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辽宁东部山区林地生态分类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数字高程模型和SPOT-5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在辽宁东部山区有代表性实验区域内,完成了生态土地类型(ELT)和生态土地类型相(ELTP)两个等级的分类和绘图,构成了生态分类系统(ECS)等级结构中最低的两个层次.实验区域内共得到5种ELT和34种ELTP.ELT的划分以环境特征为基础,表征了植被分布的潜在状况和森林生态系统潜在的生产力.ELTP是对ELT的再划分,是生态分类系统的最小单元,相当于我国林业区划中的小班.ELTP既包含ELT中的环境信息又包含现存植被构成的信息,具有空间精准、生态学含义明确的优点.在森林管理活动中,采用ELTP代替小班可以从景观尺度科学地指导森林经营计划编制,调整森林管理方式,实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边缘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Tian C  Yang XB  Liu 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184-2192
边缘效应是生态学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研究生态系统尺度和景观生态系统尺度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生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边缘效应的内涵、特征、定量评价(包括定量分析基础、强度、影响区、模型等)、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边缘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边缘效应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研究方向,以期为森林经营、保护区管理等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987年10月27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林业土壤研究所改名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其方向任务为: 1.研究方向:以现代生态学为主攻学科,以陆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重视和发展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加速发展服务于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等应用技术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景观生态学: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异质性的复杂巨系统是一类景观生态系统 ,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 ,因此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海洋生态学的研究中来。生态系统的尺度限制了海洋生态学向更加宏观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在景观的水平上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在多个尺度上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本文不仅讨论了海洋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而且就海洋景观生态学的若干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这一新学科,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学和人类生态学4种学科的相关理论相互融合构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形成使人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并把生物环境即人类及所有植物和动物的群体视为这个系统的一个要素,引出了“城市森林”的概念,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6.
土地分类是土地评价、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土地分类是目前土地分类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国际上早已开展此项研究.随着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的发展,生态分类系统的研制已成为生态土地分类的重点.本文对生态土地分类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生态分类系统理论,以及国际生态分类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以资源(森林、土地、水域等)多目标管理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子多层次综合是未来生态土地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有必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态土地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地分类是土地评价,替代和管理的基础,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土地分类是目前土地分类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国际上早已开展此项研究。随着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的发展,生态分类系统的研制已成为生态土地分类的重点。本文对生态土地分类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生态分类系统理论,以及国际生态分类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以资源(森林,土地,水域等)多目标管理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子多层次综合是未来生态土地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有必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理,认为景观生态分类宜采用结构性与功能性双系列体系,提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即生物生产、环境服务及文化支持3种.试图对正在发展的景观生态学尤其是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和应用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艰巨任务,它需要考虑到所要恢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多样性和其动态的整体性和长期性。现在对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已经要使生态学家们关注受损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所面临的挑战是理解和利用生态演替理论来完成并加速恢复进程。恢复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维持的,由不同的群落或生态系统组成的能够满足不同需要如生物保护和粮食生产需要的景观。景观生态学关注于大的空间尺度的生态学问题。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践提供指导。在解决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时,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效的。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其一般原理斑块形状、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镶嵌系列等都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恢复地点的选择和适当的恢复要素的空间配置。在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否取得成功,利用景观生态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景观生态学理论如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和尺度理论都能够指导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同样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恰当的实验场。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与村落关系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落是地表突出且普遍的景观。从生态学角度而言 ,村落系以农村人群为中心 ,伴生生物为主要生物群落 ,建筑设施为重要栖息环境的人工生态系统。村落具有景观、分布、结构、功能、生命过程、新陈代谢和分类区划等生态学特征。从生态学角度对村落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学分支村落生态学 (villageecology) ,村落生态学具有确定性定义和研究内容[1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目前全国分布有 5 0 0多万个村落 ,6万多个集镇 ,市镇人口约占 30 % ,农村人口约占 70 % ,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 5 5个少数民…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森林区划中,二类小班和三类小班两类小班体系同时存在,二者在空间上不一致;即使是同一小班体系,先后两次调查结果也不相同,不利于应用数字技术制定长期的森林管理计划.本文以辽宁东部山区为例,建立生态分类系统(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ECS),共得到5类生态土地类型(ecological land type, ELT),34类生态土地类型相(ecological land type phase, ELTP).以ELTP作为固定小班,设计了一致性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解决了我国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基础技术问题.以生态分类系统和空间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加上计算机模型和辅助决策界面的支持,构成了数字林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林业行业性空间管理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剑斌  陈芬 《生态学杂志》2003,22(5):137-141
评析了中国林业生产上传统的三种行业性空间管理框架的特点与问题,认为这些空间管理框架虽然都具有各自的独特功能,但普遍缺乏生态内涵,不足以有效指导中国今后以“生态利用”为中心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各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必要从土地景观分类的途径提出一些新的、具有更明确生态学依据和内涵的行业性空间管理框架。对我国的林业发展来说,这虽然要付出一笔高昂的固定成本,但是一个科学的空间管理框架将大大降低未来生态林业行业性运行的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13.
加强森林经营,实现森林保护与木材供应双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森林目前面临木材自给和生态安全的严重挑战.我国用1.2×108 hm2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能否用2×108 hm2森林提供13亿人的用材,实现木材基本自给和森林保护的"双赢"?本文在分析我国林业的基本形势和实现木材自给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生产潜力和技术方面论证了实现木材自给和生态服务双赢的可能性.认为只要坚持以"森林经营"为核心,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模拟森林的自然过程为手段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规划,并加强林区基础建设和完善相应的林业政策,中国完全有可能实现生态保护与木材自给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15.
溪流粗木质残体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或溪流生态系统中残存的超过一定直径大小的站杆、倒木、枝桠及根系等死木质物的总称,溪流CWD对于溪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生生物多样性,河槽形态及其变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溪流CWD的产生和分类,溪流CWD对于溪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生生物多样性,河槽形态及其变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溪流CWD的产生和分类,溪流CWD贮量,分布和动态,以及溪流CWD的功能和管理分别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应尽快在国内开展溪流CWD的研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挑战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不断高涨,而且人类对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已成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本文全面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发展历程,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基于生态系统管理与满足现代人类福祉对森林多重需求的新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森林经营发展战略表现为:1)从单纯的森林面积数量扩张,转变到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2)从单一追求木材生产逐步转变为多目标经营,将森林林产品单一的经营目标转变为广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目标经营;3)森林经营重点从林分水平转变为森林景观的经营,强调森林景观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变化,权衡和协同多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倡导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和连通性,提高森林与其它土地利用模式镶嵌构成的复合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4)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将从依赖传统经验的主观决策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决策,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支持系统和森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规划系统。  相似文献   

17.
《Ecological Indicators》2008,8(1):104-107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deals with ecologically sound practices that maintain the forest ecosystem integrity, productivity, resilience and biodiversity.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ensures continuing function of ecosystems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world over to develop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which are specific to various forestry conditions and recognized as appropriate tools for assessing and monitoring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India, the process for measuring forest sustainability has started by evolving national level set of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in the form of Bhopal–India process. The Bhopal–India process specifies 8 criteria and 43 indicators. The first 4 criteria pertain exclusively to ecology with 21 related indicators. Thus, nearly half of the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pertain to ecological dimensions that largely govern sustainability of forests. Rest of the criteria of the base set pertains to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with related indicators. This provides holistic approach of monitoring the fores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农的增收,为林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本文在分析集体林权和集体林权制度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特点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改革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对今后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重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分类改革、分区突破以及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相结合的特点.截至2009年底,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的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工作重点转向配套改革.今后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应着重寻求优化的经营模式来提高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开展经营方式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研究,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森林基础设施属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由来和发展,国际社会对森林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过程,森林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形势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将森林定位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强调了森林基础设施定位对转变当前林业生态建设方式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森林基础设施属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主体由活体的生物材料构成,权属带有明显的多元性质,所以林业生态建设的模式和管理体制既要遵循基础设施的基本原则,又应考虑到森林的特殊性.提出了当前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的4点建议: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现代生态观;建立长期稳定的林业生态建设投资渠道;按照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按照基础设施管理的原则经营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