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简便、快速、灵敏地测定基因工程半成品中大肠杆菌(DH5α)残余蛋白的含量,用大肠杆菌DHSα菌体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建立了间接ELISA法、直接ELISA法、夹心ELISA法和Dot-ELISA法。4种方法的灵敏度很接近,分别为0.5ng/ml、0.5ng/ml、1.5ng/ml、1ng/ml,都明显高于聚丙烯酰胺方法。前3种方法的直线范围分别为0.5~1250ng/ml、0.5~2500ng/ml、0.5~10000ng/ml。经8次测定,显示很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镜检对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的影响.方法:32例BPH患者,均行膀胱镜检,研究其对患者血清PSA、FPSA的影响程度及时阃.结果:膀胱镜检前患者平均血清PSA值为2.28±1.86ng/ml,FPSA值0.48±0.31ng/ml;镜检后24h内PSA值4.89±3.72ng/ml,FPSA值1.07±0.65ng/ml;镜检后第3天患者平均血清PSA值2.42±1.92ng/ml,FPSA值0.51±0.28ng/ml.镜检后24h内患者血清PSA、FPSA值较镜检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镜检后第3天患者血清PSA、FPSA值较镜检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F/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检可引起BPH患者血清PSA和FPSA值显著改变,但对F/T值改变无影响,重复血清PSA和FPSA的测定可在膀胱镜检后72h进行.  相似文献   

3.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progenitor/stem cells, NPCs)的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纯化、扩增胎鼠海马NPCs.通过细胞形态观察、nestin免疫荧光染色及血清促分化检测NPCs的干细胞特性; 采用神经球计数及神经球直径测定观察BDNF对NPCs的促增殖作用, 筛选出在适当细胞密度下, 促进NPCs增殖的有效浓度; 采用Tunel染色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的含量探讨BDNF对海马NPCs存活的影响; 采用抗-b-微管蛋白(tubulin) III (Tuj-1)染色检测NPCs分化成神经元的百分率, 同时测定分化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分离的海马NPCs表现为nestin 免疫染色阳性, 具有自我增殖能力、且能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当细胞密度为5×105个/ ml 时, 10~200 ng/ml BDNF能显著促进NPCs的增殖, 其中40 ng/ml BDNF促增殖作用最强, 40 ng/ml BDNF能显著增大神经球直径; 40 ng/ml BDNF 显著减少NPCs的凋亡率(Tunel /DAPI ), 抑制LDH漏出; 40 ng/ml BDNF能显著促进NPCs分化为Tuj-1免疫染色阳性神经元, 且分化后神经元的突起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 BDNF促进海马NPCs的存活、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免疫白兔和小鼠获得抗汉逊酵母菌体全蛋白血清,建立测定残余宿主汉逊酵母菌体蛋白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方法 由免疫动物得到抗血清,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通过方阵滴定实验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最佳条件.结果 获得的兔、小鼠抗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效价均达到1:10000.作为包被抗体小鼠抗血清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 μg/ml,在30~500 ng/ml范围内测定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可用于测定基因工程产品中汉逊酵母菌体蛋白的残余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骨形成蛋白-2(BMP-2)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第2代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和BMP-2,依据加入bFGF和BMP-2浓度的不同分为5个实验组(组1:80 ng/ml bFGF;组2:80 ng/ml BMP-2;组3:30 ng/ml bFGF 30 ng/ml BMP-2;组4:50ng/ml bFGF 50ng/ml BMP-2;组5:80ng/ml bFGF 80ng/ml BMP-2)和对照组(不加任何生长因子),采用绘制生长曲线,四唑盐比色法(MT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法和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各组间差异,观察不同浓度的bFGF和BMP-2联合应用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应用80 ng/ml bFGF可显著促进BMSCs的增殖,但对BMSCs的骨向分化显著抑制;单独应用80 ng/ml BMP-2对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均有促进作用;30ng/ml bFGF 30 ng/ml BMP-2、50 ng/ml bFGF 50 ng/ml BMP-2和80 ng/ml bFGF 80 ng/ml BMP-2可显著地促进BMSCs增殖和促进BMSCs的骨向分化,且呈正性剂量-效应关系,联合应用两种生长因子较二者单独应用促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bFGF和BMP-2的联合应用促进BMSCs增殖的同时也促进其骨向分化,两者对BMSCs有明显的协同增强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龙血竭提取物有效成分剑叶龙血素A小鼠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取中药广西龙血竭提取物(EDB)中有效成分之一的剑叶龙血素A(2,6-三甲氧基-4'-羟基二氢查耳酮)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药动学规律,对龙血竭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建立实验小鼠血浆中剑叶龙血素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剑叶龙血素A的浓度.通过药动学软件3P87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剑叶龙血素A的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剑叶龙血素A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500ng/ml,高中低三种浓度回收率分别是114.80±2.86、103.60±4.38、101.80±2.12,最小检测浓度为10ng/ml,日内差为1.28%、日间差为2.26%、精密度(RSD)小于3%;剑叶龙血素A的药动学参数是:T(peak)为77.73min、C(max)为224.99ng/ml、T1/2Ke为72.91 min、T1/2Ka为40.94min、V/F(C)为1.019(mg/kg)/(ng/ml)、AUC为49553.47(ng/ml)*min.结论:建立了小鼠血浆中剑叶龙血素A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EDB口服后剑叶龙血素A药动学为一室模型,有较大的吸收利用率,其消除半衰期为吸收半衰期的1.78倍,是吸收比消除快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同时测定17种磺胺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了色谱柱、流动相配比对磺胺类药物分离的影响.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分离条件为:YMC ODS-C18柱;以2%乙酸溶液、乙腈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该方法的检测限为:磺胺胍和磺胺为2.0 ng/ml,磺胺二甲氧哒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多辛、磺胺胍、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甲氧哒嗪、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噁唑、磺胺、磺胺吡啶、磺胺喹噁啉、磺胺噻唑和磺胺异噁唑均为5.0 ng/ml.各组分的回收率在81.3%~97.9%,相对标准偏差在0.1%~4.3%.  相似文献   

8.
卵泡刺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小鼠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殖细胞-体细胞体外无血清共培养模型研究了卵泡刺激素(FSH)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小鼠A型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精原细胞在ITS培养液(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和亚硒酸钠的DMEM)中培养24h后进行c-kit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EGF及其受体(EGF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72h后测定其形成集落数的情况。结果表明:ITS培养液能维持生殖细胞的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增高。A型精原细胞呈c-kit阳性,EGF和EGFR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单独的FSH(1~100ng/ml)或EGF(1~10ng/ml)显著促进精原细胞集落数的增加。此外,EGF(0.1ng/ml)联合FSH(10ng/ml)具有加性效应,但更高剂量的EGF(1~10ng/ml)则降低了FSH的刺激作用。结果说明FSH可联合适量的EGF促进精原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纳米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oxide particles,SPIO)体外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及MRI成像示踪的可行性.方法:从人胎儿脐带中分离培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别采用0 μg/ml,25μg/ml,50μg/ml浓度的SPIO标记0.5×106,1×106,2×106和10×106 HUCMSCs.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鉴定细胞内铁颗粒情况,并用3.0T MR/离体扫描T1WI,T2WI,GRE/300序列成像,测定细胞群信号.结果:不同数量的HUCMSCs与0 μg/ml,25 μg/ml,50 μg/ml浓度的SP10共同培养18小时,普鲁士蓝染色发现标记的细胞随标记浓度的升高染色程度逐渐加深.透射电镜检查显示细胞内含致密铁颗粒.离体MRI不同序列测定不同浓度SPIO标记相同数量的细胞群,GRE/30°和T2WI测定的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501μg/ml与25μg/ml组分别与0μg/ml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同一浓度SPIO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有关(P<0.05).结论:SPIO可以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MRI可以对其进行体外示踪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蛋白质之一。目前由于对各类毒素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不太高(ELISA在1~10ng/ml),常常造成漏检。国内仅1篇文献报告采用BA-ELISA测定SEB的最低下限为0.38~1.5ng/ml,去年日本学者报道用BA-ELISA测定TSST的敏感性限30pg/ml。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各类SE检测的敏感度,我们使用自制的兔抗SEA、兔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CO2气腹快速充气阶段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异氟醚MACBAR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4组:R0组(0ng/ml)、R1组(1ng/ml)、R2组(2ng/ml)和R3组(3ng/ml)。4组麻醉诱导药物:依托咪酯0.3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及血浆靶控瑞芬太尼(3ng/ml)。患者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R0组停用瑞芬太尼,R1、R2、R3组以瑞芬太尼1ng/ml、2ng/ml、3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根据每组患者CO2气腹快速充气阶段HR或MAP的变化采用序贯法对异氟醚MACBAR进行测定,同时观察气腹前后BIS值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结果各组异氟醚MACBAR分别为:R0组(1.63±0.05)%,R1组(1.03±0.06)%,R2组(0.71±0.07)%,R3组为(0.58±0.06)%。结论异氟醚MACBAR随着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有出现封顶效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BSA为载体偶联重组水蛭素RHV3,制备的完全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高效价多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方法学测定RHV3的含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280ng/ml,灵敏度为1.15ng/ml,且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与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董跃伟  黄玉辉  徐天瑞 《蛇志》2004,16(4):10-12
目的探索一套稳定可靠的鸡胚背根神经节测定NGF活性的实验条件.方法通过观察培养基、鸡血浆和鸡胚浸液的比例、背根神经节部位、培养时间等条件对NGF刺激神经节生长的影响,从而建立一套该培养法检测NGF活性的优化条件.结果以DMEM为母液,在含20%鸡血浆和15%鸡胚浸液的培养基中,利用伊莎褐鸡胚腰椎背根神经节,在终浓度为30 ng/ml的蛇毒NGF的刺激下,培养36h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结论该条件简单实用、分辨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加转染剂,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标记效果.方法:全骨髓法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50 ug/ml铁浓度的SPIO标记MSCs,普鲁士蓝染色鉴定标记效果,流式细胞仪测定标记MSCs的增殖及凋亡,台盼蓝染色检测标记细胞的活力.结果:不加转染剂,SPIO标记MSCs达100%,50 ug/ml铁浓度标记对MSCs活力、增殖及凋亡无影响.结论:不加转染剂,50 ug/ml铁浓度SPIO可安全、有效的标记MS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人体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的HPLC-MS/MS的方法.方法:以吲哚美辛为内标,采用Shim-packVP-ODS柱(150× 2.0 mm I.D.,5μm,日本Shimadzu Technologies Inc.公司)为固定相;乙腈-0.5%甲酸溶液(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阿托伐他汀与内标用于检测的离子对分别为m/z 559.4 m/z 250.3和m/z 358.3 rn/z 139.2.结果:阿托伐他汀在0.10~20.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线性范围良好(r=0.9962),定量下限为0.1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2%,平均回收率大于71%.结论:所建方法准确度高,方法灵敏,专属性强且操作简便,可适用于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测定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蜕膜基质细胞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本研究以人妊娠初期的蜕膜基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经0 ng/ml、1 ng/ml、5 ng/ml和10 ng/ml的TGF-β1处理后,运用RT-PCR方法检测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趋化因子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高浓度的TGF-β1能够显著的下调蜕膜基质细胞中趋化因子配体CX3CL1、CXCL12和CXCL16的表达,有意义的上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6的表达.研究结果提示,TGF-β1对趋化因子配体/受体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通过趋化因子参与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目前常用的化学发光法检测组织叶酸,探索不同叶酸前处理,寻求合适的检测组织叶酸的实验方法。并将优化好的方法应用于叶酸缺乏小鼠模型的检测。方法: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组织叶酸含量,首先将一定量的组织放入合适的buffer中,匀浆器匀浆后,通过超声或煮沸处理样本,离心后,得到上清样本,建立标曲和质控后,进行上机测定。该方法中我们通过探讨不同的buffer(包括PBS、Lysis和Tris-base盐溶液)处理组织叶酸,和不同的处理条件(包括是否煮沸及煮沸时间、样本处理时间等),探讨该方法检测组织叶酸最优化条件;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小鼠叶酸缺乏模型中各组织叶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我们选择雄鼠肝组织进行叶酸检测,分别用PBS、Lysis和Tris-base盐溶液进行样本前处理,结果发现同样的处理条件下,如不煮沸条件下,Tris-base盐溶液(38.72 ng/mg)PBS(15.68 ng/mg)Lysis(11.9 ng/mg),提示Tris-base盐溶液可能有助于叶酸的稳定,防止降解。同时,我们探讨煮沸对叶酸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一种前处理下(如Tris-base),不煮沸(38.72 ng/mg)煮沸1分钟(36.36 ng/mg)煮沸3分钟(33.28 ng/mg)煮沸5分钟(30.72 ng/mg),说明叶酸含量随着煮沸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此外,我们还对叶酸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不煮沸条件下,叶酸结果重复性很好,但随着时间延长稳定性会逐渐下降。因此,我们选择了Tris-base盐溶液进行前处理,条件选择为不煮沸和立即检测来减少因样本处理问题产生的误差。我们用该方法检测了叶酸缺乏小鼠模型的各组织叶酸含量,结果发现肝组织18.81 ng/mg降为8.46 ng/mg,脑组织从0.37 ng/mg下降为0.19 ng/mg,脾脏组织从1.53 ng/mg下降为0.26 ng/mg,肺组织从0.47 ng/mg下降为0.13 ng/mg,肾脏组织从2 ng/mg下降为0.9 ng/mg,心脏组织从0.33 ng/mg下降为0.06 ng/mg说明饮食叶酸是体内叶酸的主要来源,其缺乏可能导致多种组织叶酸代谢异常。结论:组织叶酸化学发光法检测条件优化为Tris-base盐溶液进行前处理,条件选择为不煮沸,并将样本立即进行检测。我们用该方法检测小鼠叶酸缺乏模型发现低叶酸饮食能显著降低各组织的叶酸含量,可能对生长发育造成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s)为材料、利用酚红氧化原理比色测定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TPA)刺激PMNs生成H_2O_2的方法。研究表明,PMNs为1×10~6/ml、TPA为100—300ng/ml和测定波长为620nm是较理想的测定条件。该法简单易行、稳定、无需特殊的试剂及仪器设备,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常规研究抗氧化剂、抗促癌剂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9.
IL-1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IL-1β对体外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激活及增殖作用,并探讨IL-1β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单层培养于盖玻片上的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4组,分别采取血清培养和血清剥夺培养,加入不同浓度IL-1β,其浓度依次为0ng/ml、1ng/ml、10ng/ml、100ng/ml,作用24小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GFAP和PCNA的表达.并且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星形胶质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血清培养时不同浓度IL-1β组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和细胞指数无明显改变,PC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是1ng/ml和10ng/ml IL-1β时星形胶质细胞PCNA表达无明显变化.而血清剥夺时不同浓度IL-1β组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PC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S和G2/M期的细胞指数较对照组增多.结论 IL-1β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上调GFAP和PCNA的表达,并启动细胞周期进程,促使星形胶质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这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时反应性胶质增生及胶质瘢痕的形成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红枣中甜菜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影响甜菜碱提取和测定的符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不同产地红枣中甜菜碱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超声波甲醇提取的方法,得到的样品采用反相C18柱进行分离,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50mmol/L pH 4.5的KH2PO4溶液;192nm波长测定,流速0.7ml/min.结果:总分析时间:4.5min.甜菜碱平均保留时间2.698min.甜菜碱在5.0~25.0m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11),平均回收率为96.87%.结论:该法测定红枣中甜菜碱含量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