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添加5%(v/v)番茄汁的改良配方乳中对植物乳杆菌ST-Ⅲ单菌或与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的生长特性、发酵乳风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脱脂乳中添加5%(v/v)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植物乳杆菌ST-Ⅲ单菌发酵时的凝乳时间,提高其活菌数.在改良的配方乳中,三菌混合发酵制备的发酵乳具有良好的酸奶风味、无涩味.但与...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选用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M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W2作为发酵菌株对花生粕进行固体发酵,以多肽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确定工艺参数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5%,酿酒酵母接种量9%,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9%,料液比1∶1.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花生粕,多肽和总酸含量分别为18.89%±0.35%和9.12%±0.23%,较优化前分别提高33.78%和24.45%,提高幅度较大,可见优化后工艺稳定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羊骨酶解液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度,探讨乳酸菌发酵对钙离子释放、短肽形成以及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从7株乳酸菌中筛选出了产蛋白酶能力最强的植物乳杆菌,接种羊骨酶解液,以发酵液中Ca~(2+)浓度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发酵工艺:酶解液中添加1%的麦芽糖,调节起始pH为5.5,以4%接种量接种驯化好的植物乳杆菌,37℃摇床发酵14 h。发酵过程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与Ca~(2+)含量(R=0.495,P0.01)和短肽得率(R=0.655,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多肽生成量与短肽得率呈负相关(R=–0.013)。发酵液中的Ca~(2+)浓度(P0.05)、水解度(P0.01)、短肽得率(P0.01)、羟脯氨酸含量(P0.01)均显著高于酶解液(P0.01),植物乳杆菌活菌数达到94.6×10~8 CFU/m L。发酵还可使酶解液对DPPH、·OH、O_2~-·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提高(P0.01,P0.05)。综上所述,以植物乳杆菌发酵羊骨酶解液可进一步促进骨钙的转化和胶原短肽的生成并显著提高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短肽和Ca~(2+)反过来促进植物乳杆菌的繁殖,增强了酶解液的益生功能,乳酸菌产生的维生素、胞外多糖等物质使羊骨酶解液更富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接种植物乳杆菌对小规模饲料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自然发酵的样品为对照,接种不同来源植物乳酸菌发酵饲料稻,发酵30 d后对饲料稻的感官进行评价;通过选择性平板对饲料稻青贮中的不同微生物进行计数;并采用V-Score评价法对发酵品质进行评定。【结果】相对自然发酵的样品而言,接种植物乳杆菌的青贮样品感官评分等级达到优良;乳酸菌为优势菌株,引起腐败变质的好氧菌、霉菌、大肠杆菌等受到抑制;接种发酵的样品中乳酸含量明显增加,氨态氮的产生量为对照的1/2左右,V-Score评分为满分。【结论】供试的植物乳杆菌,尤其是从青饲料和青贮材料中分离的菌株能有效改善饲料稻青贮的品质,可考虑用作青贮饲料稻发酵剂。  相似文献   

5.
短乳杆菌有较强去除亚硝酸盐能力 ,亚硝酸盐含量在 2 5 0mg L以内 ,接种短乳杆菌48h亚硝酸盐全部去除。短乳杆菌处理亚硝酸盐主要处于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亚硝酸盐阶段。短乳杆菌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pH值为 5.0~ 6.0 ,最适温度为 3 0℃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发酵初期 (1 0~ 2 6h)亚硝酸盐去除量随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加 ,最适接种量为5 %。亚硝酸盐含量在 2 0 0mg L以内 ,短乳杆菌对亚硝酸盐的去除量与底物浓度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吴霖  葛洋  张海坤  李岩  胡晓珂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1):2830-2847
【背景】乳杆菌是人体肠道益生菌,其发酵乳中可检测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分布着大量的乳杆菌。【目的】从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发现渤海沉积物中分布着乳杆菌资源。为了进一步开发具有ACE抑制活性的海洋乳杆菌资源,提高乳杆菌发酵乳的ACE抑制活性,筛选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渤海沉积物中检测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富集分离,对筛选出的乳杆菌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测定该菌发酵乳的ACE抑制活性,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渤海沉积物中含有乳杆菌并成功筛选出一株瑞士乳杆菌GY-3,其发酵乳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该菌在发酵温度37°C,接种量3%,且在脱脂乳培养基中添加1.0%葡萄糖,0.6%大豆蛋白胨,1.0%酵母浸粉,0.04%MnSO_4·4H_2O时,抑制活性最高,可达79.52%。通过对该菌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发现其产ACE抑制肽涉及蛋白酶系统、多肽转运系统和肽酶系统。【结论】为扩大海洋源产ACE抑制肽的乳杆菌种质资源、开发高产ACE抑制活性的发酵菌株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如何提高乳杆菌产ACE抑制肽的水平,并对其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生物学特性和ACE抑制活性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降血压相关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耐受乙酸的乳酸菌是传统谷物醋醋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及其风味衍生物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目的】从镇江香醋醋醅中分离鉴定具有耐乙酸特性的乳酸菌,并评价不同条件下该菌株的产乳酸能力。【方法】利用4%(体积比)乙酸含量的MRS培养基分离耐乙酸乳酸菌;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基因组测序、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考察不同乙酸浓度、葡萄糖浓度、发酵温度和时间对菌株产乳酸能力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一株可耐受6%乙酸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 JN500903;在厌氧静置、接种量5%、乙酸浓度5%、葡萄糖浓度40 g/L、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10 d条件下,该菌株乳酸产量为16.1 g/L。【结论】乳杆菌JN500903能够耐受6%乙酸浓度,具有在酸性环境下合成乳酸的能力,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去除亚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短乳杆菌有较强去除亚硝酸盐能力,亚硝酸盐含量在250mg/L以内,接种短乳杆菌48h亚硝酸盐全部去除。短乳杆菌处理亚硝酸盐主要处于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亚硝酸盐阶段。短乳杆菌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pH值为5.0~6.0,最适温度为3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酵初期(10~26h)亚硝酸盐去除量随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适接种量为5%。亚硝酸盐含量在200mg/L以内,短乳杆菌对亚硝酸盐的去除量与底物浓度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植物乳杆菌AR326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接种量、生长曲线、最适初始pH、胆汁耐受性、NaCl耐受性,并进一步探究了单菌株发酵酸奶的性能。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AR326生长较快,4 h进入对数期,14 h进入稳定期,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初始pH 3.0~7.0范围可生长,适宜的接种量为1.5%~2.0%,耐受胆盐浓度达0.2%,耐高渗透压能力强,可在含NaCl 8%的MRS培养基中生长。发酵乳中菌落数和对照组一致,脱水收缩性优于对照组,因而可用于商业上生产功能性酸奶。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对于酸菜发酵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有关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在酸菜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目的】为了挖掘短乳杆菌的发酵性能并开发酸菜发酵剂,将2株短乳杆菌分别与1株植物乳杆菌进行组合并发酵酸菜,分析短乳杆菌对酸菜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短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的单菌株生长产酸性能、耐酸性及亚硝酸盐降解力,并将两菌种组合后发酵酸菜,分析1-7d内酸度、乳酸菌活菌数、亚硝酸盐含量及酸菜质构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相较于短乳杆菌Lb-9-2,短乳杆菌Lb-5-3的生长和产酸速率较慢、酸耐受力较弱,但其亚硝酸盐降解力较强。两株短乳杆菌分别与植物乳杆菌Lp-9-1组合后产酸力显著增强,并在3 d时达到最低pH值(约3.10);植物乳杆菌Lp-9-1的添加使酸菜中总体乳酸菌生长延迟,在5 d时达到最高活菌数;组合菌种的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在1-7 d内变化较为平缓,前5天内两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乳酸菌会降低酸菜硬度和弹性,发酵3d时Lb-5-3/Lp-9-1组合的硬度最大,感官评价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1.
【背景】泡梨是云南省常见的一种腌渍水果,在云南加工食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味道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而目前对泡梨中微生物种群的系统分析和发酵原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乳酸菌在云南泡梨中的分布及应用,阐明乳酸菌种类对泡梨发酵中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4个不同地区采集12份泡梨样品,经菌落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分离与鉴定。利用分离的乳酸菌为菌种进行泡梨的制备,采用GC-MS技术对人工接种的复合乳酸菌发酵与自然发酵泡梨进行风味物质的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分离鉴定出79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3株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1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2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1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植物乳杆菌为泡梨发酵中的优势菌。将分离所得乳酸菌用于泡梨制备的结果表明,乳酸菌使泡梨的发酵时间缩短5d且品质更优,分析其中的风味物质发现接种乳酸菌发酵泡梨风味物质更丰富,其中酯类和醇类远多于自然发酵泡梨。【结论】云南泡梨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选用分离出的优势乳酸菌作为复合乳酸菌用于泡梨发酵获得色泽、口感更好的泡梨,且发酵周期更短,风味物质更丰富。该研究对泡梨制备工艺和进一步标准化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提取皂荚种子多糖,得到一种提取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同时具有良好保湿效果的皂荚种子多糖发酵产物滤液。方法:筛选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进行生物发酵,通过单因素分别优化皂荚种子发酵过程中的料液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发酵菌接种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最优结果。同时选择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分别进行人体斑贴实验和皮肤含水量测试,探究皂荚种子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及其保湿功效。结果:皂荚种子发酵工艺设定为料液比1∶40 (g/mL),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60 h,发酵菌接种量1.0%,所得的多糖提取率为31.8%,斑贴实验48 h内未出现不良反应,皮肤含水量测试结果显示,多糖含量在3.18%和6.36%的皂荚种子发酵产物滤液可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结论: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所得的皂荚种子发酵产物滤液多糖含量显著提高,且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保湿功效,在日化领域原料开发中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三种可食性微生物复配发酵制备微生物除臭剂,研究微生物复配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四个因素对H_2S去除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发酵条件,进一步研究硫元素转化及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质量比为1∶2∶2时,各因素对H_2S去除率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8. 5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12. 75%,H_2S的去除率可达到71. 8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硫元素转化及含量动态变化相比,实验组的SO_4~(2-)含量显著较高(P0. 05),H_2S释放量显著较低(P0. 05)说明该微生物除臭剂可以调节硫元素转化,有效抑制H_2S产生。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胞外多糖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有一定加工性能和/或人体健康增益效果的高分子聚合物。为了筛选胞外多糖高产的菌株并提高其多糖产量,以多糖含量为衡量指标,首先通过比较实验筛选目标菌株,然后采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最后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实验确定该菌株发酵脱脂乳产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菌株B6的产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常规乳酸菌,经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3310)。该菌株最优的产糖条件为发酵时间41 h,发酵温度39 ℃,脱脂乳浓度91 mg/mL,接种量5%(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发酵乳中多糖含量可达354.5 mg/L,比优化前提高35.8%。  相似文献   

15.
采用谷氨酸棒杆菌S9114和枯草芽胞杆菌NTG-4在10 L自控发酵罐上进行混菌发酵,探索混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的可行性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温度、接种量、pH及溶氧对聚谷氨酸发酵有较大影响,发酵前期维持32℃,6 h提温至37℃变温控制,谷氨酸棒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接种量分别为5%和0.5%,pH 7.0,溶氧20%最有利于γ-聚谷氨酸发酵,在此条件下发酵32 hγ-聚谷氨酸最高产量为38.3 g/L。  相似文献   

16.
植物乳杆菌R260产细菌素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获取植物乳杆菌R260产细菌素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发酵液对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抑菌效价.结果 产细菌素的最佳培养基是MRS培养基,最适起始Ph为6.5,最适接种量和接种种龄分别为3%和12 h,产细菌素最适发酵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和20 h:细菌素在对数期开始产生,稳定期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了细菌素的产量,达1656 IU/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两歧双歧杆菌86321的生长特性,为该菌生理功能研究和高效发酵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长曲线、产酸量、最适厌氧方式、最适pH、最适培养温度及最适接种量等一系列实验,对两歧双歧杆菌86321进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两歧双歧杆菌86321在BL培养基中培养时间可缩短至16 h,最高活菌数的lg值达到9.5;其最适厌氧方式为自然厌氧法或密封法,装液量视实际情况而定;在pH7.08.0生长良好,最适初始pH为8.0;在3742℃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7℃;综合总菌量和生产成本,确定最适接种量为7%(v/v)。结论用BL培养基可以大大提高两歧双歧杆菌86321的产量。细菌产量的高低和发酵速度的快慢与菌种活力、厌氧方式、培养温度及pH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发酵青蒿叶和叶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青蒿原料的应用途径,延伸青蒿产业链,对青蒿叶和叶渣进行发酵研究。拟开发可用于动物保健的青蒿来源的产品。采用微生物发酵青蒿及青蒿叶渣,检测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等菌株发酵青蒿叶和叶渣后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素以及青蒿素、青蒿乙素、双氢青蒿酸、青蒿酸含量变化。青蒿叶发酵产物及功效成分含量与对照组比较,酵母菌发酵后粗蛋白提高43.05%,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粗脂肪提高106%,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粗纤维降低43.30%,黑曲霉菌发酵后青蒿素和青蒿乙素分别提高133.27%和88.06%,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后青蒿酸提高21.49%,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双氢青蒿酸提高86.01%;青蒿叶渣发酵产物与对照组比较,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粗脂肪提高87.73%,酿酒酵母菌发酵后粗蛋白提高85.3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粗纤维降低55.67%,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双氢青蒿酸提高71.91%,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后青蒿乙素提高94.71%。微生物发酵青蒿叶和叶渣显著提高其功效成分含量,增加了探索青蒿叶和叶渣发酵产物作为动物保健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响应面法对一株粘性嗜热链球菌ST-1的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单因素的实验结果,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胞外多糖的产量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胞外多糖产量与三个考察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时间14 h,发酵温度42℃...  相似文献   

20.
对双歧杆菌凝固型无糖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接种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菌株进行发酵。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木糖醇6%于39℃条件下培养8h后,再接入接种比例为1:1、接种量为4%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于42℃条件下培养3 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酸奶风味纯正,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具有天然的奶香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