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2006年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出生麋鹿幼仔224只,新生麋鹿幼仔存活率81.70%,死亡率18.30%.41只麋鹿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死胎、弱胎和弃子等.分析仔鹿初生体重与仔鹿死亡关系发现,存活仔鹿与死亡仔鹿的初生体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体重大的幼仔更容易存活,事实上初生体重小于6.00 kg时仔鹿基本不能存活.北...  相似文献   

2.
麋鹿幼仔的活动同步性与同性聚群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幼体从出生到性成熟这段时间存在生理和行为上的巨大变化.麋鹿幼仔出生1周内,与成鹿和其它仔鹿呈隔离状态,且藏卧于隐蔽处,母鹿哺乳是引起幼仔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2014—2016年三个冬季(12月—翌年2月)收集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半散放麋鹿自然脱落的角,并观察和记录了2015—2017年发情期(5—9月)群主更替和2016—2018年产仔期(3—7月)麋鹿幼仔出生情况,结合2014—2018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降雨量、雨季开始时间、种群密度等环境因子,对鹿角脱落、群主更替、产仔等繁殖特征的年节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麋鹿鹿角脱落、群主更替、产仔的年节律均存在年际差异。2)鹿角脱落时间为12月开始,1月下旬或2月上旬结束。3)发情期为5月下旬或6月上旬开始,9月上旬结束;2015—2017年发情期时间有延长的趋势。4)产仔期为3月中旬或4月中旬开始,5月下旬或7月下旬结束。5)麋鹿鹿角脱落、群主更替、产仔的年节律存在明显的同步关系,其中鹿角脱落开始时间、鹿角脱落高峰期、鹿角脱落结束时间、第一次发情期开始时间、群主更替高峰期、产仔期开始时间、产仔高峰期、产仔期结束时间与前一年度比较均出现同步提前的现象。6)鹿角脱落年节律存在随着12月平均气温升高而提前的现象;产仔期开始时间和产仔高峰期存在随着前一年9月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提前的现象。7)鹿角脱落年节律表现出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多而提前的现象;第一次发情期开始时间、群主更替高峰期的年节律表现出随着前一年度年降雨量的增多而提前的现象。8)麋鹿鹿角脱落、群主更替、产仔的年节律均不存在随着种群密度升高或降低而提前或延迟的现象。麋鹿繁殖特征的年节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气候、营养、种群密度、纬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麋鹿幼仔一周龄内的活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军  梁崇歧 《兽类学报》1993,13(4):251-255
本文对麋鹿幼仔(4雄、6雌)在初生一周龄内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仔鹿白天大部分时间皆藏卧于隐蔽处,与鹿群呈隔离状态,其活动行为主要表现为求乳、运动、跟随或躲避等。初生仔鹿具有接近和跟随亲生母鹿的本能,在5日龄内其大部分活动都处在亲生母鹿的监护下,属伴随型;至6—7日龄后,仔鹿可随母鹿进入鹿群活动。  相似文献   

5.
室内饲养条件下,测量了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体重,并探讨了胎仔数(分别为1只、2只、3只和4只)及父本缺失(母鼠单独抚育)对幼仔体重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棕色田鼠出生后第一周体重的瞬时生长率最高,此后逐步下降;出生后28~35 d,体重增益最大(P<0.05).出生后7 d,不同胎仔数的体重没有明显差异,但至断乳时(出生后21 d),胎仔数为2只的幼仔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其它胎仔数的平均体重(P<0.05).与双亲抚育相比,母鼠单独抚育的幼仔在断乳时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这些结果说明,哺乳期内棕色田鼠幼仔的体重发育与胎仔数有关.由于棕色田鼠是单配制,双亲育幼,父本雄鼠的缺失减少了亲本投资,影响了幼仔的身体发育.  相似文献   

6.
笼养条件下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ius)的母婴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1990年2—3月在笼养条件下出生的5胎10/只(9(?),1♀)间蜂猴与其母猴之间的行为观察结果:(1)间蜂猴的母婴关系历时约20周,幼猴15—16周断奶,断奶1—2周后又与母猴联系1—2周,主要是相互之间梳理和玩耍;(2)间蜂猴的母婴关系和高等灵长类相比,母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护仔力;(3)间蜂猴幼仔单独活动时间较早,出生12小时,母猴就将其放在树枝上而自己去活动;(4)母婴之间没有很强的识别力,只要幼仔主动爬向母猴,该母猴都会喂奶,但不帮其梳理;(5)幼猴与母猴的接触方式主要是以腹部相贴为主,转移方式均为幼猴抓住母猴的腹部皮肤和毛随母猴转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影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双胞胎生长发育的因素,以2013—201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22对大熊猫双胞胎幼仔及其母兽为研究对象,分析母兽孕期增重、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双胞胎性别类型与大熊猫双胞胎幼仔初生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大熊猫幼仔初生体质量与1~12月龄大熊猫幼仔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双胞胎性别类型的大熊猫幼仔初生体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但母兽孕期增重、双胞胎个体性别与幼仔初生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P=0.170);双胞胎2只个体的初生体质量不同(χ^2=9.043,P=0.041),且双胞胎性别类型与幼仔初生体质量差异程度呈中等强度相关(Cramer s V=0.492,P=0.030),双雌性双胞胎初生体质量差异为20%~40%(调整后标化残差:2.30),双雄性双胞胎初生体质量差异小于20%(调整后标化残差:2.60);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初生体质量对1~12月龄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大熊猫双胞胎幼仔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大熊猫双胞胎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2006年6~11月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繁殖的毛冠鹿母仔的自然育幼行为采用瞬时观察法,每天8∶00~17∶00进行连续观察,每隔1min收集1次数据。结果显示母舔仔和仔吮乳的行为发生次数在出生20d内较多,之后逐渐下降,到60d以后几乎为0;而仔摄食和排便行为在出生20d以内几乎没有,20d后大幅增加;幼仔的活动频率也逐渐增加,40d以后活动很频繁。不同幼仔间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群居性动物的幼仔对亲本的识别有利于获得最大化的亲本抚育。雄性棕色田鼠对幼仔具有较高水平的父本投资,那么幼仔在断乳前是否能够识别父鼠并形成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呢?本研究通过双向选择测试、社会互作测试以及CPP 测试探讨了这一问题。双向选择结果显示,与陌生雄鼠相比,出生后14 d 和21 d 的幼仔对父鼠访问的持续时间及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社会互作结果表明,14 d幼仔对父鼠的跟随行为较陌生雄鼠多,但探究行为及亲密行为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21 d 幼仔对父鼠的探究行为较少、跟随行为和亲密行为较多(P < 0.05)。CPP 结果表明,在连续4 d (出生后13 ~ 16 d;19 ~ 22 d)的父鼠强化后,第17 d 和第23 d 的幼仔不能形成对父鼠的位置偏爱(P > 0.05)。这些结果说明断乳前的棕色田鼠幼仔已能够识别父鼠和陌生雄鼠,但不能形成对父鼠的位置偏爱。  相似文献   

10.
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192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活体幼仔为研究对象,分析大熊猫出生体质量的统计学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大熊猫出生体质量主要分布在[100,210),且处于[100,110)和[200,210)区间的个体频率也较高,而出生体质量低于60 g的幼仔个体极少;因此,根据大熊猫出生体质量划分,100~210 g为正常体质量个体,高于或等于210 g为高出生体质量个体,低于100 g为低出生体质量个体,低于60 g为极低出生体质量个体;雄性幼仔的出生体质量更集中。合理划分大熊猫活体幼仔的出生体质量,有利于调整大熊猫幼仔的饲养管理方式和育幼人员的搭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2014年8月,利用红外视频监控系统结合现场观察,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基地对野化培训第一阶段的7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幼仔的活动变化进行研究,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了母幼距离、幼仔活动空间位置和行为等数据。研究结果发现:(1)母幼距离随着幼仔月龄的增长而增加,到幼仔爬树时母幼距离达到最高点,11~12月龄后出现下降的趋势。(2)野化幼仔随着月龄增长在母兽怀中的时间呈递减趋势;幼仔在地面的时间表现为未能独立活动时递增,5~9月龄时递减,其后14~15月龄时递增的变化规律;幼仔在树上的时间呈现5~10月龄时递增,接着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值,到14月龄时递减的波动;幼仔在母兽怀中(n=2,P0.05)和在地面的时间(n=5,P0.01)均与其在树上的时间呈负相关。(3)在活动时间分配上,幼仔平均用于休息的时间为所有行为时间的90.1%±4.1%,平均用于活动的时间为9.3%±3.9%,平均用于觅食的时间为0.6%±0.4%。  相似文献   

12.
圈养獐分娩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的5~7月,在浙江省嵊州市河麂种源繁育基地对34只獐(Hydropotes inermis)的分娩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母獐通常选择安全的地点进行分娩。獐集中分娩的时间为6月3日到6月19日,占分娩母獐总数的73.53%(n=34),并且分娩多在白天进行。产程(从胎膜露出到胎盘娩出)平均为(302.20±15.27)min(n=15)。胎儿娩出的姿势多为前躯前置(前足、头先露出),占83.78%;少数为后躯前置(后足先露出),占16.22%。幼仔首次吮乳时间在单胎和多胎间无显著差异,平均为出生后(44.97±2.73)min(n=35)。幼仔出生后首次平均站立时间在双胞胎、三胞胎和四胞胎分别为(32.25±2.49)min(n=16)(、29.42±2.52)min(n=12)和(65.00±7.39)min(n=6)。每胎幼仔数越多,初生幼仔的平均体重越轻。  相似文献   

13.
亲缘关系与布氏田鼠双亲行为和杀婴行为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晓东  房继明 《兽类学报》2003,23(4):326-331
根据幼仔发育的 5个阶段 :新生 (1~ 5日龄 )、耳立 (6~ 9日龄 )、睁眼 (10~14日龄 )、出巢 (15~ 2 0日龄 )和断奶 (2 1~2 4日龄 ) ,通过观察布氏田鼠对自己幼仔 (r=0 5 0 )和非亲缘幼仔 (r <0 12 5 )的行为反应 ,研究亲缘关系对布氏田鼠双亲和杀婴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1)新生阶段 ,雄鼠抚育亲仔的时间显著多于非亲缘幼仔 ;断奶阶段 ,雄鼠与亲仔相触及在巢内活动的时间也显著多于非亲缘幼仔 ;雄鼠在耳立、出巢和断奶阶段嗅闻非亲缘幼仔 ,以及在新生和睁眼阶段修饰非亲缘幼仔的时间都显著多于亲仔。 2 )断奶阶段 ,雌鼠与亲仔相触的时间显著多于非亲缘幼仔 ,但在睁眼阶段修饰非亲缘幼仔 ,以及在新生、耳立和出巢阶段嗅闻非亲缘幼仔的时间显著多于亲仔。 3)雌雄鼠在15日龄前没有杀婴行为 ,15日龄后 ,开始对非亲缘幼仔发生杀婴行为 ;雌鼠杀婴行为受幼仔发育的显著影响 ,且杀婴频次显著高于雄鼠 ;雌鼠在断奶阶段对非亲缘幼仔的杀婴频次显著高于亲仔。综上所述 ,亲缘关系对布氏田鼠的双亲和杀婴行为有显著影响 ,这可能与个体间的已往经历 (熟悉性等 )或表现性匹配等辨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麋鹿保护区内、外的麋鹿种群动态。到2006年产仔季节结束后,该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达522头,2006年产仔前性比为1∶1.22。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种群增长曲线,1998年后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呈指数增长(Nt=84e0.226t),其瞬时增长率为0.226;1998年夏季长江暴发特大洪灾,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部分麋鹿逃逸到长江南岸,形成了自然野化麋鹿种群。该自然野化种群比保护区内麋鹿种群增长快,其瞬时增长率达到0.267。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差异显著,而两地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年均出生率(26.8%,P=0.010)和年均增长率(21.7%,P=0.038)均显著地高于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年均出生率(21.6%)和年均增长率(17.0%)。由于生境退化和人为干扰,当前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增长已开始出现密度制约迹象,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麋鹿的生存繁衍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杨凤  曾超  王华  文永升  何阳阳  张瑜 《生态学报》2016,36(3):795-802
作为埋栖型滩涂贝类的典型代表种类,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具有很强的潜沙行为。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态行为学,在室内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常见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 H值以及流速和规格大小对蛤仔幼贝(6—12 mm)潜沙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10—30℃,盐度25—30,p H值在6.0—9.0范围内蛤仔幼贝均能100%潜沙;在试验观察的4—5 h内,盐度由30突变至10时没有蛤仔潜沙,突变至20时有20%—30%潜沙(20℃,庄河蛤仔)或100%潜沙(15℃,福建蛤仔);p H值由8.0突变至10.0时不能潜沙;以暂养海水的温度(15或20℃)、盐度(30)和p H值(8.0)为中心,随着各个指标向两侧突变潜沙时间延长;流速为3、4和5 cm/s时,随流速增大潜沙速度加快;在规格6、9 mm和12 mm的幼贝中,以12 mm潜沙速度最快。若以半数潜沙时间(ET_(50))为判定指标,则适宜潜沙温度为15—20℃,盐度为25—30,p H值为7—9(莆田蛤仔)和8.0(庄河蛤仔)。在适宜条件下,蛤仔幼贝1 min内开始潜沙,3 min内有半数潜沙,5 min便全部潜沙。研究发现环境突变对蛤仔潜沙有明显影响,在天然海区放养蛤仔时应该注意购买地和放养海区温度、盐度和p H值的差异,并且选取10 mm以上幼贝放养效果较好。所得结论对完善菲律宾蛤仔幼贝的行为学及其底播养殖技术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雌性麇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岁到5岁5个不同年龄阶段33头雌性麋鹿的体重(BW)、肩高(H)、头长(HL)、耳长(EL)、胸围(BR)、尾长(TL)、体长(BL)、后足长(ZL)进行测量,分别对体重与其余7项体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雌鹿的7个体尺和体重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体重与胸围、肩高和体长相关性较大.在1至2岁雌性麋鹿,体重增长速度较快,2岁为麋鹿外貌定型阶段,3~4岁麋鹿的性状第一主成分相似,说明雌性麋鹿的体成熟期是在3~4岁.  相似文献   

17.
2003 年,圈养大熊猫“梅梅”首例哺育成活一胎二仔,通过对其近半年的育幼行为观察,结果发现:1) 母兽主要以同时衔2 仔、同时衔和抱2 仔二种方式将幼仔抱入怀中哺育;60 d 内, 育幼姿势以坐位为主,倦卧其次, 其它姿势更少, 其中坐位随日龄增加逐渐减少, 倦卧变化不大。2) 母兽活动时间在产仔当天最多, 之后显著下降并维持在35.2 ± 0.6% 的低水平, 47 d 后再缓慢上升到108 d 后的54.8 ± 0.9% 。3) 双胞胎幼仔间哺乳的日均次数和时间无显著差异。4) 7 d 内2 幼仔“仔在母身上” 的时间占100%, 21 ~ 23 d 后显著减少, 而“母体盖仔”、“仔在母身边”和“母仔自然分离”的时间显著增加, 但“母体盖仔” 的时间在32 d 左右后又显著减少;双胞胎分别在与母兽的此四种位置变化的时间上无显著差异。5) 母兽的活动、幼仔哺乳日均次数、“母仔自然分离”在全天的日均时间分布有峰、谷变化。6) 随幼仔活动能力的逐渐增强,幼仔离“育幼窝”的距离也逐渐增加,双胞胎幼仔离“育幼窝”的远近也有差别。7)母兽分别与其雄性双胞胎幼仔玩耍的时间有显著差异,而两幼仔自玩的时间无差异,此两双胞胎自玩和一起玩耍所用时间远大于分别与母兽玩耍的时间。该研究丰富了大熊猫育幼行为内容,并为以后的大熊猫双胞胎育幼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行为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2009年5月,在达乌里寒鸦(Corvus dauurica)迁徙和越冬期间,针对其在北京麇鹿苑内的种群数量变化,成体、幼体组成比例的变化,以及在麋鹿苑集群停歇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达乌里寒鸦每年10月中旬前后开始到糜鹿苑聚集活动,次年5月份以后,集群现象消失.持续活动时间为(166±11)d,10月底或11月初种群数量达最大,2008年10月下旬,最大数量一度达(6 500±300)只,4个迁徙越冬期的最大种群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X_((3))~ 2=8 484.47,P<0.01=.Krushkalwallis H检验表明,4个迁徙越冬季的种群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X_((3))~2=6.14,P=0.11>0.05).幼体的比例在秋季迁徙前期和春季迁徙后期相对较高,可达100%.观察表明,该鸟在麋鹿苑周边的垃圾场觅食后,选择在苑内饮水是其在麋鹿苑集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晚熟性动物,育幼早期是幼仔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幼仔最易夭折时期。为了解大熊猫产后应激水平及其与母幼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行为适应机制的角度提高幼仔存活率,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7只处于育幼早期(产后0~75日)母兽粪便皮质醇含量,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3对母幼个体的行为。结果显示:(1)育幼早期母兽皮质醇含量随幼仔日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r=-0.950,P<0.001);(2)幼仔断奶前与断奶后相比,母兽皮质醇含量无显著差异(t=-0.935,P=0.361);(3)母兽皮质醇含量与母幼联系(r=0.918,P<0.001)、幼仔尖叫(r=0.777,P=0.001)和休息行为(r=0.731,P=0.00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采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608,P=0.016),而与舔幼仔行为不相关(r=0.366,P=0.179)。结果表明,大熊猫母兽育幼早期粪便皮质醇含量变化与幼仔生长发育有关,推测母兽的应激强度可能随幼仔御寒能力及自主活动能力的提升而降低;皮质醇可能参与母性行为调节,有助于...  相似文献   

20.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1900年在我国绝迹后,已80多年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动物学家与环境保护部门都主张在中国恢复这一特产动物的种群,故由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环保局共同进行麋鹿的重引进,并组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承担此任务。在塔维新托克侯爵(Marquess of Tavistock)的支援下,1985年8月由英国乌邦寺引进20头麋鹿,散放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南海子,并在此顺利地渡过了第一个冬季。1986年5—7月交配繁殖,于1987年3—4月出生了第一批仔鹿14头,成活10头,4头因难产等原因死亡。由此可以证明麋鹿原产地—北京南海子的生态条件仍适合于离开家乡80多年的麋鹿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