力试验。筛选出了数株杀鞘翅目和杀夜蛾科害虫的高效菌。发现了一些新型伴孢晶体,其形态和蛋白质成分均未报道过。  相似文献   

19.
实验显示,一种氨基酸混合液(含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和苯丙氨酸,添加浓度分别为1.0、0.5和2.0g/L)能显著提高自絮凝酵母——粟酒裂殖酵母和酿酒酵母融合株SPSC的耐酒精能力。实验将菌体分别培养于添加(试验组)和未添加(对照组)该氨基酸混合液的条件下,然后收集菌体进行酒精(20%,V/V)冲击试验(30℃,9h),结果,试验组的菌体尚有一半以上的存活细胞,而对照组的菌体全部死亡。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菌体细胞膜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试验组的菌体耐酒精能力提高与所添加氨基酸组入菌体的细胞膜密切相关。以DPH为荧光探针的细胞膜流动性测定分析进一步揭示,氨基酸组入菌体的细胞膜后,细胞膜能有效抵抗高浓度酒精冲击诱发的膜流动性的提高,从而维持膜的稳定。因此,实验首次揭示膜蛋白氨基酸组成可通过改变膜流动性而影响酵母菌的耐酒精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乳链菌肽(Nis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Nisin亦称乳链菌肽或乳酸链球菌素 ,源于 N群链球菌抑菌物质 (Group N Inhibitory Substance.Mattick,Hirsch1947) ,它是由一些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小分子多肽抗菌物质或细菌素。Nisin的作用范围相对较窄 ,它仅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起抑制作用 ,如葡萄球菌、链球菌、乳球菌、微球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分枝杆菌、棒状杆菌等 ,并能抑制芽胞杆菌属或梭状芽胞杆菌属胞子的形成 ,但对真菌或革兰阴性菌没有作用 [1~ 4] 。最近研究表明 Nisin与某种物质连接 ,如EDTA二钠以及一些因素的协同下如降低作用时的温度、增加作用时的压力等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