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是危害我国大豆产量的重要刺吸式害虫,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Kaltenbach)是近年来在大豆田发生逐渐呈上升趋势的刺吸式害虫,蚜虫的发生动态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调查了马铃薯-大豆、玉米-大豆邻作种植模式对大豆田刺吸式害虫及其他主要害虫的种群动态的影响,为精准使用农药防控蚜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田刺吸式害虫以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在哈尔滨香坊农场进行马铃薯-大豆、大豆-玉米邻作的种植模式,对其大豆田中大豆蚜、茄无网蚜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天敌动态发生数量进行调查。【结果】2014年与2015年玉米-大豆、马铃薯-大豆种植模式的大豆田中的大豆蚜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田,2014年玉米-大豆差异更显著,2015年马铃薯-大豆差异性显著。2014年与2015年玉米-大豆、马铃薯-大豆邻作种植模式的大豆田中的茄无网蚜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田。而2014年8月温度低于2015年虫量相对高于2015年,虫量高时天敌总群动态也相对较高,达到调控作用。【结论】玉米-大豆、马铃薯-大豆邻作种植模式能够起到减少大豆蚜和茄无网蚜的为害的作用,并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度上升对中国寒地大豆作物上植食性害虫种群发生及种间关系的影响,有利于做好田间多种害虫发生的长期预测预报。【方法】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气候变暖,调查了低温和高温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及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种群在大豆植株上的发生及二者种间关系的影响;并用"叶子圆片法"测试了两种害虫在不同大豆品种上共同发生时的相互作用影响。【结果】低温有利于大豆蚜种群发展,高温有利于朱砂叶螨的种群发生;在高温下,两种害虫的种间竞争系数下降,即环境容纳量会增大。另外,在现有的气温条件下,两种害虫在大豆上的发生关系是"偏利共存",易于共同发生的,特别是大豆蚜更易于成灾,尤其是一些感虫性比较高的当地主栽大豆品种,即不同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有显著差异。【结论】这些情况表明:当前寒地大豆作物上不甚严重的几种害虫在未来有较高的成灾风险,需要准备一些防控预案,譬如,选育一些抗虫性较高而又适宜本地栽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3.
药剂包衣对苗期大豆蚜防治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是大豆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传统控制大豆蚜虫仍然以达到防治指标时大量喷洒化学药剂为主,危害人畜和环境安全。只有在大豆蚜发生初期进行有效防控,使其田间种群不能及时顺利的建立,从而实现无公害绿色防控。【方法】对筛选出的3种内吸式杀虫剂按不同浓度拌种包衣进行大田小区试验,调查分析包衣处理对大豆蚜、天敌以及大豆田其他害虫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同时对包衣处理后的大豆安全性、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估。【结果】药剂拌种包衣处理能够显著压低苗期大豆蚜虫口基数,2014年对照区与处理区蚜量最高峰值比值最大达到448.15;同时对苗期大豆田间的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处理区与对照区的受害株率差异极显著;并且保护了自然天敌种群;药剂拌种包衣处理在显著增产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大豆品质;经权威检测,收获后的籽粒在检出限内无药剂残留。【结论】药剂拌种包衣处理能有效控制苗期大豆蚜,不杀伤天敌,安全、无毒、无残留,而且增产显著,是比较理想的轻简无公害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豆蚜发生为害及大豆与多种作物间邻作种植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为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通过田间罩笼、人工接蚜和释放天敌的方法,研究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控制作用;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牡丹江地区进行黄瓜-大豆-玉米、甜葫芦-大豆-玉米、烟草-大豆-香瓜、甜菜-大豆-玉米等多作物带状穿插种植模式,以单作大豆田为对照,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大豆田大豆蚜与天敌进行调查,研究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结果】2009年6月中下旬大豆蚜开始侵入大豆田,3~5周后田间有蚜株率达到100%,大豆蚜种群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在田间逐渐消失。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为蚜虫天敌优势种;按大豆蚜与天敌数量之比700︰1,释放异色瓢虫和叶色草蛉成虫7 d后,蚜虫种群减退率分别为54.78%和78.79%;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早熟马铃薯收获(7月20日)后第5天,豆田蚜虫天敌总数是收获前的2.6倍,与同期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了51.3%。大豆与甜葫芦、香瓜、烟草和玉米等作物进行多样性间作种植,在大豆蚜田间发生高峰期,单作豆田益害比为1︰65.2,多样性种植区的大豆田益害比为1︰26~1︰42,与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40.7%~83.5%。【结论】2009年大豆蚜的种群高峰期为8月3日,田间的天敌优势种类为草蛉、瓢虫和寄生蜂。早熟马铃薯与大豆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间收获早熟马铃薯,大量蚜虫天敌转移至间作的大豆田,从而形成对大豆蚜的控制。大豆与其它经济作物间邻作,大豆田天敌昆虫与蚜虫的益害比明显提高,表明利用农田作物多样性能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生物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为害大豆(Glycine max)的重要害虫,已给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测定大豆蚜危害胁迫后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2种防御性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大豆蚜危害胁迫对大豆叶片几个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到大豆蚜危害胁迫的大豆叶片与未受为害叶片中所含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t0.01=11.814,df=4,P<0.01),且前者较后者含量明显增高1.73mg·g-1。与之相比较,非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此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0.05=-1.104,df=4,P>0.05;t0.05=-2.639,df=4,P>0.05)。此外,受到大豆蚜危害胁迫的大豆叶片较未受为害叶片中所含POD活性有所升高,但在两处理间POD活性无显著差异(t=-2.639,df=4,P>0.05)。同时,受到大豆蚜危害的大豆叶片较未受为害的大豆叶片中CAT活性增强。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大豆蚜对大豆的危害机理,评价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蚜虫危害的耐受程度,也为大豆抗虫品种选育以及大豆蚜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大力增加大豆和甜菜的生产有着迫切的需要,而近年来仅就这两种作物的苗期害虫几次大发生的材料,足够说明这些害虫的为害,已经成为一个阻碍着大豆和甜菜增产的重要原因。单从大豆蚜的为害,根据吉林省1955年的不完全统计,就有45万公顷受害,重者减产50%以上。其他如黑绒金龟子等苗期害虫,每年亦在不同地区因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下列害虫和寄生天敌种类对大豆植株中提取的某些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不同组合混合相的触角电位反应: 1)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2)为害大豆植株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和不为害大豆植株的豆蚜二者所共有的寄生天敌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 3)不为害大豆植株的麦长管蚜的寄生天敌燕麦蚜茧蜂Aphidius picipes Nees。结果表明,与大豆植株相关联的大豆蚜和不相关联的豆蚜所共有的天敌——豆柄瘤蚜茧蜂,对大豆植株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混合相反应敏感,而与大豆植株不相关联的豆蚜、麦长管蚜及其寄生天敌——燕麦蚜茧蜂,对大豆植株的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及其混合相反应不敏感。再次证明,植物挥发性次生化合物在害虫及其寄生天敌搜寻寄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豆播期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及其天敌的影响。【方法】试验在2012年、2013年进行,设置了3个大豆播期处理。每周调查播期处理田大豆蚜种群及天敌种类和数量,分析大豆蚜种群数量、种群增长率的时序动态、大豆蚜和天敌的关联度。【结果】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蚜有翅蚜及无翅蚜的种群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有翅蚜蚜量高峰期要早于无翅蚜1周。处理间的大豆蚜田间始见期与终见期随着播期推后而延迟,大豆蚜在田间扩散和消退的时期也随着大豆播期延后。晚播的两个处理高峰期蚜量多于或等于正常播期处理的蚜量。大豆蚜与天敌关联度随着播期的推后而变高。在调查的7种天敌中大豆蚜与异色瓢虫的关联度最高,草蛉、小花蝽和蚜茧蜂也表现较高的关联度。【结论】播期会显著影响大豆蚜的田间始见期和终见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蚜种群高峰期蚜量以及大豆蚜与天敌的关联度都会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时间生态位及营养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生态位及营养关系,为大豆害虫生态调控手段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的田间系统调查分析。【结果】统计得到种类220余种,物种可分为天敌、害虫和中性昆虫3个类群,以天敌物种丰富度最高;害虫中以烟蓟马Thrips tabaci(0.36902)和大豆蚜Aphis glycines(0.13122)优势度最高,且有着较高的生态位重叠指数(0.8163),蚜小蜂Aphytis sp.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害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很高,其他天敌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黑带食蚜蝇Zyistrophe balteata和黑食蚜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等对害虫的重叠指数居中;大豆田中各类群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结构。【结论】综合考虑天敌的种群数量,确定捕食性天敌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有效天敌。研究可知不能单纯从时间生态位的重叠指数的高低来判断天敌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蚜在我国主要大豆产地都有分布, 以吉、辽、黑和内蒙自治区的一部分为害最重, 为猖獗发生区。大豆蚜的寄主植物除大豆外, 还有野生大豆和鼠李, 由调查和接种试验的结果, 肯定了大量地分布在东北三省的鼠李为越冬寄主。 大豆蚜的全年发生周期和为害特点在大豆上共分三个阶段:1)从侵害豆苗起到7月中旬大豆盛花期止, 是大豆蚜的盛发时期, 占有总蚜量的50—70%, 群聚于豆株上部幼嫩的枝叶上, 这时期的为害, 对大豆的生长威胁最大;2)到7月下旬, 由于大豆生长点停止生长, 大豆蚜即从群聚于植株上部发生转移到分散在中、下部的叶片背面, 并同时出现小型蚜, 生长迟缓, 为田间大豆蚜为害的消退阶段;3)8月下旬结荚后期到9月上旬黄熟期, 重新开始了大豆蚜的后期繁殖阶段, 随即在秋末季迁回鼠李, 经雌雄交配产卵越冬, 秋季雄性蚜和雌性产卵蚜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寄主上, 雌性发生在鼠李上, 雄性发生在大豆上。全年在大豆上共繁殖15代。 根据大豆蚜的生活规律和几年来田间消长规律并结合几年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 初步得出大豆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和其影响因子:1)上年越冬量及早期田间蚜量大, 因而造成了苗期大发生;2)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旬平均温度在22—25℃, 相对湿度在78%以下时, 则极有利于田间大豆蚜的发育和繁殖, 即使早期蚜量少, 由于繁殖快, 往往也能造成7月花期的大发生;3)7月底开始随着大豆生长点的停止生长, 由于营养条件的恶化, 造成了大豆蚜的消退阶段。 综合上述, 我们可以根据大豆蚜的越冬数量、气象预报、历年的蚜情资料和当年的蚜情调查, 做出长期或短期的蚜情预报。 防治方法, 从几年的室内外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结果, 0.5%666、6%可湿性666300—400倍、E605 15000倍、烟草冰100倍液以及20% 666拌种都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 其中0.5%666粉和20%666 以种子量的0.7%用药量拌种已广泛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区发展大豆生产的可行性和初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锋  战勇  田志喜 《植物学报》2020,55(2):199-204
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粮油作物。近年来, 我国大豆需求量和进口量不断增加。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是增加大豆总产量的主要途径, 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该文从新疆大豆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大豆在新疆的种植情况及新疆发展大豆生产的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地区发展大豆生产的可行性; 并围绕大豆生产政策扶持、机械化水平提升、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优良品种和加强大豆生产示范等措施, 提出新疆发展大豆生产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lenium on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soybean and its products in two counties with selenium-deficient soil.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wa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odium selenite and Se-enriched fertilizer. The selenium contents of soybeans, soybean protein and okra were determined by hydride-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lenium contents of soybean, soybean protein, and okr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odium selenite and selenium-enriched fertilizer. Foliar application of selenium provided a higher efficiency for increasing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soybean than soil applic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at soybean cultivars exhibited different accumulation of selenium.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soybean yield, soybean protein, and lipid between selenium and control. The selenium-enriched protein derived from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could be used as a functional ingredient and soybean okra as a selenium-enriched feed for animals for increasing selenium intake.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大豆种质资源组成、保存、研究、利用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大豆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大豆优良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连作对大豆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研究了正茬与连作大豆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连作低于正茬。放线菌数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真菌数量有显著变化,连作明显高于正茬。连作使土壤pH、含水率和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数量明显下降,土壤肥力降低。无论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正茬及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  相似文献   

15.
连作障碍因素对大豆养分吸收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采用分室装置,利用不同孔径的膜研究大豆连作条件下,化感物质、土壤有害生物和大豆胞囊线虫等因素不断累加对植株生长、生物固氮作用和矿质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因素不断累加,植株的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重逐渐降低;除Ca元素外,植株组织的P、K等矿质元素单位含量下降,吸收总量下降,地上部分配的养分比例下降。在化感物质和土壤有害生物因素的基础上接种线虫,对生物固氮和矿质养 分的吸收和分配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能给大豆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大豆抗性品种选育是防治其措施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大豆SCN抗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是开展大豆SCN抗性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本文针对SCN抗性基因定位和克隆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Polyamines have beneficial properties to prevent aging-associated diseases. Raw soybean has relatively high polyamine contents; and the fermented soybean natto is a good source of polyamines. However,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diversity of polyamine content in raw soybean is lack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differences of polyamines among raw soybeans and select the high polyamine-containing cultivar for natto production. Polyamine contents were measured chromatographically in 16 samples of soybean, which showed high variation among soybeans as follows: 93–861 nmol/g putrescine, 1055–2306 nmol/g spermidine, and 177–578 nmol/g spermine. We then confirmed the high correlations of polyamine contents between raw soybean and natto (r = 0.96, 0.95, and 0.94 for putrescine, spermidine, and spermine,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comparison of the polyamine contents among 9 Japanese cultivars showed that ‘Nakasen-nari’ has the highest polyamine contents, suggesting its suitability for enhancement of polyamine contents of natto.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Efficacy and compa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owdered whole soybean curd.

[Methods]

Ground dried soybean to a fine powder (700 mesh) containing bean components in its entirety, and then produced whole soybean curd. Analysed its nutritive components, bioactive substance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texture compared with pressed soybean curd.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ssed soybean curd, the nutrients and isoflavone in whole soybean curd were slightly decreased, but antioxidant activities, dietary fibers and moisture content were increased. Also, the yield rate of the total process was improved 1.9 times.

[Conclusion]

Fine powdered whole bean curd has antioxidant effects, contains dietary fiber and possesses soft characteristics, hence has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diet market and as food fo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在大豆和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含量丰富。近年研究发现大豆低聚糖在改善肠胃道功能、抗肿瘤、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着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大豆低聚糖的研究,不仅能为功能性大豆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也能为人们合理的膳食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低聚糖生理保健机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