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924355能产生曲张链菌素复合物的链霉菌种〔英万Vesse-linova,N.…了Folia Mierobiol一1901,56 (6)。一535~541〔译自DBA,1992,11犷11),92一06133〕 研究了链霉菌菌株1000的形态学、培养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抗生素的产生。在菌丝体和培养滤液中均产生抗生素一1011和一1012,4天后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达最大值(4 109/1)。菌株1。。o的变种1011能产生10oomg/1抗生素一1021,将之与亲本菌株10。。的生产水平(41mg/l)进行比较。经鉴定抗生素一1011为曲张链菌素。在相同培养条件下,2株链霉菌的产物组分有不同。菌株100。和壮观链霉菌(5.。户ec‘ab£…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展起来的链霉菌分子克隆系统使得分离某些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成为可能,而众多的抗生素则是由细菌的这个重要属中的许多成员产生的。现在可以用上述克隆来检验如下设想:即通过生物合成基因在产生不同扰生素的链霉菌之间的转移,或许能产生新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在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上采用分子克隆将会导致抗生素产量的增加,同时通过种间体外重组将导致合成新的抗生素,~2为此目的,应将抗生素合成基因分离出来,进行分析,并可能还要修饰。链霉菌的一些种产生几乎已知抗生素的三分之二。最近在这个属内发展起来的克隆系统使得有可能分离并分析链霉菌的基因了。然而,抗生素是  相似文献   

4.
刺孢吸水链霉菌新变种——北京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筛选农用抗生素产生菌时,本所刘守初等于1957年在我院实验农场(北京郊区)的棉田土壤中分得TF120号链毒菌,产生抗真菌抗生素,对防治瓜类白粉病、小麦锈病和大白菜黑斑病等效果良好。经鉴定认为该菌属于吸水类链霉菌新变种,定名为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pinosus var.beijinge-  相似文献   

5.
薛正莲  王珊  孙俊峰  王芳  周健 《微生物学报》2021,61(12):3870-3886
链霉菌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形态分化周期和强大的次级代谢能力的高GC含量的放线菌,能够利用其初级代谢产生的前体化合物和能量,合成多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农业、食品、畜牧业、工业以及医药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链霉菌的形态分化后期常常伴随着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并且两者都受到复杂的网络调控;同时链霉菌的形态对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和种类造成很大影响。对链霉菌生长周期的全面理解将加深对链霉菌形态分化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关系的认识。本文将对链霉菌的形态分化过程、形态分化和抗生素合成两者共同的调控因子以及链霉菌形态与抗生素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这将有助于理解抗生素的合成过程,也将会在缩短发酵周期、构建高产工程菌株、新型杀菌剂的研发以及新型抗生素的合成等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相似文献   

6.
链霉菌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链霉菌是放线菌中最重要的一属,它产生绝大部分抗生素和其它众多活性物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链霉菌育种技术也日益多样。本文从基因突变与育种,遗传重组与育种、基因表达调控与代谢调节育种、基因工程与定向育种等四个方面综述链霉菌育种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nsdA基因是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抗生素合成负调控基因。以nsd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nsdA存在于多种链霉菌中。根据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nsdA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多种链霉菌中nsdA基因并测序。发现在不同链霉菌中nsdA基因的相似性高达77%~100%。其中变铅青链霉菌与天蓝色链霉菌A3(2)的nsdA序列100%一致。变铅青链霉菌通常不合成放线紫红素,中断nsdA获得的突变菌株WQ2能够合成放线紫红素;在WQ2中重新引入野生型nsdA,又失去产抗生素能力。表明nsdA的中断可以激活变铅青链霉菌中沉默的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表达;nsdA的广泛存在及其序列高度保守则提示可以尝试用于这些菌种的抗生素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8.
冯清平 《微生物学报》1995,35(3):229-231
在研究敦煌壁画微生物生态学的过程中,从257窟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25706.该菌株在合成琼脂上气丝为黄白色,孢子丝柔曲或松螺旋,所产生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该菌株为灰黄链霉菌的一个新亚种,命名为灰黄链霉菌敦煌亚种.  相似文献   

9.
以精原细胞法为响导,利用抗代谢的微生物学和化学方法进行跟踪,找到一株产生抗瘤抗生素重氮丝氨酸(Azasetiae)的菌株402.根据其形态、培养特征、碳源利用及生化特性,并与已知重氮丝氨酸产生菌及相近链霉菌比较,认为402菌株是重氮丝氨酸的新产生菌,也是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灰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niger n. sp. Yan & Hu,1982。  相似文献   

10.
刘钢  谭华荣 《微生物学报》1997,37(6):469-472
圈卷产色链霉菌是从我国东北土壤中筛选的一株Nkkomycin产生菌。在固体基本培养基上具有典型的链霉菌发育分化特征。经诱变得到不产孢子的白色突变株和不能形成气生菌丝的光秃型突变株。部分白色突变株和全部光秃型突变株在形态分化受阻的同时,也失去了产生Nikkomycin的能力。表明在圈卷产色链霉菌中,参与形态分化的基因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链霉菌分子生物学的兴趣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人们感兴趣的菌种非常广泛,这个特点出自对不同的抗生素和细胞外酶生物合成遗传调控研究的需要。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就是这类有趣菌种中的一员。 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具有下述有趣的特征:(一)它产生三种不同结构的农用抗生素,一种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有效霉素A(Validamycin)的结构相类似,对水稻病原菌中的丝核菌类(如纹枯病,小核菌核病),具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2.
南昌链霉菌是从江西农业大学校园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链霉菌新种,它至少可以产生两种具有重要应用和基础研究价值的抗生素——南昌霉素和梅岭霉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委的资助下,对这一链霉菌新种进行了多年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链霉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微生物资源,因其能产生新药用抗生素等一些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巨大的商业和医用开发价值。主要从抗生素、酶类和其他成分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从陆地、海洋和一些极端环境等生境中分离出的链霉菌及其所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新的类型,并对这些新型代谢产物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修复等不同领域潜在应用前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链霉菌(streptomycetes)因其产生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与制药领域而闻名,是放线菌门中最为庞大且极富物种多样性的分支。链霉菌经过多年来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在系统分类学、多样性以及天然产物资源勘探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综述了链霉菌3个主要方向的研究近况,阐述了目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已知抗生素的65%以上是放线菌产生的,其中80%以上是由链霉菌中筛选得到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菌、链霉菌、酵母和真菌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它不仅有助于工业上重要菌株的改良,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抗生紊合成的次生代谢途径,并得以阐明  相似文献   

16.
摘要:聚酮类抗生素在工业、农业和医药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至今通过美国FDA认证的聚酮类药物超过40个。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展了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组合生物学,形成天然产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本文以链霉菌为对象,对链霉菌产生的聚酮类抗生素的药物应用、聚酮合成酶(PKS)的研究及聚酮类药物的开发策略与前景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有关~(32)P诱变抗生素产生菌的报道很少。我们曾于73年底探索过该诱变因子对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诱变作用,实验结果如下。将龟裂链霉菌8-1768菌株的孢子悬液在含有NaH_2~(32)PO_4(比放射性为0.244毫居里/毫  相似文献   

18.
肉桂地链霉菌(S.cinnamonensis)是莫能菌素(Monensin)的产生菌,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表达载体pHZ1252中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hb)位于硫链丝菌素诱导启动子PtipA之下,它在肉桂地链霉菌中的结构不稳定,,发生了重组缺失,缺失的片段包括大肠杆菌质粒部分vhb基因。但来自阿维链霉菌(S.avermitilis)中缺失了大肠杆菌质粒部分却保留了完整的vhb基因及tipA启动子的pHZ1252,可在肉桂地链霉菌中稳定复制,不再发生缺失,经硫链丝菌素诱导表达出了有生物活性的VHb蛋白,摇瓶发酵实验证明,VHb蛋白在氧限条件下可明显促进肉桂地链霉菌的菌体生长和抗生素合成。  相似文献   

19.
链霉菌(Streptomyces)以产生多种抗生素而著称,长期以来都是生命科学与医学、药学及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链霉菌的遗传操作十分困难,传统的基因编辑手段因效率低、实验周期长及操作步骤繁琐等原因正逐渐被素有"魔剪"之称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系统所替代。该技术可以对基因组特定位点进行靶向编辑,包括缺失(Indel)、修复(Repair)和替换(Replacement)等。通过比较目前在链霉菌中基因编辑手段,总结出CRISPR/Cas9系统在链霉菌应用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实验周期短,以及能够同时敲除多个基因等优势,并综述了该系统在链霉菌中的应用,以及汇总了CRISPR/Cas9工具箱的靶向空间,最后针对该系统在链霉菌定向育种方面及合成新的抗生素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nsdA基因是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抗生素合成负调控基因。以nsd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nsdA存在于多种链霉菌中。根据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nsdA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多种链霉菌中nsdA基因并测序。发现在不同链霉菌中nsdA基因的相似性高达77%~100%。其中变铅青链霉菌与天蓝色链霉菌A3(2)的nsdA序列100%一致。变铅青链霉菌通常不合成放线紫红素,中断nsdA获得的突变菌株WQ2能够合成放线紫红素;在WQ2中重新引入野生型nsdA,又失去产抗生素能力。表明nsdA的中断可以激活变铅青链霉菌中沉默的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表达;nsdA的广泛存在及其序列高度保守则提示可以尝试用于这些菌种的抗生素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