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误捕及其对海兽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几乎在全世界都有误捕海兽的记录.有误捕记录的海兽有鲸目14科62种,鳍脚目3科12种,海牛目2科2种及食肉目1科1种.误捕海兽的渔具包括刺网、拖网、围网、张网、插网和陷阱等.误捕可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及生活史特征的改变.我国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磁的新应用     
磁性拖网拖网捕鱼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渔捞作业方式,不久前,国外学者试验成功一种磁性拖网,用它来捕鱼,比常规的拖网捕鱼量提高了80%。磁性拖网结构非常简单,就是在普通的拖网的边沿,系上一些小型的永久磁铁,用它来代替沉子。磁铁在网中周围产生的磁场,吸引了鱼群,鱼儿便会自动往拖网网口涌动,结果被前进的拖网捕获。这一方法,利用的是鱼类在海洋中自身的趋磁特性。目前,一些国家正在研制磁性发生器,用它来诱集鱼群,以达高捕鱼量。超高频磁场除草其实除了磁网捕鱼之外,前苏联军里雅宾斯克机械化和电气化研究所还提出一种除草…  相似文献   

3.
杨光  周开亚  徐信荣 《生态学报》2000,20(6):1002-1008
台湾海峡厦门东山水域瓶鼻海豚 ( Tursiopsaduncus)的种群密度约为 0 .0 4 36± 0 .0 2 86头 /km2 ,该水域南部瓶鼻海豚的发现率高于中部和北部。问卷调查和随船出海调查表明围网作业发现和误捕小型鲸类的频率要高于拖网 ,同时拖网又高于刺网。调查期间从东山港记录到的误捕致死的 2 0头小型鲸类中 ,6头 (占 30 % )为瓶鼻海豚 ,分别由拖网和围网捕获。需要开展对当地渔民的宣传教育和加强台湾海峡瓶鼻海豚等小型鲸类的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三刺网在淡水豚捕捞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及长江流域有误捕海豚、长江江豚和白豚的记录[2 ,3] 。所有近岸和沿岸误捕等渔具中 ,以刺网的误捕率最高。自 80年代始 ,我国鲸类研究人员就努力尝试在长江中围捕淡水豚 ,1 98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用两条渔船正、反捆绑构成若干个放网船和若干个驱赶船 ,采用声驱网捕在长江中游捕获过 2头白豚[1 ] 。本文根据铜陵白豚养护场 (1 989— 1 997年 )在安徽江段先后组织 8次大规模长江江豚围捕实践活动 ,通过对豚类活体捕获网具和方法加以改进 ,旨在提高豚类活体捕获成功率。1 材料和方法1 .1 捕豚网具1 .1 .1 围网 系…  相似文献   

5.
准确评估鱼类群落结构是渔业管理和鱼类资源养护的必要前提,而不同渔具采样结果往往会产生较大差异。研究同时采用欧洲标准采样网具-复合网目刺网(Multi-mesh gillnet)和中国传统网具-网簖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评估。2种网具共采集到27种鱼类,并发现黄尾鲴(Xenocypris daviai)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2种新记录种,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较1999年和2003年均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2种渔具捕获的鱼类组成、相对丰度和生物量以及鱼类体长分布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鱼类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丰度的NMDS排序表明2种网具捕获到的鱼类群落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另外还比较了复合网目刺网与其他定量采样网具间的差异,作者认为复合网目刺网比较适合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定量取样,但仅凭单一网具评估鱼类群落结构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中不同网具采集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网目为0.500和0.776mm的筛绢分别制成长度为1.5、2.0和2.5m的弶网、圆锥网和纺锤形网,采用网箱式、滤过式集苗桶和非滤过式集苗桶3种集苗器,于1998年5-6月在长江九江江段进行了采集仔鱼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弶网采集的数量最少,纺锤形网采集的数量最多。不同长度网具采集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长度为1.5m的圆锥网所采集仔鱼的规格明显小于长度为2.0和2.5m圆锥网所采集的。用网口面积分别为0.38m~2和0.20m~2的圆锥网组与不同类型集苗器进行比较,所采集仔鱼的数量和规格均没有差异。不同网目网具所采集仔鱼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网目为0.500mm圆锥网所采集仔鱼的平均规格显著小于网目为0.776mm圆锥网的。综合比较,以网目为0.500mm的纺锤形网的采样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准确评估鱼类群落结构是渔业管理和鱼类资源养护的必要前提, 而不同渔具采样结果往往会产生较大差异。研究同时采用欧洲标准采样网具-复合网目刺网(Multi-mesh gillnet)和中国传统网具-网簖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评估。2种网具共采集到27种鱼类, 并发现黄尾鲴(Xenocypris daviai)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2种新记录种, 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较1999年和2003年均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2种渔具捕获的鱼类组成、相对丰度和生物量以及鱼类体长分布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鱼类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丰度的NMDS排序表明2种网具捕获到的鱼类群落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另外还比较了复合网目刺网与其他定量采样网具间的差异, 作者认为复合网目刺网比较适合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定量取样, 但仅凭单一网具评估鱼类群落结构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雷州近海春、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年4月、7月和8月在北部湾雷州近海进行的渔业资源刺网和底拖网调查,对该海域春、夏季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是当地绝对的优势种,其它鱼类优势种随区域和季节有着较大的差异.分别计算了北部湾雷州近海春、夏季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种类丰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聚类分析表明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异质性,但空间异质性不如时间异质性明显.此外,不同群落中的鱼类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型特征.同时部分结果表明,在不同网具的调查下,有的结果会出现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广朋 《生态科学》2008,27(6):506-514
我国水域面积巨大,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三。然而因水体污染、水生植被破坏、湖泊围垦、江湖阻隔、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许多水体的鱼类群落多样性不断下降,水生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通过鱼类群落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可在群落水平上反映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为此,综述了鱼类群落研究中水下观察、蹦网、罩网、刺网、电捕、拖网、围网、定置张网等各种采样方法的特点,测度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各种指数类型,距岸距离、水生植物、水深、底质、溶氧、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间的关系,旨在为鱼类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推动渔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1,(12):I0004-I0004
同源染色体基因表达活性不同的现象.称为基因印记。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英国巴斯大学研究者近日发现了一种名为Grb10的基因.与通常的印记基因表达规则不符的是,它从父母双方遗传下来的等位基因作用截然不同。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冷欣夫 《昆虫知识》1994,31(1):48-51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growthregulator)是一类影响昆虫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由于它对昆虫生长发育中生理过程的破坏而使昆虫死亡。按其作用方式主要分为苯申酰基本基豚类、保幼激素类似物和抗保幼激素类等。这些称为第三代的杀虫药剂,由于具有和常规杀虫剂不同的独特作用方式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它们具有选择毒性,只对昆虫有效,对人畜比较安全,因而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但就其应用价值来说,苯甲酸基苯基胸类更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仅就近年来苯甲酸基苯基际类及其它新出现的一些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一研究进展简述如下。!李…  相似文献   

12.
岱衢洋渔业动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7年4—11月对岱衢洋进行的4个航次的底拖网、定置刺网与蟹笼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渔业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资源动态。结果表明:(1)3种作业方式共发现渔业动物98种,其中,鱼类57种、虾蟹类32种、头足类3种、其他类6种,隶属于4门7纲20目53科。(2)底拖网调查共发现渔业动物68种,分别为鱼类38种、虾蟹类23种、头足类2种、其他类5种,隶属于4门7纲18目42科;4月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与8月份、11月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生物量与总尾数密度的最大值都出现在8月份,且与5月份、11月份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龙头鱼在4个调查月份中均为优势种,其中8月份的平均体重与其他3个月份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据底拖网调查结果,岱衢洋渔业动物群落以暖温性鱼类与广温广盐性甲壳类(虾蟹类与其他类中的口虾蛄)为主,种类数较少,多样性(H′)较低(P<0.01)。  相似文献   

13.
食鱼蝙蝠形态和行为特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食鱼蝙蝠种类、分布 ,及其形态结构、回声定位功能和捕食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食鱼蝙蝠与近水面“拖网式”食虫蝙蝠在形态、回声定位信号及捕食行为方面的异、同 ,推测食鱼蝙蝠起源于“拖网式”食虫蝙蝠类 ;体形和回声定位信号的几种特异性是捕食行为进化压力 ,而环境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南沙群岛珊瑚礁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是地球上已知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了深入分析珊瑚礁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2004年5月5-15日在南沙群岛渚碧礁布设10个大面站(漏湖、礁坪各5个)和1个连续站(位于礁坪),使用网目孔径分别为169 μm和505 μm的两种浮游生物网进行垂直拖网采样.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动物种类96种和幼虫17个类群(或类型),其中桡足类最多,达65种,其次是幼虫;浮游动物数量丰富-根据169 μm网具样品的数据,平均丰度高达926.0±1,155.8 inds./m3,优势类群依次是桡足类、被囊类和幼虫,优势种为奥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orsinii)、珍妮纺锤水蚤(Acartia shuzheni)、长尾住囊虫(Oikopleura longicauda)、梭形住囊虫(O.fusifornis)和腹足类面盘幼虫(Gastropoda veliger);渚碧礁浮游动物空间分布差异相当显著,漏湖区形成与礁坪区不同的群落,前者种类多、丰度高、优势种突出、均匀度低,而后者则完全相反,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变化是由珊瑚礁礁盘的空间异质性所造成.浮游动物昼夜变化明显,夜间出现的种数和平均丰度分别是日间的4.6和46.2倍.浮游动物群落以终生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占多数,它们来源于礁外海水,有的也属于礁栖类型.在珊瑚礁中,中小型浮游动物无论在种类还是丰度方面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与重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北斗号”调查船2006年6月、8月和10月在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的资料,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鱼类群落优势种,对优势种的生态位测度指标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航次的优势种共有10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与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分析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鳀鱼、鳄齿鱼、发光鲷,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夏季大于秋季,呈现出由夏季到秋季从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向外部深水区移动的趋势;第二组为带鱼、矛尾虾虎鱼、细条天竺鲷、小黄鱼、刺鲳、白姑鱼、七星底灯鱼,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秋季大于夏季,呈现出由夏季到秋季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域向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移动的趋势.这两组鱼类不同的移动趋势与其生态习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GAM模型的阿拉伯海鲐鱼渔场分布与环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6-2017年中国印度洋围拖网生产数据以及同期的海表温度、叶绿素、表层海流和海面高度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建立了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对海洋环境的非线性响应模型,分析了阿拉伯海鲐鱼(Scomber australasicus)渔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结果表明: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对阿拉伯海鲐鱼渔场有显著影响,GAM模型的方差解释率为30.1%;印度洋季风对鲐鱼CPUE影响大,鲐鱼CPUE在印度洋东北季风高,在夏季季风低;全年阿拉伯海鲐鱼围网渔场主要分布在60°E、13°N-15°N斜向椭圆区域;模型表明,鲐鱼渔场适宜海表温度为26~28℃,叶绿素浓度0.2~0.5 mg·m^-3,海面高度0.2~ 0.4 m;影响鲐鱼渔场的因子按重要性依次为海面高度、经纬度、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  相似文献   

17.
捕虫网的制作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虫网的制作和使用郭冬生(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采集昆虫是从事昆虫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采集的工具多种多样,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捕虫网。由于采集的对象和目的不同,采集网又分成捕网、扫网、水网和刮网等。下面就这4种捕虫网的制作...  相似文献   

18.
昆虫单眼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霞  彩万志 《昆虫知识》2007,44(4):603-607
大多数昆虫的视觉器官除了复眼外还有一些简单的小眼,称为单眼。昆虫成虫和半变态类若虫的单眼称为背单眼,位于头顶两复眼之间。背单眼在数目和结构上都有较大变化,但基本结构包括角膜晶体、一层角膜生成细胞(覆盖在角膜晶体上)、视网膜(由大约1000个感光细胞构成,视类群而不同)。背单眼对弱光比较敏感,但在图像感知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它是一种“激发器官”,可以增加复眼的感知能力。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既没有复眼也没有背单眼,但在其头部两侧有些类似复眼小眼的侧单眼。侧单眼的结构也与小眼相似,包括角膜,晶体和由一些视网膜细胞组成的视杆。侧单眼是完全变态类昆虫幼虫仅有的感光器官,与复眼一样,它们可以感知颜色、形状、距离等等。  相似文献   

19.
测定林中食叶性昆虫的种群变化时,有时需将某种捕食者对昆虫种群变化的影响显示出来,或检验防除选定的几种捕食者后的可能结果。防除的主要方法有:1.利用各种围栏将捕食者与猎物隔开,2.采用能改变猎物行为的装置,减少捕食者与猎物的接触机会,3.连续网捕或移走捕食者等。有时,几种防除方法结合起来使用(Campbell等;Holmes等;Smith及Lautenschlager)。由于制做防除网的费用,防除网的重量,可移动性差及组装时间长等原因,适于野外研究的防鸟围网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尽管许多调查  相似文献   

20.
浙北马尾松人工林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楚国忠 《动物学研究》1987,8(3):239-250
对浙北马尾松人工林的鸟类区系及数量动态以及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实验观察。松毛虫可按季节分为三个世代阶段,各世代阶段的种群密度波动较大,而相应的鸟类平均密度却较稳定。利用防鸟围网采用样方对照法调查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的作用,4至9月鸟类移走实验虫数的4.7—22.2%。但不同时期,不同地块鸟类的捕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