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剂量螺内酯(20 mg/d)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症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目标剂量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RAAS指标 [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心率变异性[24 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s-CRP、TNF-α、IL-6、LVESD、LVEDD、PRA、AngⅡ、AL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SDNN、SDANN、rMSS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目标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CHF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其可能是通过拮抗RAAS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陈氏心衰方及β-受体阻滞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疗效及对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4-2022.5所收治的7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衰方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β-受体阻滞药治疗,心衰方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陈氏心衰方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及对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影响。结果:心衰方组的治疗有效率(97.1 %)显著高于对照组(82.9 %)(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而与对照组相比,心衰方组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LVEF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长于治疗前,且心衰方组治疗后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心衰方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氏心衰方及β-受体阻滞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一应用β-受体阻滞药,更适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治疗,临床上积极及推广应用功能联合用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美托洛尔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182例临床患者资料,排除67例不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后,按照服用美托洛尔剂型(缓释片、平片)分为两组,两组均为常规利尿剂ACEI等治疗。美托洛尔组患者服用每日服用25mg-50mg的美托洛尔治疗,均分2次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组每日服用23.75-95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相关指标,包括:一日5次的平均心率(晨起前,8时,12时,16时,夜间休息前共5次平均心率)、LVDd、EF、BUN、Crea。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率均下降.琥珀酸美托洛尔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下降更明显(64.0±5.4VS69.5±7.6,P〈0.05)、LVDd、EF、BUN、Crea等指标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别。结论: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较美托洛尔平片相比可明显降低平均心率。但对于心功能肾功能的影响。琥珀酸关托洛尔较美托洛尔平片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血磷水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肾内科28例高血磷(SP〉1.6mmol/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病例组,30例血磷正常(SPN1.6mmol/L)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组成,年龄,性别,透析龄,皮肤瘙痒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血钙,血碳酸氢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碱性磷酸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原发病组成,年龄(43.2±9.8岁VS40.5±12.2岁),男女性别比例(16/12vs.17/13),透析龄(32.56±6.71月vs.35.43±5.82月)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o.05),有可比性,在血红蛋白(83.22±6.71g/Lvs103.36±5.84g/L),红细胞压积(24.83±1.92%vs.30.76±1.52%),血钙(1.71±0.16mmol/Lvs.2.23±0.21mmol/L),血碳酸氢根(14.2±3.1mmol/Lvs20.6±4.9mmol/L),血碱性磷酸酶(124.26±16.33U/Lvs.61.47±14.91U/L),皮肤瘙痒发生率(22/28vs.7/30),腰背痛发生率(19/28vs.6/30),左心室肥厚发生率(20/28vs12/30),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酐(956±142mmol/LVS.923±156mmol/L),尿素氮(23.1±6.3mmol/LVS.24.8±8.9retool/L),血浆白蛋白(30.5±3.8g/Lvs.31.2±2.9g/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磷正常的患者相比,血碱性磷酸酶,皮肤瘙痒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较高,而血钙,血碳酸氢根,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低,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谭归艳  钱招昕 《生物磁学》2009,(14):2691-2693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预防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48小时内急性缺血性卒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0)和阿司匹林组(n=30),分别采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缓释型双嘧达莫(50mg,2次/d;双嘧达莫100mg,2次/d)和单独应用阿司匹林(50mg,2次/d)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和NIHSS评分降低值,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例失访和1例终止实验,对照组5例失访,进入结果分析的例数为51例。联合组的患者6个月内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组(11.5%VS.20.O%,P〈0.05)。而且,联合组NIHSS评分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降低更明显(4.52±1.8 vs.3.62±3.3,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预防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不同程度的特发性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9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少弱精症者300例,其中重度少、弱精症者70例(治疗l组),中度少、弱精症者110例(治疗2组),轻度少、弱精症者120例(治疗3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纽。治疗组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及复方玄驹胶囊,持续时间3个月。每一位被研究对象都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四个方面的检查,同时观察服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精液量、精子密度、A级精子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轻中度患者观察其(A+B)级精子,重度患者观察其(B+C)级精子,同时评价其治疗前后的生育能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3组治疗后精液量[(3.7±1.6、3.7±1.1、3.8±1.2)mL]、精子密度[(3.4±1.4、23.2±1.8、39.6±14.2)(mol/L)]、A级精子[(3.6±2.5、15.6±6.3、28.6±9.6)%]、(A+B)级精子、(B+C)级精子比例、生育力指数(0.2±0.0、0.8±0.1、1.4±0.1)均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3组治疗前均有所减少,治疗1、2组治疗后虽有所上升,但还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提示该方法对轻度少、弱精症者效果较重、中度好。结论:左卡尼汀配合复方玄驹胶囊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1月于医院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12导联及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①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室过感知、心房感知不良、心室感知不良检出率均高于12导联心电图(P0.05)。②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总检出率明显高于12导联心电图(P0.05)。③24 h动态心电图HRV时域指标24 h内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均方根值(RMSDD)、全程每5 min时间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均高于12导联心电图(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且对心率变异性诊断相对敏感,对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12导联心电图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间歇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4名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名,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同时结合间歇运动训练治疗,训练周期12周,前2周为适应性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30%~50% HRmax强度进行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运动20~30 min;后10周采用强化间歇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运动靶心率=80%~90% HRmax强度训练,训练时间30~40 min,每周训练3次;采用6 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试验前比较,12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出现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间歇训练可以作为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提高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康复手段,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AF)患者P波离散度(Pd)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AF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48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74)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7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d、最大P波时限(Pmax)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9%(66/74),高于对照组的70.27%(52/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max、P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max、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AF患者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康复训练。6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口服,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抑郁状况、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35±2.21vs 14.84±4.26,P〈0.05);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56±16.94 vs 51.29±10.22,P〈0.05);SIS 310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舍曲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改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在毛细支气管炎并急性心衰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该病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8例心衰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临床症状消失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PAF、TNF-α及PDGF血清含量,设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心衰组PAF治疗前为370.57±23.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8±19.6n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5.95,P〈0.001);治疗后恢复至49.63±14.5ng/L,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0,P〈0.001)。TNF-α治疗前为457.4±40.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8±21.6n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135,P〈0.05);治疗后恢复至162.6±37.61ng/L,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25,P〈0.01)。PDGF治疗前为596.23±199.43)ng/L,较对照组259.76±69.58ng/L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5.52,P〈0.01);治疗后降为272.83±116.96ng/L,较治疗前明显恢复,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t=7.66,P〈0.01)。结论:结果表明,PAF、TNF-α、PDGF作为炎症介质不仅参与心衰的发病过程,还提示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在心衰发病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治疗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对8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别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组(CHF对照组)(n=46)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激素治疗组(CHF实验组)(n=41)及正常对照组(n=10);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总胆固醇(1℃)、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之间GH、IGF-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HF实验组患者GH(0.71±0.34/350.96±0.48)、IGF-1(95.64±21.11 vs 111.64±23.1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HF对照组治疗前后GH(0.81±0.32 vs 0.79±0.29)、IGF-1(97.82±19.74 vs 99.65±20.1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HF实验组与CHF对照组相比GH(0.96±0.48 vs 0.79±0.29)、IGF-1(111.64±23.14 vs 99.65±20.1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CHF实验组LDL-C(2.11±0.82 vs 1.76±0.51)、TC(3.78±1.34 vs 3.21±1.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而HDL-C(1.10±0.31 vs 0.99±0.28)、TG(1.89±1.07 vs 1.66±0.95)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CHF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LDL-C、HDL-C、TC、T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GH参与了血脂代谢,可降低LDL-C、TC水平,但对HDL-C、TG水平无明显影响。故在长期应用生长激素时需要关注血脂代谢,及时调整血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及B7-H1的影响,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逃逸的的机制。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txg抗病毒治疗52周,分别于0、12、26、52周检测肝功能、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C表面HLA-DR、CD80、CD86、CD83、CDla、B7一H1水平。根据患者HBV—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应答组(A组)、非应答组(B组),10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膜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83、CDla的表达均降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后应答组膜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83、cDla的表达高于非应答组65.3±6.2%VS44.2±5.5%,67.2±7.4%VS37.3±7.2%,68.4±3.6%VS42.5±7.3%,65.6±6.8%VS43.2±3.9%,49.4±9.5%VS37.5±7.9%,(P〈0.05)。应答组B7-H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非应答组B7-H1水平无明显变化12.73±3.8%VS25.24±2.9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可以提高树突状细胞功能,降低B7-H1表达,促进HBV-DNA的清除。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及B7-H1高表达是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的方法观察心可舒片对旱搏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方法:将96例频发旱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口服,47.5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4片/次,3次/日。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各行1次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消除旱搏,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纽明显有效(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片与倍他乐克舍用可有效增加其治疗早搏的作用,同时改善心率变异性和改善倍他乐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AO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断指患者52例,其中26例(34指)断指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另26例(37指)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均辅以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断指再植平均耗时分别为(83.5±10.2)min、(62.7±8.3)min(P〈0.01),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8±0.9)周、(8.4±1.7)周(P〈0.01),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1.2%、62.2%(P〈0.01)。结论: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比较,虽手术耗时较长,但骨折愈合时间短,断指功能恢复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记录两组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3、6及12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两组治疗12个月时临床有效率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治疗6、12个月后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vs. 76.09%, 88%vs. 80.43%,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逐步下降,血清HDL-C水平逐步上升,研究组治疗第12月后血清TC、TG及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1年观察期内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伤及肌溶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其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LVEDD及LVEF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DD水平明显下降,LVEF水平明显升高(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LVEDD及LVEF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参一胶囊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标准化、放疗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CFX 50mg每日一次、参一胶囊20mg日两次口服,三至六个月;对照组(34例):化疗后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升高,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提高。结论:Ⅲ、Ⅳ期NSCLC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小剂量CTX联合参一胶囊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和比较两组DC、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C反应蛋白(CRP)和平均心率(mH R)等指标,随访6~18个月,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结果:心衰患者D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4.39±1.05 ms vs. 6.36±0.32 ms, P0.001),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性死亡较存活着DC明显减低(3.52±1.83 ms vs. 4.53±0.85 ms,P=0.002),单变量分析年龄≥65岁、LVEF≤30%、CRP≥11.8 mg/L、SDNN≤70 ms和平均心率(mH R)≥75次/min和DC4.5 ms等6个变量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仅年龄≥65岁、LVEF≤30%、SDNN≤70 ms和DC4.5 ms对心源性死亡有预测价值(P0.05),DC相对危险度为3.14。结论:心力衰竭患者DC减低,DC是心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长托宁作为术前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例ASAII~III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 mg/kg。观察注药前、注药后1、3、5、10、20及30min各组心率(HR)、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组注药后1、3、5、10、20 min时HR均降低(P〈0.05),1、3 min,TP降低(P〈0.05),5、10、20、30 minTP升高(P〈0.01),3、5、10、20、30 min,LF、HF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更适合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