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2011,(1):I0003-I0003
肥胖会对心脏造成一定负担。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症和心脏病之间的“分子纽带”,即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会影响脂肪在心脏部位的堆积。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2011,(14):I0003-I0003
肥胖会对心脏造成一定负担。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症和心脏病之间的“分子纽带”,即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会影响脂肪在心脏部位的堆积。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拥有自身独特的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用于翻译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编码的基因。线粒体核糖体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MRPs)和线粒体自身编码的rRNA组装而成。MRPs表达失调会引发代谢紊乱、呼吸链受损,导致细胞发生功能障碍和异常增殖,甚至发生癌变等恶性转化。大量研究证明,MRPs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提示着MRPs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为进一步阐明其在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固相pH3—10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对玉米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CMS)及其相应保持系叶片(苗期、拔节期、孕穗期),胚轴,胚根和花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粒小孢子单-双核期)线粒体蛋白质组中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PDQuest2D图像软件分析表明,苗期和拔节期叶片约有150个蛋白质斑点,胚轴和胚根中可识别出150个线粒体蛋白质斑点,花药中约有100个斑点。利用MALDI—TOF—MS方法.运用MASCOT软件于NCBI进行数据查询.对T—CMS与相应保持系中存在的差异蛋白进行归属鉴定,在T—CMS中存在,保持系中缺失的线粒体蛋白质有:r40cl protein(胚轴中),mature anther—specific protein,DNA—directed RNA polymerase 23kD subunit.hexokinaseⅡ和T—CMS中缺失而在保持系中存在的有:glutathione S—transferase.putative protein。其中T—CMS与相应保持系间.线粒体蛋白质组呈现出差异的组织有胚轴、胚根和小孢子单-双核期的花药。叶片的不同发育时期线粒体蛋白质组呈现明显变化.但T—CMS与保持系间没有差异。在小孢子单-双核期(花粉败育期)的花药中,T—CMS与保持系间线粒体蛋白质组出现明显差异,线粒体蛋白质组出现变异的时期与花粉败育时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的心脏会发生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瓣膜功能下降、心肌纤维化增加、电传导异常等病理变化.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调控代谢的关键细胞器,是细胞内合成ATP的重要场所.由于心脏一刻不停地收缩需要大量ATP提供能量,线粒体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至关重要,而线粒体稳态失衡则会导致心脏功能发生异常.本文主要阐述了衰老心脏中线粒体的异常变化,探讨了线粒体形态与数量变化、线粒体代谢异常、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线粒体基因组和转录组改变等线粒体稳态失衡在常见衰老相关心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靶向线粒体干预衰老相关心脏疾病的现状与前景,为研究线粒体相关心脏疾病的细胞分子机制,治疗衰老相关的心脏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由心脏衰老引发的各类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健康问题。心脏中,约95%的ATP来源于心肌线粒体,以维持心脏泵血功能。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心肌能量不足,心肌细胞受损死亡或心肌衰老。因此,线粒体的功能完好对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并被认为是心脏衰老的一个关键特征。本文对心脏衰老与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行综述,主要概述了衰老心脏的特征,衰老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重点阐述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心脏衰老的5大因素,包括线粒体形态数量的改变,线粒体DNA突变,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败,线粒体酶的改变,线粒体相关代谢产物及应激信号的变化。总结了靶向线粒体的心脏衰老治疗方式及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靶向年龄相关的线粒体治疗心脏衰老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是高等生命体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线粒体异常可引起细胞甚至器官发生病变,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证实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线粒体移植是从患者正常组织分离线粒体然后注入线粒体损伤或缺失的部位,使损伤细胞得到救治、器官功能得以恢复的全新干预技术.线粒体移植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案在一些疾病干预的基础研究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在保护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领域已经发展到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从线粒体起源出发,总结了仍处于实验阶段的几种线粒体移植方法,概述了线粒体移植在脑缺血引起神经元损伤保护领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领域和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分子层面探讨了线粒体损伤及线粒体移植修复的机理,并提出研发患者专属的"线粒体移植治疗生物制剂"的设想,旨在为线粒体缺陷有关疾病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稳态是生物细胞应对压力的核心。线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器,依赖复杂的蛋白质网络行使正常功能,因此蛋白质稳态对其十分重要。当生物体受到外界压力,产生了蛋白质稳态的改变,为了维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细胞会激活一种称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转录应答机制,从而维持线粒体蛋白质稳态,恢复线粒体功能,以应对压力,保持机体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线粒体的特征,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概念,线虫中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信号转导机制,以及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对线虫衰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活性氧增多、线粒体DNA突变和拷贝数改变、Ca~(2+)超载、凋亡异常等功能障碍与肿瘤发生、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线粒体是个动态的细胞器,在生理、病理因素刺激下,经线粒体融合/分裂、线粒体自噬、线粒体生物合成以及线粒体分子伴侣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协同调控,在细胞器和分子水平达到对线粒体及其蛋白质的质量控制,限制和延缓功能受损线粒体的积累和过度增多,维持线粒体数量、形态、功能和蛋白质量的动态平衡,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若线粒体及其蛋白的稳态调节能力下降或失衡,会导致受损线粒体的积累并引发细胞内环境的紊乱,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诱导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总蛋白质初步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pH梯度/SDS-PAGE双向电泳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不育系(YTA)和保持系(YTB)二核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显色,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用PDQuest2DE软件可识别约1500个蛋白质点,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数为120。将其中15个差异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通过采用Mascot软件对MSDB数据库查询,其中7个蛋白质点得到了鉴定。YTA相对于YTB有部分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蛋白质缺失或表达量降低,这些蛋白质分别是水稻线粒体H -转运ATPase(H -ATPase)α链、盐诱导型膜联蛋白、线粒体NAD -依赖型苹果酶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等。这些蛋白质的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与线粒体提供能量不足而导致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有关。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这一重要蛋白质在YTA中的上调表达有可能与花粉败育过程中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11.
神经病靶标酯酶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病靶标酯酶(NTE)是在研究有机磷引起的迟发性神经病的过程中被发现的。研究表明,NTE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其本质是具有磷脂酶B催化功能的磷脂酶,在细胞内调节磷脂酰胆碱的代谢。NTE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脑特异性缺失NTE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症状的出现。NTE作为有机磷的作用位点,在不同的生物中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引发不同的毒性症状。  相似文献   

12.
<正>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分解糖类的代谢物,合成着细胞所需的绝大多数能量货币--ATP。因此,线粒体的正常工作,就像炼油厂或者发电厂对现代社会那样重要。线粒体的正常工作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提供支持。一般认为,在线粒体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细胞质新合成蛋白质输入和老旧蛋白质的降解,来维持平衡的。来自细胞质的蛋白质,会被运输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转运蛋白质家族(mitochondrial transporter family)等可溶性物质载体(solute carrier,SLC),主要包括SLC25,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负责可溶性物质跨线粒体内膜的转运。SLC25家族成员拥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种类繁多的转运底物,并与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SLC25家族蛋白质的缺失或突变可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从最近一期《美国心脏病学院周刊》上得知,捷克布尔诺圣·安妮医院与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合作完成CRT型心脏起搏器。CRT型心脏起搏器能通过恢复左心室的同步起搏治疗心脏衰竭。可改善心脏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强收缩力。同时可使患者拥有持续稳定且呼吸顺畅的睡眠。研究表明,严重心脏病患者中约50%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由于上呼吸道阻塞,会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情况,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5.
应用Long PCR及Primer Shift Long PCR 技术对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和10例正常引产胎儿的13份心肌标本予以线粒体 DNA缺失检测,结果在1例HCM患者心肌线粒体DNA中发现约5.0kb缺失,而在正常引产胎儿的标本未见该缺失,提示HCM的发生可能与mtDNA缺失相关.  相似文献   

16.
BcL2蛋白质家族——定位与转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cl-2蛋白质家族的抗凋亡和促凋亡成员,在线粒体水平上决定细胞的存活或死亡.在正常细胞中,这些成员呈现功能适应性的细胞内分布;抗凋亡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内膜系特别是线粒体外膜上:但绝大多数促凋亡成员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细胞接受死亡信号后,Bcl-2家族成员本身受到一系列的调节,如磷酸化、裂解、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结果之一是促凋亡成员发生细胞内定位的改变,从细胞浆转位于线粒体膜上,并引发线粒体功能异常及其内外膜间致凋亡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使心肌细胞再生的方法。研究人员从老鼠骨髓内取出干细胞 ,再将其注射到老鼠心脏内 ,就可促进老鼠心脏细胞的再生 ,此法如能在人体实验成功 ,则会大大提高对心脏病的治愈率。研究人员从 2 2只老鼠骨髓中取出了一种被称为骨髓基质细胞的干细胞 ,然后将其注射到老鼠心脏内。在 2 2只老鼠中 ,有 2 0只体内的成熟干细胞变成有效的心脏肌肉 ,而且与心脏内其它细胞完好结合在一起。在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 ,加麦基尔大学保健中心的赵雷医生说 ,这种新方法将能避免因心脏病发作或遭病毒感染使心脏遭到破坏 ,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4977bp大片缺失突变与喉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喉乳头状瘤、喉癌患者,分别纳入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每组各150例。取两组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分离癌及癌旁组织,提取总DNA,采用PCR扩增测序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线粒体DNA4977bp大片缺失突变情况。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患者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率为39.33%,高于良性肿瘤组患者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患者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II期患者的突变率II期 I期 IV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DNA4977bp大片缺失突变与喉癌的发生有关,可能促进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鼠毛及脑线粒体DNA片段缺失与增龄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不同年龄Balb/c小鼠脑细胞线粒体DNA片段缺失与增龄的关系.发现老年鼠脑细胞线粒体3867bp片段缺失率为50%;而断奶鼠与青年鼠均无此缺失片段出现;用鼠毛为材料进行无损伤检测亦获类似的结果.有人认为线粒体DNA片段缺失率可作为生物衰老的一种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分裂、融合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粒体是高度动态变化的细胞器,其在细胞内不断分裂、融合并形成网状结构。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是由多种蛋白质精确调控完成的。Drp1/Dnm1p,Fis1/Fis1p,Caf4p和Mdv1p参与线粒体分裂的调控;Mfn1/2/Fzo1p控制线粒体外膜的融合,而Mgm1p/OPA1则参与线粒体内膜的融合。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片段化,网状结构被破坏,线粒体嵴发生重构,抑制这一过程可以部分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线粒体形态对于细胞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和机体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障碍会导致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