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植物器官大小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器官大小是植物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受严格的遗传调控。器官大小与两个不同的过程有关:细胞扩张和细胞分裂。分子遗传分析已经鉴定了许多基因,这些基因通过作用于其中一个或两个过程来影响器官的最终大小。某种植物个体间器官大小的差异是由控制该器官特征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引起的,通过拟南芥的遗传分析显示这些基因是如何受控制或被修饰的。以上这些资料阐明了植物如何确定继续或停止生长,同时也提供了改变植物积累生物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载脂蛋白在动物和微生物中已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但在植物上的研究相对较少。自2002年人们从拟南芥和小麦中发现真正的植物载脂蛋白基因以来,其参与植物抗逆性方面的功能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合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对植物载脂蛋白的结构、细胞定位、生物学功能及其起源进化作了简单综述,以期为植物载脂蛋白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19±3.57)h、(7.12±1.03)d、(21.42±3.54)h、(12.17±4.03)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6±4.26)h、(8.09±1.36)d、(23.19±4.63)h、(14.39±4.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为(3.5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4.7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33%、10.00%、16.67%,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28.33%、2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的得分以及总分为(48.31±5.03)分、(46.39±4.87)分、(49.33±4.42)分、(187.97±1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15±4.26)分、(42.17±5.02)分、(45.02±3.94)分、(174.02±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理疗可有效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是新的研究热点。无融合合生殖转充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胚胎发生研究手段由切片技术逐渐发展为整体透明、组化荧光技术。大孢子母细胞(MMC)细胞壁无胼胝质(callose)及MMC哑铃状核是二倍性孢子形成区别于有性生殖的特征。DNA分子标记是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新的有效工具,狼尾草属、摩擦禾属的无融合生殖分子标记已被找到,并且后者已定位到玉米第6染色  相似文献   
5.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是新的研究热点。无融合合生殖转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胚胎发生研究手段由切片技术逐渐发展为整体透明、组化荧光技术。大孢子母细胞(MMC)细胞壁无胼胝质(callose)及MMC哑铃状核是二倍性孢子形成区别于有性生殖的特征。DNA分子标记是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新的有效工具,狼尾草属、摩擦禾属的无融合生殖分子标记已被找到,并且后者已定位到玉米第6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6.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蓝粒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hinopyrum ponticum(Podp.)Z.W.Liu et R.R.-C. Wang)发育种子中克隆到两个查尔酮合酶基因(TaCHS.t1,TaCHS.w1),分别编码394个氨基酸,二者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0%和98.9%;而且克隆到一个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F3′5′H)3′-末端.分别从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Podp.)Z.W.Liu et R.R.-C.Wang)、蓝粒小麦、白粒小麦和中国春基因组中分离到查尔酮合酶基因(CHS)的全长序列(ThpCHS.tg,TaCHS.bg,TaCHS.wg,TaCHS.csg),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均含有一个内含子(intron),序列差异主要在内含子.通过DNA序列比较,发现一个CHS与亲本之一的长穗偃麦草基因组同源性达100%,一个CHS与另一白粒亲本基因组同源性达99%,表明来自于父、母本的CHS在蓝粒发育的种子中均表达.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CHS在小麦中的拷贝数至少有4个,不同颜色的蓝粒小麦、白粒小麦间拷贝数基本一致,但都与长穗偃麦草有差异,根据以上结果初步判定CHS在蓝粒小麦中属于一个多基因家族.Reverse Northern分析表明CHS在开花后15 d发育的蓝粒小麦中具有较强的表达;花后21 d F3′5′H和DFR的转录本积累显著高于CHS,基本上检测不到CHS的表达.这三个基因在蓝粒小麦中的表达顺序与其他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基因表达次序一致:CHS先于F3′5′H,F3′5′H先于DFR.实验还表明F3′5′H和DFR在幼叶中表达也较强,CHS仅在发育种子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花后21 d,F3′5′H在白粒、蓝粒小麦和中国春种子中均强烈表达,蓝粒小麦CHS和DFR转录本比白粒小麦多.因此,认为在蓝粒小麦中存在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在蓝色色素形成过程中,该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受到调节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蓝粒小麦籽粒糊粉层色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建伟  冯宝树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6):936-941,T001
观察了蓝粒小麦籽粒灌浆期糊粉层色素形成情况,并分析了蓝粒糊粉层色素的成分。结果表明,在灌浆期,蓝粒小麦籽粒的糊粉层首先是靠近盾片的部分变蓝,而后逐渐向上扩展,在扩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糊粉层着色部位既显蓝色,呈现一定程度的紫红色。蓝粒小麦籽粒糊粉层色素含矢车菊素(Delphinidin,红色)、飞燕草素(Cyanidin,蓝色)芍药素等8种麦籽粒糊粉层色素含矢车菊素(Delphinidin,红色)、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因其特殊的生理学特点,成为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亚型,因此急需寻找新的靶点进行治疗来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率。多项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gp96在多种癌细胞的膜表面过表达,且胞膜gp96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其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前期研究根据gp96的结构,开发一种靶向胞膜gp96 ATP结合区的α螺旋肽p37。虽然p37多肽作用位点专一,但其在体内容易被降解,因此本研究将多肽的N端或C端分别偶联PEG2000或PEG5000,得到4个具有抑瘤功能的PEG多肽:mPEG2000CY、mPEG5000CY、mPEG2000LC和mPEG5000LC。它们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和侵袭,其中抑制效果最明显的是mPEG2000CY。经测定,mPEG2000CY在体内的半衰期较多肽p37明显延长,且有效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小鼠移植瘤的生长。这为研发新型抗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Nees in Lehm)A Loeve et Connor(2n=6x=42),SSYYWW)是目前发现的小麦族(Triticeae)中唯一的无融合生殖种,属二倍性孢子形成的假受精无融合生殖类型,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简化育种程序,缩短育种年限,因此E.rectisetus无融合生殖及其向小麦中导入的研究一直受到遗传育种学家的重视,与有性生殖相比,无融合生殖类型大孢子母细胞(MMC)的形成有三个显著特点:(1)MMC在早前期合点形成液泡;(2)MMC核显著伸长,呈椭圆形或哑玲形;(3)MMC周围缺乏含,胼胝质的细胞壁E.rectisetus与披碱草属内的种间杂交取得较大进展,了其分类和遗传学研究。E.rectisetus与近缘属杂交成功例子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已成功进行了普通小麦与E.rectisetus属间杂交,为最终将E.rectisetus无融合生殖基因导入小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态微生物菌剂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改善蔬菜土壤环境,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本试验以不结球白菜为供试材料,在设施条件下设置不施微生物菌、施用液态和固态微生物菌剂处理,研究不同形态微生物菌剂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液态和固态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增加植株全氮含量,增大叶面积,显著提升叶片SPAD值,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产量比不施微生物菌剂处理分别增加26.9%和34.4%。同时,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提高不结球白菜的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可见,合理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促进不结球白菜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不同形态微生物菌剂中,液态微生物菌剂时效快,固态微生物菌剂长效性好,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酌情配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以促进蔬菜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