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中国北方相似地域大豆产地的溯源特性指标,以提高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在大豆产地溯源方面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来自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5个主要大豆主产省区的159份大豆样品中12种矿物元素(Mg、Al、P、K、Ca、Mn、Fe、Ni、Cu、Zn、Rb、Sr)的含量。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大豆产地进行初步分类,但除黑龙江外,其他产地并不能进行良好地区分,进一步利用多层感知器建立产地分类模型。训练子集、测试子集和保持子集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100.0%、92.3%和94.4%,可有效地对中国北方地区5个产地进行分类。结论:本研究可为我国大豆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睾丸间质细胞—研究自体吞噬的一种正常细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ried to estimate, in a semiquantitative way,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the autophagic activity in various cell type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activity appeared to be in the Leydig cells of rat testes. Autophagosom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Leydig cells, which provide a good model to study the autophagocytosis in normal cells. The autophagic process in Leydig cells was observed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n preparations treated to show CMPase activity. The mode of formation of autophagosomes in Leydig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Step 1, flattened membranous elements expand to enclose a small cytoplasmic territory to form pre-autophagosome. Step 2, The double membrane profile of the pre-autophagosome then completely encloses the cytoplasmic territory to form early autophagosome in which structurally normal organelles are contained. Step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early autophagosome into a late one is accompanied by the loss of one of the two delimiting membranes, the parti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enclosed content and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The enzymatic reactivity is acquired following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lysosomes. The late autophagosome then reaches the cell surface and appear to exocytose their residual content.  相似文献   
3.
用Polyethyleneglycol(PEG)将中国仓鼠骨髓细胞与小鼠细胞株PG19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克隆。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早在细胞繁殖的第4代,杂交细胞就迅速地丢失了17条仓鼠染色体。在杂交细胞中,只有9.4%的仓鼠核仁形成区(NORs)有活性,而且所有这些有活性的NORs都位于仓鼠第3号染色体上,占该号染色体原有NORs总活性的40%,因此我们的结果不仅首次表明在中国仓鼠-小鼠杂交细胞中,绝大部分(90.6%)的仓鼠NORs活性被抑制,而且还发现了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仓鼠NORs活性受抑制的程度可有明显的不同,NORs活性很可能与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的结构有关。小鼠NORs的活性在杂交细胞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样性是调控食物网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生物因素, 植物多样性丧失深刻影响食草动物, 但由于小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波动明显、统计随机性较大等困难, 我们对植物多样性丧失如何影响小型食草动物依然知之甚少。基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设置的长期植物物种剔除试验, 本研究于2016-2020年7-8月连续调查了植物物种剔除各处理中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f)的数量, 分析了植物物种及功能群丧失对草原毛虫的影响。结果表明, 虽然时空差异及统计随机性是影响草原毛虫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但植物物种剔除介导的群落差异对草原毛虫数量的影响依然显著: (1)在各观测时段, 优势种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的丧失导致群落中草原毛虫数量显著减少; 禾草类物种丧失也会减少草原毛虫数量, 但其影响仅在8月显著; (2)杂类草物种丧失通过增加群落中禾草物种多度, 可增加草原毛虫数量; 豆科物种丧失使莎草增多, 也会增加草原毛虫数量; (3)各植物功能群部分物种剔除并未显著影响草原毛虫数量。本研究证实了高寒草甸中草原毛虫数量会因优势植物嵩草和禾草的多度减少或禾草物种丧失而显著减少, 但群落总生物量、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豆科多度以及各功能群植物同比减少, 都对草原毛虫数量没有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在随机作用主导下, 植物群落中的特定功能群相对多度(而非物种多样性)变化深刻影响草原毛虫适合度, 进而影响生态系功能及服务; 未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草地虫害生物防控中应更多考虑统计随机性及植物功能多样性对小型食草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成熟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18~24个核苷酸、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它在体内下调靶基因的表达。迄今在不同物种中已发现的miRNA达上千种。miRNA的发现为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目前研究者不仅关注miRNA在发育、分化、生长和代谢等诸多生物过程中的作用,而且开始进一步探寻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理,以期重新描绘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图。文章综述了miRNA对其靶基因的调控特点,介绍了miRNA自身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从而有助于理解miRNA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随访观察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患儿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扁桃体炎患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包括抗病毒药)和(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口服辅助治疗,出院后继续服用金双歧4周;两组患儿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进行电话随访,3个月后均通过家庭访视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出院后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扁桃体炎患儿继续服用金双歧,可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率;随访为观察患儿出院后健康状态,进行健康指导以及收集资料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仓鼠细胞株Wg3h中,通过BrdU处理获得了两个抗30μg/ml BrdU和两个抗60μg/ml BrdU的抗性细胞亚系。银染NORs(Ag-NORs)的分析表明,除了一个抗性细胞亚系外,其他3个亚系NORs的活性都明显地被BrdU所抑制,即主要是表现在细胞Ag-NORs数和携带Ag-NORs染色体数的明显减少。不同BrdU抗性亚系NORs活性被抑制的程度可有很大的差异。在培养基里除去BrdU后,抗性细胞被BrdU抑制的NORs活性可以逐步得到恢复,但其恢复的速度显然比Wg3h细胞缓慢得多。抗性细胞NORs活性受抑制,与Wg3h细胞一样,是由于BrdU毒性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应用RT-PCR技术克隆了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amGAPDH2,利用MEGA5.1、DNAMAN、PredictProtein和I-TASSER等软件对该基因进化关系以及其所对应的蛋白的同源性、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从意大利蜜蜂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了长1188 bp的amGAPDH2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H152402。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14~1115 bp),其编码333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的GAPDH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80%以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mGAPDH2与中华蜜蜂、小蜜蜂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利用ProtParam等软件对amGAPDH2编码的蛋白质分析结果显示,amGAPDH2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属于混合型,Helix占25.53%、Strand占24.62%、Loop占49.85%;am GAPDH2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一个是N端的NAD(P)结合结构域,另一个是C端的催化结构域Gp_dh_C。该研究为后期amGAPDH2基因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昆虫脑内胆碱能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昆虫的复杂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选取有复杂行为的膜翅目社会性昆虫拟黑多刺蚁为研究材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毒蕈碱Ⅱ型乙酰胆碱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工蚁、雌蚁和雄蚁脑中进行定位检测.结果表明,毒蕈碱Ⅱ型乙酰胆碱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前脑蕈形体、中央体和中腩嗅叶中普遍存在,但不同品级表达区域和强弱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毒蕈碱Ⅱ型乙酰胆碱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视觉信息、嗅觉信息的整合输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环境因子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重要因素,解析半开放条件下酿造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作用对于清香型白酒生产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配糟在白酒发酵过程中起着调节发酵速度的作用,其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揭示使用不同发酵周期配糟对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环境因子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方法】采用PacBio测序平台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使用2种配糟酒醅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合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明确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与使用正常发酵周期配糟酒醅相比,使用延长发酵周期配糟酒醅水分较低,而酸度、氨基酸态氮、总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残余淀粉较高;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发现,使用延长发酵周期配糟酒醅中细菌α多样性极显著高于使用正常发酵周期配糟酒醅(P<0.001),而真菌α多样性显著/极显著低于使用正常发酵周期配糟酒醅(P<0.05, P<0.001);通过组间差异性分析发现,细菌群落共产生28个差异指示种,而真菌群落共产生15个差异指示种;水分、酸度、氨基酸态氮、还原糖、残余淀粉和总游离氨基酸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