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长江口3个区域潮间带(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嵊山岛)监测数据,对长江口区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长江口海域泥相和岩相潮间带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9门57种,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多毛类构成主要类群。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两个泥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96.4个/m~2和160.4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8.42 g/m~2和45.71 g/m~2;嵊山岛岩相潮间带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88.9个/m~2和763.72 g/m~2。各断面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位于1.36—3.24、0.75—2.88和0.48—0.77,泥相潮间带低潮区生物多样性优于中潮区和高潮区,岩相潮间带中潮区生物多样性最好。聚类分析可见长江口海域潮间带底栖生物分为泥相和岩相2个大组群,物种分布存在明显的分潮区现象,高潮区站位成群或与个别中潮区站位成群,低潮区站位成群或与个别中潮区站位成群,表明底质类型和潮汐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近30年来,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底栖生物种类数存在一定波动,嵊山后陀湾断面生物种类数明显下降;3个区域潮间带...  相似文献   

2.
浙江洞头大竹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9年4、7、10月和2010年1月对大竹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125种,其中软体动物57种、甲壳动物24种、腔肠动物6种、其他动物6种和藻类3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5.6%、19.2%、4.8%、4.8%和25.6%.高潮区优势种为小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exigua)和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中潮区为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低潮区为盘管虫(Hydroides sp.)、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短石蛏(Lithophaga curta).大型底栖生物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37 ind·m-2和2851.63 g·m-2.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63、3.36和0.35.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结果吻合;比较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群落结构已受到干扰,但群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鉴于东太平洋热带海区表层砂壳纤毛虫和其他微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资料几乎空白, 我们于2013年8月14日至9月18日在夏威夷东南部海区的23个站位采样调查了表层砂壳纤毛虫群落。23个站位共采集到砂壳纤毛虫22属36种, 均为透明壳种类。各站砂壳纤毛虫种丰富度范围为15-21种, 总丰度范围为4,730-23,693个/m3, 生物量范围为9.60-88.61 μg C/m3。本海区主要优势种为镯形囊坎虫(Ascampbelliella armilla)、斯廷细瓮虫(Steenstrupiella steenstrupii)、薄壳真铃虫(Eutintinnus tenuis)和纤弱细瓮虫(Steenstrupiella gracilis), 这4种主要优势种的口径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4.
2008年月对珠江口横琴岛海域底栖生物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共发现采泥底栖物种33种,包括多毛类、软体类、甲壳类和棘皮类4种类型,从种类上比较,多毛类为优势种,占总种数的42.42%.调查海域以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异蚓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和栉状长手沙蚕Magelona crenulifrons为主要优势种.横琴岛海域底栖生物的总栖息密度为236.3ind·m-2,从栖息密度上比较,多毛类占绝对优势,占总栖息密度的71.94%.调查海域总生物量为3.0g·m-2,以软体动物为主,占总数量43.8%.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2.6,平均均匀度指数J为0.83.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为轻中污染.相比于其他研究成果,横琴岛海域底栖生物无论是生物量、丰度还是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整个珠江口海域处于相对高值区域.  相似文献   

5.
楚科奇海及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夏季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采用30 cm×30 cm箱式取样器,取得16个站位大型底栖生物定量样品。经分析研究有大型底栖生物92科164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88.41%,三者构成北极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有独毛虫属一种(Tharyx sp.) 、齿吻沙蚕属一种(Nephtys sp.)、囊叶齿吻沙蚕(Nephtys caeca)、平滑胡桃蛤(Ennucula tenuis)、短吻状蛤(Nuculana pernula pernuloides)、拟猛钩虾属一种( sp.)、日本沙钩虾(Byblis japonicus)和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等。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11.83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538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以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占多数。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有5个群落类型:Ⅰ. 梯额虫(Scalibregma inflatum)-紫轮参(Polycheira rufescens)-结栉盖蛇尾(Stegophiura nodosa)群落, Ⅱ. 拟单指虫(Cossurella sp.)-平滑胡桃蛤-鳞甲钩虾(Lepidepecreum sp.)群落, Ⅲ. 缩头竹节虫(Maldane sarai)-葛氏希泊钩虾(Hippomedon gorbunovi)-萨氏真蛇尾群落, Ⅳ.齿吻沙蚕(Nephtys sp.)-平滑胡桃蛤-日本沙钩虾-戈芬星虫(Golfingia sp.)群落和白令海群落, 即索沙蚕(Lumbrineris fragilis)-户枢蛤(Asthenothaerus sp.)-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革囊星虫(Phascolion sp.)群落。楚科奇海的群落Ⅰ、群落Ⅱ和白令海各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楚科奇海群落Ⅲ和群落Ⅳ出现一定扰动。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岸, 是黄海深入内陆的半封闭天然海湾, 底栖动物种类丰富。本文根据2014年2、5、8和11月4个航次(冬、春、夏、秋)的调查资料, 采用优势度指数, 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 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方法, 分析了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点。各航次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9种, 其中多毛类79种, 甲壳动物47种, 软体动物40种, 棘皮动物17种, 其他类群16种。各季度优势种有变化亦有重叠, 以多毛类为主。2014年度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209.85 ind./m2, 最高丰度出现在秋季, 最低出现在春季; 年平均生物量为79.22 g/m2, 最高生物量出现在夏季, 最低出现在春季。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16-2.86, 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79-3.72, 物种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8-0.8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4个航次的群落相似性系数均较低, 分布格局存在季节性变化。近年来, 伴随海岸带开发及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 胶州湾底栖生境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威胁, 建议继续开展长期连续的监测, 探索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使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敬怀  高阳  方宏达  徐志斌 《生态学报》2009,29(6):2989-2999
2006年夏季和冬季分别对珠江口附近海域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245种,多毛类最多(140 种).其中夏季共获大型底栖生物153种,多毛类最多(91种);冬季共获大型底栖生物157 种,多毛类最多(93种).夏冬季调查都有出现的生物种类65种.夏季珠江口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4.313 g/m2,平均丰度为205.3 ind/m2.冬季珠江口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3.077 g/m2,平均丰度为168.8 ind/m2.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生物量和丰度均呈现由河口内向外海增加的趋势.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矩阵数据对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做了聚类(CLUSTER)和多维排序尺度(MDS)分析.结果显示,夏季可以划分为3类生物群落,冬季可以划分为5类生物群落.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夏季珠江口北部和中部比南部生物多样性低;冬季珠江口北部生物多样性最低.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了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干扰程度.结果表明,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未受到干扰;冬季珠江口最北部生物群落Ⅰ处于中等干扰程度,其它生物群落未受干扰或受轻微干扰.海区大型底栖生物分布受珠江冲淡水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广州越秀公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法,调查了广州市越秀公园38个样方(调查面积共15200m2)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越秀公园的森林群落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粉单竹(Bambusa chungi)+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群落、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假柿树(Litsea monopetala)群落、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群落和青皮竹(Bambusa textiles)+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群落.各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15.431,2.652,9.387和13.66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依次为:2.071,1.016,0.991和2.263;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为:0.410,0.225,0.212和0.434.就整体而言,灌木层多样性最高,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建议公园在的未来规划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植被类型、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以提高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林窗环境异质性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 PD)存在差异, 研究不同大小的林窗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有助于揭示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机制。本文以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广义线性模型探讨了林窗内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大林窗(面积 > 200 m2)植物种类及多度均高于中林窗(50 m2 ≤ 面积 < 100 m2)、小林窗(30 m2 ≤ 面积 < 50 m2)和非林窗(面积 = 100 m2)。大林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趋于发散, 中、小林窗和非林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受到生境过滤和竞争排斥综合作用。(2)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SR)、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这与林窗内稀有种种类组成多于优势种有关。(3)林窗面积对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正效应; 土壤全氮含量对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结构存在显著正效应。林窗形成提高了格氏栲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 林窗面积与土壤全氮共同驱动了格氏栲天然林林窗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周伟  王丹丽  林勉  徐善良  邹秀 《生态科学》2013,32(4):500-508
根据2009年秋~2010年夏每季采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浙江省宁波港海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四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经鉴定浮游动物共有70种,隶属3门35属。其中桡足类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3.54%; 优势种主要有中华异水蚤、矩形龟甲轮虫、伪长腹剑水蚤、挪威小星猛水蚤、小星猛水蚤属、驼背隆哲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等。浮游动物群体丰度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现象,四季平均丰度分别为2.50×103 ind/m3、40.16×103 ind/m3、3.72×103 ind/m3、1.20×103 ind /m3。生物量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现象,四季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8.94 mg/m3、931.22 mg/m3、58.74 mg/m3、24.49 mg/m3。与历史资料以及邻近海域比较发现,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小于或接近于东海各海域。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夏季与春秋冬三季生物多样性(H')有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种类丰富度(D)、Pielou均匀度指数(J)、最大多样性指数(H'max)基本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与邻近海域相比,多样性指数(H')、种类丰富度(D)、最大多样性指数(H'max)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湄洲湾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了解福建省湄洲湾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数量时空分布及群落结构现状,2005年11月和2006年4月在湄洲湾潮间带选择了灵川(Mch1)、苏厝(Mch2)、郭厝(Mch3)、东吴(Mch4)和东桥(Mch5)5条断面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潮间带底栖生物225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88.00%,三者构成潮间带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断面间比较,东桥断面种数较多,苏厝断面较少。季节比较,春季各断面种类较秋季多。平均生物量22.91g/m2,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甲壳动物居第二位;平均栖息密度为388个/m2,以多毛类居第一位,软体动物居第二位。生物量以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栖息密度以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调查结果显示湄洲湾潮间带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对2011—2020年夏季长江口48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长江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时空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口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84种,其中多毛类128种,占总种数的45.1%,甲壳类64种占22.2%,软体动物56种占19.7%,棘皮动物16种占5.6%,其他类合计20种。平均生物密度为(79.5±45.9)个/m2(年份变幅14.7—195个/m2)。平均生物量为(5.20±3.25)g/m2(年份变幅1.01—10.11g/m2),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是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组成的主要类群。十年期间种类数、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口外区贡献最突出。四个监测区域(南支、北支、杭州湾、口外)的优势种差异大。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在各年份的优势种中出现的频度显著最大。总体来看,长江口监测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自然演变趋势向好。三项多样性指数统计结果表明,口外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口内三个区。生物群...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横琴岛海域春季海洋浮游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5月在珠江口横琴岛海域的调查采样,本文对该海域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C)、浮游动、植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浮游动、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数量和生物量等.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C)均值分别为5.27 mg·m-3和123.56 mg·m-2·d-1.浮游植物共有111种,以硅藻为主,绝对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6832.75×104cell·m-3,以近海广布种为主要类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2.29和0.45.浮游动物共有41种,暖水种沿岸类群种类占大多数,以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为绝对优势种,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742.25 ind·m-3和131.12 mg·m-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2.54和0.67.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三都澳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2-2013年三都澳渔业资源的定置张网调查资料,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及鱼类分类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三都澳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特征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调查中共出现游泳动物195种, 隶属于17目64科125属, 其中鱼类143种, 甲壳类47种, 头足类5种。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三都澳4个航次的调查中都是最主要的优势种类, 其他优势种类还包括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虾虎鱼类和一些甲壳类。大黄鱼多为养殖群体, 其他优势种类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小, 繁殖周期短, 生物量季节或年际间波动剧烈。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 三都澳游泳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61, 9、10月高, 1、5月低。ABC曲线分析表明, 4次调查中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变化, 繁殖群体的补充、个体生长、捕捞、伏季休渔等是影响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本次研究表明, 大黄鱼生物量的比例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 R = -0.890), 与种类数呈显著负相关(P < 0.05, R = -0.563)。结合近年来的调查数据, 统计得到三都澳的现存鱼类约224种, 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59.5, 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260.8。相对于中国沿海其他海域, 三都澳鱼类群落分类学范围较小, 且群落间的分类地位关系极不均匀, 群落抗干扰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5.
深圳湾潮间带1995-2010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1995-2010年在深圳湾潮间带5条断面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度指数(d)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即距离深圳河口越近,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越少,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越低.空间差异还体现在越靠近深圳河口的取样断面,大个体物种,如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innaticirris)和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的栖息密度越低,而小个体、生命周期短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寡毛类动物栖息密度所占的比例越高,丰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简称ABC)法证实了深圳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推测是由于深圳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排入深圳河的污水量增加,导致距离深圳河越近,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的年和季节变化各不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于2006年9月和2007年7月在中街山列岛4个有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设立8个断面,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34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环节动物3种,甲壳动物10种,软体动物20种。优势种有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节蝾螺(Turb articulatus)等4种。以季节和站位为因子对多样性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夏、秋季丰富度指数(P=0.028)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指数的方差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潮带4个岛屿共12个站位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分析表明,12个群落可分为3组(Ⅰ、Ⅱ和Ⅲ组)。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胶州湾最近几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 作者于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在胶洲湾西部海域5个测站每2个月1次共进行了7个航次采样, 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 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PRIMER软件计算得到以下变量: 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结果表明: 位于大沽河口的D站和水道中央的S站的多样性最低; 养殖区内外站位的多样性差异显著; 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 养殖区内的底栖动物群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群落物种数(S)和丰富度(D)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春季和秋季较低, 夏季和冬季较高。分析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增养殖区的站位(D)发现, 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与次级生产力有着负相关的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曲线的分析显示, 该研究海域处于一个轻度人为扰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天津近岸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剑丰  王秀明  孟伟庆  李洪远  朱琳 《生态学报》2011,31(20):5875-5885
近年来,天津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海域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2004年以来,天津港和临港工业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工程建设。由于具有迁移能力差、随季节波动不明显、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等优点,大型底栖生物作为重要的人类干扰的反应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河口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对人类干扰的环境响应评价。为研究遭受人类干扰活动的天津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夏季对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进行了大面积的底栖生物群落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多维标度(MDS)及相似性分析(ANOSIM)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底栖生物丰度、优势种、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4年夏季底栖生物调查获得底栖生物29种,平均丰度为402.8个/m2,优势种为日本鼓虾、脆壳理蛤;2007年夏季底栖生物调查获得底栖生物36种,平均丰度为120.27个/m2,优势种为脆壳理蛤、小胡桃蛤、绒毛细足蟹、涡虫4种。2)2004年,调查区域底栖生物丰度空间分布呈现北低南高特征,2007年,则呈现中间低南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2004年到2007年,位于大沽河口的19号站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其它站点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群落受冲淡水影响明显,具有河口生物群落结构的独特性。2004年调查区域中的塘沽断面的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其它四个断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到2007年,五个断面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整体趋向一致。4)2004年,北部北塘、汉沽及南部岐口断面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及较低的优势度指数,而到2007年,南部岐口、北部汉沽区域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则有所上升。中部区域特别是塘沽断面在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上有所增加,且越靠近中心区域增加程度越大。海岸工程、污染物排放、围垦养殖等人为干扰因素可能是造成天津近岸海域底栖生物丰度降低及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不均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8年10月4日至8日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和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约为399.09±452.20 had·10cm-2,平均生物量约为359.56±324.45μg·10cm-2;按丰度来讲,分选出的14个类群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丰度为最优势,约占总丰度的92.69%,其次为底栖桡足类和多毛类,分别约占总丰度的3.28%和2.47%;线虫、多毛类和桡足类分别约占总生物量的41.16%、38.34%和6.76%。研究海域的钦州、防城港市沿岸海区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相对较高,其平均丰度约为614.98±799.63 ind·10cm-2;涠洲岛周边海区和北海南部近岸海区平均丰度分别约为481.68±240.03 ind·10cm-2和278.14±126.38 ind·10cm-2;对照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约仅有197.37±116.72 ind·10cm-2。根据各站位小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各站位丰富度指数介于0.466~1.516之间,均匀度指数介于0.203~1.13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介于0.141~0.783之间。根据类群组成及其丰度进行组平均法聚类分析,把研究海区各站位分成了3个不同的底栖生物群落。研究海区线虫和桡足类丰度的比率变化范围在5.02~223.83之间。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西北沿岸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分布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昌江沿岸海域生态系统的现状, 探讨海域环境因素对浮游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文根据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海南西部昌江沿岸水域21个测站、4个季度月调查所获的浮游桡足类样品数据, 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结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调查共鉴定出桡足类44种, 隶属4目17科24属, 其中秋季25种, 冬季23种, 春季22种, 夏季23种。本次调查共发现优势种6种, 分别是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椭形长足水蚤(Calanopia elliptica)和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 优势种以近岸暖水种居多。浮游桡足类丰度季节变化明显: 冬季最高, 达409 ind./m3; 秋季次之, 为144 ind./m3, 春季为55 ind./m3, 夏季最低仅为17 ind./m3。其丰度的平面分布显示: 秋、冬季节分别在海区中部和南部形成明显密集区, 春、夏季节则大致呈现由外海向近岸逐渐递减的趋势。浮游桡足类的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春、夏季的均匀度指数(J')明显高于秋、冬季。本调查反映出该海区的桡足类群落具有热带—亚热带区系特征, 种类组成季节更替明显, 桡足类种群受海域水温和硅藻的影响明显, 受盐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