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鸣虫韵     
油葫芦油葫芦在鸣虫玩家的行话里或称“黑虫”,是冬季鸣虫中最常见的一种,喜养的人也最多。油葫芦在蟋蟀科昆虫中是个头较大的,体色有黑、褐等多种。黑油葫芦体色漆黑闪亮,鸣声幽雅且富于变化,最受大众欢迎。玩家讲究体色乌黑纯正,不带一点杂色,观赏价值高。体色黑褐混杂者不受欢迎。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一种适合粉虱实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该微虫笼利用具盖塑料杯、条形发夹等材料制作而成,底部直径3 0mm ,高约3 5mm ,单个重量约5g。虫笼可开启的底板上特制一小圆孔,便于接入粉虱成虫。可将单头或小群体粉虱罩在植物叶片上饲养观察,使用方便。可用于粉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适应性、交配行为以及饲毒和传毒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遗传》2011,(1):80
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Fischer von Waldheim,1846),俗称蝈蝈、蚂蚱、吱拉子,隶属于直翅目螽斯科,是鸣虫市场常见的种类之一。鸣虫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适合小花蝽实验观察的新型微养虫笼.该微养虫笼利用透明的塑料培养皿(直径9 cm,高1.5 cm)、离心管(直径1.5 cm,高5 cm)和尼龙纱网(120目)制成.用封口膜和皮筋将微养虫笼封严,微养虫笼的离心管上锥一个小孔,便于加水.可用于小花蝽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群体饲养密度的确定、交配行为以及捕食行为、捕食量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种适合烟粉虱实验观察的微虫笼的改进及其制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进并制作了一种适合烟粉虱Bemisisa tobaci(Germadius)试验观察的新型微虫笼.该微虫笼由透明塑料杯、不锈钢夹子等材料制作而成,底部直径45 mm,高约20 mm,其优点在于制作简易、个体轻便(3.53-3.55g/个)、易于观察(透明度高).该微虫笼适用于烟粉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适应性以及毒力测定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适合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实验的纱虫笼和吸虫器。纱虫笼利用细铁丝、纱网、铁夹等材料制作而成,高为10cm,长为6cm、宽为6cm。吸虫器利用吸耳球、尖嘴玻璃管、海绵等材料制成,长为22cm,重约为30g。纱虫笼一面特制的放虫孔,便于接入和移出美洲斑潜蝇成虫。该纱虫笼通透性好,可保证其内外环境一致。吸虫器的尖嘴玻璃管内的海绵及脱脂棉可防止移虫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造成损伤。该套实验装置可用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交配产卵行为及繁殖等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光镜和电镜下对嫁(虫戚)(Cellana toreuma)和斗嫁(虫戚)(C.grata)的齿舌形态进行观察比较。2种嫁(虫戚)的齿式都为1.1.0.1.1,即具有1枚侧齿和1枚缘齿,缺乏中央齿。齿舌前端都有1小段弯曲,齿片排列松散且存在明显的磨损现象。嫁(虫戚)和斗嫁(虫戚)的侧齿形状很相似,侧齿呈镰刀型且具1个齿尖,基部近似三角形且具突起,尖齿部分细长。两种嫁(虫戚)的缘齿存在一定的差异,嫁(虫戚)缘齿具3个齿尖,第2尖齿靠近第3尖齿。斗嫁(虫戚)缘齿具2个齿尖且比较细长,第2尖齿靠近缘齿基部。本文用17个参数对这两种嫁(虫戚)的齿舌带及其前中后3段上的齿片进行了测量比较,发现斗嫁(虫戚)齿舌带的长宽比明显大于嫁(虫戚)齿舌带的长宽比,即斗嫁(虫戚)的齿舌带显得更加细长。齿舌带前、中、后3段各比例参数的值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中段大于前段、中段大于后段。据此认为用齿舌作为2种嫁(虫戚)的分类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昆虫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汉字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单元。文章从昆虫学的角度对当代“虫”字旁汉字进行了科学归类。结果表明,常用带“虫”字偏旁部首的汉字有262个,其中繁体字57个,简体字205个;简体字中带“虫”字旁的汉字有40%归属于昆虫纲。在昆虫纲的28个目中发现有带“虫”字旁的汉字,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分布较多,描述“蝉”和“蝗虫”的“虫”字旁汉字最多。在某种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昆虫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及前人对昆虫学科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9.
虫蜀敌(ArmachinensisFallou)又称虫蜀蝽,是农林业上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利用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套笼饲养虫蜀蝽取食对象杨叶甲幼虫的方法,测定了虫蜀蝽的取食量和取食能力,为进一步探讨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离自小蠹虫的白僵菌属一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僵菌属Beauveria也称波氏菌属,是Vuillemin在1912年为纪念法国真菌学家Beauverie而建立的,它是约100属虫生真菌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属之一(蒲蛰龙和李增智,1996)。作为真菌杀虫剂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Criv.)Vuill.和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Sacc.)Petch在持续控制害虫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一直受到国内外生物防治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三代虫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表寄生虫,广泛寄生于各种鱼类,其危害近年有加剧之势,对鱼类养殖业造成较大威胁。本文从三代虫的分类方法、种群动态和引起寄主免疫反应等方面综述了鱼类三代虫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报道了“海燕”超轻型飞机同其它防治法防治森林害虫的防治教果、每公顷平均防治成本及投入产出比。结果表明,“海燕”超轻型飞机治虫具防治投入低、防治效果稳定良好等优点,有较高的防治实用价值,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合理,经济、有效同时易被基层单位接受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韩志泉(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已描述的有2万多种,绝大多数属世界性分布。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就是其中的习见类群。太阳虫(Actinophrys)常见的有放射太阳虫(A.sol)和多泡太阳虫(A.Ve...  相似文献   

14.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世界性分布的大害虫.在一定条件下虫生真菌是控制烟粉虱种群的最有效天敌.本文就几种常见虫生真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座壳孢Aschersoniaspp.、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等防治烟粉虱的应用现状以及它们与其它天敌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烟粉虱虫生真菌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鲤斜管虫的形态及形态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鲤斜管虫的形态、纤毛下器、核器、银线系及形态发生过程。其腹面口区具二环围口纤毛列及一口前纤毛列;背面具一列背刚毛;腹面纤毛列的数目可发生较大变动。在其形态发生过程中,左纤毛列在右纤毛列发生断裂前同时断裂;短基粒列形成后仔虫的背刚毛;前仔虫保留原口管前端部分,后仔虫的口管重新形成。本文还对鲤斜管虫的形态学特征、口管形成机理及分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采自广东阳江闸坡中华海鲶鳃上的锚首虫科四个虫种。包括一新种瘤钩小沙汉虫Chauhanellustuberhamatussp.nov.。它以背中央大钩钩尖基部内侧具瘤状结构而区别于本属已记述的21个种。其余为弯曲小沙汉虫C.flexiosus、海鲶血梗虫Hamatopedunculariaarii、和简单血梗虫H.simplex。  相似文献   

17.
彭善池等(2015)指出:似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ites,似节头虫亚属Arthricocephalus(Arthricocephalites)和漂游虫属Haliplanktos三者都是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应予废弃。申震等(2016)《寒武纪似节头虫Arthricocephalites及其地层意义》一文,继续使用了"似节头虫"这一无效名称,并对彭善池等推断节头虫独模种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的"正模"(视为已指定的选模)提出质疑。本文回应这一质疑。文中介绍P.D.兰等(1988)一文指定"选模"的经过。根据P.D.兰本人提供的信息、该文英文原稿的相关论述与中方第三作者译文的差异、以及由英方第二作者认定和发表的与该文不一样的选模等信息,说明P.D.兰等(1988)的英文原稿为乔氏节头虫指定的选模与彭善池等的推断一致,为一背壳。P.D.兰等(1988)所指定的"头盖",是论文发表时中方第三作者临时更改所致。本文论证了"正模"背壳也是Arthricocephalus命名者Bergeron(1899)的原始插图和原始描述所依据的唯一标本。P.D.兰等(1988)的指定既违背命名者的意愿也违背该文英方作者的意愿。《依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相关规定,P.D.兰等(1988)一文中所指定的"选模"是无效的。文中再次指出,Arthricocephalites是无效的废名,申震等(2016)归于Arthricocephalites的标本都应重新归入Arthricocephalus。  相似文献   

18.
南靖柑桔的福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fnjianensis)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它跟四种常见的根结线虫有明显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雌虫的头部结构——唇盘呈“X”状,唇盘和中唇之间有沟隔开。此外,雄虫头区无环纹、幼虫唇盘和中唇呈短哑铃状,也有别于其近似种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而其幼虫头区平滑或偶具一条短环纹也有别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盐度对卤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睿  张闰生 《生态学报》1995,15(2):214-220
本实验以产自美国旧金山湾,我国山西运城盐湖,河北张北,新疆阿勒泰的两性生死卤虫,及产于天津塘沽、新疆艾比湖的孤雌生殖卤虫,计3种6个品系卤虫为实验材料,分别测量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孵化率、生长、发育及生殖的情况,并比较了各品系卤虫以坑盐的耐受性。通过全长的测量,得出了各品系卤虫在不同温度及协度下的生长方程。除了旧金山卤虫为耐低温高盐的种外,张北卤虫也具此特性。在生殖特征方面,我斩5个地理品系卤虫之间  相似文献   

20.
胡银亨  蔡礼元 《生物磁学》2011,(16):3052-3054,3116
目的:我们对泸州市鲇类寄生车轮虫进行调查,对于已经发现,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限制需要重新描述的,或缺少资料的车轮虫,给予重新描述或补充新的资料。方法:用国际间统一的千银法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和口围绕度,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的特定方法”(Uniform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system)进行测量,用Van&Bassion(1989)提供的方法描述车轮虫的齿体。结果:对寄生在泸州地区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鲴(Ietalums punetaus)的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描述,该车轮虫是矩形车轮虫( Trichodina rectangli)。结论:矩形车轮虫是陈启鎏和谢杏人1964年在青鱼、草鱼等鱼身体上发现的,但是没有显微照片。国际上有许多它的同种异名的车轮虫的描述,这些文献也只有附着盘的显微照片。斑点叉尾鲡是矩形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本研究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对矩形车轮虫进行描述,并绘出了矩形车轮虫的齿体定位图,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以及完整的显微照片,即附着盘、口围绕度和细胞核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