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白腐菌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华  齐刚  代彦 《生物技术》2003,13(6):21-24
实验研究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及培养条件对白腐菌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 2 .0 % ,玉米浆 2 .0 % ,(NH4 ) 2 SO4 0 .0 1% ,KH2 PO4 0 .0 5 % ,MgSO4 ·7H2 O 0 .0 5 % ,VB1 0 .0 5 % ;最适培养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 72h,培养液初始pH5 .5 ,装液量 10 0ml 2 5 0ml三角瓶 ,接种量 10 % ,培养温度 30℃ ,摇床转速 180r min,培养时间 72h ,其最大生物量为 12 .6g L。同时进行了 5L自动发酵罐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樟芝菌适宜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正交试验法对樟芝菌 (AntrodiacamphorataZang&Su)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选取马铃薯淀粉、葡萄糖、麦芽糖、酵母膏、蛋白胨、麸皮、KH2 PO4 、MgSO4 ·7H2 O等作为试验因素 ,采用L2 7(31. 3)正交表设计五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对所选各因素的添加量分别作了试验 ,对菌丝干重和发酵液多糖含量结果作了方差分析 ,确定了合适的发酵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 :樟芝菌的深层发酵适宜培养基是 :马铃薯淀粉 1 .0 0 % ,葡萄糖2. 0 0 % ,酵母膏 0 . 10 % ,蛋白胨 0 . 10 % ,麸皮 1 .0 0 % (或 0. 5 0 % ) ,KH2 PO4 0 . 10 % ,MgSO4 ·7H2 O 0 . 0 5 %。  相似文献   

3.
龙牙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 植物名称 百合 (Liliumbrownii)品种龙牙百合。2 材料类别 当年收获的百合鳞茎。3 培养条件  (1 )诱导鳞片分化培养基 :MS NAA0 .5mg·L-1(单位下同 ) GA 2 .0 ;(2 )诱导小鳞片分化的培养基 :MS 6 BA1 .0 NAA 0 .5 ;(3 )诱导小鳞片形成愈伤组织 :MS 6 BA 4.0 2 ,4 D 4.0 ;(4)促进小鳞茎增重培养基 :MS 6 BA1 .0 2 ,4 D0 .5 NAA 0 .2 7%糖 0 .8%琼脂 0 .2 %活性炭 ;(5 )液体培养基 :MS 6 BA 1 .0 NAA 0 .5。以上培养基除 (4)、(5 )外 ,均含 4%蔗糖、0 .7%琼脂 …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作物的基因漂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Q3和 HCN- 19为花粉供体材料 ,油菜近缘作物为花粉受体材料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近缘作物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 ,油菜对芸薹属 6个种甘蓝、黑芥、埃芥、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基因漂移率分别为 0、0 .0 2 4 %~ 0 .2 4 3%、 0 .0 2 8%~ 0 .0 92 %、 0 .10 9%~ 0 .95 1%、 0 .4 79%~ 0 .879%、 1.2 5 2 %~2 .191%。且基因漂移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与杂交亲和性、花期同步率、种植面积等高度相关。通过花粉将抗除草剂基因漂移给近缘作物 ,油菜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作物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子对大石鸡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卫明  侯鹏  黄族豪  刘迺发 《生态学报》2002,22(4):528-534
大石鸡是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青海东部 ,甘肃中部 ,宁夏六盘山以西 ,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荒漠环境指示鸟类。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不仅是生态遗传学的前沿领域 ,而且在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 ,测定了甘肃境内由北向南的 5个大石鸡 ( Alectorismagna)种群 (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 )的线粒体 DNA( mt DNA)控制区 ( D-loop) 4 5 7~ 4 5 8个碱基长度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种群的平均碱基含量中 A( F=0 .30 F0 .0 1( 4 ,32 ) =3.97)、T( F=6 .4 4>F0 .0 1( 4 ,32 ) =3.97)差异极显著。 5个种群的基因变异率分别为 0 .32± 0 .2 7%、0 .4 8± 0 .4 5 %、0 .6 2± 0 .4 3%、0 .4 4± 0 .2 4 %、0 .1 7± 0 .1 4 % ,种群内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1± 0 .1 7% ,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6± 0 .1 0 % ,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差异不明显( F=2 .5 90 .0 5 )和无霜期 ( r=-0 .81 0  相似文献   

6.
湿度和光照对桑白盾蚧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 4组不同湿度和 3组光照条件下桑白盾蚧 Pseudaulaca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的种群生长状况 ,组建生命表。相对湿度在 55% ,77% ,80 % ,95%时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 :- 0 .0 0 57,0 .0 510 ,0 .0 50 8,0 .0 0 94 ;净增殖率分别为 :0 .6 92 0 ,2 7.2 10 0 ,2 7.6 6 80 ,1.86 0 6 ;后 3者世代增倍时间分别为 13.5910 ,13.6 4 4 6 ,73.7391天 ;光周期在 L∶D=14∶ 10 ,12∶ 12时 ,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 :0 .0 4 4 5,0 .0 334,净增殖率分别为 2 3.96 2 8,12 .156 2 ,增倍时间为 15.576 3,2 0 .752 0天 ,而 L∶D=10∶ 14时 ,净增殖率为 0 ,内禀增长率和增倍时间都不存在 ,种群将消亡。  相似文献   

7.
过路黄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植物名称 过路黄 (Lysimachiachristinae)。2 材料类别 茎段。3 培养条件 芽生长培养基 :( 1 )MS + 6 BA 0 .5mg·L- 1 (单位下同 ) +IBA 0 .2。增殖培养基 :( 2 )MS+ 6 BA 1 .0 +IBA 0 .2 ;( 3)MS + 6 BA 1 .5 +IBA 0 .5 ;( 4 )MS + 6 BA 1 .5 +NAA 0 .5。生根培养基 :( 5 )MS ;( 6)MS +IBA 0 .1。所用培养基均加 0 .8%~ 0 .9%琼脂、3%白砂糖 ,pH 5 .6~5 .8,培养温度为 ( 2 5± 2 )℃ ,相对湿度 65 %~ 75 % ,光照 1 2~ 1 4h·d- 1 ,光照度 1 5 0 0~ 2 0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无菌材料的获得 选取秦…  相似文献   

8.
在具南方区域代表性的广西贺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 ,以单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 ,设置地膜覆盖、滴灌、对照 (常规栽培 ) 3个处理 ,在严格控制和统一安排水、肥、病、虫等田间管理措施的前提下 ,与对照相比较 ,从对温室内空气湿度的动态变化状况、土壤湿度的动态变化状况、番茄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状况的影响等多个角度 ,研究与探讨了地膜覆盖与滴灌处理的直接与间接降湿效应。结果表明 :(1)运用地膜覆盖与滴灌 ,均能明显降低温室内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 ,具有明显的降湿效果 ,其中以地膜覆盖效果最佳 ,滴灌次之。与对照相比 ,两者分别能使温室内月平均相对湿度降低 3%~ 11% ,2 %~ 6 % ;月平均绝对湿度降低 0 .8%~ 4 .0 h Pa,0 .4 %~ 1.5 h Pa。 (2 )与对照相比 ,地膜覆盖与滴灌处理分别能使番茄植株矮化 7.19%~2 1.2 4 %、3.2 4 %~ 8.70 % ,基茎增粗 12 .96 %~ 2 3.39%、10 .19%~ 19.35 % ,平均单株叶面积增加 4 4 .10 %~ 91.92 %、30 .0 0 %~ 82 .5 0 % ,叶面积指数增加 0 .0 9%~ 1.4 7、0 .0 7%~ 1.36 ,群体生长率平均值增加 1.89g/ (m2· d)、1.15 g/ (m2· d) ,相对生长率平均值减少 0 .0 0 7g/ (g· d)、0 .0 0 8g/ (g·d) ,净同化率平均值增加 0 .6 6 g/ (m2· d)、0 .10 g/ (  相似文献   

9.
L-缬氨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L 缬氨酸高产菌XQ 6(Leu1AHVrα ABhr2 TAhr)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NH4 ) 2 SO4 、KH2 PO4 、MgSO4 ·H2 O、玉米浆和生物素的最适用量分别为 1 4 %、5 %、0 .1 %、0 .0 5 %、0 .5 %和2 5 μg/L时 ,经发酵培养 72h ,L 缬氨酸积累可达 5 8g/L ,最高为 62g/L。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幼苗对SO2慢性伤害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s L amb.)幼苗暴露在 SO2 浓度分别为 0 .0 mg/ m3、0 .2 mg/ m3、0 .4 m g/ 3的 3个开顶式熏气室中 6 0昼夜。在 SO2 浓度 0 .2 mg/ m3处理组 ,马尾松苗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 SO2 浓度 0 .4 mg/ m3处理组 ,马尾松针叶气孔细胞、针叶颜色、根系形态、根毛数量出现异常 ;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 35 % ,针叶含硫量增加 2 2 5 % ,从针叶渗出的钾离子量比对照增加 185 % ,光合速率下降 9.5 % ,蒸腾速率增加 13.6 % ,干重下降 15 .4 % ,相对生长速率下降 2 .7m g/ (g· d)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E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4,24(8):1663-1670
15℃下 ,添加 Ve浓度为 2 0~ 80 ng/ m l时 ,种群密度与培养时间呈显著相关 ,其中 2 0 ng/ ml和 4 0 ng/ ml组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 76 .4 0 ind/ ml和 6 5 .2 0 ind/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最大密度 12 .0 0 ind/ ml)。最大混交雌体百分率低于 10 % ,对照组最大混交雌体比率为 4 0 %。轮虫卵雌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维生素浓度为 10 0 ng/ ml时 ,对种群增长不利 ;2 5℃下 ,对照组和各添加组最大密度依次为 6 8.0 0 ,12 2 .0 0 ,12 4 .0 0 ,16 8.0 0和 2 36 .0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2 1,1.2 5 ,1.2 2 ,1.4 1和 0 .6 9,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2 7.6 9,19.89,18.4 2 ,17.0 2和 12 .88% ;30℃下 ,最大密度依次为 113.80 ,12 1.0 0 ,12 2 .80和 15 1.2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5 0 ,1.4 2 ,0 .6 4和 0 .96。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1.76 ,32 .2 6 ,37.5 0和 32 .0 0 %。  相似文献   

12.
莲藕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 植物名称 莲藕 (Nelumbonucifera)鄂莲 4号。2 材料类别 茎尖。3 培养条件  ( 1 )芽分化培养基 :MS 6 BA1 .0~ 2 .0mg·L- 1 (单位下同 ) NAA 0 .2 3.0 %蔗糖 ;( 2 )增殖培养基 :MS 6 BA 0 .5~ 1 .0 IBA0 .2 3.0 %蔗糖 ;( 3)生根培养基 :MS IBA 0 .5~1 .0 AC 1 50 0 蔗糖 5.0 %。以上各培养基加0 .6%琼脂 ,pH 5.8。 ( 4 )移栽用营养液 :1 /4MS。培养温度 2 5~ 2 8℃ ,每天光照 1 0h ,光照度 1 0 0 0~ 1 5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茎尖的切取与分化 切取健康…  相似文献   

13.
羊栖菜中褐藻糖胶的组分分离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羊栖菜褐藻糖胶中的活性组分 ,用分子量结合硫酸化程度的分级方法将其分成不同组分。经热水抽提的羊栖菜多糖 ,将去除褐藻胶、海带淀粉后剩余的褐藻糖胶经过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色谱柱和Sepharose 4B凝胶层析柱被分成 5个褐藻糖胶组分。 5个组分中硫酸基和岩藻糖近似的分子数量之比分别为 1.863、0 .0 68、1.2 2 9、1.62 9,1.0 10 ;平均分子量分别为 2 .0× 10 4 、2 .2× 10 4 、8.2× 10 4 、2 1.4× 10 4 、32 .0× 10 4 ;百分含量分别为 8.6%、2 2 .9%、4 8.5 %、5 .7%、14.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毕赤氏酵母植酸酶工程菌高密度生长的培养条件 ,包括不同碳源、酵母粉、(NH4 ) 2 SO4 、KH2 PO4 等不同用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是甘油 4 %、蛋白陈 2 %、酵母粉 0 5%、(NH4 ) 2 SO4 0 .8%、K2 HPO4 0 1%、KH2 PO4 0 6 %。在此基础上 ,对温度、起始pH、接种量等影响该工程菌菌体生长的因素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 植物名称 番杏 (Tetragoniaexpansa)。2 材料类别 顶芽与茎段。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 (1 )芽分化培养基 :MS 6 BA 1 .0mg·L-1(单位下同 ) NAA 0 .1 3 .0 %蔗糖 ;(2 )诱导愈伤组织与分化培养基 :MS 6 BA 1 .0 2 ,4 D 0 .5 3 .0 %蔗糖 ;(3 )生根培养基 :3 4MS NAA 0 .1 1 .5 %蔗糖 ;(4)继代培养基 :MS。以上各培养基均加 0 .7%琼脂 ,pH 5 .8。培养温度 2 5℃左右 ;日光灯照明 ,每天光照 1 0h ,光照度 1 0 0 0~ 1 5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无菌苗的获得 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膜白介素 - 2受体 m IL- 2 R,(CD2 5 )表达在肺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 (BSA)法检测肺结核、支气管肺炎患者 T细胞亚群及植物血凝素 (PHA)诱导前后 CD2 5表达水平。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者 CD+ 3、CD+ 4、CD+ 8水平分别为 (6 2 .32±6 .34) %、(47.5 2± 7.16 ) %、(32 .12± 6 .5 5 ) % ,CD+ 4/ CD+ 8比值为 1.5 2± 0 .4 3,PHA诱导前后 CD2 5水平分别为 (4.5 6± 1.5 2 ) %、(35 .12± 7.2 1) %。空洞型肺结核 CD+ 3、CD+ 4、CD+ 8、CD+ 4/ CD+ 8水平分别为 (41.13±5 .2 5 ) %、(43.38± 5 .15 ) %、(36 .2 5± 3.4 6 ) %和 1.15± 0 .2 1,非空洞型肺结核 CD+ 3、CD+ 4、CD+ 8、CD+ 4/ CD+ 8水平分别为 (46 .2 9± 5 .6 0 ) %、(47.2 1± 4 .86 ) %、(32 .36± 4 .0 3) %、1.4 6± 0 .2 5 ,相互比较 CD+ 3、CD+ 3/CD+ 8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和 P<0 .0 5 )。空洞型肺结核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 PHA诱导前后 CD2 5水平分别为 (2 .13± 1.14 ) %、(2 7.2 5± 3.5 0 ) %和 (3.4 3± 1.35 ) %、(31.14± 4 .11) % ,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 CD2 5表达水平降  相似文献   

17.
人工栽培花脸香蘑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野生花脸香蘑中分离 ,纯化获得花脸香蘑菌株 ,用稻草代料栽培获得花脸香蘑子实体。用Backman 6 30 0自动氨基酸分析仪首次测定了人工代料栽培的花脸香蘑子实体中 18种氨基酸。结果显示 ,花脸香蘑子实体干品中 ,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0 .0 3% ;18种氨基酸质量分数为 2 4 .37% ,其中谷氨酸 4 .79% ,天门冬氨酸 2 .4 6 % ,赖氨酸 1.6 0 % ,色氨酸 0 .4 8% ,蛋氨酸 0 .4 3%。该分析结果对花脸香蘑的研究开发具有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母雪莲的幼根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植物名称 水母雪莲 (Saussureamedusa) ,藏药中称为恰羔素巴。2 材料类别 无菌苗的根。3 培养条件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C1 7或W 1 4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 2 ,4 D 1~ 2mg·L- 1 (单位下同 ) 肌醇 2 0 0 蔗糖 3% 琼脂 0 .5%。继代培养基为MS 2 ,4 D 1 肌醇 2 0 0 CH 30 0 蔗糖 3%~ 5% 琼脂 0 .5%。分化培养基配方为 1 /2MS KT 1 CH 30 0 肌醇 2 0 0 蔗糖 3% 琼脂0 .5% ,再附加 ( 1 )NAA 0 .5 6 BA 1或 ( 2 )NAA1 6 BA 2。所用培养基的 pH均调为 5.8。培养温度为…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植物名称 美国红叶石楠 (Photiniafrascri)。2 材料类别 顶芽。3 培养条件 诱导丛生芽培养基 :(1)MS +6 BA 1mg·L- 1(单位下同 ) +NAA 0 .5 +0 .6 %琼脂 +3%蔗糖 ;增殖培养基 :(2 )MS +6 BA 2 +NAA 0 .2 +0 .6 %琼脂 +3%蔗糖 ;生根培养基 :(3) 1/ 2MS +NAA0 .1+2 %蔗糖 +0 .6 %琼脂。培养基 pH值为 5 .8,培养温度为 (2 5± 1)℃ ,光照度为 15 0 0lx ,光照时间12h·d- 1。4 生长与分化情况4 .1 无菌材料的获得 取顶芽 ,洗净后用 70 %~75 %的乙醇处理 2 0s ,无菌水冲洗 2次 ,再用 0 .1%升汞灭菌 6~ 8min ,无菌水冲洗…  相似文献   

20.
对拉曼被孢霉突变株F5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最适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及温度、无机盐离子添加、最适碳源浓度及补加碳源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 (g/L) :葡萄糖 1 0 0 ,酵母浸出粉 4 ,蛋白胨 1 ,K2 HPO4 1 ,CaCl2 1× 1 0 - 2 ,MgSO4 5× 1 0 - 2 ,FeSO4 1× 1 0 - 2 ,ZnSO4 7.5× 1 0 - 3,CuSO4 0 .5× 1 0 - 3,MnSO4 2× 1 0 - 3,pH 6.0。培养温度为 2 5℃ ,1 4 0r/min振荡培养 1 0天 ,培养 8天后 (即收获前 2天 )补加 5 %葡萄糖。发酵结果为 :DC 2 4 .5 9g/L ,TL 1 0 .84g/L ,TL/DC 4 4.0 9% ,GLA/TL 1 0 .67% ,GLA产量为 1 1 5 6.63mg/L。GLA产量较初始结果提高 1 5 6.1 5 %。该菌株已达到工业化生产菌株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