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多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尾巨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波谱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尾巨桉叶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鞣花酸(ellagic acid,1)、3-O-甲基并没食子酸(3-O-methylellagic acid,2)、3,3′-O-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3-O-methylellagic acid 4′-O-α-L-rhamnopyranoside,4)、反式对羟基肉桂酸((E )-p-hydroxy-cinnamic acid,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鞣花酸因具有抗增生和抗氧化的性质而逐渐受到重视,是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之一。目前鞣花酸在生产实践中有多种提取和合成工艺,这些工艺各有优劣。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鞣花酸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鞣花酸的制备工艺研究现状并对其优缺点做了简单的介绍。以期对以后鞣花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鞣花酸因具有潜在抗癌和抗氧化的性质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开发利用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之一。鞣花酸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植物中鞣花酸的含量有多种分析检测条件。本研究综述国内外高效液相法测定鞣花酸含量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供试品前处理及HPLC的检测条件的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各行业鞣花酸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天然植物多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糖因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氧化等功效而备受关注,多糖的分离纯化是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的首要前提。本文系统介绍了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以及酶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高压提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双水相萃取等新技术,对其分离原理、处理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综述;从物理分离方式、分子间作用力及化学性质分离的角度,综述植物粗多糖分离和纯化方法及途径,为天然植物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桂林乌桕中的香豆素和鞣花酸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桂林乌桕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2)、8-羟基-5,6,7-三甲氧基香豆素(3)、东莨菪内酯(4)、3,3’-二甲氧基鞣花酸(5)、4,4’-二甲氧基鞣花酸(6)、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吡喃苷(7)、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吡喃苷(8);其中化合物2,3,6,7,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MCI gel CHP-20等柱色谱并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技术,利用现代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从月见草5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imethyl 3-lactyl shikimate(1)、methyl shikimate(2)、3,3′,4-O-三甲基鞣花酸(3)、3,3′-二甲氧基-鞣花酸(4)、3,4,3′-三甲氧基鞣花酸(5)、alternariol 9-methyl ether(6)、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7)、scirpyrone H(8)、dimethoxydimethylphthalide(9)、clearanol C(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可显著提高TGF-β1诱导BEAS-2B细胞的活力,推测其具有潜在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赤胫散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赤胫散(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var.sinense Hemsl.)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3′,4′-三甲基鞣花酸(1),3,3′-二甲基鞣花酸(2),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胡萝卜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CNl01701234A 一种用生物酶提取石榴皮渣中鞣花酸的方法 本发明研究了属于食品、医药、化工领域中的一种用生物酶提取石榴皮渣中鞣花酸的方法,该方法以石榴皮渣为原料,以水为溶剂,用生物酶制备鞣花酸。通过可降解鞣花单宁的生物复合酶对鞣花单宁进行酶解反应,用碱液终止酶解反应,同时形成碱水体系提取鞣花酸,得到鞣花酸粗产品,  相似文献   

9.
研究瓦山锥(Castanopsis ceratacantha)叶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综合采用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F、Diaion HP20SS等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瓦山锥叶子8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瓦山锥叶子中的特征化化合物进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筛选。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已从瓦山锥叶子80%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在此研究基础上继续从瓦山锥叶子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6-O-没食子酰基熊果苷(2)、3-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瓦隆酸双內酯(4)、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5)、长梗马兜铃素(6)、木麻黄鞣亭(7)、praecoxin A(8)、栗木素(9)、栎木素(10)、chinquapinic acid(11)、栎木鞣花素(12)、栗木鞣花素(13)、castacrenin D(14)、山奈酚(15)、异槲皮素(16)、aviculin(17)。所有化合物皆为首次从瓦山锥植物中分离得到,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4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他化合物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甘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甘草苷是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难度较大,总结发现甘草苷常用有机溶剂、加热回流、闪式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高压脉冲电场法等方法提取,有机溶剂、大孔树脂、无机陶瓷超滤、超滤-络合萃取及反萃取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与此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甘草苷具有抗抑郁、抗氧化、抗炎、抗病毒、解毒等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甘草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欧前胡素为线型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从白芷、欧前胡等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其提取方法主要有热回流提取法、渗滤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欧前胡素具有抑制癫痫发作、扩张血管、抑制心肌肥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微生物、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其基本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欧前胡素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球紫堇属Corydalis约400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和非洲南部地区。在我国,该属多种物种作为民间用药具有上千年历史。紫堇属植物富含异喹啉生物碱,对该类成分通常以回流、超声加热、湿法超微粉碎法和酶解辅助技术等方法提取,并使用溶剂分离法、硅胶柱色谱法、反向填料柱色谱法、HPLC法、离子交换树脂法、高效逆流色谱法和活性引导技术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法。紫堇属生物碱有效部位或单体成分都具有较强药理活性,现代药理学表明,该属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对心脑血管、抗肿瘤、镇痛、消炎、保肝和抗血小板凝集等均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已报道的紫堇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的结构类型、特征、药理作用以及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行综述,为植物药用化学成分富集和安全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50种,我国约有39种14变种。近年来研究发现花椒属植物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与临床功能,现就近20年来花椒属生物碱和花椒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对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分离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锥菊提取物中免疫活性成分菊苣酸,7%(v/v)的甲醇-水溶液洗脱,HPLC法对产品中菊苣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该法能把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含量(4%)提高9倍左右,回收率达到95%以上,且操作简单,可用于菊苣酸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5.
葛花不同工艺提取物的异黄酮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不同浓度乙醇和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和纯化葛花的提取物,并用HPLC和UV进行异黄酮成分含量比较分析。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葛花药材制备提取物,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其进行纯化;然后以HPLC法对提取物中的3种主要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以UV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葛花不同提取物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别较大;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以同时测定葛花提取物中鸢尾苷、6"-O-木糖鸢尾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UV法与HPLC法联合应用,可对不同葛花提取物中的异黄酮类成分进行评价。结论:不同工艺提取的葛花提取物中异黄酮类成分有较大区别,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可显著提高总黄酮的纯度;HPLC联合UV法可共同用于葛花的质量评价及提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索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40%乙醇和纤维素酶组合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分离,获得橡实粗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萃余水相。通过测定酶抑制作用,研究各极性萃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各提取物可能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抑制效果最佳,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IC_(50)分别为1.590±0.073 mg/g、3.927±0.019(×10^(-3) mg/g);通过HPLC含量测定发现乙酸乙酯相中6种活性成含量最高,鞣花酸含量为500.75±6.93 mg/g,高于其他组分10~50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只有鞣花酸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鞣花酸可能是橡实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酸-热法破壁和丙酮为提取溶剂,在所优化的最佳组合条件下,从红酵母超高压突变株提取类胡萝卜素,平均提取率可达718.1μg/g干细胞。色素粗提物采用柱色谱分离纯化后,通过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和HPLC进行分析,发现该酵母突变体的发酵产物至少含β-胡萝卜素、园酵母素和红酵母红素等3种色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超过50%的比例。该色素提取物的光热稳定性好于先前报道的同类色素;体外清除自由基实验也表明该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利用该突变株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蚂蚁黑色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蚂蚁采用盐酸水解、氢氧化钠溶液提取、盐酸沉淀,以及多种有机溶剂洗涤等工艺手段提取分离、纯化得到黑蚂蚁黑色素。研究发现黑蚂蚁黑色素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水、酸及有机溶剂;其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光谱具有吲哚型黑色素典型光谱性质。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黑蚂蚁黑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试验结果表明:黑蚂蚁黑色素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在试验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了超声波对石榴皮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萃取和酸水解一步提取鞣花酸,分别探讨了萃取温度、水解酸度和超声时间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60℃,水解酸度1.5mol/L,超声萃取30min时,鞣花酸提取率最高达4.3%.结论:超声波萃取石榴皮鞣花酸工艺具有低成本、节能和高效的特点,值得在医药和食品加工企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和Toyopearl Butyl-650C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植物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i Hance)叶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多酚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解析鉴定为: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甲酯(2)、没食子酸乙酯(3)、莽草酸-3-O-没食子酸酯(4)、3,3'-二甲基鞣花酸(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D-吡喃木糖苷(6)、3-甲氧基-4'-鼠李糖鞣花酸(7)、6-O-没食子酰基熊果苷(8)、龙胆酸5-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9)、4-hydroxy-3-methoxyphenol 1-O-β-D-(6'-O-galloyl)glucoside(10)、1,6-二-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11)、gallic acid 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12)、benzyl 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13)、2,3-di-O-galloyl-D-glucose(14)、gemin D(15)、特里马素(16)、丁香素(17)、viburnolide A(1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