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16年对高邮湖沉水植物分布进行了采样调查, 并应用冗余分析法对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邮湖现有沉水植物种类分布稀少, 其中春夏季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是高邮湖沉水植物中绝对优势种, 其分布几乎遍及全湖,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仅在个别点位少量分布。不同季节湖泊氮含量均可维持在Ⅲ类水标准, 而磷含量严重超标。相关分析发现, 沉水植物分布和透明度呈正相关, 与总磷、氨氮浓度显著负相关。Monte Carlo检验结果表明, 总磷和透明度是影响高邮湖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高邮湖沉水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水产养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15年7月至9月对长江中游23个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了调查,所研究的湖泊包括以下4组:水库组(A组)、禁养组(B组)、低密度养殖组(C组)、高密度养殖组(D组)。结果显示, 4组湖泊的优势类群间存在一定差异。A组优势种有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Y=0.642, Y为优势度)、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 Y=0.064), B组优势种有平裂藻(Merismopedia, Y=0.428)、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 Y=0.118)、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Y=0.133)、栅藻(Scenedesmus, Y=0.066), C组优势种为假鱼腥藻(Pseudanabaen, Y=0.395)、平裂藻(Merismopedia, Y=0.097)、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Y=0.122), D组的优势种为平裂藻(Merismopedia, Y=0.308)、微囊藻(Microcystis, Y=0.118)、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Y=0.077)。A组浮游植物丰度显著低于B组、C组及D组(P0.05)。各组间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鱼类养殖对湖泊浮游植物的丰度及优势类群会产生影响,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山美水库两种入侵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伽利略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3—10月份在山美水库逐月采样,分析了繁殖时间、性比、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成熟卵径等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均于4月份开始繁殖,齐氏罗非鱼繁殖高峰为7月, 10月结束繁殖;伽利略罗非鱼繁殖高峰为6月, 9月结束繁殖。齐氏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4009.85±1305.6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7.32±15.63)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1.31±5.03)粒/mm;伽利略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1701.85±591.2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46±0.87)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2±2.33)粒/mm;齐氏罗非鱼的绝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均显著高于伽利略罗非鱼,平均成熟卵径则显著小于伽利略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和伽利略罗非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分别为1.59和1.83,两个种群的雌雄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偏离1﹕1。研究表明两种共同入侵的罗非鱼种群具有不同的繁殖...  相似文献   
4.
准确评估鱼类群落结构是渔业管理和鱼类资源养护的必要前提,而不同渔具采样结果往往会产生较大差异。研究同时采用欧洲标准采样网具-复合网目刺网(Multi-mesh gillnet)和中国传统网具-网簖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评估。2种网具共采集到27种鱼类,并发现黄尾鲴(Xenocypris daviai)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2种新记录种,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较1999年和2003年均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2种渔具捕获的鱼类组成、相对丰度和生物量以及鱼类体长分布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鱼类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丰度的NMDS排序表明2种网具捕获到的鱼类群落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另外还比较了复合网目刺网与其他定量采样网具间的差异,作者认为复合网目刺网比较适合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定量取样,但仅凭单一网具评估鱼类群落结构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2010—2011年对洪泽湖大型水生植物进行了4个季度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共发现大型水生植物8科12种,其中沉水植物9种,挺水植物1种,浮叶植物2种。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微齿眼子菜(P. maackianu)、篦齿眼子菜(P. pectinatus)和菹草(P. crispus)为全年优势度较高的水生植物,但4个季节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类组成差异明显。秋季的水草生物量最高,其次为夏季和冬季,春季最低。结合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和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利用GIS的Kring插值法对洪泽湖大型水生植物总生物量及主要优势物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可视化模拟。结果发现洪泽湖现阶段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区北部水质较好、透明度较高且相对封闭的成子湖区。文章也分析了洪泽湖大型水生植物变迁的潜在影响因子,为水生植物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标志放流回捕方法评估了人工繁育鳜放流规格对其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2年5—6月选取3种不同大小规格的人工繁育鳜鱼苗各800尾,中等规格鳜苗种和大规格鳜苗种分别采用剪尾鳍和编码金属标标记后放入试验湖泊小赛湖, 2012年12月试验湖泊逐渐降低水位,回捕收集放流鳜并鉴定身份。结果显示3种规格放流鳜的总成活率为40.5%,其中大规格放流鳜的成活率为63%,明显高于中规格放流鳜(39.1%)和小规格放流鳜(19.5%)。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随放流规格的增加而增加,且3种规格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呈现显著差异。放流鳜的产量和净收益在大规格处理组最大,在小规格处理组最小。结果表明鳜放流规格对鳜放流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建议长江中游湖泊鳜的最佳放流规格应不小于50 mm。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千岛湖优势鱼食性鱼类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Basilewsky 1855)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逐月收集蒙古鲌样本431尾,对其年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种群生物学特征及种群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蒙古鲌种群年龄结构完整,其中2—3龄为优势年龄组,呈现低龄化现象。种群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表现出正异速生长特征。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发现其生长系数(k=0.33)高于其他研究水域,属于快速生长类型。其生长拐点为3.23龄,拐点前后对应不同的生长阶段。千岛湖的蒙古鲌种群繁殖时间较长,种群繁殖力较高,卵径呈单峰分布,符合单批次产卵的特征,整体表现出周期主义繁殖策略。经估算,千岛湖蒙古鲌种群的初始资源尾数为34.79万尾,初始资源总量为259.4吨,开发率(E)为0.86,已超过最适利用率,表明其种群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为千岛湖蒙古鲌资源的保护、恢复和科学利用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