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云南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分布及栖息地类型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黑颈长尾雉是鸡形目鸟类中的濒危物种,分布局限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西北部和中国西南部。在中国,该雉仅栖息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1992年至1995年在云南对黑颈长尾雉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共有13县18个地点记录到黑颈长尾雉分布。通过访问还获得一些可能有黑颈长尾雉分布但需进一步证实的地点。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的栖息生境主要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5种类型。栖息地丧失和高强度狩猎是导致黑颈长尾雉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欲有效保护该物种,不仅要注意保护其栖息地,更要严格控制非法狩猎。  相似文献   

2.
丁平 《生命科学研究》1998,2(2):122-131
全世界共有长尾雉5种,其中白颈长尾雉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等9省;黑颈长尾雉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国外还分布于泰国、缅甸和印度等地;白冠长尾雉分布于河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等10省;黑长尾雉分布于台湾省;铜长尾雉分布于日本.长尾雉的起源中心可能在武陵山脉,并有可能先分化出白颈长尾雉祖种和白冠长尾雉祖种;黑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可能由白颈长尾雉祖种分衍产生;铜长尾雉和白冠长尾雉可能由白冠长尾雉祖种分衍产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物种生境的空间分布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作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的鸟类,通过查阅文献与分布名录得到其分布点,以GIS空间技术运用Max Ent模型对区内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应性和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模型评价结果为优秀水平。通过划分出的适宜生境和现有保护区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模型预测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北区域,适宜生境总面积为6 771.84 km~2,已建立的保护区覆盖了16.72%的适宜生境,尚有4 985.86 km2的适宜生境在保护区之外。为更有效地实行保护,应对保护空缺区域进行填补。  相似文献   

4.
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胸径、栖枝高度、栖枝直径、栖枝上方盖度),测量每个样方的11个生境因子(海拔、林型、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距水源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乔木密度);并随机设10个对照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位于阔叶林中,一般,夜间在乔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2—3只同宿一树。黑颈长尾雉选择有一定坡度、林下灌木和草本较少以及在森林内部远离林缘并且乔木密度较大的地方作为夜宿地,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的中等大小的阔叶树,栖枝直径约为2·5—4cm,栖处高度为2—5m,黑颈长尾雉夜宿地的选择与距水源距离的远近无关。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依次为:位置及林下植被、栖枝、天气。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终原因可能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 m×10 m和5个1 m×1 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胸径、栖枝高度、栖枝直径、栖枝上方盖度),测量每个样方的11个生境因子(海拔、林型、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距水源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乔木密度);并随机设10个对照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位于阔叶林中,一般,夜间在乔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2—3只同宿一树。黑颈长尾雉选择有一定坡度、林下灌木和草本较少以及在森林内部远离林缘并且乔木密度较大的地方作为夜宿地,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的中等大小的阔叶树,栖枝直径约为2.5—4 cm,栖处高度为2—5 m,黑颈长尾雉夜宿地的选择与距水源距离的远近无关。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依次为:位置及林下植被、栖枝、天气。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终原因可能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相似文献   

6.
Luo Y  Yu TL  Huang CM  Zhao T  Li HH  Li CJ 《动物学研究》2011,32(4):396-402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在5~35℃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测定了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的代谢率(MR)、热传导(C)和体温(Tb)等指标,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热中性区(TNZ)分别为24.5~31.6℃和23.0~29.2℃。在5~35℃的温度范围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能保持稳定的体温,分别为(40.47±0.64)和(40.36±0.10)℃;在热中性区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平均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1.36±0.84)和(2.03±0.12)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77%和86%。在下临界温度以下,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最小热传导分别是(0.12±0.01)和(0.17±0.01)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119%和124%。这两种鸟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是: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都具有较低的代谢率,较高的体温和热传导,能较好地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采用全部收粪法实验和统计分析,对饲养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园的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进行了不同季节能量摄入的研究。实验测得了4个不同季节(全年12个月和12组温度)的总摄入能、代谢能、排泄能。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黑颈长尾雉的总摄入能、代谢能、排泄能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能量消化效率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相同季节里,4年组黑颈长尾雉的能量消化效率高于1年组黑颈长尾雉。对黑颈长尾雉而言,8月(30℃)的代谢能处于最低,30℃是否是最适温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繁殖期和越冬期的栖息地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确定了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即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4个栖息地因子。基于"被利用生境-可获得生境比较法",以对各评价因子不同梯度的资源选择指数为依据,确定了白颈长尾雉适宜性评价准则。应用ArcGIS 9.3空间分析功能和栖息地片断化指数,对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官山自然保护区适宜白颈长尾雉繁殖的栖息地斑块有502个,总面积为330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6%,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365和0.912;适宜白颈长尾雉越冬的栖息地斑块有514个,总面积275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8%,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443和0.939。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较严重,片断化现象在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加剧。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白颈长尾雉现存栖息地进行保护,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其越冬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骆鹰  庾太林  李汉华  庞玉婷  陈莹 《四川动物》2007,26(1):145-147,151
采用全部收粪法试验、代谢试验和统计分析,对不同日龄组白颈长尾雉(Syrrnaticus ellioti)和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能量代谢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冬季3~4年种鸡组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每只每天平均摄入能分别为(461.90±129.06)KJ和(425.67±61.24)KJ,能量代谢率分别为(87.14±1.56)%和(89.66±1.09)%;210日龄组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每只每天平均摄入能分别为(492.78±160.41)KJ和(560.59±133.18)KJ;能量代谢率分别为(84.83±2.25)%和(86.98±1.26)%,这说明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能量代谢率高于白颈长尾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5日—5月16日以系统取样法调查了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Syramticus humiae)觅食地的植物群落,共记录到植物133种,隶属86属49科。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坡位,黑颈长尾雉的出现频率与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显著相关,这意味着黑颈长尾雉的垂直分布与活动范围受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影响。黑颈长尾雉偏好选择常绿落叶林。植物重要值排序和物种组成的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觅食地的植物种类组成与常绿阔叶林的相似性较高,而与其他林型分异较大。常绿阔叶林植被的层间组合可提供良好的隐蔽,林内蕨类的茎叶和壳斗科植物的坚果可提供食物。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觅食地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华山松林和落叶阔叶林,因此这两种林型均欠缺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故植物多样性和食物丰富度影响觅食地选择。植被因子比较及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除常绿阔叶林,觅食地的乔木盖度较其他林型的高,植被因子与其他林型相似性程度不一。落叶阔叶林乔木稀疏,植被因子与觅食地相似性低且放牧干扰大;华山松林乔木矮小,灌木少;针阔混交林的植被因子与觅食地相似,但人为干扰严重。故隐蔽条件与人为干扰是影响黑颈长尾雉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素。相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地区能满足黑颈长尾雉生存基本要求,但最适宜其生存的地区很少。  相似文献   

11.
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鹏  张微微 《生态学报》2017,37(18):6005-6013
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2015年7月至11月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繁殖期、育雏期、繁殖后期)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了6条样线上的126个样方,选取与其生境相关的17个因子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各生境选择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生活史阶段而变化。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对林型、坡向、坡度、灌木高度、草本高度和水源距离6个生态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11个生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典则判别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逐步判别表明,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差异上有一系列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乔木盖度、海拔和乔木数量,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生境选择差异的正确区分率为80.3%。繁殖期和越冬期食物条件是影响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而育雏期则为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11和2012年夏季,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跟踪了8只野生黑颈长尾雉(6♂,2♀),野外共测量了204个10 m×10 m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111个,未利用样方93个。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非参数Mann-Whitney U定量分析表明: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利用和未利用样方的生态因子坡位、与林缘距离、草本盖度、灌木高度、草本密度和乔木胸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的生态因子在利用和未利用样方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夏季特征值大于1的主分量共有5个,其累计贡献率达到64.23%,第1主成分为食物因素,是影响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余主成分分别为安全因素、干扰因素、地理因素和水源因素。不同生境斑块类型中食物资源的可用性影响夏季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云南白尾梢虹雉的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3年在云南对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调查,确证11个分布点,另有3个点可能有分布。白尾梢虹雉在云南的栖息生境主要有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箭竹林及亚高山针叶林3种类型。栖息生境承载量小、种群增长慢、人类活动干扰以及宣传不力是白尾梢虹雉濒危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开展驯养繁殖、加强禁止偷猎的法制宣传,以及加强基础研究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雷公山亦有白颈长尾雉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雷公山亦有白颈长尾雉分布梁伟(黔东南教育学院生化系凯里556000)关键词白颈长尾雉,分布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国内主要分布于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北部等地(郑作新,1976年)。近年来广西和湖南等地也见有其分...  相似文献   

15.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夜栖行为与夜栖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4月~2005年3月,通过野外观察、无线电遥测和样方调查,对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夜柄行为和夜柄地进行了研究.共观察记录到10个夜栖地,黑颈长尾雉夜间主要在树上栖息,偶尔在地上柄息,在针叶林为独栖(1只/树),在阔叶林独柄或者2~3只/树.黑颈长尾雉夜柄地选择受到柄树的高度、大小,灌术、乔木、草本层的盖度,水源距离及栖枝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的栖树具有一定的高度(雌:4.96±1.39 m,雄:5.52±1.95 m)和胸围大小(雌:21.4±8.29 cm,雄:23.50±8.39 cm);乔木层(78.00%±8.23%)和灌木层(44.50%±29.67%)盖度较大,草本层盖度较低的环境作为夜栖地;与水源具有一定的距离(348.50±308.30)m;夜栖地的坡度(44.80.±14.73.)和栖枝的高度(2.40±0.74 m).  相似文献   

16.
黑颈长尾雉的巢址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至2005年,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5巢,其中3巢在针叶林中,2巢在灌草丛中。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巢都是选择在向阳的东南坡且位于坡的下位,靠近林缘、水源和林间小道。对巢址10 m×10 m和1 m×1 m植被样方不同层次盖度作统计发现,黑颈长尾雉巢址选择更多的依赖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  相似文献   

17.
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无线电遥测和样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白颈长尾雉对其栖息地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2)白颈长尾雉主要在阳坡春、秋、科三季活动对坡度较平缓,夏季略陡。该雉栖息地利用受水源距离的影响;(3)各种灌枯木、 草本层和地被层因子在白颈长尾雉栖息吉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叶白纸扇、油茶、山缰、野枇杷、毛冬青、格药柃、乌饭、蔷薇科植物、苔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 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 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 雌雄性比为1 : 1.64。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 其探测率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依次递减, 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冬、春两季, 白颈长尾雉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较小, 而夏、秋两季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增加, 其分布在海拔段(F4,12 = 3.76, P < 0.05)和季节间(F3,12 = 3.34, P < 0.05)都存在显著差异。对海拔和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 日平均气温和海拔对白颈长尾雉是否出现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 白颈长尾雉月探测率和探测到白颈长尾雉位点的海拔均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01), 而与月平均降水量无显著线性关系(P > 0.05)。这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拔和气温影响, 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显示, 最优模型仅保留“100 m内水源”这一个变量, 次优模型是“100 m内水源 × 海拔”, 最优和次优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8和0.14, “100 m内水源”和“海拔”是影响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分布的重要因子, 重要值分别为0.82和0.51。因此, 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并非仅由某一个或几个环境变量决定, 而是由多个环境变量共同决定。气温的变化和对不同海拔段的选择是导致白颈长尾雉形成不同季节分布格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亲缘关系密切、营养关系相似的物种间的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同域物种的资源利用特点和分化方式,对于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工作亦具有指导意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白鹇(Lophuranycthemera)和红喉山鹧鸪(Arborophilarufogularis)为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同域分布的3种雉类,它们亲缘关系较近,食性相似。比较三者春季取食地18个生态因子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广适性(生态位宽度值>0·8)的取食地因子最少(1个),专一性(生态位宽度<0·8)因子最多(4个);白鹇居中(3个和2个);红喉山鹧鸪与黑颈长尾雉恰好相反(6个和0个)。黑颈长尾雉与白鹇生态位重叠指数≥0·5的因子数(5个)多于黑颈长尾雉与红喉山鹧鸪的(2个)和白鹇与红喉山鹧鸪的(4个);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种子密度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在3种雉类间均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雉类在坡向、乔木密度、草本层盖度、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等5个因子均无差异;在距空旷地距离、距道路距离和灌木层盖度等3个因子均有差异;而其余因子则是在不同的两个物种之间有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取食地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信息量达85·6%,白鹇的前6个达86·0%,红喉山鹧鸪的前5个达79·0%。影响这三种雉类取食地选择的因子主要集中于前3个主成分。3种雉类间取食地因子差异状态呈镶嵌分布,意味着种间生态位呈分化状态。各物种优先选择的因子组合不同,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亦不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雏鸟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对0~15周龄黑颈长尾雉的体重、跗跖长、嘴峰长、体长和翅长进行了测定,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黑颈长尾雉的各量度指标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体重、跗跖长、嘴峰长和体长的生长过程用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更佳(R20.97),而翅长更适合用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R2=0.9899),其生长拐点分别为:体重(16.31 w,439.552 g)、跗跖长(7.70 w,38.519 mm)、嘴峰长(2.52 w,8.810 mm)、体长(5.01 w,180.020 mm)和翅长(1.82 w,81.055 mm)。运用三种模型对黑颈长尾雉雏鸟生长曲线的拟合是可行的,黑颈长尾雉的体重、跗跖长、嘴峰长、体长和翅长之间的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跗跖长与其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好(R2均在0.94以上),跗跖长可作为衡量黑颈长尾雉雏鸟生长发育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