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11只大熊猫作了41次人工采精。其精液质量表明,在6—20岁的雄兽发情季节里,只要采精技术得当,均能采到可用作人工授精的精液。鲜精在0—4℃保存61小时,或冷冻精液超低温(-196℃)保存1—6年,解冻后在37℃培养90分钟,其精子活力仍在30%以上,用作人工授精,仍能达到受孕、产仔效果。 将大熊猫与几种猫科及食草动物的精液质量进行比较,大熊猫的精子畸形率(6—59%,平均29.74%)比其他动物高,这是大熊猫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后受孕率仍然很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大熊猫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大熊猫的性欲和自然交配能力。  相似文献   

2.
鲜红  侯蓉  郑鸿培 《四川动物》2006,25(1):55-58
在2004年度2~5月大熊猫繁殖季节,对5只不同年龄雄性大熊猫的精液使用酶免法检测精清中的PAF-AH含量,并初步探讨了其含量高低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受检样品中均检测到PAF-AH活性的存在,浓度最低仅12.96 mmol/min.mL,最高达275.42 mmol/min.mL,大熊猫年龄不同、采精时间不同,精清PAF-AH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同时PAF-AH的含量表现出与精子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R=-0.73,P<0.001),与精子运动状态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5);与精子形态完整性也有一定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R=-0.42,P>0.05)。结果表明,大熊猫精清中含有PAF-AH,其含量高低与大熊猫年龄、采精季节及精液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精液超低温冷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的9只雄性大熊猫电刺激采精,比较研究了稀释液中甘油含量、精液离心、不同稀释液和冷冻方法对大熊猫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的活力、运动状态和顶体的影响。稀释液中甘油的含量为4%-5%较好,冻精解冻后的活力和顶体的正常率能保持鲜精的一半。离心和未离心的精液经超低温冷冻,解冻后的活力和运动状态都较接近。TEST和SFS两种稀释液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细管的冷冻过程较颗粒方便、快捷,时间容易控制,是一种较好的超低温冷冻精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34年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保护工作中,我们成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精子库,目前已保存50只大熊猫个体总计7 000余支细管冷冻精液(冻精)。冷冻精液一方面可以使物种的遗传资源得到长久保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促进种群繁育。但是,圈养大熊猫冷冻精液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作用尚未有明确报道。本研究首先根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000—2014年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数据,对比分析了冻精人工授精个体和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冻精人工授精个体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同年圈养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表明在繁殖年份中冻精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提高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统计精子库中所有冻精个体的平均血缘系数并与圈养种群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冷冻精液对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精子库中有21只已死亡个体的精液,其中有66.67%的个体平均血缘系数低于圈养种群;有14只20岁以上个体的精液,其中有50.00%的个体平均血缘系数低于圈养种群;另有15只20岁以下个体的精液,其中有53.33%的个体平均血缘系数低于圈养种群,表明冷冻精液对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综上所述,冷冻精液不但有效保存了大熊猫遗传资源,而且在保护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采精是一种较为简便又安全的人工采精方法,它对于开展某些动物的人工繁殖、杂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我们采用直肠电刺激法,对梅花鹿、马鹿、绵羊、家猫等不同动物,共进行了16次采精试验,效果良好,其精液品质符合输精要求。 一、电刺激采精器 电刺激采精器包括电刺激器和直肠探子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十余年大熊猫生殖轴系垂体促性腺细胞、睾丸、卵巢、精子、卵子和受精机理以及生殖激素测定经验;分析了大熊猫生殖能力低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提出了“双控”措施,即对雌性大熊猫采用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而对雄性大熊猫,采用了人工采精,精液冷冻保存的方法。采用“双控”措施的六年里圈养大熊猫空怀明显下降,获双胎7次,单胎9次,出现了大熊猫繁殖史上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从此宣告拯救圈养大熊猫已赢得了主动,保护大熊猫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7.
陈大元 《生命科学》1997,9(1):31-33
总结了十余年大熊猫生殖轴系垂体促性腺细胞,睾丸,卵巢,精子,卵子和受精机理以及生殖激素测定经验,分析了大熊猫生殖能力低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提出了“双控”措施,即对雌性大熊猫采用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而对雄性大熊猫,采用了人工采精,精液冷却保存的方法;采用“双控”措施的六年里圈养大熊猫空怀明显下降,获双胎7次,单胎9次,出现了大熊猫繁殖史上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8.
繁殖大熊猫的目的是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保持遗传多样性。由于圈养种群中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兽很少 ,人工授精则成为有效的遗传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单纯人工授精的效率。 1 998年至 2 0 0 0年期间 ,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对 7只大熊猫进行了人工授精 (每只连续 2d) ,精液通过人工采精方法从 6只不同的雄兽中获得 ,使用鲜精、冷藏精液和冻精多种方法进行人工授精。 6只雄兽的精液平均值是 :采精量 3.3±0 .5ml;精子密度 1 ,42 9.8± 2 35 .4× 1 0 6/ml;活力 81 .7± 2 .1 % ;运动状态 ( 0~ 5 ,5 =最好 )3 1± 0 .1 ;精子正常率 79 3± 9.2 %。对 7只大熊猫进行的 1 4次人工授精中 ,使用的精液体积为 2 4± 0 3ml;活力是 73.5± 2 .9% ;运动状态为 2 .5± 0 .1 ;每次人工授精总活动精子数是 684.2± 1 1 8.2× 1 0 6。 7只大熊猫有 4只受孕 ( 5 7.1 % ) ,共产 5仔。平均孕娠期 1 31 .5±9.7d ,每胎平均 1 .3± 0 .3仔。同时 ,运用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了 1 8只次实验 ,成功 1 2只次 ,产仔 2 0只 ,繁殖成功率为 66.7%。本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授精能有效地使不能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参与繁殖 ,提高繁殖率 ,增加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以原鸡滇南亚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性欲反射强度、精液采集量等评判指标,探索适合于原鸡的人工采精技术.通过对精液感官评定和显微镜检,构建精液常规生理指标;在精液中,分别添加NaCl(0.9%、1%)、葡萄糖(5%、5.7%)、卵黄液(10%、13%)、蔗糖液(11%、13%)等4种稀释液,测量不同处理精子的活力、畸形率、质膜完整性、存活时间和生存指数,探讨稀释液、不同季节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精液品质的影响,筛选新鲜精液的最优稀释液.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采精技术可使采精量增至0.16 ml、成功率达96%以上.精液中性微偏酸性(pH∶ 6.7~7.0),呈现"有云雾状"特性、春秋季较明显,呈乳白色或乳黄色,略带腥味.精液量为(0.13±0.02) ml (0.10~0.16 ml),精子密度为(15.03±4.46)×10~8个/ml(11.61×10~8~22.16×10~8个/ml),活力为(93.91±0.08)%(93.20%~95.00%),质膜完整性为(93.75±2.71)%(91.60%~95.64%),畸形率为(5.53±1.59)%(4.55%~6.48%).NaCl(0.9%、1%)、葡萄糖(5%、5.7%)和11%蔗糖液均可作为新鲜精液稀释液,其总存活时间达32 h以上,考虑对畸形率、活力和质膜完整性等影响,以1%NaCl处理效果相对最佳.就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性而言,原鸡采精的季节(月份)对稀释液具有一定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繁殖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具有交配能力的雄兽极少。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在国内外均获成功,但冷冻精液过程复杂,费用较高。我们于1984—1985年对常温保存大熊猫精液做了一些试验,现总结如下。健康但无交配能力的雄兽两只均选自大熊猫研究中心饲养场。用氯胺酮和龙朋麻醉,电刺激采精,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为:氯化钠5.54g,氯化钾0.356g,无水氯化钙0.253g,磷酸二氢钾0.162g,硫酸镁0.294g,碳酸氢钠2.106g,丙酮酸钠0.028g,乳酸钠2.416g,葡萄糖1.000g,牛血清白蛋白10.000g,青霉素、链霉素各50,000单位,重蒸水加至1000ml。按配方准确称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刚接近性成熟大熊猫的精液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精液品质鉴定,观察结果,除少量完成变态的精子外,多数是处在精子发生的各阶段并发育不正常,精液中伴随着大量巨噬细胞和被吞噬的衰亡精子及其碎片。镜检结果不仅说明这只雄性大熊猫性尚未成熟,其生殖系统可能还伴有生理或病理现象,这样的精液建议不能用于配种。  相似文献   

12.
温度是精子最敏感的外界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沿用家畜冷冻精液的解冻温度(40℃)解冻大熊猫冷冻精液颗粒。大熊猫冷冻精液适应的解冻温度范围以及最佳解冻温度,还不清楚。为此,了解不同解冻温度对大熊猫冷冻精子复苏的影响,找出适宜大熊猫冷冻精液的最佳解冻温度,是本试验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禁欲时间对少精、弱精精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禁欲时间对少精、弱精精液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不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正常精液、少精症、弱精症患者分别根据禁欲天数随机分成两组,禁欲2-4天为A组,禁欲5-7天为B组,对上述各组进行精液分析。结果:在正常组、少精组及弱精组中,A组的精液量、精子密度及精子总量低于B组,A组a b级精子百分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少精组及弱精组中A组精子正常形态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精液及弱精症患者禁欲2-4天的精液质量最好,少精症患者禁欲5-7天的精液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动物直肠电刺激采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动物精液是人工授精的重要环节之一。假阴道釆精法是目前动物人工采精的最常用的方法。近来,动物直肠电刺激采精技术亦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珍贵野生动物的人工繁殖研究。我们从1976年开始,与广东省科学院实验工厂协作,研制成功动物直肠电刺激采精器,对多种动物进行了电采精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23头圈养黑熊进行63次电刺激采精,并在对精液进行品质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对3种稀释液4℃保存精液结果的筛选比较试验,得出以下结果:圈养黑熊采精量平均为1.06±0.93ml,pH值为6.71±0.44,精子密度为(3.23±1.68)×108个/ml,精子畸形率为(23.48±7.95)%,顶体完整率为(88.58±3.86)%,精子活率和活力分别为(76.30±13.91)%和(63.91±18.53)%;Tris-柠-果-葡-卵稀释液保存圈养黑熊精液效果最好,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优化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是正濒于绝灭边缘的珍稀动物。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人工繁殖大熊猫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我国自1963年起先后在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昆明等动物园繁殖大熊猫成功。1979年和1980年北京及成都动物园分别用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繁殖大熊猫获得成功。1983年福州动物园以成都动物园熊猫精液的冷冻颗粒,带回福州进行两次人工授精,两月后妊娠检查呈阳性反应,解决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的精液来源问题。根据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美美”和“果果”在先后繁殖5胎中所得到的经验介绍于下:般雌兽5.5岁开始发情。“果果”的发情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进的阴茎电刺激采精法,用脱脂棉和铝箔作为电极,以避免直接用金属电极可能对阴茎的损伤,并运用这一方法对猕猴(Macaca mulatta)、藏酋猴(M.thibetana)和熊猴(M.assamensis)进行了电刺激采精及其精液特征研究。电刺激采精模式为连续刺激和间断刺激方式。在采精过程中没有发生阴茎损伤。对初次接受电刺激采精的动物以间断刺激模式效果较好。猕猴、藏酋猴和熊猴的射精体  相似文献   

18.
张明  鲜红  侯蓉  朱庆  郑鸿培 《四川动物》2006,25(4):735-738
本试验采用SDS-PAGE对大熊猫精浆进行电泳并对电泳条带进行分析,探讨特异条带与大熊猫精液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大熊猫精浆SDS-PAGE电泳共分离得到12条蛋白谱带,其中6个条带为所有个体大熊猫精浆样品所共有,共有条带的相对量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试验中部分大熊猫精浆出现的特异蛋白带和共有带蛋白含量与精液质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开展猪的冷冻精液试验,从1975年开始至1977年2月,已取得了实际产仔效果,14头母猪产了仔,平均每窝产仔9.57头,但授精效果颇不一致,初产母猪授精14头,情期受胎率50%,平均每窝产仔11.5头(8—14);经产母猪授精78头,情期受胎率14.1%,平均每窝产仔8.1头。目前正在继续开展提高冷冻精液授精效果的试验。现将试验的情况介绍如下。一、精液冷冻方法目前采取颗粒冷冻的主要操作程序,包括采精、过滤、稀释、降温、平衡、滴冻、保存等流程。 (一)采精用拳握法采集公猪精液,取其最浓稠部分,用灭菌的细纱布滤去精液中的胶状物质,然后检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种方式对大熊猫产仔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文和  张安居 《兽类学报》1994,14(4):249-254
1987-1993年,我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先后有31只雌性受配108只次,产仔胎,获幼仔45只。有16只雄性参加配种,其中7只能进行自然交配,9只没有自然交配能力。从3只雄性采出的良好精液,能使雌怀孕产仔,怀孕率为19.12%。在雄性自然交恿前后再给雌兽化人工授精,能提高雌兽怀孕产仔效果,来自不同山系大熊猫的繁殖能力有不同程序的差异,尤以岷山山系大熊猫的繁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