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3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记录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内皮素(ET)、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醋酸奥曲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ET、MCP-1、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乌司他丁相比,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更好,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肌钙蛋白水平、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4例重症肺炎患者,52例行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氢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T、cT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LDH、HBDH、CK-C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2.6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好,且可有效降低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学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4.6%)(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中转手术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3.2±0.5)d,(7.3±2.2)d,4.2%,(15.8±1.5)d,6.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9±0.6)d,(11.5±3.1)d,10.4%,(24.7±2.1)d,12.5%](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140.2±49.1)U/L,(5.2±1.0)×109/L,(6.3±3.4)mg/L,(24.3±4.2)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30.6±60.2)U/L,(10.2±2.2)×109/L,(16.3±5.2)mg/L,(40.3±5.9)ng/L](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并发症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发生率(14.6%,12.5%,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5.4%,22.9%,39.6%)(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及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临床资料,其中36例为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其余34例为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的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愈时间、住院花费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住院花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需临床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淀粉酶(amylase,AMY)、HSP70、IL-15、HMGB1水平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b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BUN、Scr、AMY、APACHEⅡ评分、血清HSP70、IL-15、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以上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血液净化有利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恢复,减轻临床症状,降低HSP70、IL-15和HMGB1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炎性因子以及T细胞亚群。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6.10%(39/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55%(27/58)(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5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血清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9%vs.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肠道恢复、腹痛腹胀缓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 beta,IL-1β)、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加入葡萄糖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的变化及血淀粉酶水平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个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水平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定的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剖腹引流的经典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至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位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死、腹腔出血、胰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效果良好,并发症的低,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和指标的恢复时间及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治疗前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L/M)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乳酸、DAO和L/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腹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生长抑素相比,生长抑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更迅速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恢复胃肠动力,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肠粘膜屏障功能,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张莉  胡静  刘润  李晓  李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4):4676-467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水、充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实验组予乌司他丁,共治疗7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治疗第1、3天及治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测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其血清IL-6、IL-8、TNF-α、淀粉酶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尿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用于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其中,两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相当(P0.05),但观察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与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未见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用于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尤为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咬合蛋白(Occludin)、C反应蛋白(快速)(CRPI)、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occludin、CRPI、IL-6水平,治疗后腹胀、腹痛、恶性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8.1%、6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occludin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及CR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胀、腹痛、恶性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不仅能改善腹胀、腹痛、恶性呕吐及腹膜刺激征,而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I、IL-6水平和提高occludin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联合生长抑素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ERCP术的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在术前使用生长抑素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吲哚美辛栓剂完成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ERCP术后5、10、24、48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ERCP术后48h胰腺炎的发生率、肝功能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h,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高,和术后5h相比,两组术后10、24、48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各时点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GGT、ALP、AS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GGT、ALP、AST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8 h,观察组的胰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3%(3/36) vs. 36.11%(13/36)](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腹泻、恶心、厌食、感染的减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美辛联合生长抑素能有效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清胰利胆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清胰利胆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71.43%(30/42)](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MGB1、HSP70、HSP72、IL-8水平较低(P0.05)。结论:清胰利胆颗粒能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70、HSP27、IL-8水平,且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气指标、肝肾功能和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73例SAP并发AR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肠黏膜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 %(33/37),高于对照组的66.67 %(24/36)(P<0.05)。两组治疗7 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以及血清肌酐(creatinine,Cr)、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SAP并发ARDS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肝肾功能和肠黏膜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