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非索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SCI,Pubmed,Elsevier,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索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检索到2013年12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文献,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比较非索非那定组和安慰剂组鼻部症状评分、血清中白三烯浓度、生活质量评价、症状改善率和安全性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共纳入9个RCT。患者口服非索非那定片30 mg/d,120 mg/d,180 mg/d后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可降低患者鼻部症状评分、血清中白三烯浓度;有效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总的生活质量评分(P均0.05)。非索非那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口服非索非那定片30mg/d,120 mg/d,180 mg/d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基于非索非那定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更加有效的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顺尔宁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D水平的影响及近期疗效观察。方法:纳入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单纯变应性鼻炎患者组不伴哮喘组106例,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组75例,健康成人组20例作为实验对照组。连续应用顺尔宁8周后,统计患者鼻部总体症状评分,以及血清SP-A、SP-D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单纯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组患者治疗4周后、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鼻部总体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单纯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组患者血清SP-A、D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单纯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组患者血清SP-A、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顺尔宁可影响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SP-A、SP-D水平,改善鼻部不适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穴位敷贴与传统药物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系统评价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可行性,为临床实践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全面检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独立的评价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偏倚风险表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应用Re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2个RCTs共1736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穴位敷贴治疗)97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766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穴位敷贴治疗对比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总有效率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13,95%CI(2.40,4.07)];对文献的定性研究表明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血清特异性IgE对比药物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传统药物治疗,但对于疾病的实验室指标的改善还需进一步验证。穴位敷贴可能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证实。今后还需进一步规范临床实施标准,深入机制研究,以期为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治疗时间均为两年,并采取治疗前、后对照法进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有效率为82.74%;而且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明显,安全性高,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运用Cochranc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所有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检出5个RCT,其中3个(454例)符合纳入标准,三项研究随访时间为3-57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1)抑郁改善情况:3项研究随访结束后,应用量表进行评分,普拉克索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率明显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48,0.83),P<0.001];2)UPDRS评分变化:2项研究在治疗末应用UPDRS进行评分,UPDRSⅢ和Ⅱ相对于基线评分,普拉克索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与普拉克索组相比,对照组中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试验研究的病例增多,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R=0.48,95%CI(0.34,0.69),p<0.0001]。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普拉克索能够改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并减轻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但因研究样本局限性,尚需进行大样本长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特异性免疫不同方式给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观察组给予变应原滴剂舌下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体征积分、RQLQ评分的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采用皮下免疫法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舌下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及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创建时间至2018年1月),纳入关于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RCT,包括3 635例患者,结果显示: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痊愈率优于单纯抗菌药物[P0.001,OR=2.15,95%CI(1.81,2.54)],总有效率高[P0.001,OR=3.26,95%CI (2.5,4.26)],复发率低[P0.001,OR=0.19,95%CI (0.15,0.2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Begg′s检验表明纳入的RCT研究无发表偏倚(P=0.1020.05)。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疗效优于单纯抗菌药物,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R)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以治疗2年为研究终点,比较治疗前、治疗2年后症状及体征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评价治疗2年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对可能影响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疗效的相关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2年总有效率高达72.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年后症状及体征积分、VAS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中文版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AR 2年疗效的影响因素为病程、治疗前VAS评分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AR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其疗效与AR患者病程长、治疗前VAS评分高、用药依从性差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酪酸梭菌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2016年7期)、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收集关于酪酸梭菌辅助根除H.pylori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7月30日。由两名评价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取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RCT,共1 37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42例,对照组6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根除方案相比,酪酸梭菌辅助治疗组有利于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RR=1.26,95%CI:1.18~1.34,P0.00001),并且降低总不良反应(RR=0.41,95%CI:0.32~0.52,P0.00001)、腹泻(RR=0.31,95%CI:0.16~0.58,P=0.0003)、味觉紊乱的发生率(RR=0.35,95%CI:0.17~0.73,P=0.005);然而,在腹胀、恶心的发生率上,酪酸梭菌辅助治疗组虽低于标准方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酪酸梭菌联合标准方案不仅可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还能降低总不良反应、腹泻及味觉紊乱的发生。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创建至2014年12月)中关于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RCT,包括2 4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效果优于对照组[OR=2.43,95%CI(1.98,2.98),P0.000 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有效,安全性高。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中药复方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及Embase数据库检索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31日,同时查阅该文献的参考文献。制定检索策略以及纳入和排除文献的标准,根据标准确定最终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研究结果表明,共纳入文献8篇,均为RCT,涉及患者1 261名。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部分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项研究的同质性结果为卡方Ch^i2=5.98,自由度是7 (p=0.54),8项研究统计量均为二分类变量,故采取Z检验;M-H=1.96,95%可信区间为(1.52, 2.54),合并效应检验Z=5.13,p<0.001,表明芪明颗粒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4项研究的同质性结果为卡方Ch^i2=0.41,自由度是3 (p=0.94),同属二分类变量,采取Z检验,M-H=0.15,95%可信区间为(0.05, 0.39),合并效应检验Z=3.82,p<0.001,表明芪明颗粒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初步表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因不良反应原始研究的质量偏低,样本量小,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3)、 EMbase(1974~2012.3)、Cochrane Library(2012 年第3 期)、CBM(1978~2012.3)、CNKI(1994~2012.3)、VIP(1989~2012.3)。纳入脑 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 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 个RCT,包括共1384 例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RR=1.24,95%CI(1.18-1.31),P<0.01],提高了心电图的改善率[RR=1.35,95%CI(1.24-1.47),P<0.01]。结论:目前研究表明脑心通 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但其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尚不确定,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 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降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NKI、VIP、万方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创建至2014年12月)中关于乳酸菌阴道胶囊降低VVC复发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RCT,包括2 4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阴道胶囊降低VVC复发的效果优于对照组[RR=0.34,95%CI(0.28,0.41),P0.000 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乳酸菌阴道胶囊降低VVC复发有效,安全性高。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联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NKI、VIP、万方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创建至2014年12月)中关于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RCT,包括2 4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效果优于对照组[RR=2.43,95%CI(1.98,2.98),P<0.00001]。结论 基于现有临床证据,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有效,安全性高。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米卡芬净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1月,收集米卡芬净(试验组)对比常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2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突破性IFIs、真菌感染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2 4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突破性IFIs发生率[OR=0.74,95%CI(0.50,1.07),P=0.11]、真菌感染死亡率[OR=0.73,95%CI(0.46,1.17),P=0.19]和全因死亡率[OR=0.94,95%CI(0.69,1.28),P=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OR=0.46,95%CI(0.32,0.66),P<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卡芬净用于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s的效果与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当,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3)、EMbase(1974-2012.3)、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3期)、CBM(1978-2012.3)、CNKI(1994-2012.3)、VIP(1989-2012.3)。纳入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包括共13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8-1.31),P〈0.01],提高了心电图的改善率[RR=1.35,95%CI(1.24-1.47),P〈0.01]。结论:目前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但其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尚不确定,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鼻腔变应性反应疾病,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该病的病因非常重要。近年来,微生物群在人类健康与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变应性鼻炎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微生物群是居住在于人体内外表面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古生菌和细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群在免疫介导的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探讨微生物群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期为变应性鼻炎的预防与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孟鲁司特和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以优化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MM组,24例)和糠酸莫米松组(MS组,24例)。MM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喷鼻1次,每次2喷),孟鲁司特片口服(5mg/次,1次/天,睡前30分口服);MS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啧鼻2次,每次2啧)。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等,临床症状及鼻内镜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的改善高于1月朱(P〈0.05);治疗3个月后,MM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MS组(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应以序贯性和个体化治疗为原则,最大程度发挥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CBM、CNKI、VIP 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依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 无误后,采用RevMan 5.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 个RCT,包括共450例患者,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 分析结 果显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显效率[RR=1.29, 95%CI(1.08~1.55), P< 0.01]、总有效率[RR=1.19, 95% CI(1.10~1.29), P<0.01]和无效率[RR=0.38, 95%CI(0.24~0.62), P<0.01]与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 95%CI(0.97~1.32), 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 血压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无效率方面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不良反应与苯地平缓释片单用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尚不清 楚,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20.
徐珂  侯江红  吴秀娟  任敏  张艳 《生物磁学》2014,(8):1554-1558
目的:系统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CBM、CNKI、V1P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依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无误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共450例患者,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显效率[RR=1.29,95%CI(1.08~1.55),P〈O.011、总有效率[RR=I.19,95%CI(1.10~1.29),P〈0.01]和无效率[RR=0.38,95%CI(0.24~0.62),P〈0.01]与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I.02,95%CI(0.97~1.32),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无效率方面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不良反应与苯地平缓释片单用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尚不清楚,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