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贴块法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Ⅷ因子相关抗原、CD34免疫细胞化学联合鉴定细胞并确定纯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药物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亚型2(Oatp2)及P-糖蛋白(P-gp)在培养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的BMECs呈多角形或铺路石形,单层贴壁生长;培养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CD34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细胞纯度90%;培养细胞有Oatp2及P-gp表达,且二者均主要表达于BMECs细胞膜。提示贴块法可获得原代培养BMECs,方法简便易行,细胞纯度较高。原代培养的BMECs上有药物转运体Oatp2及P-gp的表达,为血脑屏障上药物转运体的体外研究提供了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分离新生Wistar鼠海马,采用添加B27的无血清培养液进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动态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纤丝(NF)的表达,进行神经元鉴定及纯度计算;采用电位敏感的荧光探针标记神经元,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动态监测去极化剂KCl作用前后膜电位的变化,观察神经元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此方法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20天以上,9~14天为发育最成熟阶段,培养7天神经元纯度达90%。KCl作用于细胞后胞内荧光强度增强,细胞迅速去极化。本培养方法在体外获得高纯度的海马神经元并延长体外存活时间,且显示出神经元的电生理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3.
惊厥后大鼠海马神经再生与凋亡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后大鼠海马神经再生与凋亡的动态变化。建立成年Wistar鼠30minSC模型,在SC后1天至56天的6个时间点上处死动物,处死前1天均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BrdU、nestin的表达,确定神经干细胞增殖水平;双重荧光染色标记nestin/TUNEL,确定新生神经干细胞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数目于SC后第7天在CA1区达增殖高峰,28天降至正常水平;于SC后第28天在齿状回达增殖高峰,56天降至正常水平;在SC后第7天,CA3区有大量的BrdU阳性细胞;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目无统计学差异。在SC后的前3天,CA1区新增殖的神经细胞呈TUNEL阳性;齿状回新增殖细胞始终表现TUNEL阴性。上述结果提示:SC后能激活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并且部分新生细胞向损伤区域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应用阿伦膦酸钠(ALN)与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PMO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钙剂基础上,给予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ALN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ard三角区、股骨颈及腰椎L2~L4骨密度(BMD)水平,治疗前后翻身、前屈后伸及自发性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ard三角区、股骨颈及腰椎L2~L4 BM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翻身、前屈后伸及自发性腰背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GP、BALP、CTX及TRACP-5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妇女PMO应用ALN与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更能显著提高BMD水平,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指标,疗效切实,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点疾病的住院天数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诊疗流程中存在的不适当住院日,预测平均住院日的缩短空间。方法 依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在重点疾病测指标中选择某院2010­—2012年3个内科疾病: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两个外科疾病:前列腺增生、颅脑损伤共200份病案资料的2 496个住院日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可能影响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 496个住院日中不适当住院日共217天,占到了8.7%,引起某院不适当住院日的主要3大因素分别是等待检查报告、出院不及时和等待手术,共产生177个不适当住院日,占到了不适当住院总天数的81.6% 。结论 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前列腺增生、颅脑损伤的平均住院日可以进一步缩短,其缩短幅度分别是1.3天、0.7天、1.0天、1.3天、1.1天。  相似文献   
6.
蒋莉 《生命科学》2023,(10):1388-1397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监管存在着宽松、保守和折衷等不同路径,呈现地域性、模糊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控制、技术专利争议和全球贸易管理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治理难题。本文提出应积极促进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国际法律治理,推动国际伦理规范达成,促进制定国际规范,明确国际管理规则,从而全面、系统地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progenitor/stem cells, NPCs)的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纯化、扩增胎鼠海马NPCs.通过细胞形态观察、nestin免疫荧光染色及血清促分化检测NPCs的干细胞特性; 采用神经球计数及神经球直径测定观察BDNF对NPCs的促增殖作用, 筛选出在适当细胞密度下, 促进NPCs增殖的有效浓度; 采用Tunel染色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的含量探讨BDNF对海马NPCs存活的影响; 采用抗-b-微管蛋白(tubulin) III (Tuj-1)染色检测NPCs分化成神经元的百分率, 同时测定分化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分离的海马NPCs表现为nestin 免疫染色阳性, 具有自我增殖能力、且能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当细胞密度为5×105个/ ml 时, 10~200 ng/ml BDNF能显著促进NPCs的增殖, 其中40 ng/ml BDNF促增殖作用最强, 40 ng/ml BDNF能显著增大神经球直径; 40 ng/ml BDNF 显著减少NPCs的凋亡率(Tunel /DAPI ), 抑制LDH漏出; 40 ng/ml BDNF能显著促进NPCs分化为Tuj-1免疫染色阳性神经元, 且分化后神经元的突起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 BDNF促进海马NPCs的存活、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建立火棘多糖铁(Ⅲ)复合物(PPC)中铁含量检测的方法。考察了邻菲啰啉溶液浓度(w/w,%)及用量(mL)、抗坏血酸溶液浓度(w/w,%)及用量(mL)、反应时间(h)及温度(℃)等因素对PPC中铁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软件进一步优化PPC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PPC中铁含量的最佳检测条件为:向1.0 mL适宜浓度的PPC溶液中,依次加入1.5 mL 10%的抗坏血酸溶液及3.0 mL 0.1%的邻菲啰啉溶液,于45℃水浴2.0 h后,冰水快速冷却,在室温下于510 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重现性,回收率达99.93%。此方法也适合推广于其他植物多糖铁复合物中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生物入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的栖息地,可能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导致生态灾害爆发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进而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目前,生物入侵已给我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危害,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文中主要以我国南方外来植物为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危害、途径、原因,针对生物入侵涉及地域、生态系统类型和涉及物种种类特点,提出了防治对策:重视生物入侵现象,加强与之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加强立法,建立科学的引种制度;加强动植物检疫,建立全国外来物种入侵动态监测网;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张光富  龙双畏  蒋莉 《植物研究》2006,26(6):728-734
经调查和统计,江苏分布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有18属,含19种,隶属于17个科,科、属、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19.32%、5.61%和2.53%。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将江苏分为6个地区: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北部低山丘陵和西南低山丘陵。首次采用特有性指数(EI)研究上述地区的特有属分布,结果发现:EI值最高的是西南低山丘陵(4.83),其次是长江三角洲(3.89),黄淮平原和滨海平原的特有性指数最低(1.67)。因此该区的特有属植物的种类组成较贫乏,地理分布不均,并具有生活型多样,古特有属比例较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