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3月植树节期间,在山东省乳山市普集镇距地表约45cm处,采到一号活体雌性蜥蜴标本,经鉴定为石龙子科石龙子属中国石龙子 Eumeces chinensis(Gray)。虽然曾报道过山东省有石龙子的分布(1997,贾震绪),但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差别,且在近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赵尔宓等,1999)中尚未记载,故现报道如下。体型中等大小,粗而短。吻端钝圆,吻长略小于眼耳间距;吻鳞宽大于高;鼻鳞完整,鼻孔位于鼻鳞的上半部;有上鼻鳞,彼此相切;眶上鳞5枚,前两枚较小,第三枚最大,上缘与…  相似文献   

2.
对爬行动物进行野外生态科研调查及实验研究时 ,经常会应用如下几种技术 :1 鉴别雌雄野外活捉动物后 ,不管是留活体饲养 ,还是做成标本 ,都要鉴定其雌雄性别 ,鉴定的方法有 :1 )外部鉴别特征 :爬行动物中的蜥蜴类动物生活时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体色相差比较大 ,尤其在生殖季节这种差别更明显 ,如 :中国石龙子雄体体侧红棕色斑纹比雌体鲜艳醒目 ;变色树蜥雄蜥头颈肩部、生活时整个背面全为鲜红色 ,颈、颞、喉部散有黑斑 ,雌蜥没有那么明显的体色 ,南草蜥雄性背面有两条边缘齐整的窄绿纵纹 ,从头背侧至尾前部 ,雌体没有。此外 ,从蜥蜴头宽也…  相似文献   

3.
吴光举  朱洁  肖立  王本菊 《四川动物》2001,20(3):147-147
1999年 5~ 8月 ,我们在攀枝花市的米易县草场乡、得石乡 ,盐边县的安宁乡分别获得 3条♂性蛇蜥类标本 ,经鉴定是脆蛇蜥 (OphisaurushartiBoulenger,1 899) ,系攀枝花市爬行动物新记录。脆蛇蜥隶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蛇蜥科蛇蜥属。至此该市的爬行动物达 4 0种。这 3号标本现保存于成都市玉林中学 (初中部 )生物实验室。现将形态特征简述如下 :脆蛇蜥与相近种细脆蛇蜥极为相似 ,略呈圆筒形 ,但体较粗壮。体型似黄鳝 ,当地人称“山黄鳝” ,因尾极易断 ,所以又称“脆蛇”。体全长 3♂♂分别为 4 40 (1 4 0 3 0 0 )、 5…  相似文献   

4.
晚侏罗世蜥蜴化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为贫乏,而这个时期的化石在研究早期蜥蜴类的形态及分类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记述了河北北部晚侏罗世蜥蜴化石一新属种:丽热河蜥Jeholacertaformosagen.etsp.nov.,该化石保存有大面积精美的皮肤鳞片。这是蜥蜴类鳞片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同时也为人类认识早期蜥蜴动物的表皮特征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由于躯干具有较大的方鳞,该蜥蜴应隶属于石龙子次亚目Scincomorpha,似可归入蜥蜴科Lacertidae,有待证实。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平泉县杨树岭镇石门村义县组下部地层中,保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陆宇燕  李丕鹏 《四川动物》2002,21(3):187-188
昆嵛山是山东胶东半岛最高的山脉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 ,这里植被覆盖率较高。近几年的野外实习不断有新种 (昆嵛林蛙 )及新记录 (北草蜥 )发现。今年在昆嵛山第三林场所属的殿后县 ,约海拔 5 0 0m处采集到 4号蜥蜴标本 ,经鉴定为石龙子科滑蜥属宁波滑蜥的北方亚种 (北滑蜥 )Scincellamodestasepten trionalis。现报道如下。体型细长。头部明显宽于颈部 ,吻长小于眼耳间距 ,吻端钝圆 ,吻鳞宽大于高 ,背面可见。无上鼻鳞 ;额鼻鳞 1枚 ,呈倒元宝状 ,覆盖于吻的后部 ,前缘与吻鳞相接处较窄 ,侧缘与鼻鳞及…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6月,笔者在广西西北部喀斯特石山区的凌云县(106.661°E,24.195°N,海拔384 m)考察时采集到1号蜥蜴标本(图1),该标本(GXLK356)存放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动物标本室。经鉴定为长肢滑蜥Scincella doriae,属广西新纪录种(张玉霞,2009;周放等,2011)。长肢滑蜥隶属于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石龙子科Scincidae滑蜥属Scincella  相似文献   

7.
四种利用不同生境蜥蜴运动能力的形态特征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体态特征、功能表现和生境利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当前生态形态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分别利用开阔地面、草丛、岩石、树丛生境的 4种蜥蜴 (中国石龙子、北草蜥、山地麻蜥和变色树蜥 )的形态特征和运动能力 ,着重探讨蜥蜴运动能力与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4种蜥蜴的头体长大小依次为 :中国石龙子 >变色树蜥 >北草蜥 >山地麻蜥。就相对体长而言 ,中国石龙子 >山地麻蜥和北草蜥 >变色树蜥 ,而头大小、附肢长度和尾长的种间差异趋势则相反 ;体高的种间差异为北草蜥 >中国石龙子和变色树蜥 >山地麻蜥。在平面上 ,山地麻蜥和北草蜥的速度显著大于中国石龙子和变色树蜥 ;在斜面上 ,变色树蜥和山地麻蜥的速度显著高于中国石龙子。变色树蜥斜面附着能力最强 ,中国石龙子最弱。生境利用不同的蜥蜴形态迥异 ,运动能力亦因此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支持动物形态特征与其功能表现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龙子双尾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宁 《四川动物》2002,21(1):36-36
2001年8月,笔者在广东省澄海市郊的菜园中采得1条雄性双尾石龙子,编号为010803001,经鉴定为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Gray,1838)(图见封3)。现将特征描述报道如下。体重45g,头体长108mm,尾长84mm(右侧)、82mm(左侧)、全长192mm(右侧)、190mm(左侧),头长18mm,肛门至双尾分叉处38mm,两个尾从分叉处至末端的长度分别是46mm(右侧)、44mm(左侧)。体较粗壮,四肢发达。周身鳞片光滑无棱,躯干部被覆等大圆鳞。头背有对称排列…  相似文献   

9.
2018年8月下旬,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采集到11号石龙子科(Scincidae)蜥蜴标本。经形态比较鉴定,该批标本均为刘氏石龙子(Pleistiodon liui),是河南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也是该物种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被发现。通过形态学分析,发现刘氏石龙子可能存在雌雄性二态。基于COI基因658 bp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大渡石龙子(P. capito)和黄纹石龙子(P. tunganus)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刘氏石龙子聚成一支系,支持先前基于形态数据的黄纹石龙子种组的单系性。  相似文献   

10.
林植华  樊晓丽  陆洪良  罗来高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10):2541-2548
在许多蜥蜴种类中,尾自切是一种主要的逃避天敌捕食的防御性策略。虽然断尾使蜥蜴获得短期的生存利益,但同时也需为此承受多方面的代价。利用从丽水采集的117条蓝尾石龙子来评价该种动物断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81条(约69%)石龙子至少经历过1次尾自切。断尾个体中,原先断尾事件的发生频率在不同尾区间存在显著差别,但两性间无差别。将实验组17条具完整尾的石龙子依次切去3个尾段,然后测定断尾前后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以及每个尾段、身体各部分中的脂肪含量。另15条具完整尾的石龙子作为对照组,仅测量其运动表现。尾部的脂肪含量与尾基部宽呈正相关,说明具较粗尾部的石龙子一般具有相当较多的尾部储能。尾部脂肪含量随尾长呈非等比例分布,大部分脂肪集中于尾近基部端。断尾几乎不影响蓝尾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仅当大部分尾部被切除时疾跑速有较小程度的降低。显示了蓝尾石龙子因遭遇天敌捕食攻击或其它因素作用而产生的部分断尾可能并不会导致严重的能量和运动代价。由于野外种群蓝尾石龙子个体的断尾情况主要发生在尾近基部或中部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自然条件下该种动物的尾自切通常会遭受明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11.
西藏岩蜥属一新种描述:(蜥蜴亚目:鬣蜥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尔宓 《动物学研究》1998,19(5):401-404
995~1996年,作者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曾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的1号雄性标本是未经描述的新种,将其订名为西藏岩蜥(Laudakiapapenfusi)。其种名取自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脊椎动物学博物馆TheodoreJ.Papenfus先生的姓氏。Papenfuss先生在本世纪80年代与我所合作进行我国西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的研究,曾数次到西藏野外工作。西藏岩蜥与南亚岩蜥(Laudakia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鼻鳞椭圆形,鼻孔开口于其中央;后者鼻鳞梨形,鼻孔开口于其膨大部。(2)前者上鼻鳞1枚;后者上鼻鳞2枚。(3)前者上睫脊较不发达,脊缘钝且不上翘;后者上睫脊发达,脊缘锐利且向上翘。(4)前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多数较小浅色点斑,点斑处为普通小鳞片,体背及体侧分散的若干较大锥鳞都不位于浅色点斑处;后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若干橘黄色圆斑,圆斑所在或为1枚大的锥鳞,或为数枚较大刺鳞,或为中央1枚大的锥鳞围以一圈小鳞,圆斑之外无刺鳞或锥鳞。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发现股鳞蜓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鑫生  黄松 《动物学杂志》2014,49(4):609-612
2011年6~9月,在安徽岭南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石龙子科蜓蜥属成体标本6号,卵一窝,窝卵数7,孵化后得幼体标本7号,经鉴定为股鳞蜓蜥(Sphenomorphus incognitus),系安徽省蜥蜴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黄山学院动物标本馆。检视所采标本,发现如下变异:吻鳞凹陷;肛前鳞中间2枚显著大于外侧2枚;尾侧扁,尾中段高/宽的比值为1.49(1.23~1.71);体背褐色,有两列黑色斑点;成体和幼体尾部均褐色。此新纪录为研究股鳞蜓蜥的地理分布、形态变异和生态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动物在野外生境中的活动能力通常会受到许多方面(例如,运动基质表面粗糙程度、遭遇障碍物的大小与形状)的影响。在特定体温(30 ℃)条件下,测量主要分布区重叠的两蜥蜴种类(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在四种不同基质表面(塑料草坪;表面粗糙不透底的塑料地毯;光滑具透底网格的塑料地毯和表面光滑的塑料地毯)的运动表现,以及两者的攀附能力和最大游泳耐力。基质类型显著影响两种蜥蜴的运动表现。两种蜥蜴在粗糙表面运动时的疾跑速明显大于光滑表面(例如,塑料草坪上北草蜥为15.7 SVL/s,中国石龙子为8.1 SVL/s;光滑塑料地毯上则分别为11.4 SVL/s和3.5 SVL/s)。中国石龙子在光滑塑料地毯上具有最大的持续运动距离(10.6 SVL)和最少的停顿次数(1.9次)。北草蜥在光滑塑料地毯上具有最多的停顿次数(4.6次)。两种蜥蜴运动能力的种间差异显著。北草蜥具有较大的相对疾跑速度(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13.5 SVL/s vs 5.8 SVL/s)和攀附能力(143.8 ° vs 101.2 °),但较小的游泳耐力(83.5 s vs 238.5 s)。运动速度与耐力之间存在种间权衡关系而与攀爬能力无进化冲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整理陕西省(虫脩)目标本中,发现短肛棒(虫脩)属Baculum Saussure 1新种,现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描述中所用量度单位为mm。 褐纹短肛棒(虫脩) Baculum brunneum新种(图1—2) 雌虫:体褐至棕色,身体与足均长,体密被细颗粒突起。头较大,端宽基窄,头顶有3条由颗粒组成的纵纹,眼后每侧有1条褐纹。眼圆形,外突,长约为其后至头后缘的1/3,  相似文献   

15.
系统整理了中国刺鳅属鱼类Mastacembelus,记述2新种,腹纹刺鳅M.strigiventus Zhouet Yang,sp.nov.和三叶刺鳅M.triolobus Zhouet Yang,sp.nov.及中国1新纪录种,云斑刺鳅M.oatesii(Boulenger)。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KIZ)鱼类标本库和西南林业大学(SWFC)。腹纹刺鳅与三叶刺鳅、大刺鳅的区别在于:背鳍、臀鳍与尾鳍基部大部愈合,但具缺刻相区分;体侧前部具4~5条褐色纵条纹,最下1条常断续,全部纵纹至肛门前方渐成网格交叉或断续;腹面亦具1条明显褐色纵纹,有时分歧形成小网格。三叶刺鳅区别于腹纹刺鳅及大刺鳅的主要特征包括:背鳍条、臀鳍条和尾鳍条数目均少;背鳍、臀鳍与尾鳍仅在基部相连,在端部分开,能明显区分;除背部的黑色大斑块外,体无六角状环纹或锯齿状纹,腹面亦无斑纹;头长为头宽3.5倍以下,为吻长2.8倍以下。云斑刺鳅以下面组合特征区别于三叶刺鳅和腹纹刺鳅:背鳍条,臀鳍条数目均少,尾鳍条数目相对较多;背鳍、臀鳍与尾鳍仅基部愈合;体侧具云状斑,背部具14~15个褐色斑块,腹面无纵纹或网眼斑;头长为头宽4.0倍以上,为吻长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 0 0 - 0 6 - 1 9,本文作者在进行云南省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考察时 ,在金水河采到 2 8号鱼类标本 ,经鉴定 ,为我国鲤科鱼类区系中猪嘴属Systomus和小口猪嘴Systomusorphoides (Valenciennes 1 842 )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室。特征如下。小口猪嘴Systomusorphoides (Valenciennes 1 842 ) (图 1 )采集标本 2 8号 ,全长 2 6~ 74mm ,体长 2 0~ 5 4mm。背鳍条 4,8;臀鳍条 3,5 ;胸鳍条 1 ,1 6 ;腹鳍条 1 ,8。外侧…  相似文献   

17.
石龙蜥(石龙子)是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石龙蜥科的动物。这类动物在我国已发现的有15种,大部分是分布在我国的南部。由于这类动物体躯较粗大,结构明显,故常用来作为爬行纲动物的实验材料。尤以活的石龙蜥做实验效果更好,因此有时必须暂时饲养几天,但关于石龙蜥的饲养方法却很少见到介绍。笔者同徐州市人民公园李继友同志曾先后饲养过几次石龙蜥,其效果良好。现将我们饲养的情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8.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66,(2):163-164
1964年8月6日,作者在陕西省秦岭东段南麓的商县地区采得Aulacobothrus I.Bol.属的蝗虫一种,经鉴定为Aulacobothrus decisus(Walker),该种蝗虫在我国尚未记载过,现将其形态记述如下: 雄性体褐色。头褐色,头顶至后头两侧各具一暗黑褐色纵纹,使中间部分形成一宽的浅色纵纹,复眼后亦具一浅色纹;复眼褐色。前胸背板褐色,在背板侧隆线处各具一暗黑色纵纹,使二纹间形成一宽纵浅色纹,各纹均与头部斑纹相连;中隆线及侧隆线黄白色;前  相似文献   

19.
南草蜥核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秋金 《四川动物》2001,20(3):157-157
南草蜥眼斑亚种 (Takydromussexlineatusocella tus)隶属于蜥蜴科 (Lacertidae)草蜥属。该属我国已知有 8种〔1〕,其中只北草蜥 (T septentrionalis) 〔2〕和白条草蜥 (T .wolteri) 〔3〕见有核型数据。南草蜥在我国分布于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和广西 ,其核型未见有人报道。本文对♂性南草蜥的核型作了初步研究。1 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南草蜥 2♂ ,采自福州仓山。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着丝粒位置按Levan等(1 964 )的标准确定。2 结果和分…  相似文献   

20.
黄红英 《四川动物》2002,21(1):37-37
2001年5月,笔者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进行蜥蜴类动物调查时捕捉到8条活体蜥蜴标本,经鉴定为蜥蜴蝌草蜥属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onalis),是广东省爬行动物蜥蜴类的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