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病变组织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我 院2013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150 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宫颈癌33 例、CINⅠ期 26 例、CINⅡ期28 例、CINⅢ期23 例)110 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 例。提取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检测观察组 HPV-DNA、HPV 分型,及两组IFN-r、IL-10 蛋白及mRNA 表达,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组织IFN-r、IL-10 表达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HPV-DNA阳性87 例(79.1%),其中HPV16 型47 例(42.7%)、HPV18 型20 例(18.2%)感染率最高;且HPV16、18 感 染率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以及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16、 18 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896,0.786;均P<0.05)。IFN-r、IL-10 表达水平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 癌、对照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IFN-r与宫颈病变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0. 567,P<0.05),IL-10 呈现正相关关系(r=0.678,P<0.05)。且HPV16、HPV18 感染率与IFN-r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HPV16/18=-0. 678,-0.675,均P<0.05),与IL-10 呈现正相关关系(rHPV16/18=0.582,0.778,均P<0.05)。结论:IFN-r表达随着宫颈病变加重或者 HPV16、HPV18 感染率升高逐渐降低,IL-10 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
Pin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行HPV检测分型,同时对HPV16/18阳性的标本进行Pin1,CyclinD1免疫组化。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浸润癌组织中Pin1表达率分别为7.7%(1/13)、57.1%(12/21)、68.4%(13/19)、85%(34/40)(P<0.05);CyclinD1表达率分别为0%、9.52%(2/21)、20.5% (4/19)、55%(22/40)。HPV16/18的表达率也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分别为15.4%(2/13)、42.9%(9/ 21)、57.9%(11/19)、82.5%(33/40)。Pin1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_0=1.0,P<0.05);而CyclinD1的表达与HPV16/18相关性较小(r_0=0.4,P<0.05)。认识Pin1,cyclinD1和HPV16/18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分别为10.00%、16.67%、40.00%、70.00%、95.00%,宫颈癌组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CINⅡ高于CIN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29,P=0.037;x2=4.327,P=0.038;x2=4.022,P=0.045)。(2)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及CINⅡ(x2=29.501~7.414,P<0.01)。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在对照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分别与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核酸杂交法进行HPV感染分型,纳入1 057例HPV阳性且行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对各级别宫颈病变中HPV16构成比、不同年龄组HPV16阳性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以及HPV16单一与多重感染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1 057例HPV阳性患者中,352例感染HPV16,CINⅢ中HPV16构成比最高,各级别病变中HPV16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变级别增加,HPV16构成比有增高趋势(P0.05)。不同年龄组HPV16阳性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HPV16单一、双重与三重以上感染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感染型别种类增加,患病率降低(P0.05)。本研究显示,HPV16与高级别宫颈病变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老年HPV16阳性患者检出宫颈癌的概率更高。因此,应高度重视HPV16持续性感染,做到及时诊断与治疗,以减少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苏妇女HR-HPV基因型在正常宫颈、癌前病变(CIN I、CIN II、CIN III)和宫颈癌的分布特点及关系,为宫颈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424例江苏妇女进行HPV分型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为正常组、CIN I组、CIN II组、CIN III组、宫颈癌组,运用卡方检验研究江苏妇女HR-HPV感染与不同宫颈病变组的关系。结果:正常组、CIN I组、CIN II组、CIN III组、宫颈癌组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24.3%、50.0%、71.5%、75.9%、82.1%。正常组与各病变组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单一型别和多重型别感染率无差异(P=0.97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加,HR-HPV分布不同。CIN I组以HPV16、52、58和51最为常见。CIN II/III组以HPV16、58、52、33和31最为常见。宫颈癌组以HPV16、53、18和58最为常见;HR-HPV感染年龄高峰为49岁,感染年龄低峰为20-29岁(P0.01)。结论:江苏妇女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R-HPV感染率呈正相关,与感染HPV高危型的数目无关。除了HPV16,HPV58、52、33和31均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R-HPV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应加强对49岁江苏女性的重视,定期进行HPV分型检测和宫颈病变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病变形成过程中P16、P27和Ki67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12)、70%(21/30)、100%(18/18)和30%(4/12)、90%(27/30)、100%(18/18),二者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22%(10/12)、53.33%(16/30)和27.78%(5/18),其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P16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P27和P16、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16、P27和Ki67参与了CIN、宫颈癌的发生。P16、Ki67和P27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GRP94)和CD8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原发宫颈癌、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GRP94和CD8的表达及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6例宫颈癌及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GRP94和CD8的表达。结果:①在宫颈癌、CIN2/3、CIN1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GRP9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82.4%、40%和22.5%;CD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64.7%、90%和97.5%;GRP94在宫颈癌和CIN2/3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和CIN 1组织(P均<0.05);CD8在宫颈癌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及CIN2/3组(P均<0.05)。②Western blot结果示GRP9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CD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③GRP94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袭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D8的表达与有无脉管侵袭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④宫颈病变组织中,GRP94的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s=0.377,P=0.000);CD8的表达与HPV感染呈负相关(rs=-0.395,P=0.000);GRP94与CD8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08,P=0.000)。结论:GRP94表达可能是宫颈CIN进展及宫颈癌预后判断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宫颈不同疾病患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病原菌感染状况及免疫功能。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宫颈不同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其中宫颈炎组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54例(CINⅠ组15例,CINⅡ组17例,CINⅢ组22例),宫颈癌组24例;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HPV感染、阴道菌群情况和宫颈分泌物CD_4~+、CD_8~+细胞数。结果研究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炎组、CIN组、宫颈癌组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组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人型支原体(MH)、滴虫和霉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CD_4~+T细胞表达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宫颈癌组与宫颈炎组、CIN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T细胞表达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_4~+/CD_8~+1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组、CINⅢ组、CINⅡ组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病原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下降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现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Ⅰ(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Ⅰ, HLA-Ⅰ)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Ⅰ抗原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Ⅰ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 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Ⅰ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Ⅰ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HCCR和HPV16/18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来自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选取5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残液标本中具有相应组织学标本者31例,并随机选取10例正常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CCR和HPV16/18.结果可见.HCCR在正常宫颈细胞及组织中呈现低表迭,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细胞和组织中阳性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PV16/18 DNA的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CCR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1,P<0.005);无论是HCCR还是HPV16/18,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和相应宫颈组织中的栓出率都是一致的.结论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检测HCCR和HPV6/18对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及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05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患者445例,采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法(SPR)及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检测高危HPV和hTERC的表达情况,对任一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炎症对照组45例,CIN组33例及宫颈癌组6例。结果:单一型HPV29例,多重型26例,最常见为HPV16型合并的二型感染(17例)。在炎症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中多重高危HPV比率为17.78%、28.57%、44.44%、50.00%、66.67%,与炎症对照组比较其他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4.29%、61.11%、75.00%及100%。CIN组及宫颈癌的hTERC基因表达与炎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CINⅡ及以上各组差异明显。多重HPV感染与hTERC表达呈中等正相关(r=0.462,P<0.01)。结论:随着宫颈病理类型分级升高,HPV感染及hTERC基因表达率升高,hTERC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危HPV感染与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关系密切,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宫颈癌的病变程度分为I期组(n=21)、II期组(n=46)、III期组(n=49)、IV期组(n=2)。所有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比较不同程度的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宫颈癌病变程度患者的多重感染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118例患者中有97例患者感染了HPV,感染率为82.20%,且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HPV感染率高于I期组(P0.05)。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一重感染率低于I期组,IV期组二重感染率低于I期组,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多重感染率高于I期组,且IV期组多重感染率高于II期组、III期组(P0.05)。多重感染患者类型有多种,其中尤以HPV16+18+53型最多,占比49.05%,其次是HPV16+18+68型感染,占比32.07%,HPV16+53+58型感染,占比13.21%。年龄在50岁以上、分期为III-IV期、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PV多重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病变程度和临床病理特征均有联系,对年龄较大且HPV多重感染的宫颈癌患者进行筛查,预防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5,MCM5)与P16INK4A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高。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宫颈组织的(3.026±1.210)倍和(2.540±0.71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MCM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INⅠ、CINⅡ-Ⅲ(P0.05),CINⅠ、CINⅡ-Ⅲ中MCM5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mRNA的表达量为正常宫颈组织的(2.54±0.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显著高于CIN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 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年龄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1)。结论:MCM5、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CM5基因检测有助于区分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望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P16INK4A的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CIN的分级并预测转归,从而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分型及特点,为宫颈癌筛查诊治以及HPV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原理对2010年06月至2016年0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诊的1021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按宫颈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正常组)(217例)、CINⅡ-Ⅲ组(222例)和宫颈癌组(582例),分析三组的HPV感染特点和型别分布情况及其在不同年龄段(≤35岁、35岁)和民族(汉族、少数民族)中的感染特点。结果:(1)62.16%的CINⅡ-Ⅲ患者处于30-49岁,66.32%的宫颈癌患者处于40-59岁。(2)对照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HPV感染率分别为20.7%、86.5%、90.5%(p0.001)。其中,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1.1%、29.7%、18.0%(p0.05)。(3)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的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中不同年龄段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CINⅡ-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HPV主要感染型别都是HPV16、58、18、52、33,但是排序先后有差异。其中,HPV33感染率在CINⅡ-Ⅲ组排第3位且主要参与多重感染,而在宫颈癌中感染率低。三组中汉族与少数民族HPV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颈癌组中少数民族患者58型感染率明显高于52型。(5)宫颈癌组病理类型与HPV感染相关,鳞癌患者的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率均高于非鳞癌患者,其中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宫颈鳞癌组OR=1.966(p=0.042),95%CI值为1.023-3.77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增加,且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HPV33可能是癌前病变特殊感染亚型,HPV58可能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感染亚型。HPV感染使宫颈癌患者患鳞癌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癌灶组织内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E盒锌指结合蛋白1(ZEB1)表达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病理检验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63例宫颈癌标本(宫颈癌组)、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CIN组)及50例正常宫颈标本(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标本内STING及ZEB1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标本内高危HPV感染情况,分析STING及ZEB1蛋白表达情况与宫颈癌病理特征及高危HP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标本STING及ZEB1表达量均高于CIN组及正常组,CIN组标本ZEB1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N组标本STING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标本HPV16、18检出率高于CIN组及正常组,CIN组标本HPV16、18检出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与其组织内STING及ZEB1蛋白阳性情况均存在相关性;此外,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  相似文献   

17.
孙怀美  林伟  王翔宇  董艳  王蓁 《生物磁学》2012,(18):3430-343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C1NI、CINII、CINⅢ和宫颈癌组分别为10.00%、16.67%、40.00%、70.00%、95.00%,宫颈癌组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1NⅡ,C1NII高于CIN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5C(X^2=-4.329,P=0.037;xⅫ.327,P=0.038;X^2=4.022,P=0.045)。(2)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I及CINⅡ(X^2=29.501-7.414,P〈0.01)。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在对照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K(P〈0.05);C1NI组分别与CINⅡ、C1NⅢ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HPV16/18)表达及阴道菌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宫颈癌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治疗的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CIN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年龄、绝经情况、孕次、产次、HPV16/18阳性表达、阴道菌群、饮食卫生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差异,并对有差异信息进行赋值,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绝经情况、孕次和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PV16/18阳性、阴道菌群失调、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存在家族遗传史患者数显著多于CIN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PV16/18阳性、阴道菌群失调、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以及存在家族遗传史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监测并给予相应干预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PULK、PI3KC3在正常宫颈组织及病变宫颈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宫颈组织30例、CIN20例及宫颈癌45例,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PULK和PI3KC3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定性检测PULK、PI3KC3在正常宫颈组织及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ULK和PI3KC3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的PULK和PI3KC3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或P0.01)。PULK与PI3KC3表达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 PULK和PI3KC3可能参与宫颈病变的恶性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的表达情况,探讨IL-18、IFN-γ在及IL-4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正常人,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8、IFN-γ在及IL-4水平。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380.3±27.2pg/mlvs104.1±10.9pg/ml,P<0.05),血清IFN-γ表达也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IU/mlvs1.2±0.2IU/ml,P<0.05),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IL-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3.8±2.7pg/mlvs23.5±2.9pg/ml,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表达与谷丙转氨酶具有正相关性(r1=0.701,P<0.05);IFN-γ表达与谷丙转氨酶均具有正相关性(r2=0.629,P<0.05)。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对组血清中IL-18及IFN-γ表达高于无应答组(380.3±27.2pg/mlvs280.1±19.8pg/ml,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