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肝再生的调控及原癌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再生过程中受到多种体液因素的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刺激因子(HSS)等对肝细胞有促分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则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肝再生还需要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等辅助分裂原的存在,共同调节肝再生。肝细胞分裂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肝细胞从静息期进入细胞周期,以及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某些原癌基因有特征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小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是在经典的大鼠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小鼠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完善,快速、可靠、重复性高的小鼠模型得以建立。因为成本较低,且存在大量为研究肝切除后肝再生的转基因小鼠,小鼠已经成为研究肝再生的重要动物模型。肝再生的调控相当复杂,且不是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因此需要多种类的转基因小鼠进行肝切除后肝再生研究来明确各因子在肝再生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与机制。通过小鼠肝切除后肝再生的研究,目前已证实的参与调控肝再生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有: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去甲肾上腺素(NE)、卵泡抑素(FS)、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  相似文献   

3.
血源性和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再生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再生过程中,血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h)和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二者与肝再生时相、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对肝再生的调控具有时序性。HGF-h作为早期信号,启动肝细胞分裂;而HGF-c仅作用于感受态细胞,促进其分裂。本文还从促再生作用的器官特异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治疗以及二者的来源等方面对这一推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过程,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细胞因子网络,共同调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因此,肝纤维化的治疗也应采取综合措施.本文就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肝再生增强因子等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脏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骨髓来源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在肝脏疾病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骨髓干细胞参与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修复主要包括迁移、归巢与转化等过程,并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协同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与减轻肝纤维化。本文拟对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多效性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发挥作用。本文就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TNFα、IL6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我们制备了大鼠70%肝切除后肝再生的模型,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肝再生的指标,对其TNFα、IL6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CNA在肝切除后残存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于手术后24小时达高峰。手术后3小时,假手术组和肝切除组血中TNFα和IL6的水平均有升高,但假手术组很快恢复至正常,而肝切除组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继续升高,并于术后12小时达高峰(P<005)。研究提示:TNFα、IL6等细胞因子在肝切除后的肝再生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高表达于多种纤维化的组织器官中,被认为是促纤维化发生的主要细胞因子。作为TGF-β生物学作用的下游效应介质,CTGF介导TGF-β促组织纤维化的效应,而与TGF—β抗炎、调节免疫等其他生物学效应无明显相关,因此可能成为抗肝纤维化的更好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肝脏发育从肝芽的出现开始,到肝祖细胞的形成,接着肝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直至最后器官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细胞信号调控过程。本文综述了肝脏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信号调控作用,包括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Wnt等信号通路,并重点讨论了在胚胎阶段调控肝脏发育的信号途径以及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信号因子作用,最后对肝脏再生相关的信号调控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结构上与多种胞外基质蛋白相似,功能上具有细胞因子的特点,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肝中,它可能参与肝脏发育和肝再生,并与急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OPN在肝脏发育、肝再生和肝脏疾病等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为开展OPN在促进肝再生及肝脏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与MS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MS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是在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触发,由CD4+T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初始CD4+T细胞在T细胞受体介导下活化,继而可分化为至少4个主要亚型,分别为TH1、TH2、TH17和iTreg细胞,参与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网络对CD4+T细胞分化和效应细胞因子产物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各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在CD4+T细胞向不同亚型分化及MS/EAE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揭示各因子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治疗MS。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后处理胞内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宪连  张英杰 《生命科学》2008,20(1):116-119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除了通过减少活性氧类物质的产生、抑制线粒体内钙超载、减轻内皮功能失调等被动作用外,还可主动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途径及其他蛋白激酶而实现。本文将对心肌缺血后处理中RISK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敏  郭婧  汪洌 《生命科学》2013,(10):1015-102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MCPIP1)是最近发现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CCH型锌指家族分子。MCPIP1可被LPS、IL-1β或MCP-1等多种炎性因子刺激表达,可通过下调炎症因子(如IL-6、IL-12p40等)表达,从而负向调控炎症过程。MCPIP1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作为RNA酶调节某些炎性因子mRNA或pre-miRNA的降解。此外,MCPIP1也可作为去泛素化酶靶向TNF受体相关蛋白(TRAFs)成员,从而负向调控JNK和NF-κB信号活化。将从MCPIP1分子的发现、基因和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功能、表达调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分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信号作用。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信号转导途径,由环境胁迫、细胞因子、植物激素、生长因子等诱导,是植物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主要级联途径之一。已知许多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参与了ABA信号途径,MAPKs作为ABA信号转导的下游组分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MAPK级联参与ABA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叙述,以便对MAPKs和ABA信号之间的交互作用(cross-talk)机制有更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5.
王贺阳  李敏 《生命科学》2012,(8):767-774
铁调素(Hepcidin)是由肝细胞分泌的维持人体系统性铁平衡的核心因子,其通过改变细胞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的表达量以调控肠黏膜细胞和巨噬细胞内铁的转出水平,从而决定机体循环铁水平并影响肝脏等主要储铁脏器的铁负荷程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影响Hepcidin表达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机体本身对铁的需求,而由于铁本身又是Hb(hemoglobin,血红蛋白)的合成原料以及携氧成份,因此还应包括机体对Hb合成和缺氧的反应,介导因子主要包括携铁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holo—T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另一则是源于疾病病理过程中相关致病因素、细胞因子、激素等非铁调控因子的改变对其表达调控机制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扰乱机体铁稳态加速疾病的发展或加重病情。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糖尿病、部分心血管疾病、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存在铁过负荷已是不争的事实,多种hepcidin非铁调控因子在代谢紊乱型铁过负荷综合征(sysmetabolic iron overload syndrome)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重视。对一些常见疾病中引起hepcidin表达变化异常和铁代谢紊乱的非铁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应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动物模型,通过研究CD4+T细胞亚群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与作用,探讨CIM+T细胞亚群来源的儿茶酚胺与CIA的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DBA/1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5天模型组和55天模型组(n=12)。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在初次免疫后第35天和55天进行关节临床评分并检测血清中抗cⅡ 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1h1、Th17、Th2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及其细胞因子以及TH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表达TH的CD4+T细胞亚群数目的变化。结果:CIA小鼠在发病早期(初次免疫后第35天)和发病晚期(初次免疫后第55天)临床评分和血清中抗cⅡ IgG抗体水平显著升高。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1h1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而Th2和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减少。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TH的表达增加,且CD4+T细胞中TH+的细胞数目增多,这主要是来自CD4+T细胞亚群中Thl和rIh17细胞的作用。结论: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存在CIM+T细胞亚群来源的儿茶酚胺的增加,可能在cn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伟  张东  刘江伟 《生物磁学》2009,(15):2992-2994
肺损伤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因素)作用于肺脏组织而引起的肺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肺功能的改变,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了肺损伤的过程。环氧化酶-2(COX-2)为一种诱导酶,当细胞受到炎症等刺激时可高表达,是炎症介导的细胞毒性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肺损伤中,COX-2表达增多的现象提示COX-2在肺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COX-2作为肺损伤的治疗靶点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Gab1蛋白属于接头蛋白Gab家族,该家族蛋白因能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相结合而得名。作为接头蛋白,Gab1蛋白能被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或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接受胞外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一些T/B细胞抗原受体的刺激,介导PI3K/Akt和Ras/MAPK等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具有促进细胞生长、迁移、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抗碳酸酐酶IV自身抗体、抗氧化物及细胞因子的水平进行检测。方法:选取CHF患者共73例,测定其血清抗碳酸酐酶IV自身抗体、血沉、SOD等6种抗氧化物和IL-6等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清抗碳酸酐酶IV自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OD、GPx、CAT和TA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F患者血清的IL-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3、IL-17、IFN-α和IFN-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抗氧化物水平和几.2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其体内碳酸酐酶Ⅳ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绵羊胚胎附植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附植是哺乳动物复杂的生殖生理过程,是妊娠建立的标志和首要环节。早期胚胎发育、母体妊娠识别、胚胎附植和妊娠维持都严格依赖于孕体和中间的信号联系。大量研究证明,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来源于胚胎、母体子宫及宫外组织的多种生殖激素、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细胞活素物质和生长因子通过极其精密的协调共同参与和维持了孕体的发育、子宫内膜的重塑、分泌功能和子宫生长。综述了近年来绵羊胚胎附植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胚胎附植分子调控信号的掌握将有助于诊断和确定那些引起妊娠失败的原因,为提高家畜和人类妊娠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