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居性啮齿动物重捕取样布笼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布笼方法即传统的方格布笼法和同心圆布笼法对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种群进行了重捕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方格布笼法的重捕效果要大大低于同心,圆布笼法。对此类群居性啮齿动物进行重捕取样的实验设计时,建议采用同心圆布笼法取代传统的方格布笼法。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实验动物笼器具系列标准制订”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系列标准研究共包括八项:《实验动物笼器具塑料笼箱》、《实验动物笼器具金属笼箱》、《实验动物笼器具笼架》、《实验动物笼器具层流架》、《实验动物笼器具饮水瓶》、《实验动物笼器具独立通气笼盒( IVC)系统》、《实验动物笼器具代谢笼》、《实验动物笼器具隔离器》.本文阐述了1)系列标准研究的背景;2)研究制订的过程,优势的先天条件,政府、专家、企业之间的联动配合,研究标准的创新意义;3)标准出台的效果,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制备大鼠妊娠模型时在合笼前进行阴道涂片性周期筛选与不筛选两种方法对大鼠受孕率、受孕速度(合笼次数)的影响。方法 2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阴道涂片性周期筛选合笼组(涂片组)、不筛选合笼组(自由组),筛选组雌鼠在合笼前进行阴道涂片性周期筛选,筛选处于动情期或动情前期的雌鼠进行合笼;自由组不进行性周期筛选,直接合笼;实验中大鼠分组、合笼均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方法。结果两种合笼方法对大鼠受孕率和受孕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鉴于两种合笼方法在制备大鼠妊娠模型的受孕率及受孕速度方面无差异,同时为了减少人为干预对雌鼠的刺激和影响,建议在制备大鼠妊娠模型时考虑采用自由合笼法。  相似文献   

4.
虫具美     
笼是畜养鸣虫最常见的虫具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的虫具。唐朝宫女畜养的蟋蟀,就是以“小金笼”盛之。用笼畜虫既能使鸣声充分传出,又可直接观赏,这是它的最大优点。虫笼主要用于蝈蝈、扎嘴儿、纺织娘等的夏秋时饲养,不适于冬季。笼子造型多异,使用材料也很广泛。常见者有秸笼、竹笼、木笼等。秸笼在农村最常见,是用高粱秸(吾乡称“秫秸”)破成的篾子编成的,其形状为十二角形,大小如拳。这种笼取材最为方便,价亦甚贱。城里沿街叫卖蝈蝈者,均以此笼贮虫。另一种呈扁圆形,编织工艺比较复杂,笼也更为美观,较结实,能长期使用,甚至用来养冬虫揣进怀里也是可以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的机械捕鼠器很多,较常用的有铁丝鼠笼、铁板鼠夹、木板鼠夹及捕鼠网等。这些捕鼠器各有其优点,但问题较多。如有的成本较高,体积过大,不便携带;有的捕获时,鼠被击毙,这对鼠体外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均不太适合。为此,我们于1980年在原大型鼠笼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小型折叠式鼠笼(以下简称小型鼠笼),现将该鼠笼的制造方法和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笼底类型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笼养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的行为学机制,观察比较3种盒式笼(笼底分别由铁丝网、塑料片和竹竿组成)中肉仔鸡从3至6周龄的行为,以及胸囊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6周龄时,肉仔鸡在3种笼底上的伏卧行为虽无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格局中其比例最高(均在70%以上),而站立、行走和晃动3种行为之和仅占10%左右;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行走频次、晃动频次和比例均显著高于铁丝和塑料笼底上的(均P<0.05),而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铁丝笼底上的(P<0.05);随着周龄增长,铁丝笼中肉仔鸡行走和晃动频次均减少,伏卧时间延长,胸骨承受的重量增大,这增加了胸部与铁丝网笼底接触及摩擦的几率和时间。实验结果说明,笼养肉仔鸡行为格局趋向静态单一化(动态行为频次降低,静态行为比例占优势)与其胸囊肿发病率的变化相一致,提示两者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即依赖于笼底类型和周龄的肉仔鸡行为趋向静态性是胸囊肿形成的必经环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适合小花蝽实验观察的新型微养虫笼.该微养虫笼利用透明的塑料培养皿(直径9 cm,高1.5 cm)、离心管(直径1.5 cm,高5 cm)和尼龙纱网(120目)制成.用封口膜和皮筋将微养虫笼封严,微养虫笼的离心管上锥一个小孔,便于加水.可用于小花蝽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群体饲养密度的确定、交配行为以及捕食行为、捕食量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诱笼法是利用诱饵吸引蝴蝶进而完成收集的调查方法,该方法常应用于热带地区,而在温带地区未见报道。本研究探究了诱笼法在温带地区是否适用,以期在更大范围内应用诱笼法开展蝴蝶监测。【方法】在四川北部老河沟自然保护区(暖温带)尝试使用诱笼法进行蝴蝶调查,以评估该方法的捕获效果。【结果】在2015年和2016年8月的13个捕捉日中,共计捕捉411只蝴蝶,平均4.6只/(笼·日),捕捉能力与热带地区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经鉴定,捕捉到的蝴蝶属于蛱蝶科、眼蝶科和喙蝶科,共计40种,与老河沟自然保护区样线法调查获得的数据相比,有7个新增记录种。【结论】诱笼法用于纬度较高地区的蝴蝶调查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对样线法的调查结果进行有效补充,并为建立蝴蝶的长期监测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种群密度效应对成年东方田鼠内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种群密度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内脏器官(心、肺、肝、脾、肾、肾上腺)的影响,随机选取稳定的同性别饲养群的成年东方田鼠258只,雌雄各半,分A组30笼:2只/笼,B组15笼:4只/笼,C组11笼:6只/笼和D组9笼:8只/笼共4个密度组,饲养90d后解剖,取内脏器官,称重以及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内,除B组孕鼠的肝脏重较未孕鼠有极显著差异外,其它各组(A、C、D)怀孕鼠和未孕鼠的各内脏器官重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密度间,怀孕鼠的肝脏重有极显著差异,孕鼠与未孕鼠的其余各内脏器官均无显著差异;雄鼠的肺重、脾脏重和雌鼠的脾脏重、肾上腺重差异显著,其余各器官重在不同密度间虽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均具有随着密度增加而器官重量逐渐增大的趋势。各个密度组中的雄性个体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显著高于雌性,且差异显著;同一性别比较,不同密度间的雌性个体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不显著,而雄性个体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则显著,随密度增大而明显增加。可见高密度压力导致内脏器官重量上有所调节,但不同脏器受密度因素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们学习了朝阳农学院以生产科研带动教学的教育革命经验,与工人、工农兵教师及原有教师相结合,在大搞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过程中,试验了二化螟性引诱剂在防治上的应用,并获得了初步效果。 利用二化螟活雌蛾诱虫笼诱蛾 1975年4月22日至5月14日,在第一代二化螟发蛾期间,在草籽田及草籽留种田内共设置9个雌蛾诱虫笼(分1、3、5头三种),两虫笼之间距离为30米,共诱到二化螟雄蛾3,937头。其中有一重点虫笼(每天换1头新羽化的雌蛾),共诱雄蛾1,150头。每晚每雌蛾最多可诱雄蛾207头,平均可诱雄蛾57.5头,一般每个虫笼只放1  相似文献   

11.
有关麻蝇的养殖迄今国内尚未见专门报告,为此,将1980—1985年在实验室养殖的常见麻蝇养殖方法介绍于下:养殖条件与方法一、设备与条件养虫室温度24°—28℃,最适26℃,相对湿度60—80%,最适70%,光照14小时。养蝇笼大小为30×15×15厘米,底为木板,其它面为细孔罗纱做成,一端开口处缝白布袖套,制备30个笼。改装常规诱蝇笼2个,在笼一侧开15厘米长的方形口,缝上细套便于手伸进用指管扣捕雌麻蝇。另备30个7×10厘米的烧杯或广口玻璃瓶为幼虫饲养缸。另外备30个小酒盅、30个小平皿以及尼伦纱布、橡皮筋等。二、蝇种来源先用改装的诱蝇笼诱捕,然后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笼养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的行为学机制,观察比较3种盒式笼(笼底分别由铁丝网、塑料片和竹竿组成)中肉仔鸡从3至6周龄的行为, 以及胸囊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6周龄时,肉仔鸡在3种笼底上的伏卧行为虽无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格局中其比例最高(均在70%以上),而站立、行走和晃动3种行为之和仅占10%左右;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行走频次、晃动频次和比例均显著高于铁丝和塑料笼底上的(均P<0.05),而竹竿笼底上的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铁丝笼底上的(P<0.05);随着周龄增长,铁丝笼中肉仔鸡行走和晃动频次均减少,伏卧时间延长,胸骨承受的重量增大,这增加了胸部与铁丝网笼底接触及摩擦的几率和时间。实验结果说明,笼养肉仔鸡行为格局趋向静态单一化(动态行为频次降低,静态行为比例占优势)与其胸囊肿发病率的变化相一致,提示两者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即依赖于笼底类型和周龄的肉仔鸡行为趋向静态性是胸囊肿形成的必经环节。  相似文献   

13.
笼鸟是指那些博得人们欢心的、羽色艳丽、姿态优美、鸣声悦耳的小鸟,由家庭用小笼饲养、繁殖而得名;它包括雀形目和鹦形目的一些种类。常见的有百灵、画眉、点颏、八哥、鹩鸽、交嘴雀、蜡嘴雀、金丝雀、虎皮鹦鹉、十姐妹、灰文鸟等。笼鸟按地区饲养习惯来说,可分为南方种,如乌鸫、八色鸫、白头鹎、鹊鸲;北方种,如百灵、凤头百灵、黄雀、太平鸟、沼泽山雀;还有原产于国外的品种,如金丝雀、虎皮鹦鹉、锦花鸟、灰文鸟、白文鸟、五彩文鸟。笼鸟依食性则可分为食谷鸟、食虫鸟、杂食鸟、食肉鸟四种类型。笼鸟的种类很多,如何科学地饲养管理,国内还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一些笼鸟饲养者常因缺乏饲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适合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实验的纱虫笼和吸虫器。纱虫笼利用细铁丝、纱网、铁夹等材料制作而成,高为10cm,长为6cm、宽为6cm。吸虫器利用吸耳球、尖嘴玻璃管、海绵等材料制成,长为22cm,重约为30g。纱虫笼一面特制的放虫孔,便于接入和移出美洲斑潜蝇成虫。该纱虫笼通透性好,可保证其内外环境一致。吸虫器的尖嘴玻璃管内的海绵及脱脂棉可防止移虫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造成损伤。该套实验装置可用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交配产卵行为及繁殖等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该微虫笼利用具盖塑料杯、条形发夹等材料制作而成,底部直径3 0mm ,高约3 5mm ,单个重量约5g。虫笼可开启的底板上特制一小圆孔,便于接入粉虱成虫。可将单头或小群体粉虱罩在植物叶片上饲养观察,使用方便。可用于粉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适应性、交配行为以及饲毒和传毒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种适合烟粉虱实验观察的微虫笼的改进及其制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进并制作了一种适合烟粉虱Bemisisa tobaci(Germadius)试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该微虫笼由透明塑料杯、不锈钢夹子等材料制作而成,底部直径45 mm,高约20 mm,其优点在于制作简易、个体轻便(3.53-3.55g/个)、易于观察(透明度高).该微虫笼适用于烟粉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适应性以及毒力测定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中用成年东方田鼠不同时间不同密度笼养后(笼内雌雄各半),低密度配对饲养,观察各阶段东方田鼠繁殖指标的差异。试鼠144只,处理时分为LL(低密度长时间)(2只/笼,共20笼,90d)、HL(高密度长时间)(8只/笼,共5笼,90d)、HM(高密度中等时间)(8只/笼,共4笼,20d)与HS(高密度短时间)(8只/笼,共4笼,10d)4组。处理后在低密度条件下观察繁殖情况(胎仔数、怀孕率、分娩频率以及产仔间隔等),直至180 d。实验数据按时间划分为3个部分统计:0~90 d为第一阶段(不同密度处理期),90~109 d为过渡阶段(处理后的过渡期),109 d以后为第二阶段(正常低密度配对繁殖期)。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高密度处理后,平均产仔数显著减少,组间平均分娩频率无显著差异。怀孕率由HL组到HM组,再到LL和HS组显著增加。在第一阶段,除了LL组之外,其余各组都未发现繁殖。过渡阶段的怀孕率组间差异显著,LL组以及HM组显著高于HL组。第二阶段的怀孕率以及胎仔数的组间差异显著,都为LL、HS两组较高,HL、HM两组较低。平均分娩频率、平均胎仔数以及产仔间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持续时间的密度效应有较大差别。对于东方田鼠,20d的高密度处理相比于10d更能对其繁殖起到抑制作用。恢复低密度后,存在种群的迟滞性密度制约。  相似文献   

18.
适于由口感染和接种感染蚊虫的蚊笼和安全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进行蚊虫的感染试验时,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如何防止蚊虫的飞离。为确保安全,我们在进行蚊虫感染登革病毒的试验中,对传统的固定式蚊笼进行了改装,设计出一种具有活动盖的蚊笼和接种感染用的安全翻板。  相似文献   

19.
笼诱法是灭蝇和监测工作中常用的简便有效方法;但其诱料或者来源有限,或者难于保存等诸多原因,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提示下,笔者于1989年7—8月,用鱼粉为主料作对蝇诱力的现场实验简报如下。诱饵配方:国产鱼粉100克,加入不同比例的红糖、醋和水,调配成六种(Ⅰ至Ⅵ号)不同的配方。分别置于蝇多的同一现场在相同规格的6个捕蝇笼下作诱蝇观察,每隔2—3小时将蝇笼位置相互对换,每日放置一定时间后,统计入笼蝇种及其数量,共计放置7天57小时,诱蝇13种。六种配方诱蝇密度除第Ⅴ号配方(100克鱼…  相似文献   

20.
真核细胞内膜泡运输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细胞内一些蛋白质需靠膜泡进行定向运输,膜泡是在外衣蛋白的作用下形成的,根据外衣蛋白的不同,膜泡分为笼蛋白,COPⅠ和COPⅡ外衣膜泡,这些外衣膜泡分别在细胞内不同供膜(donor membrane)处形成,因为被运输蛋白具有分选信号可与供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所以能被包裹在特异的膜泡之中,在膜泡形成过程中,外衣蛋白在“芽生”膜泡的细胞质侧组装成笼状外衣,帮助“芽生”膜泡从供膜处脱落,一旦笼状外衣膜泡脱离供膜,笼状外衣蛋白便发生解聚而成为无衣膜泡,无衣膜泡在Rab蛋白的调控下可定向运输蛋白质,而解聚后的外衣蛋白可重新介导新的外衣膜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