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放置温度、时间、冻融、pH、盐以及柠檬酸对黄原胶和假酸浆子胶混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和假酸浆子胶有协效性,当假酸浆子胶与黄原胶的质量比15:85时,二者的协同增效性最高,胶溶液为非牛顿型流体,且变化满足Herschel-Bulkley方程.温度、时间对混胶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对其研究表明:冻融、pH、盐以及柠檬酸都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用毛胶薯蓣提取分离毛胶薯蓣多糖胶(DSP)。将DSP与其他四种胶(瓜尔胶、魔芋胶、白芨胶、海藻酸钠)的粘度与浓度、温度、pH、降解时间、冻融变化及耐盐性的关系,以及起泡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SP溶液的浓度与粘度正相关;温度在0~40℃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40~90℃间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符合阿累尼乌斯动力学曲线;pH的改变、冻融变化和加入氯化钠、氯化钙对DSP粘度的影响甚微;同时DSP还具有优良的起泡性。  相似文献   

3.
经对不同科属的九十余种含胶植物进行筛选,找出了絮凝效果较好的猪屎豆胶和田菁胶。经氨乙基化改性后,有效地提高了它们的性能,改性后的产物,可提高对矿泥的絮凝沉降速度。猪屎豆(Crotalaria macronata Desv.)  相似文献   

4.
骨骼粘接胶     
美国诺里安公司最近研究出一种用于粘接断裂骨骼的专用胶,其主要成份有钙、磷酸、钾等。用注射器将该胶注至断骨处,十分钟后便可硬化,从而将断骨紧紧地粘接在一起,经结晶后,断骨处将形成与人骨相同的结构,过段时间,形成新的骨芽。  相似文献   

5.
细说胶林     
1951年8月31日,中国政务院100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培植橡胶树的决定》指出:根据美帝国主义对我实行经济封锁的情况,对于战略物资橡胶,必须谋求自力更生,争取迅速自给。正在西双版纳丛林中考察的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急国家所急,火速开始在云南种植橡胶的计划运筹。  相似文献   

6.
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豆胶和黄原胶有较高的协效性,其最佳配比(重量比)为2:8;当混合液浓度达到0.5%-0.6%时形成凝胶,因此槐豆胶可作为黄原胶的增稠剂和凝胶剂。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瓜尔胶溶液和白芨多糖胶-瓜尔胶复配溶液的流变特性。两组溶液呈现典型的假塑性,不同浓度下两组溶液表观黏度(ηa)随剪切速率(τ)的变化可以用Ostwald-Dewaele方程描述。白芨多糖胶和瓜尔胶复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复配溶液的ηa大于单一组分的白芨多糖胶溶液或瓜尔胶溶液的ηa。复配溶液中白芨多糖胶与瓜尔胶的最佳配比是质量比为9∶1。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橡胶树的乳管是生产和储存胶乳的管道。在乳管受伤或被割断后,胶乳就会涌流出来,这种现象就是排胶。  相似文献   

9.
野皂荚多糖胶是一种从豆科皂荚属的灌木或小乔木野皂荚豆分离得到的半乳甘露聚糖胶,按照不同配比、浓度、温度、电解质种类配制野皂荚多糖胶与黄原胶的复配胶液,通过凝胶强度测定仪比较其复配胶液凝胶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野皂荚多糖胶和黄原胶通过分子间缠绕或者分子间次级键的相互作用使其形成凝胶,协同增效凝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野皂荚多糖胶与黄原胶复配质量比为6∶4,总胶浓度2%,60℃水浴中加热30min,凝胶强度达到100.5 g/cm~2。加入氯化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钾能显著提高复配胶液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10.
反胶团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胶团萃取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 ,有发展前途的生物产品分离技术。本文着重对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 ,各种影响因素 (W0 、pH、T等 ) ,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理论研究以及目前的开发应用状况等多方面的现状进行综述 ,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