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晖 《动物分类学报》2002,27(2):351-354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宽唇金小蜂属Habritys Thomson,1878,描述1新种弯宽唇金小蜂Habritys subcrispus sp.nov.,编制了宽唇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与短角宽唇金小蜂H.brevicornis(Ratzeburg)的主要区别为:头前面观唇基下缘呈明显的波状,前翅后缘脉为痣脉长的1.35倍,柄后腹第1节背板占整个柄后腹的1/2,其后缘向后部伸长。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痣斑金小蜂属Acrocormus Foerster,1856,描述2新种,美痣斑金小蜂Acrocrmus eucallus sp.nov.和棕唇痣斑金小蜂Acriocormus fuscussp.nov.,编制了中国痣斑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美痣斑金小蜂Acrocrmus eucallus sp.nov.与榆痣斑金小蜂A.ulmi Yang较相似,新种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的1/2处;翅痣长为高的1.55倍;柄后腹长为宽的3.7倍,正模♀:河北献县,采集时间及采集人不详;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棕痣斑金小蜂Acriocormus fuscussp.nov.与五营痣斑金小蜂A.wuyingensis Yang相近,比较杨忠岐(1996)的描述,新种与后者主要区别为:唇基区具明显的册形刻点;前胸背板前缘具脊;并胸腹节具完整的侧褶;缘脉为痣脉的1.5倍。正模♀:黑龙江伊春,1978-08-12,廖定熹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等齿金小蜂属Isocyrtus Walker,1833,描述2新种,脊等齿金小蜂I.carinatus sp.nov,和网胸等齿金小蜂I.reticulatus sp.nov。,编制了等齿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脊等齿金小蜂I.carinatus sp.nov.与I.laetus Walker较相似,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腹柄两侧仅具小突刺,无毛,小背板光滑无刻点;唇基下缘稍凹;触角第6索节长稍大于宽,正模♀,宁夏固原,1984-07-28,廖定熹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网膜等金小蜂I.reticulatus sp.nov与I.carinatus sp.nov.相近,与后者主要区别为:腹柄长为宽的1.6倍,并胸腹节长为小盾片长的2/3,无中脊,触角等4-6索节均方形,唇基下缘明显上凹,正模♀,山西古交,1990-06-14,黄大卫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奥金小蜂属Oxysychus Delucchi,1956,描述1新种褐棒奥金小蜂Oxysychus fusciclavula sp.nov.及2新纪录种:斯氏奥金小蜂Oxysychus silvestru(Masi)和纽奥金小蜂Oxysychus nupserhae(Dutt&Ferriere).新种褐棒奥金小蜂Oxysychusfusciclavula sp.nov 与其它两种的主要区别是:胸部明显隆起;前胸背板前缘无脊;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3/4;触角除棒节褐色外其余为黄色;柄后腹长为宽的3.2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福建省的金小蜂三新种。短缘高角金小蜂Apsilocerabrevivenasp .nov .与Ap silocerabramleyiGraham相似 ,但本种缘脉短于后缘脉 ,颚眼距为复眼高的 1 /4。宽头短颊金小蜂Cleonymusgrandicepssp .nov .与CleonymuslaticornisWalker相似 ,但头宽为中胸宽的 1 .4倍 ,缘脉长为痣脉的 1 .9倍。圆唇宽胸金小蜂Norbanusarcuatussp .nov .唇基下缘中部呈明显的弧形的特征可以与该属其它种类相区别。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脊柄金小蜂属AsaphesWalker ,共记述 6种 ,其中包括 4新种 :脐刻脊柄金小蜂Asaphesumbilicalissp .nov .,大眼脊柄金小蜂Asaphesoculisp .nov .,长梗脊柄金小蜂Asaphessici formissp .nov .和小索脊柄金小蜂Asaphesglobularissp .nov .。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脐刻脊柄金小蜂Asaphesumbilicalissp .nov .:正模 :♀ ,吉林延吉 ,196 2 VI 2 0 ,陈泰鲁采。本种与本属其它种区别 :胸部被粗糙的网状刻点 ,且具脐状刻点 ;后足基节背面光滑无毛 ;前翅后缘脉为缘脉的 2倍 ;触角位于复眼下缘连线上方 ,第 2环节亚方形且具感觉毛。大眼脊柄金小蜂Asaphesoculisp .nov .:正模 :♀ ,云南丽江丽地坪 ,340 0m ;1984 VIII 14,李畅方采。本种与蚜茧蜂脊柄金小蜂A .vulgarisWalker区别在于 :梗节长为宽的 2 .33倍 ;前翅被密毛 ,无透明斑。长梗脊柄金小蜂Asaphessiciformissp .nov .:正模 :♀ ,云南小中甸 ,380 0m ,1984 VIII 1,李畅方采。本种与大眼脊柄金小蜂Aaphesoculisp .nov的区别为 :梗节与鞭节长之和与头宽相当 ;头背面观宽为长的1.8倍 ,上颊后缘无被毛 ;颚眼距为复眼高的 1/ 2。小索脊柄金小蜂Asaphesglobularissp .nov .:正模 :♀ ,西藏曲松 ,4 10 0m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叶甲金小蜂属Schizonotus Ratzeburg,1852进行了分类研究,共记述3种,其中1新种及中国1新纪录种:弯柄叶甲金小蜂Schizonotus incurvulus sp.nov.和宽头叶甲金小蜂Schizonotus latus(Walker).提供了形态描述、分布及形态特征图,及该属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金小蜂科柄腹金小蜂亚科蝽卵金小蜂属一新种,正模、配模、副模,采自北京市平谷县。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北京市楔缘金小蜂属Pachyneuron 4种,其中1新种,1中国新记录,1北京新记录。本文以描述新种为主,并附有种的检索表。 属征:缘脉呈楔状加粗,端部粗于基部;盾纵沟不完整;具腹柄;第二腹节明显短于其后各节之和。该属中名以前称宽缘金小蜂,为了更确切地反映属征,便于与有关属区别,改作楔缘金小蜂。  相似文献   

10.
记述8种宽缘金小蜂及其新寄主并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其中包括2新种,即喀什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kashiensis sp. nov. 和脉毛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trichon sp. nov. 及1新记录种,即同色宽缘金小蜂 Pachyneuron concolor F rster。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记录种:纤毛虫门:寡膜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文报道了首次在中国土壤中鉴定到的、隶属于纤毛虫门寡膜纲的6种原生动物。这些种类是腐生拟康纤虫、刚毛胃纤虫、怪形钟虫、无规靴纤虫和旗康纤虫。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犁谷地秋冬季鸟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秋冬季节数次在伊犁谷地进行鸟类调查,共采集了标本98种,包括观察的10中,共计有108种,隶属于31科67属。文中讨论了鸟类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垂直分布居贸情况和一些种新的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是新的研究热点。无融合合生殖转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胚胎发生研究手段由切片技术逐渐发展为整体透明、组化荧光技术。大孢子母细胞(MMC)细胞壁无胼胝质(callose)及MMC哑铃状核是二倍性孢子形成区别于有性生殖的特征。DNA分子标记是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新的有效工具,狼尾草属、摩擦禾属的无融合生殖分子标记已被找到,并且后者已定位到玉米第6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14.
差异显示技术是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差异的有效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锚定引物与随机引物组合把不同种细胞的mRNA进行分组反转录及PCR扩增,在相邻泳道上显示扩增结果,通过比较电泳图谱找出差异。差异显示技术建立至今仅五年时间便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绘制遗传图谱、分离特异性表达基因、临床诊断遗传疾病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纪录种·肉鞭虫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首次在中国土壤中鉴定到隶属于肉鞭虫门的11种原生动物。这些种类是蚁固滴虫、唇缝口虫、斜缝口虫、喜盐匣壳虫、束拟砂壳虫、尖足法帽虫、长匣壳虫、森林地壳虫、佩氏三足虫、花瓶梨壳虫和鬃鳞壳虫。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是很有潜力的分泌型基因工程宿主菌。本文概述了利用芽孢杆菌分泌表达外源基因时,影响目的蛋白产率的一些主要因素,如蛋白酶水解作用、缺乏适宜的分子伴侣、信号肽的选择不当等,并讨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报道寄生拟隐脉叶蝉Sophonia spp.卵的尖角赤眼蜂属1新种,隐脉叶蝉赤眼蜂Hispidophila sophoniae sp.nov.,同时首次描述折脉宽翅赤眼蜂Ufens rimatus Linr的雌性特征,所有研究标本已制片,保存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海绵生物活性物质及海绵细胞离体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来自海绵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分布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讨论了其作为抗癌、抗病毒、抗细菌等药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相关的海绵种属 ;强调海绵生物活性物质的商业化和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供给短缺问题”。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海绵细胞离体培养是最有前景的技术。讨论了海绵细胞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海域的海绵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总结 ,强调海绵研究对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新化合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并提出进行研发的可能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伞形科变豆菜亚科的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中国伞形科变豆菜亚科 (Saniculoideae) 2属 (变豆菜属SaniculaL .和刺芹属EryngiumL .) 13种植物的果实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 ,从果实横切面形状及其合生面宽度、外果皮和中果皮外突所呈皮刺和鳞片或瘤状体的形态及皮刺中木化厚壁细胞组织的分布、外果皮细胞形状及其角质层厚度、中果皮细胞层数和结晶体类型及分布、色素块沉积、伴生分泌管和油管的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对上述各属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归纳出各属的果实解剖特征 ,探讨了属间演化水平 ,认为刺芹属果实较变豆菜属果实演化程度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 ,讨论了该亚科与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间的区别及其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鲻鱼(Mugil cephalus)寄生蠕虫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17尾鲻鱼(Mugil cephalus)肠道内获得寄生蠕虫9种,均为常见种类,即复殖吸虫(Digeneans)8种,棘头虫(Aacnthodephala)1种,总感染率为24.0%,平均感染强度8.73,种群平均密度2.10,其中惠东拟囊腔吸虫(Saccocoe-lioides huidongensis)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最大。鲻鱼寄生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0193,群落均匀度指标为0.6370。鲻鱼感染寄生蠕虫种数在1-3种之间,优势种1种,为惠东拟腔吸虫;次优势种3种,分别为鲻长尾吸虫(E-longinus mugilus)、单睾椭囊吸虫(Elliptobursa singlorchis)和圆颚针鱼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tylosuri);非优势种5种,分别为楔形单脏吸虫(Haplosplanchnus cuneatus)、长形单脏吸虫(Haplosplanchnus elongatus)、双睾原单脏吸虫(Pro-haplosplanchus diorchis)、粤东纵睾吸虫(Tandemorchis yuedongensis)和浦里单脏吸虫(Haplosplanchnus purii)。略多于 寄生蠕虫复合群落和组分群落在一年四季中均由9种蠕虫组成,其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变化各有所不同,即从夏季开始,鲻鱼寄生蠕虫总感染率和各组分群落的平均密度则逐渐增高,冬季碹以一个高峰,随后逐渐下降;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的平均密度从冬季开始逐渐下降,至秋季为最低;而圆颚针鱼析棘吻虫的感染率的四季变化与8种吸虫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即从春末开始增大,夏季达到最大值,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至春初则有所下降。9种寄生蠕虫的种间协调关系经卡方值测定,呈无明显协调关系。各种寄生蠕虫的种群分布均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