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双角多甲藻有性过程的初步研究,表明在这种间核生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典型的育性生殖。在双角多甲藻春季生长高峰的末期(3月底至4月初),有性生殖大量发生。形成的合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后成为厚垣合子进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沿海甲藻包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眠包囊是甲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们对于甲藻种群的生存、延续以及扩散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能够形成休眠包囊的甲藻大部分时间以包囊的形式存在于沉积物中,因此研究包囊有助于揭示甲藻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种类和数量还可以追溯各海区的富营养化历史,以及重建古海洋环境.本文介绍了甲藻包囊的研究方法,指出形态分...  相似文献   

3.
一种不运动的淡水甲藻的形态学和生活史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作者在湖北省武汉市一腐殖质丰富的小水泥池中发现了一种能形成水华的甲藻,经鉴定为巴达维亚胞甲藻,属植甲藻目,此目是中国新记录。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培养,对其形态学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其营养细胞近新月形,腹部轻微隆起;每个细胞产生两个裸甲藻型的动孢子,动孢子再直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环境不适时可形成静孢子或胞囊(Cyst);静孢子近球形,由营养细胞收缩形成;球形的胞囊由原生质发育而来,位于母细胞壁内,外壁  相似文献   

4.
胞甲藻属(Cystodinium Klebs)是植甲藻目(Phytodinales)一种生活于淡水表层、漂浮、不运动的甲藻类群。由于胞甲藻属材料不易获取、人工培养困难等,目前对该属的分类地位、分子系统发育和生活史等方面的了解仍十分有限。2013年夏季,我们从武汉市官桥基地一个发生严重胞甲藻水华的鱼塘中取样,经过分离和培养,于国内首次成功获得此甲藻,将其编号为FACHB-1781,并保存于淡水藻种库中。经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认该甲藻为胞甲藻属的巴达维亚胞甲藻(Cystodinium bataviense Klebs),其形态特征为:营养细胞近新月形或长卵形,两端渐窄、末端钝圆,背腹侧常向外部隆起,无刺或角状延伸。基于SSU r 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植甲藻目不是单系起源的类群,巴达维亚胞甲藻与Cystodinium phaseolus亲缘关系密切且聚为一枝,而另一些植甲藻类群(如Hemidinium nasutum和Gloeodinium viscum)与其它已知SSU r DNA序列的甲藻类群亲缘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5.
孢囊在甲藻的生活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福建省九龙江从2009年起,暴发多次拟多甲藻水华事件。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单细胞PCR技术,对九龙江西陂库区2012—2013年不同月份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种属判定,并对甲藻孢囊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陂库区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主要为拟多甲藻属,约占80%,其次为裸甲藻属,发现了2009年水华的优势种佩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penardii)孢囊。库区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丰度在(13.7±1.2)—(105.2±8.3)个/g干重之间。多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甲藻孢囊的丰度与含水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反映了甲藻孢囊沿水流方向逐渐积累。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水库甲藻孢囊鉴定和萌发的研究空白,为九龙江甲藻水华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淡水多甲藻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片形态和排列格式是有壳甲藻的重要分类依据, 荧光染色法和扫描电镜在显示板片排列上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这两种方法, 并结合光学显微技术, 对我国淡水多甲藻属Peridinium 11种的形态结构和板片排列进行了描述, 其中6种为中国新记录, 它们是加顿多甲藻P. gatunense Nygaard、古氏多甲藻P. gutwinskii Woloszynska、拉氏多甲藻P. lomnickii Woloszynska、腭状多甲藻P. palatinum Lauterborn、线纹多甲藻P. striolatum Playfair和带多甲藻P. zonatum Playfair。  相似文献   

7.
从海南陵水新村港分离出1株附生原甲藻,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并结合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为国内首次报道.国内曾将该种与墨西哥原甲藻(Prorocentrum mexicanum)归为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淡水拟多甲藻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多甲藻属Peridiniopsis Lemmermann是重要的淡水有壳甲藻,是形成淡水甲藻水华的主要类群之一。该属被定义为不具或仅有一块前间插板的多甲藻类群,其板片格式为3–5′,0–1a,6–7(8)″,5″′,2″″。迄今,全球范围内报道的拟多甲藻属约有20种。通过对所采集国内甲藻标本的整理和鉴定,描述了8种及1变种,并对其形态特征、板片排列、生境和分布进行了简述。其中有3个是中国新纪录,它们是柏林拟多甲藻P.berolinensis(Lemmermann)Bourrelly、波吉拟多甲藻P.borgei Lemmermann和柯维拟多甲藻P.kevei Grig-orszky et Vasas。  相似文献   

9.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无机氮对浮游植物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评述了1992年秋冬季在厦门进行的一次海洋围隔生态系实验的结果。实验重现了围隔水体连续富营养引发了甲藻赤潮的现象。间歇性的供给无机氮,不会影响浮游植物演替的顺序,但会导致甲藻赤潮出现时间长短和优势种的差异。实验结果还表明,演替过程对甲藻赤潮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种属甲藻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自养能力使它们的生存能力存在差异。这是形成甲藻赤潮优势种的一个主要因素。甲藻赤潮的发生并不完全依靠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双角多甲藻在MCV合成培养基中的最短加倍时间约6天,其有性生殖可用缺氮培养基进行诱导。批量培养的迟滞期和指数生长期末细胞的诱导效率最高,合子产率可达70%。厚垣合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9℃、pH7.4、光强5200lx。在鉴定的70个克隆藻株中,有2株为同宗配合;48株为异宗配合,其中“+”株23个,“-”株25个;其余20株未能诱导出有性生殖。合子开始萌发时,在中层壁和内层壁之间的空间出现1至多个“管状结构”,协助原生质体将合子壁顶破,外包一层薄壁的原生质体放出。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广西北部湾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进化意义,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洋原甲藻BBW-01 藻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各地理株系的海洋原甲藻的形态特征相似,仅在细胞大小上存在差异.海洋原甲藻BBW-01 与采自于广东大亚湾的海洋原甲藻形态特征最为接近,其壳板后端的7 个呈“V”字形对称排列的大孔可作为海洋原甲藻鉴定的重要指标.18S rDNA 序列同源检索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海洋原甲藻BBW-01 与源自中国南海的海洋原甲藻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其他2 株海洋原甲藻聚成一支,属于浮游、兼性浮游类原甲藻.因此,对赤潮原因种的准确识别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赤潮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形态学方法将中国淡水藻种库一株编号为FACHB-329的甲藻鉴定为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Peridinium umbonatum var.inaequale Lemmermann,并且描述了此甲藻所产生的孢囊形态。还对该藻的SSU和LSU rDNA序列进行测序,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也支持形态鉴定。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多甲藻属是多系起源的,本研究所用的多甲藻属类群可以形成两个大的分枝——Peridinium umbonatum类群形成的分枝和狭义多甲藻属类群(Peridinium sensu stricto)形成的分枝。并且形态学和分子数据都显示了P.umbonatum类群与狭义多甲藻属类群之间的差异。P.umbonatum类群形成的淡水单系类群虽然没有高度的自展支持但获得了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而狭义多甲藻属类群形成的单系类群获得了高度的支持。淡水多甲藻P.aciculiferum和P.wierzejskii则与海洋斯氏藻属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利玛原甲藻中聚酮合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聚酮合酶 (polyketide synthase, PKS)基因与藻毒素合成的关系,揭示PKS基因在赤潮毒素合成中的作用,采用兼并引物,通过PCR技术获得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可能存在的I型PKS基因;并对所获得PKS基因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PKS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采用RT-PCR技术分析了PKS基因在利玛原甲藻中的表达状况;并通过多聚腺苷酸RNA的扩增、细菌的分离鉴定、限制性内切酶酶切、Southern blotting等技术对PKS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玛原甲藻中PKS基因与海洋原甲藻聚为一支,在利玛原甲藻中有显著表达;以Oligo(T)引物进行RT-PCR扩增时,可出现18S rRNA和PKS基因相应条带;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Sou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基因中存在明显的甲基化;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从利玛原甲藻培养液中分离到的细菌与海洋放线菌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9%,该菌株中并不存在PKS基因.结果显示,所获得的PKS基因是利玛原甲藻聚酮合酶基因,基因序列已提交GenBank (EF521601);PKS可能在腹泻性贝毒合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海南陵水新村港分离出1株附生原甲藻,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并结合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为国内首次报道。国内曾将该种与墨西哥原甲藻(Prorocentrum mexicanum)归为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15.
大亚湾水域原甲藻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1998年至2000年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有8种原甲藻(Prorocentrum);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 sigmoides),海洋原甲藻(P.micans)。三角棘原甲藻(P.triestinum)。具齿原甲藻(P.mexicanum)和原甲藻未知种(P.sp)。对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态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此前关于光薄甲藻Glenodinium gymnodinium Penard在西藏那错湖的记录是基于错误的鉴定, 作者在相差显微镜下对标本进行了重新检查, 发现此甲藻的细胞壁由多数甲片构成, 甲片大小相似, 多为六角形, 应属于网甲藻属Woloszynskia Thompson的微小网甲藻W. tenuissima (Lauterborn) Thompson。中型四角甲藻Tetradinium intermedium Geitler采于武汉的一小池塘, 附着于一鞘藻属Oedogonium植物的丝状体上, 属于甲藻门中的不运动种类, 营养时期不能运动。两个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之间,南麂海域原甲藻种群的种类组成、季节动态、空间分布及其与水温、盐度、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原甲藻种类有三角棘原甲藻、东海原甲藻、海洋原甲藻和反曲原甲藻,前两者是南麂海域最为优势的种类,它们的分布季节集中在春季(4-6月),并先后于5月12日和5月25日形成赤潮。原甲藻细胞数量在表层水体中的数量显著高于底层,这与原甲藻种类能够自主运动,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性有关。三角棘原甲藻较高细胞数量则相对集中出现在水温为18.5-19.5,盐度为29.58‰-30.95‰的水体中;东海原甲藻较高细胞数量则相对集中出现在水温为18.5-21.3℃,盐度为29.03‰-30.92‰的水体中。氮盐和磷酸盐浓度与原甲藻细胞数量之间呈负相关,磷营养盐浓度的高低对原甲藻种群动态影响更甚。对原甲藻细胞数量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原甲藻细胞数量与N:P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与磷酸盐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原甲藻细胞具有较强储备氮磷营养物质能力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在低营养条件下取得生长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有害甲藻孢囊主要是指能产生毒素和(或)能引起有害藻华发生并对水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危害效应的甲藻孢囊。我国沿海共记录了10属18种,占全球有害甲藻孢囊的3/4。这些有害甲藻孢囊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会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害甲藻孢囊的多样性及分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有害甲藻孢囊的准确判断不仅对研究其多样性及分布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水产品的安全检验和有害藻华的早期预警。对有害甲藻孢囊的分类主要存在鉴定困难、鉴定不准确等问题。本文综述了有害甲藻孢囊的危害、中国沿海有害甲藻孢囊的种类和分布,以及有害甲藻孢囊的鉴定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利用孢囊及营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毒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准确鉴定有害甲藻孢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甲藻(涡鞭毛虫,dinoflagellate)的细胞核是现存真核生物中最原始的。我们采用整装细胞制样和非树脂包埋去包埋剂超薄切片电镜技术,结合选择性生化抽提方法显示在寇氏隐甲藻(Cryptheccdinium cohnii)细胞中存在一个以水不溶性纤维蛋白成份为主的,贯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纤维网架系统,即核骨架-中间纤维结构体系,而Lamina结构不明显。免疫印迹法显示,甲藻细胞中存在类角蛋白组分,分子量为63kD和67kD,哺乳动物Lamin抗体与甲藻细胞全蛋白反应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原始真核细胞中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的核骨架和中间纤维,并提示核骨架-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体系可能起源于真核细胞起源早期。本文对Lamina与中间纤维在进化上的关系及Lamina在真核细胞进化中的功能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设置不同的氮、磷营养条件,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两种微藻的生长状况和种间竞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两种藻的最大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混合培养中两种微藻的比生长率低于单独培养.在混合培养中,生长前期中肋骨条藻是优势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东海原甲藻成为优势种,且优势种发生变化的时间与营养条件有关.混合培养中,东海原甲藻拐点出现时间在0.5 ~4.9 d,中肋骨条藻为0~2.6d,东海原甲藻拐点出现时间晚于中肋骨条藻.在各营养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均高于中肋骨条藻对东海原甲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当N为128μmol·L-1、P为32 μmol·L-1时,东海原甲藻的竞争能力是中肋骨条藻的3.8倍,两者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