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缝隙连接是连接相邻两个细胞间的重要通道,其功能和数目的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构成缝隙连接的亚单位称为连接蛋白,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细胞问的缝隙连接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细胞缝隙连接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ao X  Zhang SH  Su DF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4):371-377
目录一、细胞缝隙连接的形态和结构二、细胞缝隙连接的功能  (一 )参与信息的传递及神经冲动的传导  (二 )协调细胞间活动的一致性  (三 )参与细胞的分化生长与发育  (四 )缓冲毒性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  (五 )通过周围细胞滋养受损细胞  (六 )参与局部的代谢功能三、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功能的调节四、缝隙连接和心血管疾病  (一 )心律失常  (二 )动脉粥样硬化  (三 )先天性心脏病  (四 )缺血性心脏病  (五 )心肌病细胞间通讯是一个在进化上很古老的功能 ,细胞间的通讯方式可分为间接与直接方式。以体循环远程分泌、旁分泌或自分泌方…  相似文献   

3.
在多数实质性器官中广泛分布着一种蛋白质连接通道即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GJ主要由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 Cx)构成,它调控着相邻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及电化学信号传递,在心室肌中大量表达的是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热点之一。Cx43与MIRI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Cx43在减轻MIRI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Cx43的生理功能及其在MIRI中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神经组织缝隙连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WC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4):321-325
近年来神经组织中缝隙连接的分布和功能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GJ结构,亚型及生物物理特性的揭示,染料偶联实验和Ca^2+成像技术为GJ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直观有效的手段。GJ的调控涉及GJ的表达,导通性的改变等环节。GJ胞间通讯的基本形式是交换第二信使和电偶联。  相似文献   

5.
外周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的表达与功能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隙连接是胞间通道的集合体,是相邻细胞间的跨膜通道。连接蛋白Cx29、Cx32和Cx46在施万细胞中表达,Cx43在施万细胞和卫星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并形成功能性的缝隙连接通道或半通道。缝隙连接蛋白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信号整合,借助连接蛋白磷酸化及定向突变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逐步清晰。施万细胞和卫星胶质细胞中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的阐明,有助于解释其在外周神经胶质中的表达与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6.
间隙连接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中,由其构成的通道允许小分子信号物质在相邻细胞间直接传递,在细胞间的通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间隙连接由连接蛋白(Cx)组成,目前已经发现Cx家族有20多个成员[1],它们在相邻细胞间组成同种或异种间隙连接,调控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母细胞与周围的颗粒细胞之间形成的缝隙连接,介导胞间通讯,对生殖细胞迁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力恢复、颗粒细胞分层、卵泡成腔、黄体形成、促性腺激素信号传递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报道,对卵泡发育过程中间隙连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桥粒为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参与细胞间机械应力传导. 在心肌组织中,桥粒与粘着连接及缝隙连接共同构成闰盘,对于维护心肌闰盘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桥粒蛋白基因突变、表达的缺失或功能异常,可引起心肌细胞钠、钾离子通道、缝隙连接蛋白等心肌电活动相关结构的重塑,增加心肌电学异质性,进而促发心律失常. 本文将就桥粒蛋白与离子转运相关通道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缝隙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特殊膜结构,构成缝隙连接的基本单位是连接蛋白(connexin,Cx)。目前,已发现21种的连接蛋白,细胞膜上每6个连接蛋白聚合形成一个半通道,通过氢键相互锚定形成兼容且有功能的缝隙连接通道。缝隙连接通道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稳定、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连接蛋白在心血管、消化道、神经系统等疾病中,可能作为治疗新靶点。本文针对缝隙连接蛋白可能参与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形成通道,使细胞间可直接进行分子(分子量<1 kDa)交换及信息交流。Cx43是最普遍表达的缝隙连接蛋白,除通道功能外,其他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羧基末端(carboxyl terminal, CT)结构域。Cx43 CT结构域存在与其他蛋白、激酶、因子等相互作用的位点,这些位点可能是治疗预防疾病的潜在靶点。本综述就近年来所研究的CT结构域与相关信号分子作用位点作一总结,旨在为治疗涉及Cx43 CT的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与细胞间讯息传递相关的细胞结构有紧密连接、黏附连接和缝隙连接,但它们都只能在紧密相连的细胞间发挥作用.最近,人们发现了一种能够介导距离较远的细胞间讯息传递的膜系结构,称之为隧道纳米管或膜纳米管.膜纳米管通过促进细胞通讯影响了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膜纳米管结构、形成以及功能已有一些研究报道.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的连接结构,还有很多未知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共质体运输的桥梁。基于对胞间连丝分子组成及超微结构的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胞间连丝结构模型。对其功能的研究表明,胞间连丝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病毒的周身感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胞间连丝的结构、分子组成及病毒介导的大分子胞间转移,以及对内源蛋白质的胞间转运机制诸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间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以及pH值、电压、生长因子对它的调节作用.间隙连接作为相邻细胞间信息物质通道,起着传递细胞信息,协调细胞群体功能的作用,但是其形成过程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pH值降低可引起间隙连接通道的关闭,电压升高降低通道的导电性,生长因子可通过影响间隙连接蛋白的形成和降解、促使间隙连接蛋白磷酸化调节其通透性.  相似文献   

13.
Pannexin通道蛋白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nnexin基因是2000年发现的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新成员。目前研究表明,Pannexin蛋白(Px)可以在细胞膜上组成半通道或在细胞间形成缝隙连接通道,介导细胞内ATP释放、细胞间钙波传递、味觉感受、血管血流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Px参与炎症、肿瘤、脑缺血、癫痫以及心衰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随着Pannexin研究领域的深入,其生理病理状态下的更多重大功能将被阐释。  相似文献   

14.
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tubes,TNTs)是基于细胞骨架尤其是纤维状肌动蛋白形成的细胞间管道样结构,其功能主要是介导广泛的细胞间物质交换,包括各种信号分子、RNA、蛋白质、细胞器甚至病原体,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各种细胞类型中均发现有TNTs的形成,尤其在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得到广泛关注.神经元细胞间或神经元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间形成的TNTs,能够介导电耦合,还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致病蛋白质的转移和/或传播,进而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本文简要总结了在神经系统细胞间形成TNTs的研究进展,包括调节其形成的分子机制、功能和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5.
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重塑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ZB  Sheng JJ 《生理学报》2011,63(6):586-592
缝隙连接是相邻心肌细胞间电、化学偶联的通道,亦是心室肌成为功能性合胞体的重要结构.心肌有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 40、43与45的表达,心室肌主要表达CX43.CX43形成的缝隙连接大部分呈点状分布于闰盘部位,心肌细胞膜侧面分布极少.心肌缺血-再灌注、肥厚、衰竭、高胆同醇与糖尿病条件下,心肌细胞缝隙连接...  相似文献   

16.
细胞连接为细胞间信号交流提供了直接通道,在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膜纳米管是普遍存在于细胞间的远距离连接结构,不仅可远距离传输多种信号分子,也可传输线粒体,还与缝隙连接等细胞连接协同传输信号。近年来,膜纳米管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膜纳米管与其他细胞间信号传递方式的异同及其生物学功能,也有不少研究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关于膜纳米管形态结构的多样性、与其他信号传递方式的异同以及其生理和病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细胞间通讯和物质交换是多细胞生物发育、组织修复和细胞生存的重要环节. 最近发现细胞间存在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tubes,TNTs)连接,并以此进行长距离通讯. TNTs是一种细胞间长距离的物理连接,能够在相连的细胞之间实现远程、定向的通讯. 研究表明,不同细胞间TNTs在结构、形成机制和功能特性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尽管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进展,但仍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文综述TNTs的结构形态特征、生物功能、形成机制及其在疾病传播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讨论由TNTs介导的电耦联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尚媛媛  马克涛  李丽  司军强 《生物磁学》2010,(22):4392-4394
细胞间通讯方式可分为间接与直接通讯方式,以体循环远程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完成的调节方式为间接通讯,而以细胞间隙连接为途径进行的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为直接通讯。细胞间隙连接又称缝隙连接,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细胞连接形式。近年有一系列研究表明缝隙连接胞间通道的异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间通讯方式可分为间接与直接通讯方式,以体循环远程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完成的调节方式为间接通讯,而以细胞间隙连接为途径进行的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为直接通讯.细胞间隙连接又称缝隙连接,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细胞连接形式.近年有一系列研究表明缝隙连接胞间通道的异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细胞缝隙连接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结构基础──缝隙连接的分布、结构、通讯方式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