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凝胶层析、制备型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无孢灵芝龙芝2号的固体发酵菌丝体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灵芝酸P(1),灵芝酸T1(2),灵芝酸Mk(3),灵芝酸S(4),灵芝酸T(5),ganodermanondiol(6),灵芝酸Me(7),5α, 8α-epidioxyergosta-6, 22-dien-3β-ol(8),灵芝酸R(9),lanosta-7, 9(11), 24-trien-3α-hydroxy-26-oic acid(10),ganodermenonol(11)。其中灵芝酸T1为首次发现的天然产物。体外细胞实验证实,11种化合物对肿瘤细胞L1210的增殖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的IC50值均在39.69μmol/L以下。  相似文献   

2.
冯娜  吴娜  杨焱  张劲松  唐庆九  邵倩 《菌物学报》2015,34(1):124-130
鲍姆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十五烷酸酯(1),星鱼甾醇(2),灵芝醇B(3),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4),灵芝酸DM(5)和Inoscavin A(6)。化合物1、2、3、4、5为首次从Phellinus baumii子实体中获得。对化合物进一步作了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4、5、6对肿瘤细胞K562的增殖有不用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63.5、10.3、70.6、35.9和3.5μg/m L。化合物5对肿瘤细胞Hep G2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IC50值为50.3μg/m L。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长期草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迪  冯娜  冯爱萍  韩伟  谭琦 《菌物学报》2016,35(10):1226-1233
对草菇不同生长期的菌丝体及子实体分别用95%乙醇提取,对获得的5个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定性检验、HPLC图谱分析和体外抗肿瘤、抑制DPP-IV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草菇不同生长期的菌丝体及子实体中均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甾类(或三萜)、糖类、氨基酸(蛋白)等物质。草菇4个生长期的菌丝体醇提物对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无抑制作用而对3种肿瘤细胞L1210、SW620、K562全部或部分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这4个生长期的菌丝体醇提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子实体95%醇提物对肿瘤细胞L1210、SW620、K562和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该部分可能具有细胞毒性。草菇不同生长期的菌丝体和子实体提取物均有一定抑制DPP-IV酶的活性,其中生长2周的菌丝体醇提物对DPP-IV酶的抑制活性较强,IC50值达到0.32mg/mL,该结果说明生长2周的草菇菌丝体具有最佳的抗肿瘤和降血糖潜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的功效性特征进行评价,为寻找灵芝中活性三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结合样品对肿瘤细胞L1210的增殖抑制率,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1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活性成分。样品与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共标定了12个共有物质峰,其中与抗L1210肿瘤细胞活性关系密切的三萜物质有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K、灵芝酸A、灵芝酸F和灵芝醛A。  相似文献   

5.
对灰树花子实体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分部(石油醚分部、氯仿分部、乙酸乙酯分部、正丁醇分部和剩余分部)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定性检验和体外抗肿瘤、抑制DPP-IV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的醇提取物中可能含有生物碱、氨基酸或蛋白、有机酸、酚类或鞣质、甾体、蒽醌等物质。石油醚分部、氯仿分部、乙酸乙酯分部和正丁醇分部对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无抑制作用而对三种肿瘤细胞L1210、SW620、K562全部或部分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氯仿分部对L12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达到0.13μg/m L。这说明这四个分部具有抗肿瘤活性。剩余分部对肿瘤细胞L1210、K562和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该分部可能具有细胞毒性。灰树花子实体的氯仿分部、乙酸乙酯分部和正丁醇分部具有较强的抑制DPP-IV酶的活性,这三个萃取分部对DPP-IV酶抑制的IC50分别为497.33、776.51、704.24μg/m L,该结果说明此三个分部具有降血糖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规模化液态深层发酵获得灵芝发酵产物,采用多种硅胶色谱柱层析及重结晶的方式,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等波谱分析,鉴定出这些化合物均属于含羟基或酮基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为(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ic acid(1)和(9S,10R,11E,13S)-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ic acid(2)的混合物、12S*,13S*-dihydroxy-9-oxo-10(E)- octadecenoic acid(3)、9R*,10R*-dihydroxy-13-oxo-11(E)-octadecenoic acid(4)、12S*,13R*-dihydroxy- 9-oxo-10(E)-octadecenoic acid(5)、9S*,10R*-dihydroxy-13-oxo-11(E)-octadecenoic acid(6)、10(S)-hydroxy-8(Z)-octadecenoic acid(7)、12-oxooctadeca-8,10-dienoic acid(8)、9,12-dihydroxy-10-eicosenoic acid(9)和9-oxooctadeca-10,12-dienoic acid(10)。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灵芝发酵产物中获得,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8和化合物10对L1210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3.00μmol/L和16.88μmol/L,对K562细胞增殖亦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是具有抗肿瘤潜力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甾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啤酒甾醇(2)、麦角甾醇葡萄糖甙(3)和tuberoside(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头鬼伞中得到。通过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有较强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狗肾细胞MDCK增殖的活性,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0.9μg/mL(18.4μmol/L)和5.8μg/mL(9.8μmol/L)。化合物3对MCF-7和MDCK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当其浓度为10.0μg/mL(17.9μmol/L)时,对MCF-7和MDCK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和7.5%。  相似文献   

8.
采用色谱法从紫芝(Ganoderma sinense) 95%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紫芝烯酸C(1)、赤芝酸A(2)、赤芝酮B(3)、灵芝烯酸B(4)、灵芝烯酸E(5)、灵芝酸H(6)和灵芝酸I (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化合物1对DU145细胞株、CEM细胞株及Hela细胞株细胞活力的影响,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8. 8±1. 5μMol/L(Hela细胞株),说明化合物1对Hela细胞具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色谱法从紫芝(Ganoderma sinense) 95%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紫芝烯酸C(1)、赤芝酸A(2)、赤芝酮B(3)、灵芝烯酸B(4)、灵芝烯酸E(5)、灵芝酸H(6)和灵芝酸I (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化合物1对DU145细胞株、CEM细胞株及Hela细胞株细胞活力的影响,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8. 8±1. 5μMol/L(Hela细胞株),说明化合物1对Hela细胞具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经典试管反应法结合纸色谱法对大金发藓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测定,其中含有挥发油、油脂、糖类、皂苷、生物碱、黄酮、香豆素及其萜类化合物。采用MTT法对大金发藓醇提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检测,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产生一定影响,并可显著抑制L121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IC5077.22μg/m L)。以三种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L1210小鼠淋巴白血病细胞,K562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和U937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为实验模型,比较了大金发藓孢子体和配子体细胞毒活性的差异。在相同条件下,孢子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能力远优于配子体。本文首次比较研究了大金发藓孢子体和配子体的抗癌活性,该结果不仅为大金发藓的传统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大金发藓抗肿瘤新药研发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灵芝中不同极性三萜活性的差异,运用大孔树脂将灵芝总三萜根据极性大小进行分段,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各极性部分的HPLC指纹图谱和三萜含量,并比较其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抗炎活性。结果显示D-101大孔树脂可以有效地将灵芝总三萜分为中等极性和低极性两部分,两部分的三萜含量分别为(279.00±2.90)mg/g、(94.52±2.03)mg/g。其中,低极性三萜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中等极性三萜,其对K562、SW620、L1210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74.12±1.94)μg/mL、(121.45±2.13)μg/mL、(13.52±1.13)μg/mL。另外,低极性三萜对RAW264.7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强于中等极性三萜。进一步对低极性三萜和中等极性三萜单体的抗炎活性进行比较,发现低极性三萜灵芝烯酸F、灵芝酸DM、灵芝醇B对RAW264.7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极性较高的灵芝酸C2、灵芝酸A。该研究阐明了灵芝子实体中不同极性三萜部位的抗肿瘤及抗炎活性并不相同,为将来新药开发和灵芝质量标准的改进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恒  黄麟淇  邓晖  牛永春 《菌物学报》2020,39(7):1322-1327
用分离自无症状瓜类植物的27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接种黄瓜,有14株引起了黄瓜幼苗的白化,这些菌株均属于链格孢A. alternata。为揭示A. alternata引起黄瓜幼苗白化的机制,对代表菌株5F29经固体发酵后提取其次级代谢产物,将粗提物按一定量混入基质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黄瓜、丝瓜和甜瓜对该粗提物敏感,出现白化苗;小白菜和辣椒对粗提物不敏感,生长正常。植物幼苗用粗提物处理的结果与用产生菌接种的结果相一致。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活性化合物,经测定该化合物引起黄瓜幼苗白化的最低浓度为12.5μmol/L。该化合物在此浓度下可引起黄瓜幼苗生长点白化,在15μmol/L的浓度下可引起黄瓜幼苗大部分组织白化,致使幼苗很快死亡。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技术,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一种植物毒素——腾毒素(tentoxin)。研究结果揭示了A. alternata引起瓜类幼苗白化的机制以及不同植物对于腾毒素的不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灵芝药品大多以灵芝子实体水提物为原料,为快速准确测定灵芝子实体水提物及相关产品中三萜的含量,建立了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HPLC分析测定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柱和洗脱条件,优选出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乙酸水溶液(0.0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相似文献   

14.
杨梅  岳亚文  张劲松  唐庆九  冯娜  韩伟 《菌物学报》2022,41(9):1519-1528
多篇文献报道灵芝三萜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其构效关系和作用靶点尚未系统比较。本研究以45种灵芝三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的增殖抑制测定,来评价化合物抗肿瘤的能力。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三萜和子实体中性三萜的活性较强。进一步采用Discovery Studio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12种活性较强的灵芝三萜与5种抗肿瘤作用相关蛋白p53、Bcl-xl、EGFR、IL-2和VEGFR2之间可能的作用靶点,推测三萜化合物抗肿瘤能力与其结构上的乙酰氧基和母环上的共轭双键有关。其中,具有这一特征的含有3个乙酰氧基的ganoderic acid T,其抗肿瘤活性最强。本研究为灵芝三萜活性位点的寻找和结构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 CPCC 400786的抗病毒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抗艾滋病毒抑制剂筛选模型对一株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 CPCC 400786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其对艾滋病毒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oxalicine A(1)、oxalicine B(2)、cis-4,6-dihydroxymellein(3)、亚油酸(4)、十八烯酸(5)、肉豆蔻酸(6)、尿嘧啶(7)、胸腺嘧啶(8)。化合物1和2为杂萜类化合物。对化合物1-6进行了抗艾滋病毒(HIV-1)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具有良好的抗H1N1活性,其IC50值为38.5μmol/L,比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稍弱(IC50=20.5μmol/L);化合物1和2具有抗HIV-1的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2.4、67.8μmol/L;其他化合物未显示抗病毒活性。本研究为从青霉属中发现更多抗病毒活性杂萜分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子实体有机溶剂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金针菇子实体醇提物的5个萃取分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部和剩余分部)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检验,以及体外抗肿瘤活性和降血糖活性的筛选。定性检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分部中含有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甾类(或三萜)、黄酮类和蒽醌类物质,正丁醇萃取分部中含有氨基酸和蛋白类、糖类、甾类(或三萜)、有机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剩余分部中含有氨基酸和蛋白类、糖类、甾类(或三萜)化合物。通过药理筛选发现,金针菇子实体的石油醚、正丁醇以及剩余分部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潜力,而氯仿和乙酸乙酯分部则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各萃取分部对DPP-IV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氯仿和乙酸乙酯分部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