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具喙田菁的花期随着日照时数的减少而提前;诱导开花的短日照处理天数随着日照长度的缩短而减少;相同日照时数条件下,花期因温度升高而提前。本文据此提出中纬度地区最适短日照时数为每天11小时,处理58天。7月上旬开花,9月初种籽成熟。  相似文献   

2.
1.从三种洋麻品种对不同光照长度反应的结果,说明洋麻在短日照条件下发育显著加速;“塔什干”在短日照及上海自然日照下植株转向发育均较早,“普通洋麻”“嫁接洋麻”在短日照下发育最快,三个品种在长光照下植株发育均显著延缓。 2.洋麻植株在经过一定短日照的天数处理后,即可显著提早现蕾,亦即完成光照阶段。但是现蕾後如无适当的光照条件仍不能继续开花。植株在开花後如移入不适合的光照条件下,则植株不能继续现蕾开花而上部植株乃继续营养生长,这可能与这种植株自下而上向顶的不断开花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1.油菜、大白菜,塌棵菜都在低温下能较快地通过它们的春化阶段,但塌棵菜的冬种性较强。2.1—5℃是油菜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10℃以上的春化条件,大大地延迟了油菜春化阶段的进行;未经低温人工春化的油菜,在20℃以上温度的温室条件下栽培,播种后122天也可以开花、说明了油菜在高温的条件下,也能逐渐缓慢地渡过春化阶段。3.1—2℃下,经过18—20天,是油菜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条件,春化时间缩短到16天以下,则春化阶段的通过很缓慢。这种温度下,春化处理的时间从20天延长到70天,从移栽后到现蕾开花的天数来看,能随着春化处理时间的加长而提早现蕾开花,超过70天的处理,则不再提早现蕾开花;但从处理后到现蕾开花的天数来看,则春化时间超过20天後处理的时间愈长,现蕾开花所须总日数也愈长。4.油菜在1—2℃下20天完成春化阶段以后,继续放在低温之下,对于有机体本身,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对于第二阶段的通过,也起着一定的作用。5.每天14小时的光照,已能满足油菜的光照阶段要求。每天12小时的光照,油菜就不能很好地开花。把每天的光照时间延长到14小时以上,则更能提早现蕾开花。但在20小时以上的光照条件下,不再提早现蕾开花。6.光照...  相似文献   

4.
对毕氏海蓬子分别进行了不同日照长度处理及不同光周期数的短日照处理,发现:(1)毕氏海蓬子开花的临界日长为15 h;(2)在光照8 h/d处理条件下,毕氏海蓬子开花所需最少光周期数为13;(3)经过13~18个短日照(8 h光照/d)光周期数处理,再移至长日照(17 h光照/d)条件下,有成花逆转现象.  相似文献   

5.
开花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水稻的花期决定着水稻的地区适应性和最终产量。人工选择使水稻从短日照向长日照、低纬度向高纬度扩张,因此水稻已逐渐进化出适应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调控机制。目前,虽然鉴定了一些影响水稻长日照的开花基因如SDG724、RFT1、EHD4、DTH2,但是挖掘水稻长日照开花基因还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筛选水稻突变体库,获得一批在长日照下花期有显著差异的突变体材料,其中一份突变体lfm1(late-flowering mutant1),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延迟,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时间正常。通过图位克隆,将Lfm1基因初定位至第8染色体端粒附近。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将Lfm1基因定位于分子标记8-0.269和与8-0.283之间,范围为12 kb,该区域包括3个候选基因。经测序分析发现,在突变体lfm1中,LOC_Os08g01420基因的第六外显子2800处缺失9个碱基,突变体lfm1等位于已报道的突变体ehd3。在适度(中日照条件下,~12 h/12 h)的光照条件下,突变体lfm1表现为穗粒数增多,生育期略延长,具有应用于生产的潜力。Lfm1基因的克隆为培育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水稻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
光周期对穗花狐尾藻生长、开花与种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补光和遮光处理,初步研究了光周期对狐尾藻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研究发现:8h短日照条件不利于狐尾藻的生长和花序形成,导致狐尾藻不能正常开花和结实;与自然日照长度(平均日照14h)条件下相比,16h长光照条件可以增加植株的高度和分枝数,形成更大的生物量;但24h全光照条件对生长有抑制作用。长光照条件下,狐尾藻花序形成时间和开花时间均比自然条件下延迟,形成花序的数目也显著较自然条件下的少,但长光照条件下形成的种子比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种子具有更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7.
光周期和温度是植物开花的2个关键的调控因素,植物成花转变决定于植物对光周期和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作为短日照植物,水稻在长日低温条件下抽穗期推迟,为了阐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水稻开花时间的调控效应,本文利用1个光周期不敏感的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调控水稻开花时间几个关键基因(Hd3a,RFT1,Ehd1,Ghd7,RID1/Ehd2/OsId1,Se5)的表达调控模式,结果表明Ehd1-Hd3a/RFT1通路在光周期和温度调控水稻开花途径中保守.Ehd1,Hd3a和RFT1的表达在低温(23℃)条件下急剧下降,表明Ehd1,Hd3a和RFT1表达阻抑是低温条件下水稻开花推迟的主要原因.另外,在长日照条件下,低温(23℃)处理促进了水稻开花抑制子Ghd7的表达,表明低温条件和长日照条件对Ghd7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Hd1与光周期开花调控途径中几个关键基因的调控关系,发现Hd1在长日照条件下负向调控Ehd1的表达而正向调控Ghd7的表达,表明在长日照条件下,Hd1-Ghd7-Ehd1-RFT1通路也是水稻抽穗期调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本青萍6746是一种对短日很敏感的植物,为了进一步了解日照长度对它开花的影响,根据W.K.Purves的研究,我们进行了一些不同光周期的试验。并且观察了青萍6746经过短日诱导后花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遗杂10号是个产量高和品质好的高梁杂种,但种植区域很有局限性。除晋北和陕北、辽南一些地区能种植外,在新引种地区很难种植成功,分蘖丛生,参差不齐,产量不高或不能成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若播期掌握在使植株在通过光照阶段时为晴天、长日照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就可避免上述现象,发挥出杂种产量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物候通常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如降水、温度和日照长度所决定,然而环境因素是否是物候唯一的决定因素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谱系结构表征了植物在进化上的顺序,该发育时序是否对物候产生影响,当前仍然未知。在调查2016年春季新疆乌鲁木齐市最常见的31种木本植物的初始开花时间、败花时间和开花持续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植物开花物候的分布特征、开花物候在乔灌木间的差别、以及植物谱系距离与开花物候距离间的关系,试图揭示植物的开花物候和物种谱系(进化)顺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疆乌鲁木齐市31种木本植物的初始开花时间为4月18日±9d、败花时间为5月5日±12d、开花持续时间为(16±8)d;(2)乔木的初始开花时间和败花时间的标准差分别均低于灌木,乔木开花物候相对灌木更稳定;(3)乔木的初始开花和败花时间均显著早于灌木(P0.05),但开花持续时间在两者间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3)31种木本植物间的初始开花时间距离、败花时间距离和开花持续时间距离均与物种谱系距离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5)。综上可知:乔灌木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化使得木本植物的开花物候在植物生活型间存在不同。对植物的开花物候,除已被证明的降水、温度和日照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物种进化顺序也可能造成了它在植物种间、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每日8~13小时日照可以诱导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开花和块茎的形成,每日14小时以上的日照则抑制其开花和块茎的形成。生长在短日照(每日8小时日照)和自然日照下的菊芋,在花芽刚一出现时匍匐茎即开始膨大,CTK含量也随之增加,块茎膨大最快时,CTK含量最高。生长在长日照(每日18小时日照)下的菊芋,匍匐茎始终不膨大,其中CTK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乎。诱导前菊芋匍匐茎中含有一定数量的GA,短日照诱导25天后的第5天,GA含量减少,低水平的GA一直维持到最后。在长日照下生长30天后的匍匐茎GA含量增长1倍多,GA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自然日照下匍匐茎膨大前GA含量变化不大,膨大开始后则显著减少。在短日照诱导中喷施GA_3溶液,匍匐茎膨大也被抑制。在短日照稻自然日照下菊芋块茎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强度和酶带数随匍匐茎的膨大而增大,生长在长日照下的菊芋,匍匐茎不膨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来源于泰国、中美洲、塞内加尔、印度和埃及的五个玫瑰茄品系,在光周期为8、16和24小时的人工气候室内生长。通过短日照和连续光照诱导开花证实,所有品系均为双光周期。各品系在花、果发育和由短日照转变到长日照后持续地成花诱导中显出差异。短日照和连续光照产生的生理效应和形态效应均不同。在每个叶腋的两个成对芽中,左芽在光周期为8和24小时成花,在光周期16小时保持休眠;右芽在8小时保持休眠,在16小时发育成营养枝,而在24小时发育成花枝。作者讨论了这些资料对亚热带条件下玫瑰茄育种和栽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CONSTANS(CO)基因是生物钟和开花时间基因之间监测日照长度的重要元件,在光周期途径中发挥核心功能。CO可以整合光信号和生物钟信号,诱导开花途径整合子FLOWERINGLOCUST(F即和SUPPRESSOR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SOC1)的表达,进而促进植株开花。本文综述CO基因的开花调控机制,并结合CO基因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突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水稻是喜温的短日照植物,光照阶段的发育特性是确定水稻适应地区、安排播种季节、制订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依据之一。要使杂交水稻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栽培上必须要按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我们于1977至1979年的三年中,对目前推广的及准备推广的杂交水稻和它们的不育系及恢复系对日照长度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胆固醇和三十烷醇对浮萍开花的影响。两种化合物在不影响营养生长的情况下都能显著地促进短日植物Lemnaaequinoctialis6746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胆固醇促进开花的有效浓度范围为10-8~10-6mol/L,三十烷醇促进开花的有效浓度范围为2.3×10-14~2.3×10-8mol/L。相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两种化合物对长日植物L.gibbaG1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则有抑制作用。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亲脂化合物能够影响浮萍的开花进程,但是对于长日植物的作用不同于短日植物。  相似文献   

16.
光周期对春石斛开花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石斛为试材,研究光周期对其开花及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以期了解春石斛开花的光周期特性以及期间能源物质多胺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春石斛短日照处理植株开花较长日照处理的提前约18d,为称量性短日照植物;同时,短日照处理植株的花芽多,开花量犬,花径较长日照大。不同光周期诱导开花过程中,春石斛叶片内腐胺含量最高,波动较大,短日照处理下基本维持比长日照高的水平。亚精胺含量其次,且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短日照处理下一直保持比长日照高的水平。精胺含量最低,变化不大,短日照下保持与长日照相同或略高的水平。由此推测,春石斛为称量性短日照植物,高水平的腐胺和亚精胺可能与春石斛花芽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耐盐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光周期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原产山东东营的耐盐野生大豆为材料 ,观察了不同日长和不同光周期数处理对植株开花时间、数量、结荚率、鼓粒率以及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1)短日照处理促进野生大豆开花 ,其开花临界日长是 13h ;(2 )在 8h日长处理条件下野生大豆开花所需最小光周期数是 10个 ,且随着处理光周期数的增加 ,促进开花和开花后发育的效应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不足的光周期数处理可以引起成花逆转现象 ;(3)经短日处理的野生大豆植株生长减慢、光合速率降低 ,且随着日长缩短 ,生长和光合速率的下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1949年开始研究,决定在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础上阐明:小穗突起是在光照阶段开始时形成还是在通过光照阶段的时期内形成的呢?或者是在生长点内发生那些质变的基础上形成的呢?研究是在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选种遗传试验站人工气候实验室和苏联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进行的。试验是布置在温室或大田的条件下。研究的对象是春小麦、冬小麦、冬黑麦和多年生牧草。第一个试验的观察证明春小麦莫斯金布布里特48的植株:在普通的日照下,幼苗出现後经过12天,生长点开始分化,在连续光照下是经过9天。在短日照下(9小时),于试验进行的全部时期内,生长点几乎是没有明显地形态变异。当处在人工连续光照下的植株开始抽穗的时候,短日照的一部分植株(生长点没有分化的)被移植到普通的日照条件下,而另一部分植株移植到人工连续光照下。生长点发育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胆固醇和三十烷醇对浮萍开花的影响。两种化合物在不影响营养生长的情况下都能显著地促进短日植物Lemna aequinoctialis 6746 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胆固醇促进开花的有效浓度范围为10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双突变体和三突变体分析拟南芥中控制开花时间的模型ReevesPH ,CouplandGPlantPhysiology 2 0 0 1 ,1 2 6:1 0 85~ 1 0 91在长日照光周期条件下 ,拟南芥中诱导开花的遗传途径至少有三条 ,即 :长日照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依赖途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