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91年7-8月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中,用PAP法对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乙脑病毒相关抗在的检测。结果:总检出率为41.2%(24/51),各型检出率:轻型25.0%(2/8)、型44.8%913/29)、重型42.9%(6/14),三型间检出率无差异(P<0.05)。检出病程最早3天,最迟10天。三种白细胞检出率依次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可在三种或二种细胞中同时检出,亦有仅见于一种细胞之中。并就检出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选用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蒽(Anthracene),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实验材料进行毒理实验。研究了太平洋牡蛎D型幼虫、壳顶幼虫、幼贝和成贝4个不同发育时期中的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对蒽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蒽胁迫下,D型幼虫和壳顶幼虫期3种抗氧化酶敏感性均为:POD>SOD>CTA;在幼贝和成贝期,其敏感性为:SOD>CTA,而POD表现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预防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 以有性生活史的妇科病例作为检测对象;由妇产科医生采样,以反向杂交膜技术基因芯片进行HPV DNA检测;采用x2检验和趋势分析(Z)作检出率显著性检验.结果 共检测病例4347例,HPV检出率为24.64%;检出亚型23种,检出率以16型(8.10%)居高(X2>6.63,P<0.01),其次为43(3.93%)、58(3.52%)和52型(3.31%),显著高于其他19种亚型(x2>6.63,P<0.01),>1%<3%的有6、11、18、33、56型,其余14个亚型<1%;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呈上升趋势(Z=3.32,P<0.01);阴道分泌物增多、不明原因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4类症状检出率为20.68%~25.59%,阴道分泌物增多加不明原因出血病例检出率为30.76%,宫颈鳞状上皮癌80例均检出HPV,高危型占97.50% (78/80),16型占70.00% (56/80),仅为低危型感染占2.50%(11型,2/80);炎性疾病检出率为24.75%,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炎合并症检出率为23.03% ~ 28.38%,外阴炎为16.81%.结论 妇科临床病例HPV检出率以16型居首,其次为43、58和52型;宫颈癌检出率100%,阴道分泌物增多加阴道不明原因出血和宫颈炎为主的病例检出率较高;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显示高年龄宫颈炎性疾病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加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病例,是HPV和宫颈鳞状上皮癌防治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酶及其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质素是一类不易降解的生物物质,在自然界中,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主要依靠分泌的三种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对白腐真菌分泌的三种木质素降解酶在性质、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境地介绍三种木质素降解酶的催化作用,并阐述其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与全球另外154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实施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停用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改用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为探讨脊灰疫苗转换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结果产生的变化,本研究收集2012-2018年福建省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监测数据,对脊灰疫苗转换前后AFP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并使用RD细胞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L20B阳性分离物进行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型内鉴别(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对PV衣壳蛋白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显示,2012-2018年福建省累计报告AFP病例1 776例,根据AFP病例分类流程确诊的AFP病例1 283例,排除的非AFP病例493例,疫苗转换前后报告发病率平均为2.83/10万和2.71/10万.实验室共检测3123份粪便标本(包括AFP病例、非AFP病例及接触者),其中合格标本采集率为92.42%,7日及时送检率为97.85%,14日内病毒分离完成率接近100%,疫苗转换前后PV平均分离率分别为1.91%(38/1986)、1.58%(18/1137),非脊灰肠道病毒平均分离率分别为10.22%(203/1 986)、5.45%(62/1 137).2016年5月1日之前分离出Ⅰ型PV6株,Ⅱ型PV 13株,Ⅲ型PV 19株;2016年5月1日之后分离出Ⅰ型PV 6株,Ⅲ型PV 12株.本研究结果提示,脊灰疫苗转换前后福建省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和及时性.2012-2018年福建省分离出的PV均为脊灰疫苗株,毒株血清型别以Ⅲ型为主,VP1编码区核苷酸以低变异为主,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及脊灰野病毒,疫苗转换后再未检出Ⅱ型PV,提示Ⅱ型脊灰疫苗株病毒可能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Gaynor A M等人通过高通量测序在肺炎患儿呼吸道样本中发现了WU多瘤病毒(Washington University polyomavirus,WUPyV)以来,WUPyV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检出。为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WUPyV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收集北京地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共1 276份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样本,使用real time PCR方法对样本进行WUPyV检测,同时对WUPyV阳性样本进行1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筛查。共检出WUPyV阳性样本76份(5.96%,76/1 276),4岁以下儿童居多(92.11%,70/76);WUPyV感染全年可见,无显著季节性;多伴随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60.53%,46/76),最常见混合感染为鼻病毒和A型流感病毒;WUPyV单一感染者与混合感染者病毒载量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诊断和表现基本一致;WUPyV感染患儿的常见诊断为支气管炎(68.42%,52/76)和肺炎(30.26%,23/76);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研究结果提示WUPyV是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样本中常见病毒之一,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MICROSCAN系统进行粪便细菌培养,用ELISA和多重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130例腹泻标本中,检出细菌阳性17例,包括沙门菌属7例,志贺菌属5例,副溶血弧菌3例和嗜水气单胞菌2例.病毒检测中,单重感染30例,双重感染10例,三重感染1例.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B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C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5.4% (20/130),诺如病毒检出率为9.23% (12/130),星状病毒检出率为4.62%(6/130),札如病毒检出率为3.08% (4/130),腺病毒检出率为0.77%(1/130).结论 重庆地区成人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和志贺菌为细菌感染的主要菌种,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印迹技术首次调查我国人群红细胞膜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s; GP)的变种。受检者114人,年龄17—25岁,男80名,女34名。以对GP分子不同区域具特异性的4种抗血清为探针,调查发现3个类型的10例变种,总检出率达8.8%。其中汉族的检出率为5.7%,黎族为25%,其余民族中未检出变种。4例Ⅰ型先证者红细胞膜GP的免疫印迹图谱与st~a表型相似,其中1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证。1例Ⅱ型缺失δGP。其余5例Ⅲ型变种尚未见有文献报道。7例GP变种红细胞膜的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9.
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向妇科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治愈标准判定、微生态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1935例门诊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3项指标联合检测,结合运用涂片多项检验快速染色镜检技术(GTB)进行比对检测。结果573例过氧化氢(H2O2)浓度<2μmol/L的阴道分泌物主要指标检出率为:少量乳酸杆菌为97.0%、唾液酸苷酶为34.2%、线索细胞为25.5%、白细胞酯酶为74.3%、白细胞计数≥15/高倍视野为90.4%、滴虫10.3%、霉菌21.5%;1362例过氧化氢≥2μmol/L的检出率为:少量乳酸杆菌为4.1%、唾液酸苷酶为8.6%、线索细胞为8.2%、白细胞酯酶为36.0%、白细胞计数≥15/高倍视野为55.9%、滴虫2.1%、霉菌11.9%,2组各项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过氧化氢浓度检测可作为阴道微生态状况敏感指标,可替代阴道杆菌镜检判断,唾液酸苷酶可作为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可行依据,提示阴道加德纳菌等大量病原菌定居和繁殖,白细胞酯酶可提示阴道分泌物有大量多核白细胞,提示阴道黏膜受损可与染色镜检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分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对HPV基因型进行分析,包括低危型(如6、11、42、43、44型等)和高危型(如16、18、31、33、35、MM4型等)共23个型别。结果:98例样本中检出HPV阳性者38例,23种基因型中共检出15种HPV型别,HPV总感染率38.8%(38/98)。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感染率30.4%(14/46),检测到的HPV亚型主要是HPV43,11,6,42,31和51(其中HPV6,42,31,51检出率一致)。CINI患者HPV感染率15.4%(4/26),最常见的HPV亚型为HPV35,其次为HPV16,52,53和59(其中16,52,53,59检出率一致)。CINⅡ患者HPV感染率71.4%(10/14),以HPV16,6,11,51等亚型最常见。CINⅢ患者HPV感染率75%(6/8),HPV亚型以HPV16,18,31,53为主。SCC患者HPV阳性率为100%(4/4),HPV16检测率最高,其次为HPV52,18,33,58,59和66。结论:持续的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HPV基因型的检测为临床进行宫颈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观察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康氏木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常规DNA提取方法提取瑞氏木霉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冷冻研磨CTAB法更适合此真菌DNA的提取,试剂盒提取的总DNA纯度和浓度也较高,但是价格昂贵,饱和酚抽提法提取的DNA浓度不高,且易有降解现象,不适合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可比性,测量结果需溯源至适当的、规定的参考标准。对于化学、生物、工程、物理学领域的材料和样品测量,该参考标准为标准物质。由此可见,标准物质的定值对物质的检测及定量是十分重要的。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是一种足够均匀的、具有一种或多种相对容易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可用于给材料赋值、评价测量方法及校准测量仪器等。质量平衡法作为标准物质的定量方法之一,是一种常用的纯度测量方法,将水分、灰分、挥发组分、无机元素等杂质的含量从100%中扣除,再根据主要组分在有机组分中的百分比来确定物质纯度。质量平衡法具有较高准确度,能够溯源到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且若使用基准方法测量样品中的主成分及各部分杂质以完成整个质量平衡法的测量,质量平衡法则有望成为新的基准方法。基于此,对质量平衡法原理及质量平衡法在标准物质的研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近期质量平衡法在标准物质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探索质量平衡法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α-脱氧核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铁氰化钾还原法等4种国内外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对鄂西北产鱼腥草石油醚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化学评价,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性,其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成本低、易加工,目前在医药、生物检测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以热塑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和热固型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 lsiloxane,PDMS)为基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透明性,已逐渐成为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加工的主导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类微流控芯片的制备。鉴于该类芯片应用场景的特殊性,需在使用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以避免微生物干扰。目前,针对PMMA和PDMS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电子束、60Co γ射线辐射灭菌、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乙醇消毒、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绿原酸消毒、清洗剂消毒。本文从基本原理、消毒灭菌方法、应用场景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相关技术在PMMA和PDMS基体微流控芯片中的实现方法,并在芯片材质、适用范围等方面分析了所适用的消毒灭菌方法,为以聚合物为基材的生物医药类微流控芯片的消毒灭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生态足迹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同时,对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出现了将生态足迹分析与物流能流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适用于宏观和微观尺度的各种方法,尤其是最近出现了分配足迹到最终需求类型的“标准化”方法.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不同方法的产生情况,指出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为过程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两套体系,并具体介绍了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建立了较为明晰的生态足迹发展的方法框架.针对当前国内外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提出重点把握3个方向:统一综合法在国家和区域尺度的研究;探索投入产出法、成分法等方法在国内的应用;加强时间序列研究和多情景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菌种原液配制浓度的方法。实验中采用细菌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方程,确定不同菌种原液配制浓度A660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原液配制浓度A660值范围分别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1.08~1.27;白色葡萄球菌为0.48~0.57;卡他布朗汉姆菌为0.50~0.60。3种菌液等比例混合配制半成品,在660nm波长下测得A值范围为0.65~0.80,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分光光度法专属性强、线性好、范围准确可靠,可进行原液浓度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A simple amper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 groups on a solid support. The method is based on oxygen consumption during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bifunctional reagent gluaraldehyde and the amino groups on the solid support. Oxygen consumption was monitored with a Clark oxygen electrode. AHSepharose 4B, Affi-Gel 102, and Amino-Celluofine were used as amino-terminal solid supports. The concentration of amino groups on each support was calculated from a calibration curve of the standard compound. When hexamethylenediamine was used as the standard, the concentration of amino groups on AH-Sepharose 4B and Affi-Gel 102 by the present method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In the case of Amino-Cellulofine, ethanolamine had to be selected as the standar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six successive determinations of AH-Sepharose 4B was 3.2%; the polymerization of glutaraldehyde showed no effect on the result. The spectral property of AH-Sepharose 4B treated with glutataraldehyde showed no effect on the result. The spectral property of AH-Sepharose 4B treated with lutaraldehyde suggested that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present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oxygen consump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pyridinium salt on the suppor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esent method with a colorimetric method with Traut's regent is also included.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波谱(MRS)信号可以在时域中采用全自动的暗箱方法或交互式方法进行量化。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运算法则,并对MRS波谱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因突变是指在分子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的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它与人类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开发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探索核酸功能调控以及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研究人员不断努力的方向。近年来,纳米颗粒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次系统地论述基于纳米颗粒在基因突变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该研究领域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旨为基因突变检测提供新的可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合成气制取乙醇的必要性,重点对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的化学催化法(费托合成法)和厌氧发酵法两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利用合成气通过厌氧发酵技术来生产乙醇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合成气厌氧发酵制取乙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