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评价健康宣教和健康宣教加控盐勺干预的减盐效果,探索对农村居民简单有效的减盐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渭南市临渭区3个行政村常住居民,并随机分为对照、健康宣教和“健康宣教+控盐勺”3组,开展为期2个月的干预。结果:全程参与干预的624名居民中,高血压患者的食盐人均日摄入量(t=3.14,P<0.01)和食盐超标率(χ2=11.09,P<0.01)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干预后对照组食盐人均日摄入量无明显变化(P>0.05),2个干预组均有显著下降 (P<0.05),健康宣教+控盐勺组较健康宣教组下降更为显著(t=2.529,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2个干预组的收缩压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舒张压仅在健康宣教+控盐勺组下降(P<0.05)。讨论:健康宣教是农村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手段,配合控盐勺使用将显著提高限盐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膳食习惯及营养标签的知识(K)、态度(A)、行为(P)情况,为改善学生营养水平及提高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改善态度、改变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共选取山东某医学院4个医学相关专业的一、 三年级本科学生共480人。问卷内容主要有营养基础知识、膳食习惯、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共发放问卷480份。结果:本科一年级与三年级医学生的营养基础知识、标签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饮食习惯的调查没有显示差异(P>0.05)。 结论:高年级学生营养基础知识、营养标签知识中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在饮食习惯、食物选择的态度、行为方面医学生没有年级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孕前超重孕产妇进行营养干预体重管理,对其脂、糖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立卡并分娩的136例孕前超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营养干预体重管理者设为干预组(70例),采取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66例)。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整个孕期的增长体重、血糖水平、妊娠结局、胎儿结局、并发症。结果:孕36周时,干预组的TG、TC、LDL、HD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整个孕期的增长体重显著大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GDM发生率(24.29%)显著低于对照组GDM发生率(3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正常儿率显著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率为12.86%,与对照组并发症率1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前超重孕产妇进行营养干预体重管理,可有效控制其妊娠期间的脂、糖代谢紊乱及体重增加,从而减少剖宫产率,促进母婴良性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营养干预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后血糖水平变化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围产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5,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2,P<0.01)。结论:给予GDM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静脉干预护理对新生儿体重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103例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营养干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静脉营养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和上臂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护理后,观察组的胆红素、尿素氮和肌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微量元素锌、铜、铁、钙和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C3b (RBC C3bRR)和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红细胞免疫抑制率(FE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体重新生儿中采用全静脉营养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的营养状态,有效补充微量元素,全静脉营养干预护理可增加新生儿体重,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膳食指南营造餐饮营养环境对指导外出就餐者合理膳食的效果。方法:选择条件匹配的快餐店和桌餐店各2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根据膳食指南内容进行餐饮营养环境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同期收集两组就餐者的点餐单、剩余就餐量、油盐使用量等,分析两组就餐者人均营养素和油盐使用量;对两组就餐人群均做饮食生活情况和对膳食指南了解及应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就餐者对2016版膳食指南的知晓情况分析发现,仅零食适当食用有益健康知晓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知识点的知晓情况干预组均好于对照组。快餐店膳食指南知识知晓率改变值为20%~30%,高于桌餐店(7%~15%)。总体上,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油、盐等人均摄入量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快餐店干预组的能量、油、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人均摄入量小于对照组(P<0.01)。桌餐店两组的碳水化合物人均摄入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率为-6.46%。快餐店和桌餐店的干预组蛋白质、脂肪人均摄入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膳食纤维人均摄入量,桌餐店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膳食指南进行中式餐饮营养环境干预可以引导外出就餐者合理饮食,降低其外出就餐的摄食量;膳食指南知识宣传效果快餐店好于桌餐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为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黔北3所高校393人,其中男生117人(29.8%)、女生276人(70.2%),进行问卷调查,以BMI来评价大学生营养状况。结果:每月饮食费<500元占64.6%;大部分学生存在多种不良饮食行为;营养不良筛检率28.8%、营养过剩6.4%,女生(34.8%)营养不良筛检率明显高于男生(14.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不良组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大学生高于营养正常及过剩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突出,与挑食/偏食不良饮食行为及经济水平有限有关。应加强营养教育,提高学校餐饮质量,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对孕期营养相关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产科建档的单胎妊娠妇女,营养干预组为预产期2019年2-5月产科建档孕妇,选取2018年同月份生产孕妇作为历史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制定孕期全程营养管理流程,干预组孕妇在产科随访的基础上,分别在孕早期(8周前)、孕中期(12周)、孕晚期(28周)接受孕期营养随访共3次。历史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管理。全程监测和记录两组孕妇孕期增重,出现胎儿生长受限(IUGR)、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GDM)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GDM的发病率为10.8%,低于历史对照组的22.9%(P<0.01);孕28周贫血率为19.7%,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的30.2%(P<0.05);干预组孕期增重(14.4±3.5)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4)kg(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的比例为36.1%,虽低于对照组的38.1%,但未见显著性(P=0.529)。干预组和对照组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对比分别为0 vs 0.7%、3.3% vs 5.2%(P>0.05),两组胎儿为低体重儿的比例为3.8% vs 3.2%,胎儿巨大儿比例为4.9% vs 5.9%(P均>0.05)。结论: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妊娠糖尿病和孕期贫血的发病率,有利于控制孕期增重,而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对儿童群体中常见的缺铁性贫血症状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检查出的缺铁性贫血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营养干预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营养干预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营养干预,治疗时长为3个月,观察统计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营养干预组患儿各项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8)、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0 d后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更好,且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子菜复合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胆固醇的影响。方法:共选取88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膳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干预组再给予白子菜复合制剂干预,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两组患者间基线、4w、8w、12w以及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胆固醇等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较基线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值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23);两组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基线值降低,优于对照组(P=0.043、P=0.029)。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较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0.13、0.056)。结论:白子菜复合制剂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经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干预后,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14 d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丙二醛(MDA)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14 d后GC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基于口腔定位疗法(OPT)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脑氧代谢及血清神经损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22年8月期间南部战区总医院接收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8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口腔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OPT康复训练)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吞咽功能、脑氧代谢及血清神经损害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口腔期、食管期、咽期的吞咽障碍调查表(D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高于对照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对照组,髓鞘碱性蛋白(MB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内啡肽(β-E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采用OPT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脑氧代谢、血清神经损害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集体语言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水平、言语功能及神经中枢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抽签法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为对照组(n=45,常规语言训练联合tDCS)和研究组(n=45,集体语言训练联合tDCS)。对比两组疗效、发育水平、言语功能、神经中枢营养因子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复述、听理解、口头表达、出声读、抄写、阅读、描写、听写以及计算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较干预前升高(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BDNF、NGF、GDNF、NT-3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体语言训练联合tDCS干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改善言语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营养状态、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SCLC化疗患者13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肺功能、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iper 疲乏量表(PFS)的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干预NSCLC化疗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肺功能,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调查首都医科大学166名本科生日常膳食摄入情况。分析膳食能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能量及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甚至有严重缺乏的情况。男生食物净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尼克酸、磷和铁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比较,食物净重、能量、脂肪、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有统计学差异。脂肪(男生27.78%、女生29.05%)、蛋白质(男生17.10%、女生15.66%)提供能量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男生55.12%、女生55.29%)提供能量比例偏低。三餐能量分配基本合理,男女生间差别较小。结论:大学生营养素的摄入不够合理,应提高奶、蛋、瘦肉、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和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治疗前两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lgG、lgM、lgA、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用综合营养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肠内营养(EN)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市第一医院EICU 2020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EN)和研究组(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接受常规EN),各为68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指标、肠道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7 d内EN达标率、7 d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的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及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EN干预老年危重症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三维一体宣教对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饮食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影响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与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妇幼保健机构指导下的“产妇-家庭-社区”三维一体膳食营养干预策略.选择某农村孕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本常规的孕产妇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对干预组对象进行专门的三维一体营养保健知识宣教.结果:干预组对象营养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对象奶类、鱼类、蔬菜、水果的每日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蛋类的摄入量是194.51g/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8.2g/天(P<0.05).干预组完全母乳喂养的比例是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P<0.05).房间每天通风的发生率干预组是6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P<0.05).结论:推广三维一体营养保健知识宣教,多途径、针对性强的宣教方法能有效提高妇女营养保健知识水平,并改善其产褥期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益生菌联合低GI低碳饮食疗法对肥胖症患者的减脂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招募的100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肥胖症健康宣教,3个月后复查相关指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低GI低碳饮食疗法干预,干预3个月。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肥胖情况(BMI、肌肉率和体脂率)、高血压发生率、高血脂发生率和身体自信心评分(PSPP)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BMI、肌肉率、体脂率,PSPP评分,高血压发生率和高血脂发生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肌肉率和PSP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90、3.012,P<0.001、=0.003);观察组患者BMI、体脂率、高血脂发生率和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或χ2=13.335、10.036、4.310、4.167,P<0.001、<0.001、=0.037、=0.041)。结论 益生菌联合低GI低碳饮食疗法不仅有助于降低肥胖症患者的脂肪量,还有助于降低肥胖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