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1988年对宜宾地区的库蚊Culex Linnaeus,1758越冬情况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方法每次于11月至翌年3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次越冬场所的成蚊分类计数,并根据B.H.BeKпeMишeBa,1949的方法对脂肪体分级。同时对各型积水进行调查,将所获幼虫(蛹)置室内隔离饲养。以各虫期综合分类鉴定。结果捕获9种库蚊成虫276只,幼虫(蛹)2987只(见表)。表1985—1988年越冬库蚊观察蚊虫种类虫态各月捕获数(只)越冬场报1112123小计致倦库蚊成虫*172842189114室内、山洞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464298285△207△4811735废粪坑、污水坑小斑翅库…  相似文献   

2.
李宏科 《昆虫知识》1994,31(5):295-296
芦毒蛾是洞庭湖区重要的芦苇害虫,1年发生3代,以1龄幼虫在芦苇或杂草的枯叶中越冬。对于幼虫在其寄主植物之间的转移行为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鸟类具有迁移的习性,海洋龟类亦能返回原繁殖地进行繁殖。但蜥蜴类中的壁虎是否具有回归的行为,尚未见有报道。作者在徐州进行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冬眠期的生态观察中,每年都能在同一个废防空洞内见到近百只越冬壁虎,为了解无蹼壁虎是否具有回归原越冬地的行为,1988年至1989年间对此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1988年11月5日在徐州近郊泰山(海拔300米)上的一个废防空洞内,捕回25只无蹼壁虎,将其中的18只(具尾的成体)用切指(趾)加环志(材料为薄铝片)的方法进行标志。标志前逐一编号并测定体重,于同年11月7日放回洞中过冬。为了解…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在潍坊越冬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奎  宋建科 《昆虫知识》1998,35(5):284-28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尖吻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腹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陆续观察了2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腹自然越冬的生态,并用数据和图示方式详细地报道了尖吻腹自然越冬洞穴的构造,介绍了人工饲养过程中保证尖吻腹安全越冬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盐城滩涂丹顶鹤越冬数量分布与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沿海滩涂为丹顶鹤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1982年—1987年我们对沿海的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和东台五县滩涂进行了调查,该地区海岸线长406公里,面积约400余万亩。滩涂上以软体动物最为丰茂,并生长有大量芦苇,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四年来的调查获知:响水、滨海两县丹顶鹤的数量逐年减少,而射阳、大丰和东台三县数量逐年增长,以射阳和大丰最为集中,每年可达200只以上。  相似文献   

7.
鸳鸯越冬生态观察,始于1984年冬。经调查发现,鸳鸯每年与绿头鸭混群均一次性迁徙,其中最早迁来鸟洲的时间为10月中旬、最晚迁离时间在次年4月18日以前;迁入后以鸟洲为中心沿来河上下游两岸分布,其数量最多年(1986)为14只、最少年(1987)为一对;它们多成群在河石较多或浅水滩活动和取食,白天活动在河浅水沙滩、旁晚集群到河中较深水面过夜;食物为小鱼、蚌、螺以及水生植物的叶子。近年来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必须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已知有12种蟾蜍,其中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ufo racldei)最为常见。这两种蟾蜍数量多、分布广、食性杂、食量大,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其耳后腺分泌物蟾酥可入药,是一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雅安地区蚊类越冬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炎 《四川动物》1992,11(1):32-33
1955年至1984年对四川雅安地区25种蚊类越冬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以成蚊越冬者6种;以成、幼虫越冬者1种;以成虫及卵越冬者2种,以幼虫越冬者4种,以幼虫及卵越冬者1种;以卵越冬者2种;无明显越冬期,冬季仍能繁殖发育者9种,各蚊种的越冬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苏州地区夜鹭越冬生态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夜鹭是苏州地区的冬候鸟,自1982年起,每年于9月末陆续飞至著名园林虎丘山的竹林中越冬,11—12月汇成大群,在1500平方米面积内所聚集的夜鹭有1400—1500只,其中幼鹭的数量在种群内约占三分之一。夜鹭白天停歇于枝头竹梢,静伏而眠,入夜由首鹭率领飞至太湖沿岸,觅食鲤、鲫、鲌、蟹条、青鱼和棒花鱼等,日出前仍循原路返回栖息地。越冬后的夜鹭于3月开始分批北迁,至5月上旬全部飞离虎丘山。近年来不仅有延迟飞迁日期的趋势,且有少数个体留居越冬地进行繁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黑颈鹤是全世界15种鹤中唯一生存于高原地区的鹤类,为我国独产。据中美1995年联合调查结果表明,现仅有4000余只。由于数量特别稀少,《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际鸟类红皮书,都将其定为全球急需挽救的珍稀物种。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禽。认真分析和掌握黑颈鹤的生态特点及规律,为其提供和创造优越的栖息环境,是保  相似文献   

12.
林存銮  李令堂 《昆虫知识》1993,30(3):142-142
<正> 近年来,农田蟋蟀在山东省普遍发生,并在某些地区造成严重危害,成为当地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农田蟋蟀的主要种类有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 Matsuura、大扁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银川油葫芦Teleogryllus infernalis Saussure、长颚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 Walker等(统称农田蟋蟀)。它们1年发生1代,以卵在表层土壤中越冬。农田蟋蟀大多喜欢潮湿环境,在低洼潮湿的环境落卵量高,发生量大,危害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赤麻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在全冰封的水库,赤麻鸭白天整日集群停栖在冰面上,未见取食活动。傍晚鸭群飞离冰面去取食,夜间冰上无鸭。停栖鸭群在冰上留丰粪迹和足迹,日匀粪堆沉入冰面下,被冰包埋。在有活水面的水库,冬日白天可见鸭群取食活动,夜是冰上有停栖的鸭群。冬日的赤麻鸭仍保健配偶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区白眉蝮蛇自然越冬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长白山地区白眉蝮蛇自然越冬的环境、洞穴的构造及蛰期活动情况。长白山地区蝮蛇一般在5月上旬(气温在15—20℃)开始出蛰,它具有很强的回迁性,当年9月中旬又逐渐往原洞穴附近迁移,10月上旬逐渐进入原洞穴,天暖出洞活动,天冷时又返回洞内,洞内温度2℃左右时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15.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独栖羚牛及其习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笔者于1987年冬季至1988年春季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离群的独栖羚牛进行了考察研究,获得了数量、分布及冬季活动规律等资料,并在行为生态、越冬适应及死亡限制因素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老、弱、病、残羚牛离群而独栖生活,也是羚牛个体发生的必然规律;它们日趋衰弱,濒于死亡的边缘也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尖吻蝮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蝮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 ,陆续观察了 2 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的生态 ,并用数据和图示方式较详细地报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构造 ,介绍了人工饲养过程中保证尖吻蝮安全越冬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黄河三角洲越冬的鹤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淤积而成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因黄河尾闾多次摆动、改道决口形成纵横交错的新老河道,岗坡洼相间的复杂地形地貌,大面积的湿地草场,人为干扰少,环境宁静,食物资源丰富,为鹤类在黄河三角洲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1986年10月至1990年3月,我们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灰鹤(Grus grus)在本地的越冬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夜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2年起有大批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迁来苏州虎丘越冬,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观察,报道如下。 (一)苏州虎丘生态环境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经120°6′,北纬31°3′),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海拔10米以下,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  相似文献   

19.
西藏拉萨河上游黑颈鹤越冬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玉群  刘务林 《动物学研究》1993,14(3):251-251,250
笔者于1990年12月至1991年,在西藏墨竹工卡,达孜和林周县境内拉萨河上游对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越冬栖息地,种群结构和越冬习性进行调查,研究面积约332km~2,海拔3888—4120m,绝对最低温度-23℃,1月均温,植被为灌丛草原带,主要由西藏狼牙刺(Sophora morocroftiana)和三刺草(Aristida triseta),伴生有针茅(Stipa bungeana)和蒿属(Artemisia spp)等组成,共观察记录黑颈鹤269只。  相似文献   

20.
长江武汉段红嘴鸥的越冬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红嘴鸥在长江武汉段的越冬活动情况:越冬时间,一天内数量变动、取食规律、越冬与温度和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