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价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的耐盐雾能力,对4 a生实生苗用不同盐雾浓度处理(盐雾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0%、1%、2%、3%),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叶绿素含量(Ch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盐雾处理的日本荚蒾植株能够存活,但生长不良,大于2%的盐雾处理的植株全部死亡。随着浓度的升高,日本荚蒾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Fv/Fm及Chl含量下降,而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盐雾胁迫通过伤害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改变植物可利用光能范围及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深刻影响着土壤表层特性,进而对植物种子散布、萌发和定居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生物土壤结皮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很少见到,并且这些有限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争议。研究了不同年龄的两种生物土壤结皮(苔藓结皮和藻类结皮)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这两种结皮在失去活性前后对油蒿、雾冰藜和小画眉草(Eragrostis poaeoides)种子萌发的影响。苔藓和藻类结皮的出现对油蒿和雾冰藜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皮年龄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结皮类型和活性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的作用。雾冰藜在两种结皮上的萌发有显著的差异而油蒿和小画眉草在两种结皮上的萌发没有显著差异。活藻类显著地增加了三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活苔藓仅增加了油蒿和雾冰藜种子萌发量而对小画眉草种子的萌发没有作用,研究表明,生物土壤结皮对一些植物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条件下测定了3种热带经济植物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瓜拉那(Paullinia cu-pana)和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雨季和雾凉季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雨季灯台树、海巴戟和瓜拉那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8.9、23.2和11.7μmol?m-2?s-1.雾凉季3种植物的Amax、气孔导度、羧化效率和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都比雨季显著降低,并以灯台树降低的幅度最小;3种植物的非光化学焠灭(NPQ)在雾凉季比雨季都升高,其中灯台树的NPQ上升的幅度最大.雾凉季低温还导致了3种植物的抗氧化酶(CAT、SOD、APX、POD和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都升高,并以灯台树抗氧化酶的活性更强或上升幅度最大,而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研究发现,与灯台树相比,海巴戟和瓜拉那对西双版纳雾凉季低温很敏感,雾凉季时其光合系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需要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缓解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黑木耳雾灌技术:适宜的雾灌季节、天气(雨量、温度、湿度等)、木耳的发育阶段及零灌的时间和方法。结果表明,雾灌比不雾灌耳场的相对湿度提高15—25%,温度降低2—3℃,采耳时间提前14天,增加春耳采摘次数2次。雾灌比不灌增产56.9%,并大幅度增加优质春耳产量,每架纯收益增加70.8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体表达系统生产外源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生产外源蛋白日益受到重视,是一个安全廉价的生产系统。植物油体表达系统利用油素蛋白的高表达性和易分离特性改进了植物生物反应器下游加工技术、降低了高纯度药用蛋白的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油体和油素蛋白的组成结构等特征,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用植物油体表达系统生产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油体系统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本实验室利用油体系统开发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医类新药,生物活性检测正在进行中。油体表达系统作为药用蛋白的新来源,将得到逐步的完善及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 ( Nakai) G. F. Tao〕、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 ( Bl.) Koidz.〕、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全缘冬青( Ilex integra Thunb.)、石栎﹝Lithocarpus glaber ( Thunb.) Nakai〕、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 ( Thunb.) Makino〕和滨柃﹝Eurya emarginata ( Thunb.) Makino〕7个舟山海岛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用浓度18 mg·g-1盐水通过盐雾发生装置每日喷雾0.0(对照)、0.5、1.0和2.0 h,并连续喷雾35 d,对翌年生长季各树种的形态特征、存活率和不同部位的干质量进行测定,并据此确定各树种的耐盐雾性。结果表明:随盐雾日处理时间及胁迫天数的延长,7个树种幼苗均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症状并逐渐加重,但各树种的受害程度有差异。盐雾日处理0.5、1.0和2.0 h石栎幼苗的存活率,以及盐雾日处理2.0 h红楠、舟山新木姜子和滨柃幼苗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但不同盐雾日处理时间对普陀樟、全缘冬青和厚叶石斑木幼苗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每日短时间的盐雾处理对普陀樟和全缘冬青幼苗的苗高和地径无显著影响,但随盐雾日处理时间延长二者的苗高和地径显著下降;盐雾日处理0.5、1.0和2.0 h,红楠、舟山新木姜子和滨柃幼苗的苗高总体上显著下降,厚叶石斑木幼苗的苗高则显著高于对照,但它们的地径总体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每日短时间盐雾处理对普陀樟和滨柃幼苗单株的叶、根、茎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随盐雾日处理时间的延长,二者单株的不同部位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逐渐下降;盐雾处理可导致舟山新木姜子、红楠、全缘冬青和石栎幼苗单株的不同部位干质量及总干质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且降幅总体上随盐雾日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石栎幼苗单株的不同部位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最低;盐雾处理对厚叶石斑木幼苗生长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其单株的不同部位干质量及总干质量不同程度增加,但随盐雾日处理时间的延长增幅减小。盐雾处理对供试各树种叶、茎和根的质量比以及根冠比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盐雾胁迫造成各树种不同程度落叶,使多数树种根冠比增大,但全缘冬青和厚叶石斑木的根冠比则有所下降。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供试树种在舟山海岛的生长环境,初步确定厚叶石斑木的耐盐雾性最强,全缘冬青、普陀樟和滨柃的耐盐雾性次之,红楠和舟山新木姜子的耐盐雾性较弱,石栎的耐盐雾性在7个树种中最弱。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内雾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4年(1999~2002)的雾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内雾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雾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雾形成前,气温高于叶表温;雾形成后,气温则低于叶表温。热带雨林内各季节雾日数和雾日频率均高于无林地。热带雨林内平均全年雾日数可达258 d,其中雾季和干热季共占154 d(59.6%),而雾季的雾日频率高达90%。雾日数的季节变化与各季节雨量呈明显的负相关。雾季,雾在23∶00左右生成,比干热季、雨季分别提前0.7、2.3 h,而消散时间则分别推迟0.8、2.2 h。雾生成和消散时间呈现出较明显的负相关。雾季雾的持续时间达12.2 h·d-1,比干热季、雨季分别长1.5、4.6 h·d-1。全年雾总持续时间占全年时间的39.7%,而雾季的相应值为50.8%。雾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全年89.4 mm),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这对热带雨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常规的溶剂提取法即可将月见草种子中的油提取出来,但必须注意防止月见草油的氧化变质及其它化学变化。和大豆油、菜籽油一样,月见花油中含有大量亚麻酸,它极易自动氧化。由于月见草油应用的关键在于保存好油内所含的顺式6∶9∶12双键系统,所以,在  相似文献   

9.
研究滨海地区盐雾沉降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滨海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供依据.以福建省古雷半岛为研究站点,设置盐雾沉降缸研究离海岸线距离和防护林对盐雾沉降量的影响;同时模拟不同生活型植物的高度,研究不同高度盐雾沉降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盐雾沉降量均表现出随离海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冬季盐雾沉降量在离海岸线500 m内快速下降,在500 m以外则下降速度趋缓;防护林的存在能减少盐雾沉降量,这种效果在盐雾危害严重的冬季更明显,可使盐雾沉降量降低15.4%;在无防护林遮挡条件下,盐雾沉降量在不同高度上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显示,离海距离、平均风速和东北风向频率是3个影响盐雾沉降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南方沿海地区盐雾沉降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离海500 m范围为盐雾危害重点防范区域,防护林或类似遮挡物的存在,可以显著减少盐雾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林下露水的形成迟于林上3~4h,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雾形成前,气温高于叶表温;雾形成后,气温则低于叶表温,且气温及叶表温均有回升。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这对热带雨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林下露水的形成迟于林上3-4h,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雾形成前,气温高于叶表温;雾形成后,气温则低于叶表温,且气温及叶表温均有回升。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这对热带雨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燃料油植物乌桕的实生苗、嫁接苗、雾插苗的培育及组织培养,以及造林与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3.
福建樟树叶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叶油中的许多化学成分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有研究表明,由于长期受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生殖隔离及生态环境的作用,樟树不同种群和个体之间精油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有必要对樟树不同居群和不同个体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系统的研究。作者以分布在福建省内的樟树为调查对象,利用GC—MS法系统测定福建樟树叶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樟树叶油化学成分的挖掘、开发利用和樟树的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穿山越岭,跋山涉水,终于到达本次野外发掘的目的地——白龙洞遗址,它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村。一路上的颠簸疲劳、朦胧睡意早已九霄云外,深深被景色所吸引:遍地金黄的油菜花、沁人心脾的百花香、婉转动听的鸟唱、微风扶过涟漪的湖泊、吞云吐雾的山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想到可以在这样环境里进行一个月的野外工作(2008年4月—5月),忍不住心花怒放于脸上了。  相似文献   

15.
沙棘油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沙棘油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沙棘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系统阐述沙棘油研究现状。沙棘油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具有广泛的影响,且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晶  宋清海  张一平  邓云  武传胜 《生态学报》2018,38(24):8758-8765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WS100天气现象仪获取两种森林类型的能见度数据。基于2014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能见度数据,对两种森林类型雾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全年雾日数为196 d,占全年的53.7%,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年雾日数为100 d,占全年的27.4%,热带雨林全年雾日数几乎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雾日数的两倍;(2)热带雨林雨季和干季各占28.06%和71.94%,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雨季和干季各占72%和28%;(3)热带雨林一日内雾持续的最长时间为10.5 h,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雾生成和消散时间不定,一日内雾最长持续时间可达24 h,但雾发生的频率低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两种森林类型全年雾日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定量评价地处过渡带上的两种多雾森林生态系统雾特征,可为未来气候变化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交换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热带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边缘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2 0 0 1年 1 1月~ 2 0 0 2年 1 0月的林缘和林内雾水截留及相关环境因子观测资料 ,对西双版纳热带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边缘效应进行了研究。西双版纳热带人工橡胶林内的雾日数及雾日频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全年雾日数可达 1 72 d,其中雾季 (1 1~翌年 2月份 )的雾日数及雾日频率最多 (高 ) ,月均雾日数可达 2 3d(76 .7% )。由林缘至林内 ,年雾水截留量在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呈现指数形式急剧减小 ,二者均是在林缘最边行外测的林冠下 (0 m处 )达到最大 ,分别为 4 1 .1 mm和 2 4 .3mm。迎风面和背风面林缘 0 m处的雾水截留量分别是林内雾水截留量 (1 6 .2 mm )的 2 .5倍和 1 .5倍。迎风面雾水截留在林内约 2 5 m处趋于稳定 ,而背风面在林内约 1 5 m处趋于稳定。林缘处的雾水截留量与日 0 :0 0~ 1 0 :0 0平均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P<0 .0 1 )。风速大 ,则雾水截留的边缘效应向林内越深入 ,且空间变异性减小。相对于迎风面林缘 0 m处的雾水截留而言 ,大的风速将削弱林内和林缘雾水截留量的差别 ,从而导致更多的雾水进入森林  相似文献   

18.
雾网应用于森林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用雾网研究森林中行动隐蔽、少鸣唱、没有领域的鸟类,特别是森林林下鸟类十分有效.该方法不受研究者经验的影响,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群落进行比较研究.国外学者认为雾网是研究森林鸟类群落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文中着重介绍了雾网的优缺点及其在森林鸟类群落研究中的应用,以期推动我国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1 植物名称 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Bl.)Merr.et Perry],别名洋蒲桃、爪哇蒲桃、软雾、辇雾、琏雾等。  相似文献   

20.
几种芸香科柑桔类精油的化学成分与香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GC/MS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香柠檬油、柠檬油、甜橙油、柚子皮油、蒸馏桔子油、冷榨桔子油、野香橼叶油、野香橼果油的化学成分。它们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其香气各具特色。本文还讨论了精油中单萜类化合物、葛缕醇、酮类化合物、香茅醛、孟烯醇类化合物对精油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也为野香橼叶油、果油及柚子皮油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