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水系钱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长江中游的湖北嘉鱼与江西瑞昌两个地理群体和中游的汉江和湘江两大水系的鲢和草鱼的群体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长江水系链的遗传变异要高于草鱼,与现今生物量成反比的反常现象。鲢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分布是嘉鱼→湘江→瑞昌→汉江。草鱼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分布是瑞昌→汉江→湘江→嘉鱼,鲢和草鱼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并不一致。遗传分化指数Gst分别为12.3%和17.5%,表明鲢和草鱼的四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度较低,可能与地理较近和基因交流频繁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鹅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起源分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史宪伟  曾凡同 《遗传学报》1998,25(6):499-507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与另外10个鹅品种没有共享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伊犁鹅与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起源。EcoRV、HaeⅡ、HincⅡ和KpnⅠ4种酶的限制性态型可作为鉴别两种起源家鹅的母系遗传标记。起源于鸿雁的10个鹅品种群体内出现一定的遗传差异,其群体多态度(π)、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品种间平均净遗传距离(δnet)分别为0.025%、0.266%和0.029%。白羽鹅品种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创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这10个鹅品种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地理区的鸿雁类群。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青四大家鱼线粒体DNA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4  
对长江中、下游湖北石首、江西九江、安徽芜湖三江段鲢、鳙、草鱼、青鱼天然群体共365尾鱼的线粒体DNA(mtDNA)的ND5/6、Cytb基因和D-Loop区片段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鲢、鳙和青鱼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草鱼不甚丰富。发现鲢、鳙和青鱼的mtDNA基因型分别有28、19、27种,草鱼mtDNA基因型仅见7种;鲢、鳙和青鱼的基因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三江白猪线粒体DNA的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馨  杨隽 《动物学杂志》2003,38(5):41-44
采用2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三江白猪mtDNA多态性。在60头个体中检出30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7种基因单倍型;其间的差异来自少数限制性位点的突变。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5%,群体遗传多态程度为0.044%。三江白猪遗传多样性非常贫乏,说明三江白猪与地方种猪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在品种形成早期受到创立者效应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结合差速离心法、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抽提等技术.提取并纯化了雌核发育草鱼近交F.代的线粒体DNA(mtDNA).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mtDNA酶切分析.结果表明:雌核发育草鱼近交Fl代mtDNA分子大小为16、77kb,除无sail酶切位点外,其余7种酶EcoRI、BalI、。YbaI、BarnHI、PstI、XhoI各产生4、4、3、3、3、2、2个切点。与已报道的普通草鱼一致.雌核发育草鱼近交F1代与普通草鱼间未检测出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差异、这表明,雌核发育草鱼F。代与普通草鱼mtDNA遗传结构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三种鱼mt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建勋  余其兴 《动物学研究》1992,13(3):256-256,262
鱼类线粒体DNA(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对于探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有关鱼类mtDNA酶切图谱的研究较少,这主要是受方法学的限制。为此我们改良了一种鱼类mtDNA的提取法,对鲤科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mtDNA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  相似文献   

7.
三大不同品种马mtDNA Cytb基因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BamHⅠ、TaqⅠ、HaeⅢ、RsaⅠ和HincⅡ5种限制性内切酶通过PCR-RFLP技术检测了包括引入品种、培育品种和地方品种的6个类型共256匹马的mtDNA Cytb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酶切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BamHⅠ和TaqⅠ表现出多态,5种酶共检测到7种态型,归纳为3种单倍型,以单倍型Ⅰ和Ⅲ为主体单倍型,但通过一个特殊的酶型BamHⅠ-B分析推测所研究的马起源于一个母系祖先。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我国南海海域5个地点(三亚、深圳、阳江、湛江、北海)的野生斑节对虾100个个体的mtDNA 16S rRNA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用Clustal_X排序软件对所得的100个mtDNA 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通过ARLEQUIN软件对所得100个mtDNA 16S rR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测出28个变异位点,19种单倍型.19单倍型序列的碱基组成显示出较高的A T比例(69.0%).19种单倍型序列的遗传距离在0.002~0.033.根据构建的单倍型进化关系网,5个地点群体中的单倍型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此外,根据单倍型在5个地点群体出现的频率和单倍型进化关系网,单倍型7是最为原始的单倍型,其他18种单倍型均起源于单倍型7.  相似文献   

9.
银鲴自然群体线粒体DNA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2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银鲴自然群体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发现银鲴自然群体存在丰富的mtDNA多态性,从4个群体3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2种单倍型,对这一现象的成成因进行了探讨。依据单倍型和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地理分布的资料,对其现今分布区相互间的历史联系及其对银鲴起源和分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鳜及大眼鳜线粒体DNA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EcoRⅠ、BglⅠ、BglⅡ、BamHⅠ、PvuⅡ、PstⅠ、SalⅠ、XbaⅠ、XhoⅠ对鳜及大眼鳜肝脏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分析。鳜鱼mtDNA分子量为9.703×106u,大小为16.19kb;大眼鳜mtDNA分子量为9.603×106u,大小为16.02kb。根据单、双酶切结果构建了鳜及大眼鳜mtDNA10种酶限制性酶切图谱,并对两种鱼的mtDNA酶切图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鲢,鳙滤食器官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等方法研究链,鳙滤食器官的结构,并观察,分析了滤食器官各部分的功能,结果表明,它们的鳃耙,腭褶和鳃耙管上皮部分布有味蕾和丰富的粘液细胞,鳙腭褶和鳃耙管上皮中味着细胞数量明显一多于鲢的,腭褶表皮上分布着排列有序的枕状突起,鲢可通过沉食途径和阻塞效应有效地摄食直径为3.2μm的小球藻,本文还通过对腭褶,鳃耙管及鳃耙在摄食活动中的运动方式的直接观察,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白鲢的食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白鲢食谱、食物的选择性和消化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必须从新的角度来理解白鲢的食物问题和衡量养鱼池水的肥度。    相似文献   

13.
池养鲤和草鱼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鲤鱼和草鱼的血液细胞包含红血球、淋巴球、单核球、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及纺锤细胞。没有见到嗜碱性球。2.鲤鱼及草鱼的红血球数及血红蛋白量,在正常条件下,与水中溶氧量及成熟系数成十分显著的负相关。成熟雌鲤的红血球数(y)与溶氧量(x1)及成熟系数(x2)的迥归公式为:y=122+2.9x1-1.2x2。3.性腺发育程度及生殖活动强烈地影响鱼类血液有形成分。在生殖季节雄鱼的红血球数及血红蛋白量比雌鱼高,红血球沉降率则相反。白血球则在生殖季节及性腺退化吸收时比较活跃,而在非生殖季节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4.发育成熟的雌鲤,经注射垂体后,无论产卵与不产卵其红血球数及血红蛋白量都下降,自然产卵的雌鲤亦然。5.雌鲤的红血球沉降率在临近产卵时急剧增加,而且比雄鲤明显地高。至于饥饿则对红血球沉降率无明显影响。6.在池养条件下鲤鱼的红血球数、血红蛋白量以及血式的个体差异较小,可望成为这类鱼的有应用价值的正常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草鱼胸腺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草鱼胸腺位于鳃腔背上角,紧贴在鳃腔膜之下,突起部分伸入到下颞凹,整个胸腺形态形似菱角。其组织结构可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中区和内区主要由淋巴细胞和网状上皮细胞构成,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皮质和髓质区。胸腺淋巴细胞可分大、中、小三型,小淋巴细胞约占78%,中淋巴细胞约占15%,大淋巴细胞约占4%。在Ⅰ龄草鱼,每毫克胸腺约有3.6×106个胸腺淋巴细胞,Ⅱ龄草鱼约为2×106。Ⅰ至Ⅱ龄草鱼胸腺重量明显地随鱼龄增加,Ⅱ龄以上草鱼胸腺重量变化无规律,成鱼胸腺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草鱼胸腺除年龄性退化外,还存在环境因素引起的非年龄性退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葛洲坝枢纽截流后,大坝上、下游草、青、鲢、鳙的繁殖条件,产卵场位置,产卵规模,鱼卵、鱼苗成色以及4种鱼的群体组成等。指出除原宜昌产卵场发生变化外,其余产卵场基本存在,并在上游新发现了几处产卵场。讨论了大坝对4种鱼的影响程度和上游存在草鱼地方性群体,论证了4种鱼不必过坝产卵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白鲢鳃部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闻  樊恩源 《动物学报》1990,36(2):106-109
本文用甲基丙烯酸甲脂铸型技术,配合扫描电镜,研究白鲢鳃部血管的分布。鳃区具有双血液循环,动脉—动脉循环,主司血液与水体间气体交换;动脉—静脉循环主司鳃区营养交换。入鳃丝动脉上具有膨大的“血泡”结构,可能起“鳃心”作用,当鳃丝内收时将血液输送入入鳃动脉。伪鳃鳃小片彼此排列紧密,这种结构似不利于气体交换,可能没有什么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7.
1974年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送给我场一批散鳞镜鲤、龙州镜鲤和兴国红鲤。1975和1976年并派出技术人员到我场协助进行鲤鱼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两年共繁殖了杂交鲤苗713,000多尾,经过饲养,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并把它誉为“丰鲤”。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初,省科委委托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我县召开的“淡水鱼类新品种推广座谈会”,大大加深了我们对鱼类新品种的认识。在该所的支持下,我们又引进了杂交鲤,在望天湖养殖场、策湖养殖场、响水河水库和十月大队等湖、库、塘堰进行试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北京地区杂交鲤鱼的放养密度和生长规律,我们进行了杂交鲤的养殖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散鳞镜鲤和兴国红鲤,由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赠送本站。并根据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经验,我站于1975年开始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