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服避孕药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其观察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 《遗传》1986,8(1):9-10
口服避孕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 很大的关注。染色体畸变和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 (SCD)来观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是目前用于 探讨口服避孕药细胞遗传学效应的主要指标,特别是 SCE已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方 法被广泛应用。但是,SCE技术的应用和观察结果,又 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间题。为此,本文试就口服避 孕药对染色体畸变和SCE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四种杀虫剂:敌敌畏乳剂,灭害灵,甲基对硫磷,叶蝉散对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影响。结果表明:0.1%和0.01%浓度的敌敌畏,可使(SCE)频率明显增加,而染色体畸变率只在0.1%浓度有显著增加;0.5%的灭害灵,可使SCE频率明显增加,而染色体畸变增加不明显;甲基对硫磷和叶蝉散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染色体畸变和SCE频率均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口服避孕药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其观察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避孕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关注。染色体畸变和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来观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是目前用于探讨口服避孕药细胞遗传学效应的主要指标,特别是SCE已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是,SCE技术的应用和观察结果,又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就口服避孕药对染色体畸变和SCE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脉冲电磁场对家猪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方东  徐柳  王子淑  王喜忠 《动物学研究》2001,22(2):89-92,T001
以家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脉冲电磁场(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简称PEMFS)树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发现,100和200kHz的PEMFs对家猪的淋巴细胞照射培养12,24,48h后,染色体畸变(包括非整倍体,染色体断裂等)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6%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和42%的间隙发生在家猪常见染色体脆性位点部位,同时, 经100kHz和200kHz的PEMFs照射48h后,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PEMFS能诱导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5.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检测原理及其分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chromatid exchange,SCE)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SCE检测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胁迫会造成细胞内DNA不同程度的损伤,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染色体畸变,甚至引发癌变。SCE作为一种灵敏而有效的指标,能够反映DNA损伤程度和遗传不稳定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SCE的由来,色差显示原理、分子机理、SCE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以及SCE的诱导因子。文章最后还对今后有关SCE的研究及其应用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昆明山海棠遗传毒性评价I.致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报道了中药昆明山海棠在Ames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分析中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发现,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提取物(THH)(200~800mg/皿)及醇抽提物(ATH)(100~200mg/皿)在TA97、TA100均不同程度地诱发突变。THH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显著诱发SCE(0.313~0.625mg/ml)。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分析中,THH未表现出明显的染色体断裂效应(2.5~14.3g/kg)。结果暗示,昆明山海棠对人类遗传物质具有潜在威胁,其临床应用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7.
颜永衫  周芬  习霞辉 《遗传》1985,7(5):14-18
BrdU被细胞吸收后可结合到染色体DNA 上,由于被BrdU标记的DNA对光极为敏感F91 因此可引起染色体结构的损伤。BrdU 还可抑 制细胞核着酸还原酶的活性,导致细胞死亡11770 尽管如此,有些细胞却能在含高浓度BrdU的培 养基中繁殖传代,其原因可以是细胞缺乏胸营 激酶(TK)活性[[1+1;细胞的BrdU吸收系统有 缺陷(a);细胞因核营酸代谢失去平衡而获得 BrdU 抗性[31。抗性细胞的DNA有的是部 分[701、有的是全部191被BrdU标记。某(些)染 色体的特异性改变是否与BrdU抗性有关?目 前的资料表明,BrdU抗性细胞的染色单体断 裂频率较高[1a1,或染色体数很不稳定[’];但许多 BrdU抗性细胞株染色体平均数等于或略低于 亲本细胞的水平,染色体G一带图样没有明显的 差异131。因此,尚未发现BrdU抗性细胞有染 色体的特异性改变。少数药物抗性细胞蛋白质 合成过量的现象已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1a,is7 BrdU抗性细胞是否也会出现蛋白质过量合成 的现象? 我们过去报道了通过高浓度的BrdU 加可见光处理获得4个抗BrdU 亚系[11,本文 报道这4个抗性亚系细胞第17号染色体有极高 的加倍频率,以及某些胞质可溶蛋白过量合成 的现象,这些均未见报道。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 是反映正在进 行复制的染色体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个极为敏 感的指标110,131。由于BrdU抗性细胞长期在含 高浓度BrdU 的培养基中生长,BrdU进人细 胞后便均匀地分布在姐妹染色单体DNA 上, 已达到某种程度的相对平衡状态,因此不可能 出现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本文报道采用特 殊的方法所观察到的BrdU抗性亚系SCE频 率,以及第17号染色体加倍对细胞SCE频率 的影响。除了我们过去报道的一个抗性亚系 SCE[a1外,尚未见其他关于BrdU抗性细胞SCE 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克信  张征  尤柯 《遗传》1987,9(4):27-29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系一条染色体中 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同源节段的互换。SCE 可以自发产生,各物种细胞中自发SCE频率 相对比较稳定。但若用诱变剂或致癌剂处理细 胞,则SCE频率可显著提高u1。已经证实,一 些物质的诱变、致癌力与诱发SCE能力之间 存在很高的相关性[=,330目前,国内SCE技术 已用于多种遗传病、肿瘤和病毒性传染病的病 因学研究,以及化学“三致即物质作用机理的研 究[[3,A)。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细胞SCE 频率尚未见报道。为了从细胞及亚细胞水平探 索本症的病因.,作者对20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 肿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和20例正 常人细胞SCE频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 如下。  相似文献   

9.
余伟栋  林正 《遗传》1982,4(6):24-26
环境化学物质对人类后代影响的问题日益 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至今有关化学诱变剂对胎 儿遗传物质的诱变作用的研究尚少报道。本文 使用一些药物作用于妊娠的小白鼠,参考Kram 等(1979)[2]胎鼠体内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 分析技术,用母体骨髓细胞及胎鼠细胎染色体 畸变和SCE率为指标,检测化学药物通过胎盘 对胚胎遗传物质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2,4,5一三氯苯氧乙酸诱发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技术能灵 敏地检验染色体变化,而人外周血的淋巴细胞 又是直接反映人类体细胞突变和癌变的方便材 料。因此,国内外不少实验室[1,7,8]以SCE法对 若干人类遗传性疾病和环境中可疑致突变和癌 变物质进行了观察分析,获得了不少新资料。本 文报道了SCE法测试化学除草剂2,4,5一三氯 苯氧乙酸(2,4 , 5-Tr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简称2,4,5-T)对人体淋巴细胞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1.
颜永杉  习霞辉  钱进 《遗传》1984,6(1):39-42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反映了正在进 行复制的染色体同位点上DNA分子之间交换 的频率。一般来说,生物体或培养的细胞周围 环境的微量有毒物质或致癌因素(包括物理、化 学和生物因素)可明显地提高SCE频率,例如 丝裂霉素可使人细胞的SCE频率提高到100 SCE/细胞,但此时仅有很少数的染色畸变发 生[4,141,因此SCE可作为致变性分析[201以及有 关遗传性疾病诊断[s1的一个敏感指标。多年来, 人们对诱发SCE形成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但SCE形成的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191。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Braynt等(1977)",和Alhadeff等 (1980)[x1关于细胞存在有控制SCE形成的系 统的报道,他们分别用人的正常细胞和中国仓 鼠细胞株与SCE频率非常高的Bloom细胞融 合,使Bloom细胞的SCE频率恢复到正常值。 他们认为自发SCE频率高应是细胞丧失正常 功能的结果,用种间体细胞杂交可实现这种缺 陷的互补,并且有几个遗传系统共同控制着细 胞SCE的产生。本文报道通过小鼠细胞与中国 仓鼠二倍体细胞杂交降低小鼠癌细胞自发SCE 频率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简称SCD)技术,特别是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分析技术,已为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在染色体的分子结构,DNA复制过程,DNA损伤与修复,细胞周期动力学以及检测多种致癌剂和突变剂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悦凡  王敏  董庆来 《遗传》1984,6(2):29-30
苯是一种具有中等毒性的化学物质,其工 业用途很广,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接 触苯的工业有石油裂化、橡胶、油漆、制药、有机 合成、农药等。有学者已证实,苯可以导致人体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的断裂、超二 倍体、额外的C组和D组染色体等,也能导致白 血病的发生,这些畸变即使在血象恢复正常以 后依然存在[[s7。基于以上研究,我院对苯作业 人员进行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的观 察,并与正常健康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继证实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PYM) 不仅能诱发高等植物染色体畸变[+j,而且也诱 发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并提高其姊妹染色单 体交换(SCE)频率f21的研究之后,再次通过染 色体畸变和SCE测试体系,进一步探讨了PYM 三种成份A A,和人对CHO-K 1细胞染色体 畸变和SCE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洋金花总碱对细胞染色体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金花为曼陀罗属植物的千燥花,所含生物碱中以东.R若碱为主,其次为莫蓉碱[1]。洋金花总碱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本文从遗传毒理学角度观察了洋金花总碱对离体细胞(Wg3-h细胞株)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CE)、染色体畸变率(CA)和活体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CEMN)的影响,以及银屑病患者接受治疗前后SCE变化的比较,认为它对染色体有损伤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合成洗涤剂对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各种合成洗涤剂(洗衣粉,洗发膏,餐具洗涤剂等)产量日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洗涤剂直接或间接通过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潜在的致突变性引起公众的普遍注意。而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选用三种型号的合成洗涤剂,以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和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离体的人类细胞和中国仓鼠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为测定指标,系统地对合成洗涤剂的诱变活  相似文献   

17.
植物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SCD)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处理技术,因为它涉及了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染色体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单线说”以及染色体畸变等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理论问题,此外还能用于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来检测诱变因素和致癌物质,所以有关SCD的实验技术可作为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更新内容。本文介绍植物  相似文献   

18.
陈少华 《遗传》1992,14(2):16-17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妮滤液(GJ)对环磷酸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5-溴脱氧脲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能够代替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掺入DNA,使姐妹染色单体分色,计算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率,可以估计DNA的损伤。因而,近年来已广泛地应用SCE测定各种诱变因子的活力。但是研究BrdU本身诱变活力的报道不多,且多是离体的研究,体内实验很少。目前国内尚无类似的报道。 本文以我国特产仓鼠为实验材料,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BrdU活性炭悬浮液方法,研究不同剂量BrdU对仓鼠骨髓淋巴细胞SCE频率、染色体畸变率、分裂指数、细胞增殖周期以及对姐妹染色单体分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BS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仲权  阎淑琴  沈淑琴 《遗传》1986,8(4):39-41
十多年中发展起来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简称SCE)显示技术【1,10,11,1$,1y],已实际应用到 许多研究方面。SCE现象可以自然发生,在细 胞培养中,其发生率有一正常值,在某些物理因 素或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可使SCE频率升高,这 一现象可利用作为在环境中,诱变因子和致癌 物质引起的DNA 损伤方面的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