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钙依粘附蛋白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依粘附蛋白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键词Cadherin,N-CAM细胞-细胞粘附分子有两类,一类是钙依粘附蛋白(Cadherin),一类是不依赖钙的细胞粘附分子。1.Cadherin脊椎动物的Cadherin按发现其存在其中的主要组织分为三...  相似文献   

2.
宝福凯 《生命科学》1994,6(5):25-27
细胞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存在于细胞膜或胞外、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以及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细胞粘附分子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体的重要生理过程和病理机制,并为肿瘤、AIDS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是多细胞生物的重要功能分子,在形成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细胞的游走与运动、机体的发育与成长、伤口的愈合、神经的再生、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47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此进一步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在IgA肾病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变化机理。本文的结果显示:ICAM-1和VCAM-1在IgA肾病肾小球内表达均增加,且与肾小球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肾小球病变越重,上述粘附分子在肾小球内表达越强。重度IgA肾病患者肾小球内ICAM-1和VCAM-1的表达最强。在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的肾间质中ICAM-1也有存在。这一结果说明,ICAM-1和VCAM-1表达强度的变化与IgA肾病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细菌粘附宿主细胞外基质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细菌粘附宿主组织时与胞外基质(ECM)结合的粘附素分子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这类识别粘连基质分子的微生物表面成分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具体涉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耶尔森菌和气单胞菌等,涉及的ECM分子有纤维结合蛋白(Fn)、胶原及血纤维蛋白原。此外,还对MSCRAMM-ECM相互作用在细菌定居后,组织向性及致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周同  汤雪明 《生命科学》1994,6(3):27-31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某些进展周同,宋长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汤雪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上海200025)研究证实,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间粘附及相互作用是机...  相似文献   

6.
细胞粘附的生理与病理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胞粘附的生理与病理生理苏静怡(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理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83)目录一、粘附分子的种类及性质(一)整合素超家族(二)选择素超家族(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四)钙依赖粘附分子超家族(五)H-细胞粘附分子超家族二、细胞粘附在机体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促癌剂佛波酯(PMA)作用于SMMC-7721人肝癌细胞,研究细胞表面的主要粘附分子α5β1整合蛋白基因表达及相应细胞粘附行为的改变.用100nmol/LPMA作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发现其作用因时间的长短而异,作用30、60、120min分别增加细胞与纤连蛋白(Fn)粘附18.8%、38.7%和56.6%,作用6、12h分别降低44.0%、37.4%,而不影响与多聚赖氨酸的粘附.使用足量的抗α5和/或抗β1单抗预先封闭细胞与Fn的结合点,再将细胞与Fn粘附,发现α5单抗单独使用可将SMMC-7721细胞与Fn的粘附抑制20%左右,β1单抗则抑制14%,两者联合使用时可封闭40%左右的粘附,提示该细胞表面存在除α5β1外的其它整合蛋白在介导着细胞与Fn的粘附.进一步应用Northernblot方法,分析整合蛋白基因表达,发现100nmol/LPMA抑制α5亚基转录,以30min最明显,抑制达83.1%,作用6、12h抑制率仍为46.6%、43.6%.还就PMA影响细胞粘附和整合蛋白基因表达的可能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缺氧-再给氧条件下,观察了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改变。结果表明,单纯缺氧10h不引起内皮细胞ICAM-1的上调,再给氧6hI-CAM-1的表达升高(P<0.01),再给氧12h表达量增加了100%(P<0.01),此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也明显增强(P<0.01)。缺氧前用盐酸川芎嗪(2mg/ml)预处理内皮细胞可阻断ICAM-1的表达(P<0.01),同时也可降低PMN与内皮细胞的粘附(P<0.05)。结果提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再给氧刺激下可自身调节I-CAM-1的表达,为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提供特异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9.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峰 《生命科学》2000,12(5):221-223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是一种糖蛋白,能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作用,它在细胞的识别及转移、肿瘤的浸润与生长、神经再生、跨膜信号的传导、学习和记忆等方面均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对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表达和功能加以概述,以增加对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重要粘附分子.为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HPLC方法测定ICAM-1蛋白及mRNA水平.静息状态的内皮细胞表面结构性地表达有少量的ICAM-1,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1000U/ml)诱导下,其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将p53基因导入内皮细胞,则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p53基因的导入对静息状态内皮细胞表面结构性表达的ICAM-1影响较小.p53基因主要通过降低ICAM-1的mRNA水平而抑制内皮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但对蛋白的抑制程度小于对mRNA的抑制程度.提示:p53基因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除转录水平控制外,还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研究转移性癌细胞的特性,通过克隆技术及体内移植,从具有自发血道转移能力的小鼠前胃鳞癌细胞系(MFC)中分离和建成了两株具有高转移和低转移能力的小鼠前胃鳞癌细胞株MFC-C34和MFC-C64。高转移的MFC-C34细胞生长快,细胞倍增时间为25.2h,平均分裂指数达到72.25%,给动物皮下移植后肿瘤生长快,肺转移率达52.94%;低转移的MFC-C64细胞倍增时间为63.6h,平均分裂指数为41.33%,给动物皮下移植后肿瘤生长慢,肺转移率仅为15.62%。高低转移性鳞癌细胞株的建立,为比较研究转移性鳞癌的特性提供了两个细胞株有用的材料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P-选择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选择素是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在炎症、栓塞及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P-选择素的结构特点、配体、表达调控及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P—选择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  周同 《生命科学》1996,8(3):22-24
P-选择素是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在炎症,栓塞及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P-选择素的结构特点,配体,表达调控及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蔡婷  查锡良 《生命的化学》1999,19(6):257-260
整联蛋白是由α、β两种跨膜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是介导胞外基质(ECM)粘附的主要细胞表面受体家族。整联蛋白介导的粘附作用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近十年间对整联蛋白的研究已从发现其家族的新成员转至描述各种整联蛋白的具体功能,主要热点在于:1.整联蛋白是细胞迁移的关键效应分子;2.整联蛋白与生长因子受体合作促进细胞的增殖,其原因至少部分是由于锚定依赖在细胞周期中由G1到S期所起的作用;3.粘附是细胞退出细胞周期开始分化的必要条件;4.当粘附的组织细胞脱离ECM时,则丧失了存活信号而发生凋亡[1]。近…  相似文献   

15.
细胞粘附分子(CAM)可介导细胞间及细胞与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传导信息,参与机体胚胎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及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主要的CAM分子之一,可表达于活化的细胞,内皮细胞等。人膜是母体与胚胎滋养层直接接触的特殊组织、已发现蜕膜细胞在着床过程中参与了局部免疫耐受的形成,但对着床期ICAM1在蜕膜细胞表达的动态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别从整体和局部角度、着床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及子宫内膜/蜕膜(EC/DC)细胞ICAM1的不同表达特点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对比性分析。结果发现,ICAM1在着床期PBLC及EC/DC中的表达均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Tab.1;Figs.1&2)。ICAM1在PBLC中的表达于妊娠第一天(D1)即开始降低,D2降至最低;与此不同,ICAM1在EC/DC中的表达于D2开始降低,D4降至最低,D5开始恢复,但尚未恢复到对照水平。结果表明,ICAM1在蜕膜局部的表达调节方式不同于外周血;ICAM1表达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蜕膜细胞均代表着活化的功能性细胞,这些细胞表面ICAM  相似文献   

16.
CD44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立霞  谢弘 《生命科学》2001,13(2):60-63
透明质酸受体CD44是一类重要的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早期认为CD44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但近来发现CD44与肿瘤志移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与CD44的分子类型及肿瘤组织类型皆有关。因此,尚需深入了解CD44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目前的研究发现CD44可能影响了肿瘤细胞的粘附,运动和胞外基质的降解等过程,临床上CD44有可能成为新的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粘附分子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立军  周同 《生命科学》1997,9(4):172-173,153
当贴壁生长的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丧失粘附特性时,细胞可发生凋亡,这一现象促进全们去认识细胞粘膜与凋亡的关系,粘附分子是细胞粘附(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重要分子基础,并可能通过信号传递途径影响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凋亡过程,尽管由粘附分子参与介导的细胞凋亡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然而其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正经起广泛关注,本文简述粘附分子与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粘附大肠癌细胞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春双歧杆菌DM9227粘附大肠癌细胞cl-187为实验模型,探讨粘附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粘附需要一定的菌浓度(>106CFU/ml),一定的温度(37℃)及一定的时间(>10h),且偏酸更有利于粘附。破坏菌体表面的糖结构使粘附上升,而破坏蛋白结构则使粘附下降。  相似文献   

19.
P—selectin表位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宋巍  倪培华  李晓  周同 《生命科学》2001,13(2):82-84,96
P-selectin是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作为血小板/内皮细胞活化标志和粘附分子,已证明其在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相互粘附作用,参与免疫扣伤,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P-selectin分子中不同结构域及其功能表位在其识别,粘附及信号传导中各具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这种分子构效关系,将有助于阐明P-selectin的生理,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肺炎链球菌粘附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英俊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3):29-30,33
肺炎链球菌粘附宿主我肺炎链球菌侵袭、感染宿主细胞的先决条件。粘附过程是特异的,是细菌表面的粘附分子和宿主细胞膜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英膜对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无影响,而细胞壁(CW)在介导肺炎链附粘附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W亚组人脂磷酸(LTA)介导肺炎链球菌的粘附过程,并导致炎症反应;细菌表面的结构蛋白或分泌蛋白是细菌与宿主细胞连接的桥梁;肺炎链球菌能与宿主细胞外基质蛋白特异性结合,进而粘附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