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型肝炎检测方法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HE及其病原戊肝病毒(HEV)研究发现历史开始列举了HEV当前主要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有效的检测HEV基因、抗原和抗体研究进展。国际上应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的抗—HEV诊断试剂的简况。HE疫苗的研究已进入临床前阶段,猴体实验结果显示获得高抗体滴度被动免疫可保护试验猴免于HEV攻毒后肝炎。主动免疫显示了更完全的保护效果,双剂主动免疫既保护猴免于HEV攻毒后肝炎又保护猴免于HEV感染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戊型肝炎病毒 (HEV)分子克隆技术的成功建立 ,HE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 ,与之相关的HEV检测方法也正在不断完善。该方法包括两方面 ,即采用基因工程重组抗原建立的抗体诊断方法 ,以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建立的基因诊断方法 ,分别检测抗HEV及HEVRNA。1 抗HEV的检测利用体外表达的各种HEV重组蛋白 ,已建立了多种抗HEV检测方法 ,包括酶联免疫方法 (EIA)和蛋白印迹技术 (WB)等用于HE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第 1代抗HEVEIA检测试剂由 3块酶联反应板组成 …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HAV,HBV,HCV,HDV和HEV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检测了10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的五种肝炎病毒──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成型(HEV)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并采用PCR技术检测了患者血清HBVDNA、HCVRNA及HDVRNA。结果五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35例(32.4%),单纯HBV感染者73例(67.6%)。HBV、HAVM重感染率为4.6%,HBV、HCV二重感染率为9.2%,HBV、HDVM重感染率为14.8%,HBV、HEV二重感染率为1.9%,HBV、HCV和HDV三重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ELISA方法检测抗-HEV·IgM/IgG,通过滴度动态变化,进行几何平均滴度,不同病期和组别灵敏度,特异性的比较,初步确定抗-HEV·IgM≥1∶200,抗-HEV·IgG≥1∶100为临界值,经抗-HEV·IgM/IgG-ELISA的评价认为可分别代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诊断与感染标志。抗-HEV·IgM和抗-HAV·IgM双阳性血清应排除假阳性、抗-HEV·IgG阳性虽可持续八年其保护作用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脐带动,静脉内皮细胞的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质性是内皮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本文从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和脱落细胞形态等方面研究了人脐带动脉内皮细胞(HUAEC)和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异质性。实验结果表明:1.体外培养的HUAEC以多角形为主,HUVEC以长3梭形为主;2.HUAEC表面的ⅧR:Ag较少,HUVEC表面的ⅧR:Ag较多;3.脱落的HUAEC长而曲折,呈带形,但HUVEC则短而平直,呈梭形。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利用体外表达系统对丙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的翻译后加工、折叠、装配的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表明:HVCE1、E2蛋白通过非共价键相连形成的异源二聚体代表了HCV糖蛋白的天然构象;E1和EA2C末端的跨膜区能使其锚定于内质网;VC包膜糖蛋白在内质网中完成其加工及成熟的过程;分子伴侣及E1、E2蛋白 旁侧序列对形成天然HCV包膜糖蛋白复合物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戊肝病毒活性肽的选择,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戊型肝炎病毒(HEV)编码蛋白序列进行了亲水性分析及二级结构预测,选择亲水性强、具有β-转角与β-折叠的区段,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了HEV基因组3个开读框架(ORF1,ORF2和ORF3)中可能的抗原表位,以免疫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选出了分别来自HEV3个ORF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与应用前景的3段肽(EH174、EH265、EH36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HEVELISA新型检测试剂盒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试用。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戊肝抗体检测试剂盒特异性高、临床符合性好、具有可重复性,在戊肝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疱疹病毒对抗病毒药物抗性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立民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1):14-16,26
本文就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等疱疹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产生抗性的机理和抗病毒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方法。实验采用10nm胶体金标记纯化兔抗鼠IgG制备了免疫胶体金探针试剂。用本法从戊型肝炎患者粪便提取物中检出HEV呈球形,直径32±5nm。此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直观等特点,在HEV生物学性质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戊肝与丙肝病毒在献血员人群中感染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市售试剂对武汉地区乡村献血员进行血清抗HEV与抗HCV检测,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4%及9.35%。在288份有ALT记录的单采浆献血员中,有近期ALT升高史的献浆者抗HEV及抗HCV检出率分别为14.04%及14.18%,均显著高于无近期ALT升高史的献浆者。对上述标本同时进行多项血清HBV标志检测,抗HEV阳性及抗HCV阳性组献血员多项HBV标志检测结果与相应阴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新型HCV EI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永平  曹经缓 《病毒学报》1994,10(2):118-127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结构区核壳蛋白(C)区抗原、膜蛋白E1和E2区抗原,以及非结构区NS3-NS5区抗原的区段,已经在原核细胞中获得有效的表达。同时,相应区段中的优势抗原表位肽也经化学合成法大规模地制备。HCV基因组上各区段抗原性的分析发现,由C区和NS3区分别编码的C抗原和C33c抗原是HCV基因组上两个优势抗原区段。其相应的抗体出现早(感染后6周可检出抗C33c抗体),阳转率高(约99%阳性检出率),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优于其它区段抗原。以中国人HCV的C33c重组蛋白和分支状合成肽MAP-C-19为复合抗原,研制了适合我国抗HCV抗体检测的新型丙型肝炎病毒酶免疫测定(HCVELA)诊断试剂盒。它同当代美国Abbott/UBIHCVELA诊断试剂的符合率约98%,同加拿大YES公司HCVEIA诊断试剂的符合率约97.8%,阳性检出率提高了约2%,3次重复性达100%,表明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达到了当代第二代JCVELA诊断试剂的水平。我国人群中抗HCV抗体的分布情况为:正常人群的检出率1%-2%;外科类住院病人检出率约28.8%;肝炎患者抗HCV阳性率为34.4%,慢活肝、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2.
将丙型肝炎病毒C+E1区基因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21质粒中,构建了质粒pBV221HCV/C+E1作为表达载体,然后,将含有该质粒的宿主大肠杆菌进行升温诱导表达HCV/C+E1区基因,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插入到表达载体pBV221中的HCV/C+E1基因片段能够得到有效的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为非融合蛋白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同时这种C区和E1区连接共表达的产物保持了良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13.
酶联法是HEV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多采用基因表达产物为抗原。近来由于人工合成多肽抗原克服了基因重组抗原制备复杂、非特异结构多、难以纯化的缺点,已广泛用于多种病毒感染的检测。根据已发表的HEV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及亲水性等特点,设计合成了两个多肽ESP1和ESP2,分别位于ORF2和ORF3区,以此为混合抗原建立了检测HEV抗体的间接ELLSA法,与市售优质试剂比较,其阳性符合率为97.75%,阴性符合率为99.43%,总符合率为98.86%。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安全快速,是检测HEV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抗—HEV IgG与IgM和HEV RNA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戎广亚  孙杰 《病毒学报》1998,14(3):268-271
利用酶联免疫试验(EI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10份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患者血清和40例戊型肝炎(戊肝)病人系列血清。在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血清中,抗-HEV IgG、抗-HEV IgM和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62.86%、45.23%和40.48%。在戊肝系列血清检测中,抗-HEV IgG阳性率发病1个月内为92.5%,发病2 ̄6个月100%,12个月94.7%,  相似文献   

15.
拉萨健康藏汉族成人低氧通气反应及肺通气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拔3658m高原(拉萨)27名拉萨世居藏族及30名已习服的移居汉族两组的低氧通气反应(HVR)和肺通气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平时运动强度基本相同。结果显示:世居组的每分钟气量(VE),呼吸频率、HVR和高二氧化碳通气反应(HCVR)均高于移居组,两组的PETCO2及Sao2无显著性差异;吸入高浓度O2后,世居组的VE增加,PETCO2下降,而移居组维持不变。结果表明高原世  相似文献   

16.
单纯疱疹病毒I型扩增子质粒载体的构建及LacZ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基因组中分离出其包装信号序列,与含HSV-1复制起点及IE-68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大肠杆菌质粒骨架,构建了一种HSV-1扩增子质粒载体pHSL,其中LacZ基因置于IE-68基因启动子控制下。将此质粒转染已感染了HSV-1温度敏感株tsK株的Vero细胞,pHSL可在HSV-1tsK的辅助下包装成假病毒颗粒,这样就可得到同时含有假病毒和HSV-1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室诊断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型肝类(HE)是一种呈流行性,潜伏期短,临床表现类似甲型肝炎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戊型肝炎病毒(HEV)亦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就有关HEV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用FOX(Ferrousionoxidationinpresenceofferricionindicatorxylenolorangeformeasurementofhydroperoxides)法直接测定脂氢过氧化物(LOOH),观察了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过程中LOOH变化的动力学,研究了抗氧化剂probucol、BHT、VE、VC和β-胡萝卜素对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了它们抑制能力的大小。结果显示:LDL氧化修饰过程中LOOH的变化呈现三个时相:第一为延迟期,LOOH几乎没有变化;第二为扩增期,LOOH急剧增加;第三为降解期,LOOH达到最大值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抗氧化剂可以使延迟期的时间延长,延长的时间长短与抗氧化剂的浓度成正比。以VE或VC为标准,求出不同浓度各种抗氧化剂延长延迟期的时间及其相应的VE或VC浓度,计算出其浓度与相对的VE或VC间的倍数,通过比较倍数的大小,得出其抑制LDL氧化修饰能力的大小顺序为:BHT>Probucol>VE>VC>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114株实验感染家兔,用免疫荧光法(IFA)及PAP双桥法对家兔各脏器组织进行病毒抗原定位,同时将各脏器石蜡切片作常规H-E染色,观察受检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在感染后7-15天中,用IFA法在胸腺、心、肺、肝、脾、胰腺、淋巴结、脑、睾丸、卵巢、肾、大肠及小肠中均检出EHFV抗原。用PAP双桥法在细胞水平进行病毒抗原定位,发现所有受检组织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为EHFV的原始靶细胞。生殖腺实质细胞病毒抗原阳性,为EHFV的垂直传播提供了实验依据。从肺支气管粘膜内皮细胞、尤其是腔面的纤毛柱状上皮内检出病毒抗原。推测EHFV通过气溶胶造成传播可能是水平传搐的方式之一。病理学初步观察,各脏器组织细胞未发现不可逆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20.
乙肝疫苗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肝炎病毒包括至少5种: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尤其以乙型肝炎病毒危害最严重。在我国HBV的携带率达10%以上。目前对于乙型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